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浅说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浅说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2:55:18

浅说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乌申斯基也说过:“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一、认真书写的习惯

郭沫若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师要求学生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写字是语文教师长期要抓的工作,从小学、初中、高中都不能松懈。把写字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部分。

二、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无言的老师,它能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增加知识储备。学生要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可以向它们请教。但不少学生却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使用它们。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如在课堂上有意思地让学生运用工具书对一些生字词进行注释;运用工具书预习新课文等方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三、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一篇新课文,学生先结合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去预习。有的语文老师对于新课文常布置学生朗读课文二至三遍,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对文中没有注音的生字注音,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等。学生预习可从课题、提示(导读)、课文、练习(学习建议)等方面入手,了解作者概况、写作背景、写作特色、学习方法及要求,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如果把课文预习好了,老师在上课时就只要和学生讨论他们还没有理解的问题,这样课堂学习效果就会好得多。

四、认真听课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因为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的方法,要眼看、耳听、手记、大脑想。要想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上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

五、良好的记笔记的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做好学习笔记是教师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讲或课外学习过程中,都应养成随时圈点、批注的习惯。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把内容记到书上,在课文内容旁边批注,这样学生复习时,就会一目了然。刚开始记读书笔记时,学生的速度可能很慢,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这时老师在讲重要内容时要讲的慢一些,或者适当的重复一遍,让所有学生都记下来,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记得比较好,养成记笔记习惯。

六、课外阅读的习惯

如今学生课余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上网打游戏、QQ聊天。古今中外的文化经典很少有同学问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诵读优秀诗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优秀课外书的习惯。语文教师要有的放矢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要求学生阅读,如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5课《童年读<水浒传>》,26课《三借芭蕉扇》,老师在讲授课文前,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少儿版的《水浒传》和《西游记》,了解文中出现的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能讲一个故事。同学们阅读后,老师在讲授课文时,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语文教师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语文老师要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阅读三十分钟,鼓励学生摘抄名言佳句,精彩片段,写读书心得。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使书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让读书成为学生们最好的学习习惯。

七、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写作习惯的培养,对于一个初学写作的同学是很重要的。不仅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写作,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写作才能的发挥。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发现真、善、美,识别假、恶、丑。这样在写作时就会“有米下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审题、拟写作提纲的习惯。这样就会中心明确,结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培养学生在写作时选材表达新颖求异的习惯。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去努力创新,使文章达到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养成文面整洁的习惯。教师要对行款、文字、标点等都要严格要求,文面的好坏对于评判一篇文章有一定的影响。

推荐信息

  •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人人皆知的,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对任何事物产生好奇心。传统教学方法所使用的传输教学信息的手段已经不再满足我们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的运

  • 《课堂研究》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课堂研究》读书心得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的工作,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教师利用课堂对儿童传授知识,课堂是“儿童成长”的场域。教育不是单纯的习得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教育的本质在于人的成长。所以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研究。本学期我们研读的是是华

  •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据说这部小说在正统文学史上

  •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7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这是本非常好、非常实用的教育书,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从理论深度来说。教我们如何做老师,如何做父母。我相信,没有一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有时孩子犯错,我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是以言词厉色或予以惩罚,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阅读是一种学习。阅读不只是凭记忆简单的吸收资讯,而是要增加理解,从中受到启发。“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因未学而无知有情可原,而学后依然无知就是愚蠢。读得多未必读得懂。无论是指导型学习还是自我发现型学习,都离不开思考。阅读并不是

  • 南怀瑾《孟子旁通》读书笔记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南怀瑾《孟子旁通》读书笔记南怀瑾先生的观点非常独到,没读他的书之前,已经久闻大名,今天静下心来,认真拜读他的大作,发现确实名不虚传,他写的《孟子旁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孟子》本身比较枯燥,但南怀瑾先生能够像拉家常一样,根据史学大家马迁写的孟子列传,找出司马迁读孟子态度的蛛丝马迹,非常让人佩服。

  •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不仅让生态系统猝不及防,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知所措。人类历史上众多的灾难,不论是生灵涂炭的战乱,还是生态遭逢的浩劫,其实都是源自这场过于仓促的地位跳跃。只有智人能够表达关于从来没有看过、碰过、耳闻过的事物,而且讲得煞有其事。“讨论虚构的事物”正

  • 《皮皮鲁传》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皮皮鲁传》读后感《皮皮鲁传》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儿,生出来就胆子特别大、特别调皮、而且还特别爱搞恶作剧、还很爱欺负小女孩!皮皮鲁有一次到了一个地方,是可以调地球的速度的。于是他就把地球的速度调快了。回到地球的时候,发现地球上的人都睡着了,于是,皮皮鲁准备去上次那个地方,把地球的速度调回来。在去的

  •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新生必读手册读后感读完新生必读手册,内心感触很大!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在《墙角的父亲》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了父爱的高大、巍峨、粗旷、深远、细长……同时,也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为了我上学的学费,本来是上一天一宿的班,挺累的了,但又打了一份工,第二天回到家里还又去一天

  • 学生手册读后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9:38

    学生手册读后感开学的时候,我们发了一个学生手册,让我们写出读后感,文中有三篇文章,分别是一碗清汤荞麦面,墙角的父亲,还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读了这三篇文章使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因为这三篇文章说了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感受。第一篇文章,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个故事是说在大年夜一家三口去吃了一碗荞麦面虽然只是吃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