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戴望舒《雨巷》赏析

戴望舒《雨巷》赏析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7:42:01

戴望舒《雨巷》赏析

每每望着露台上那一簇簇满枝盛开的紫色丁香,青葱年少时的诗情画意就会一次次被勾起,却又总是不得不一次次的被放下。

被放下,不是真的想放下,也不是因为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老李这首诗,真说不上有多好,特别是总感觉太过单薄,缺少厚度,无非是怀春的少女思念钟情的帅哥而又不得相见的初恋与相思,而已;何况,诗中的这对儿原本就在异地,属于双城恋,更不知道这究竟是写给他一生中所经历的柳枝、宋华阳和王晏媄三个女人中的哪一个。反正是远不如他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来得更生活,更深沉,更真切;也不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把离愁别绪说得更加透彻,更加深入骨髓。

被放下,这唯一的原因,只是戴望舒的那首哀婉曲徊的《雨巷》,那才是丁香的绝唱,那才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墙,让我始终不敢用笨拙的、不解风情的笔墨再去描摹那结着愁怨的丁香。生怕惹恼了那位丁香姑娘,生怕触碰她那太息一般的眼光,生怕她失去了丁香一样的颜色,生怕她散淡了丁香一样的芬芳,生怕她浓重了哀怨和惆怅。

戴望舒(1905.11.15~1950.2.28),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虽然也先后用过其他几个像艾昂甫、江恩等的笔名,但最能体现他内心追求的还要算望舒,这个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他之所以更加钟爱这个笔名,就是要表达青年时期的他,意欲追随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望舒,就是那个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他1923年秋进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后被查封。《雨巷》正是写于这个时期,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这首诗一经发表,迅速受到文学界广泛关注,作者也因这首诗太过经典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所有的情绪放置在了一条江南梅雨时节的小巷里,而这条雨巷,阴沉而狭窄,行走在这条雨巷中的人,又是那般的抑郁和孤寂。在这里,诗人充分调动象征手法,以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暗喻那个使他感到压抑的、黑暗的、阴沉的社会现实;雨巷里,没有一缕阳光,没有一丝生机,没有一点点活气。“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

诗人极尽其驾驭语言、节奏、旋律之能事,让整首诗读起来,凄婉、绵徊,荡气回肠。诗中所描绘的雨巷之中偶遇的那位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正是诗人孜孜追求而不得,意欲倾诉而无人听,只得深藏于内心却又始终不肯放弃、不甘于就此溟灭的那份人生理想。

诗人久久的徘徊在那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般的人生苦旅之中,撑一把遮蔽羸弱身躯的油纸伞,焦灼的期待与理想的美丽邂逅,那是他的寄望,那是他的期待,那是他的满腔热血在汩汩地流淌,是他那颗执着的心在激荡。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就在这样一个落雨的季节,就在这样一条被高墙封闭的狭长的小巷,果真走来了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有着丁香一样的芬芳,有着丁香一样的忧愁;她,撑着油纸伞,与诗人有着同样的哀怨,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姑娘默默地走近,走近,就在两人四目相对、仿佛已经能够听到对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他已然嗅到了那缕丁香的芬芳,怎堪想,就在那同样的油纸伞下,就在那两肩相并又相错的一刹那间,姑娘投出的却是“太息一般的眼光”,而且,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而且,这魂牵梦萦的、苦苦追寻的,这丁香一般的姑娘,来了,却又是这样的匆匆飘过了,留下的,留下的是更深的惆怅、哀怨,是更深的冷漠、更深的凄清,是更深的孤独和迷惘。

匆匆而来,转瞬间又匆匆飘逝的姑娘,是诗人对理想远离的不舍,是对理想破灭的哀伤。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放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虽然,他仍旧徘徊、彳亍在雨巷,但他依然执着,他的内心依然充满了渴望,他依然希盼着、期待着,在探寻的道路上会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结着愁怨的丁香,永远的《雨巷》,丁香的绝唱。

推荐信息

  • 沈从文作品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1

    沈从文作品赏析“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初次读沈从文,便记下了青山绿水,姑娘与黄狗,少年与河流。那里的山树如画、秀而又致,那里的河流温柔而幽雅,那里的人们善良可爱、天真质朴,那里雾霭沉沉,弥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1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月亮要有,六便士也要有,要物质还是要精神?大多数人由生到死的过程是不断物质化的过程,只有少数人,能脱离这具平凡的躯壳,追逐精神的自由。初读《月亮与六便士》,若要让我用一个词概括这本书,我会用“荒谬”。一个抛妻弃子的自私者,一个懦弱无能的崇拜者,一个理直气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1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优选作文初级班梁好“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需,就在于它是滋补光阴的养料。”本周,我读了一本关于探险旅行的书《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的主人公斐利亚·福克先生,他跟朋友打赌,说要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跟随他环游地球的有,他的

  • 《毛驴和牛大哥》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1

    《毛驴和牛大哥》读后感优选作文初级班董金卓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毛驴和牛大哥》的阅读。主要内容是:一天,老山羊腿摔坏了,请毛驴背回家,毛驴要十斤山芋做回报,山羊走了,过了一会,山羊在牛大哥背上走来,毛驴问牛大哥要了多少报酬?牛大哥说:“千斤!”毛驴说牛大哥是在做梦,牛大哥说:

  • 读《第三片天空》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1

    读《第三片天空》有感读你写的《第三片天空》,总有一种跟不上节奏的感觉。段落之间的跳跃跨度太大。就像你自己所说,每一个段落可以加一个小标题。我思前想后,努力使自己给其中的段落加上标题,可总找不到合适的。你的这部作品应该是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的感悟,而且其中又贯穿着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社会的融合,社会

  • 读《呼兰河传》有感12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2

    读《呼兰河传》有感多年以前读呼兰河传,记忆是新鲜而又热闹的,那是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在纸上活了过来,像是连环画或是皮影戏,带着粗线条的乡土风情,也不乏童心与诗趣。多年以后重读此书,读出寂寥读出苦读出萧索,心里空落落又沉甸甸。灰色的叙事,没有颜色的生死,愚昧单调的生活。像蕨类植物,挣扎着生存在原始森林的

  • 读《呼兰河传》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2

    读《呼兰河传》有感和松丹因为今年的课本上有一篇摘自《呼兰河传》的文章,为了更好地把握课堂,我选择先读一读此书,以便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一本《呼兰河传》再现了当时落后的生活现状,愚昧的精神状态……这一个个惨淡的景象就是整个呼兰河小镇。它也给我的感受颇多!作品中描写了单纯的

  • 读《驯兔记》有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2

    读《驯兔记》有感曾经对郑渊洁的认识只停留在皮皮鲁和鲁西西身上,对于国内童话之父这个名号也只保持距离的"微笑"。现在看来太多刻板印象的东西在里面,自我固执的必然无知罢了~他的很多童话不是写给孩子看的,而是让陪读的大人背脊发冷,从而开启已经遗忘的深刻思考。有魂的童话触动的是意识,是天心,是过往和未来的连

  • 读《人生》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2

    读《人生》有感皎皎的月光中,我掬起一捧倒映着月光的泉水;落落的余晖中,我拥一缕最暖的影子;灼灼的枫叶里,我拾一片脉络清晰的遮挡阳光;萋萋的芳华里,我捧起一本路遥写的《人生》,我仿佛透过高加林看到路遥的人生态度。《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

  • 读易经《鼎卦》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12

    读易经《鼎卦》有感“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个卦象是一个场景:柴多火旺,鼎中烹食。国君之子主祭人,他面对“大鼎”联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以大鼎烹饪食物,场面庄严;我真诚地祭祀上天的大帝;我将以丰厚的食碌,供养贤明的能人助我治理天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