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山下英子《断舍离》读后感

山下英子《断舍离》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8:17:38

山下英子《断舍离》读后感

本人有逛图书馆还书架的习惯,看看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什么书籍。无意间发现了《断舍离》,断舍离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热点词汇,因而拿起来,一个晚上,一气呵成读完。

《断舍离》是一本畅销通俗读物,读起来精神愉悦,读完后有一股收拾房间、收拾心房的冲动。

《断舍离》这要是向人们传达一种生活理念,简单讲就是,对物品的看法和处理,其实可以反映人的心境;关注自己的真正需求,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断舍离,这个断舍离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改变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达到心声愉悦,物我合一的状态。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的主角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是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而不是物品是否有用;需要的留下收纳,不需要有用的送到改用之处,不需要又没用的垃圾处理。

断舍离的时间轴永远是现在,而不是非日常。

通过断舍离了解自我形象的案例:好东西都能毫不犹豫地扔掉,可就是对这些廉价的东西恋恋不舍。心理分析:自己在潜意识里似乎很是畏惧哪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东西就刚刚好,很合适。这就表示,自己有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从不穿的衣服着手,去除自己的执念。

筛选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先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物品与自己的关系上,之后就能看到通过物品所投射出的自我形象。接下来,还可以慢慢看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

和物品成为好朋友,磨砺内在的感应力。过多的物品令自己心烦不已,内在智慧就会变得迟钝,必须通过行为让它重回生机。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扔掉家里的一件垃圾,这个简单的动作就能磨砺你的内在智慧。

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扔不掉就是不想扔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由衷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用争夺地盘的欲望。我们防止物品就和小狗在电线下撒尿一样,是一种宣布主权的行为。所以,如果在潜意识里无法认同对方的存在,就会觉得对方的东西就像是垃圾一样。如果你已经认识到“不需要通过物品来强调自己的存在”,那么那种“觉得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看着就烦”的心情就会烟消云散了。就像是投射在镜子里的影子一样。

物品是一面能反映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只集中于一点,把它搞完美,一次提高动机。

只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得饿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这东西在我这里没有办法物尽其用,但是我觉得你会爱惜地使用它的,所以能不能请你收下它呢?”听者能感受到对方是理解自己、为自己着想的。送东西的人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以对方为中心进行考虑的。

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一、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二、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自立,让物品能“自立”,竖起来

自由,选择的自由,物品的摆放方式便于选择,躺着

自在,卷起来,自在地放。

好不容易能拥有一件东西,与其觉得“算了,就它吧”,不如觉得“必须要这个不可”,因为后者更能让人在维护管理这件东西的时候保持愉悦的心情。

如果能够认为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就能自然而然得涌现感谢与敬畏之情。

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我们的心也是不断变化的。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推荐信息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2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爸爸、妈妈,你们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一则近来在朋友圈中被无数次转发的文章,它引发了许多网友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无限感慨,甚至心痛。平日里,我上班,两个孩子

  • 《背叛》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2

    《背叛》读后感清明假期,驻足图书馆书架旁,无意间发现豆豆的《背叛》,欣然拿起,一气呵成地读完。《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是豆豆的小说三部曲。之前读过《遥远的救世主》,被男主人丁元英的睿智、谋篇布局及哲理思辨及女主人公芮小丹追求社会主流的身份认同及“当生则生、当死则死&rdq

  • 《都挺好》原著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2

    《都挺好》原著读后感苏家的亲情因强权苏妈的猝死开始分崩离析,失去掣肘束缚的几人向冲出牢笼的怪兽开始纵情狂欢,可见人被桎梏的越久性情越会出现扭曲和变形,苏父想余生逍遥自在,大哥想立位尽孝,二哥想继续啃老度日,明玉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只是苦了两个媳妇,一个带娃苦撑,一个汗颜愧疚,就在这样畸形的亲缘纠葛下

  •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2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能够忍受孤独、寂寞,也能够忍受谎言甚至背叛,但是却无法忍受观念不同,更无法打败理想不同而产生的背离。很多人分手的原因不是为了名和利,也不是不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只是简简单单地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薛宝钗,其实宝玉是

  • 写好读后感要读懂读透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2

    写好读后感要读懂读透“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

  • 《钝感力》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3

    《钝感力》读后感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渡边淳一在三十岁以前是一名出色的医学博士,本书是以一个医生的角度来探讨,对人身心健康有益的一种能力钝感。作者在序言中写道:不要因为一些琐碎的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

  • 《黄继光》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3

    《黄继光》读后感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

  • 读《摆渡人》有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3

    读《摆渡人》有感我想我需要静静地思考我的人生,我的生活。我一如既往地渴望着有那么一个人,能够在工作上给予我指点,在生活中给予我寄托,我多么希望在我遇到困难时,在我感到失望无助时,有那么一个人能够一直陪伴在我身边,这个人不一定是我的上司,不一定是我的伴侣,不一定是我亲人,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有个属于我的

  • 《最好听的声音》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3

    《最好听的声音》读后感李承阳今天我读了《最好听的声音》这个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打鼓国的国家,他们的国王及臣民每天除了听咚咚响的鼓声外,听不到其它好听的音乐和各种各样的声音,直到一个小伙子的出现,让他们明白了世界上比鼓声更好听的声音是“我爱你!”。我觉得故事里喜欢打鼓的国王和

  • 《会说话的铃铛》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3:03

    《会说话的铃铛》读后感李承阳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会说话的铃铛》这本书,我觉得书里面的磨子非常可怜,他很想跟其他小朋友玩,可是小朋友们都嫌他又脏又臭,不愿意跟他玩。磨子想了很多办法来接近他们,可是他们还是不理他,甚至欺负他。磨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小孩,他不计较,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依然无私帮助了他们。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