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活着》读后感2200字

《活着》读后感2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7:26:03

《活着》读后感

式微式微胡不归

这本被誉为朴素粗粝史诗的书,在多个国家刊印发行。后来被拍成电影,让无数人潸然落泪。倘若你还在思考活着的意义时,不妨去看一看这本《活着》。

在《活着》一书中,韩文版自序中曾这样写道

这是一个人与命运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也相互仇恨。

他们无法抛弃对方,同时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

他们活着的时候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我想世间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同自己的命运抗争,却又妥协性的走在一起。就像是自己一生的挚友,最终归于乌有。在初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的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的苦难,除了痛苦便还是痛苦。但在我仔细阅读几遍以后,我明白了一点:读着虽苦,但苦中却莫名带暖。

纵观书中福贵的一生,他经历过人生中所有悲苦的事情。

福贵原本是个富少爷,却因为赌博输的倾家荡产,连老爹也气死在粪缸旁。福贵遭受到家庭的变故、生活的变迁。

接着,儿子有庆因为输血过多死去。世间的苦难还陪伴着福贵。女儿凤霞大出血死去,而福贵的妻子家珍也在悲痛中死去。

但苦难绝不仅仅于此。女婿二喜搬砖时被压地血肉模糊,而福贵唯一的外孙苦根也因为“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豆子”被撑死。

福贵经历到亲人的离去,感受到生活无比的孤独。

福贵并没有被苦难杀死,依旧活着。苦难洗刷了一切,带走了福贵身边所有的亲人,仅给他留下了一头老牛。让他在最后的岁月中和这头老牛相依为命。

但苦难的岁月却还有温柔的一面。它夺走福贵的少爷生活,却为福贵挡下了子弹。它曾让福贵远走三年,却又让福贵活着回到家乡。

作者用一种大胆的手法,表现苦难在福贵身上像下了诅咒一样。让福贵身边的亲人好友,一个接着一个全部消失在身边。

而让福贵独自承受命运带来的痛苦,一个人默默忍受着痛苦,每日与老牛相伴,在这个苦难的岁月中,活着。

书中的情节衔接恰当,以人物的离去作为主线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上没有铺垫过多的悬念,而是选用一种近乎合理的方式。使得读者每读一段,便痛苦一分。

在书中,有庆死的时候,造成有庆死的原因竟然是自己的战友春生,这让福贵一下子陷入,见到老友还活着的喜悦和有庆死了的悲痛中。有庆虽然死了,但是春生还活着。

福贵想通了,选择原谅活着的春生。

但情节的发展需要人物的离去,春生在县城动乱中死去,女儿在生产中大出血死去,随后又让妻子家珍在悲伤中死去。并最终以福贵和老牛相依为命,唱着小曲结尾。

这一系列的故事情节,看上去如此的合乎逻辑。让读者产生知道结局,却迫切想知道福贵内心想法的心情。

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采用小人物浓缩群体的方法,让福贵身上包含多种形象。并以其他人的眼光将福贵的形象展示给读者。

结尾处,福贵将老牛的名字改成自己亲人名字的时候,透露出对失去之人最为深沉的思念,对人物形象进行再次饱满。

在福贵他爹的眼里,他认为福贵是一个孽子。

在家珍眼里,福贵是爱着她的男人。

在有庆的眼里,福贵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在宰牛的人眼中,福贵是个傻子,买头不能下力的老牛。

在村民的眼里,认为他和老牛一样,是老不死的家伙。

每个人都用独特的眼光看着不同时期的福贵,就像是旁人在观看书中的故事。

在福贵与自己父亲对话时,说着:去你娘的。将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同妻子说话的时候,喜欢喊着:家珍;表现出一个丈夫对妻子深深地温情。

在得知春生还活着的时候,作为一名淳朴的下田人,福贵用喜悦的语气,表达着:你还活着。

在和儿子,女儿的对话时,一位父亲的背影便跃然立于书中。

在人物心里独白的描绘中,作者以极好的手法突显福贵心中对活着的挣扎。

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功底十足。将福贵这个人作为主体,让福贵在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时,有不同的语气。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是那种能够看到自己过去的模样的人,他可以准确地看到自己年轻时走路的姿态,甚至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在经历过生死的福贵,或许早就明白,人生不是因为离去感到悲伤,而是在感受到苦难后更好地活着。

岁月像沙子,悄无声息地从你手指缝中流出。当你还未来得及发现时,便已经没有多少时光可以浪费了。

与其被外部的事物所束缚,不如一点一点将苦难融为生命的一部分。好与坏,不过是人认同事物的主观想法。

站在自然万物的位置上,作为客体,再看待世间的苦难便十分简单。将自己的失望和希望与自己合为一体,活着便是最大的事情,活着便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作者以极尽荒诞而又大胆的手法写出一首厚重的史诗。在那些动荡的岁月中,我们感受到艰难和困顿。不过10余万字的一本书,却饱含人在苦难面前的抉择。

正如小说自序开头那样写到:歌中的一位老黑奴经历过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充满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源于一种无力地空喊,而是来源于一种对苦难的忍受,忍受苦难带给他的一切,也去忍受生命所赋予的责任。在经历过苦难之后,你还活着,我们还行走在月光下的路上,这种感觉真暖。

推荐信息

  • 《放学后》深度评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放学后》深度评析小米and小麦致谢各有各的故事,这篇文章就像一碗白米饭中的一粒,只是为了记录感受而存在,让自己感受到生活不只是机械的重复。感谢这个岛有阅读小说的氛围,感谢自己的领导不要求加班,感谢窗外淅淅沥沥的雨下了整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小米and小麦,最后感谢在另一个空间在读这篇文章的人。摘要

  • 《第十二个天体》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第十二个天体》读后感作为一个经历过会考理科生,文科科目中,最喜欢的一科莫过于地理,会约这本书也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收到这本书之前,我特意去百度搜了天体是什么。网上的答案告诉我,天体是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故而天体囊括一个很大的范围,换句话说,太空中肉眼所见,均为天体。银河,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追

  • 《众神与人类的战争》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众神与人类的战争》读后感尽管先前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对神的情感是神圣的、感恩的、赞美的、敬畏的,但是神是否能自始自终为人类驱除灾难,普降福霖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超自然的神,人类越来越发现以宙斯为核心的神,残暴的程度并不比人类与生俱来的邪恶好,所以在音乐、文学、艺术的境界中,宙斯由正面的&ldquo

  • 《圆明园》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圆明园》读后感十九世纪左右,我们建了一座皇家园林,非常宏大也非常壮观,里面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历史文物,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非常美丽。可是后来英法联军看上了我们的财富,来抢夺圆明园的珍宝,并把圆明园烧了,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很恨那些英法联军,他们残暴,贪婪,自己国家那么富有还来抢夺我们的财

  • 小王子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小王子》读后感c1719李梓坚合上这本书,小王子那瘦弱的身影仿佛出现在我眼前,他笑着,清澈的眼眸中映出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他独一无二的花……我也笑了笑,把书抱在胸前躺下,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大人的世界,地确无趣……”我

  • 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8

    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感最近,我买了一本书,里面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而且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的大概意思:狐狸先生经常去偷比恩伯吉斯和邦斯的东西,然后被他们三个人追捕,然后他和狐狸太太,小狐狸们一起挖洞,于是一场坚守游戏开始了,他们把狐狸一家困在了洞里,但是狐狸先生想出了一个

  • 《成为我自己》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9

    《成为我自己》读后感很喜欢看欧文的心理故事书,这一本自传读完之后却没有以往读完之后的心情澎湃,怎么了?这本书读了两遍。第一遍是一章一章慢慢读的,大概读了一个月。休假的时候带上书,把自己喜欢的章节又精读了一遍,想找到自己没有重读一遍冲动的原因。书里面有很多讨论死亡的问题,作者八十岁的高龄写自传,死亡焦

  • 《连城诀》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9

    《连城诀》读后感早就有所耳闻,那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字。金庸先生在他构建的江湖笔下,塑造出了,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他的男主角,有缘惩治这种不负众望的天生主角光环。也有狄云这种老实巴交,怎么看都不像男主的男主人公。武侠小说武侠奇遇自然是很重要的一块儿,但金庸先生笔下的奇险,却都是符合逻辑,符合推测完

  • 朝花夕拾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9

    《朝花夕拾》读后感前几天即将上中学的外甥女让我给她找一本书《朝花夕拾》。从自己上小学,到中学,在上师范,直至走上工作岗位,鲁迅的作品一直是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说实话,我只是在给儿子找这本书时大略地看了几眼,平时还真没看过这本书。外甥女一直没来取,我就自己先读了读。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原来叫&ld

  •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5:09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致青年教师》是我读过的吴非老师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二本是《不跪着教书》。吴非老师的书,只看到书名或文章题目便能深深吸引我。他的文字酣畅中流露出浓厚的真情,淳朴中饱含着一颗真挚热忱的心。有时是痛快、不留情面的斥责,有时是幽默、深刻的讥讽,更多时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