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3:51:5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人皆知的,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对任何事物产生好奇心。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经不再满足我们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受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以新异感;正是这种新异的刺激,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读”来感知体会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所谓感知体会,是指通过眼耳等感知器官,使事物在意识中直接得到反映。整体感知就是首先要对课文有一个总的了解,总的印象。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一篇课文在讲解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教师交待学习的目标才会有所依托。整体感知的另一个意义是对课文的感情基调和字词的整体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若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习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同样,字词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含义就难以把握。就一篇课文而言,感知体会能力是通过听和读发展起来的。一个感知体会能力强的人,在听读语言文字的同时,不需经过思考过程,凭着感知就能迅速领悟其中丰富的内蕴和情味含。传统教学中的“读”,主要指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如此,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如对教材中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及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如果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课文朗读录音,其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二、阅读从问题质疑开始

阅读重点在于“探究”二字,而要实现探究的结果,就必须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质疑开始阅读。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可贵,要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的安排,创设一些参与性强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提问队伍中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养成探究习惯,从而使学生在自然而然的质疑中开始阅读,真正实现探究性阅读对材料的再创造。

三、指导多读

大量的阅读,是学生丰富精神生活、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在一些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误差,认为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其实课堂之外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是对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对知识的实践。大量阅读优秀文章,能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引来源头活水,更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老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勤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第一,每天到校阅览室读书一小时;第二,每日晨会开展朗读活动,要求学生轮流在每日晨会中向同学介绍一篇好文章或朗诵一首诗;第三,采用手抄报的形式,把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好的段落,甚至好的句子编辑成手抄报与同学交流;第四,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和习作。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四、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怎样突破,是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实践证明,多媒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它能使较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的、易懂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五、走出课堂,将阅读训练引向课外,让主动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课堂上的教学,正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品读范文、初窥语文百花园的一角,要想让学生领略其中的精彩,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上学到学习方法,投入课外阅读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加知识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语文源于生活。现如今流行歌曲、电视作品、广告词……,这些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一首哙炙人口的歌谣,如歌星周杰伦的歌之所以火爆,其实他的歌词在很大程度上贴切了生活;一则成功的广告,其中可能包含着修辞的巧妙运用;近年流行的电视散文,以MTV的形式将文学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户户春节贴上的春联,写尽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话语中,更有充满智慧的俚语俗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欣赏语文,是一名语文老师应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语文学习更灵活,使学生更爱语文、爱生活。

总之,阅读课的教学还需要教师们作更深的研究和探讨,要研究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事倍功半”,既要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要切实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所提高。

推荐信息

  • 《课堂研究》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课堂研究》读书心得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教师利用课堂对儿童传授知识,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教育不是单纯的习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研究。本学期我们研读的是是华

  •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据说这部小说在正统文学史上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这是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教育书,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理论深度来说。教我们如何做老师,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孩子犯错,我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是以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阅读是一种学习。阅读不只是凭记忆简单的吸收资讯,而是要增加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因未学而无知有情可原,而学后依然无知就是愚蠢。读得多未必读得懂。无论是指导型学习还是自我发现型学习,都离不开思考。阅读并不是

  • 南怀瑾《孟子旁通》读书笔记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南怀瑾《孟子旁通》读书笔记南怀瑾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没读他的书之前,已经久闻大名,今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他的大作,发现确实名不虚传,他写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先生能够像拉家常一样,根据史学大家马迁写的孟子列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态度的蛛丝马迹,非常让人佩服。

  •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讨论虚构的事物”正

  • 《皮皮鲁传》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皮皮鲁传》读后感《皮皮鲁传》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生出来就胆子特别大、特别调皮、而且还特别爱搞恶作剧、还很爱欺负小女孩!皮皮鲁有一次到了一个地方,是可以调地球的速度的。于是他就把地球的速度调快了。回到地球的时候,发现地球上的人都睡着了,于是,皮皮鲁准备去上次那个地方,把地球的速度调回来。在去的

  •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读完新生必读手册,内心感触很大!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在《墙角的父亲》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父爱的高大、巍峨、粗旷、深远、细长……同时,也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上学的学费,本来是上一天一宿的班,挺累的了,但又打了一份工,第二天回到家里还又去一天

  • 学生手册读后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学生手册读后感开学的时候,我们发了一个学生手册,让我们写出读后感,文中有三篇文章,分别是一碗清汤荞麦面,墙角的父亲,还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读了这三篇文章使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因为这三篇文章说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感受。第一篇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个故事是说在大年夜一家三口去吃了一碗荞麦面虽然只是吃了一

  •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禁得住这些诱惑,只有禁得住这些诱惑我们才能长大,才能成长。变成一个优秀的人。我读了《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父母赚钱的不容易,它们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它们的青春,它们汗水。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如果遇到有困难的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