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6 22:10:04

《人类简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这本书是卢望军老师推荐给我们看的,如果不是老师的推荐,我想我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打开这本书。在我的印象中,这样的书通常都是枯燥无味并且是十分生涩难懂的,是我认为的看不进的系列书籍。抱着不服输的意志,我还是翻开了这本书(卢望军老师把这本书推荐了给他们的学生看,四年级的小朋友已经把这本书读完了),出乎我的意料,仅花了几天时间我就看了这本书。

书本的第一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就吸引住了我。我的知识面比较窄,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人种是呈线性发展的,认为我们演变过程是从匠人变成直立人,再从直立人变成尼安德特人,最后由尼安德特人变成现在的我们。所以在我的潜意识里,我认为在地球的某个时间点上地球上只会有单一的人种出现,更早出现的人种他就是我们的祖先。事实上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整个世界其实同时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人种,就像地球上有许多狗猫。多么美妙的世界,多么神奇的书。我能够把这本书看完,就是因为书一直在吸引着我把它读完,我的好奇心引导着我把它看完了。在读书的时候我有很多好奇,同一个时期存在多种人种是常态,那么现在地球上只存在一个人种肯定是特殊的。那不禁要想现在地球上究竟是否只在一个人种?你家隔壁住的会不会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或者别的人种?换个说法我们并不是传统的智人,而是多种人种相通结合而来的新的人种?再比如说我们会不会像万年前一样的尼安德特人一样消失在地球之上?这一切都特别有意思,值得我们去思考。

书中还提到了演化心理学,说现在的人类的各种社会和心理特征,就已经从那个世界(远古的采集者的世界)牢牢的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的饮食习惯、冲突和性欲之所以是现在的样貌正是因为我们还保留着守猎采集者的头脑。即使我们现在的环境非常的发达,比前人享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拥有更长的寿命,但我们有同时会觉得疏离沮丧,而且压力重重。举一个例子,高热量食物对人不好,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喜欢而且难以抵抗最甜,最油的食物。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本书是这样解释的,说是因为当时的狩猎者住在草原和森林里,高热量的食品是非常罕见的,而且永远供不应求,想吃甜食就只有一个可能的来源就是熟透的水果。所以如果有个人他碰到了一棵长着甜美的果实的树,他当时能做的就是能吃多少是多少,否则可能附近的动物也发现这棵树时,他可能一颗都吃不到了。所以演化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想大口吃下高热量食品的直觉本能就这样深深印在在我们的基因里,即使我们现在每一家的冰箱塞满了食物,但我们的基因还记得那现在草原上的日子,所以我们才会不知不觉的吃完很多高热量食物。这样的说法多有意思,我爱吃甜食并不是我真的爱吃,而是我的基因想让我吃。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个说法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看来啊想解决这些方面的争议,了解我们的生活,就需要更多的去了解我们的先祖,他们的生活条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从而就可以知道我们现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的真正的原因了。

我印象中的农业革命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但这本书的观点和我的想法大相径庭。它说农业革命所带来的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是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而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比如说我们在一个地方住久了,这个地方可能就会出现某些传染病)的威胁。在采集的时候人类是什么都吃,营养不良的情况是很少发生。当人们种植的小麦,他们的主食也开始单单就只是小麦水稻这些了,他们吃食物品种匮乏,导致部分人可能营养不良,这是其中一点。而且农业革命还让人受尽了苦,比如种小麦来说,农民就需要一块地,而且在地的旁边还会盖房子,那么这一辈子甚至祖祖辈辈都是在这一块地方,他的财富(农民的财富就是土地,粮食)各种都在这儿,所以当农民遇到了困难和危险,遇到了强敌,撤退,就代表了要放弃田地房屋,很多时候几乎就注定了要饿死在途中。再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果树打猎动物,而不是弯腰除草减石挑水桶,所以当我们开始种地时我们的颈椎、膝、脖子和脚底就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有专家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入到农业时代之后就出现了大量的疾病,如腰椎盘突出,关节炎。这个时候不禁要想,农业革命是好事吗?书中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农业革命限制了人的自由也让很多人付出了惨痛代价。种麦子这个原本看起来划算的选择变得沉重,成人忙的满头大汗才能换得金钱(不一定够用)。农业革命这个时候的人们活的要比采集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更要辛苦,我很好奇究竟有没有人发现了什么,还是每代人都只是继续着上一代生活的方式。明明只为了让生活更加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自己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我想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不断重蹈覆辙,是因为我们无法去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就算是现代社会自然如此。很多年轻人拼命读书为了考一个好高中,考上高中之后又要准备投入高考之中,即使在上大学的这段时间也没有松懈,都是为毕业之后投身于工作,要努力赚多少多少钱。但越投入他们却发现自己背负着重重责任,比如赡养父母,负担子女的学费还要付房钱等等。这般压力他们无法停止,他们只有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但所做的种种都是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麻烦。所以每次人类决定做点事,像是用锄头来锄地,而不是直接把种子撒在地上。我们总是想,没错这样做,多做点事就会好得多,再也不用担心的问题了,孩子永远不用挨饿入睡。确实有道理,工作努力辛苦一些,生活也就过得好一些。但这些新的农业活动使人类花上了大把的时间,人类被迫永久的定居在田地旁边,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轨迹,这真的是好事吗?农业革命有没有可能就是一个陷阱?事实上,不管怎么做都代表旧的生活方式注定将要凋零。只要他一开始种地就注定回不了采集的时代,他也只有跟随别人的脚步继续往前走,这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那么现代的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拼命努力工作带来的是新的义务,生活究竟如何变得更轻松呢?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是学会知足才能改变这一切,还是怎么做?我想不管怎么做都得牢牢抓紧时代前进的尾巴,跟着潮流一起走。在农业革命时期,狩猎采集者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式,那个时期农民都盖了房,而狩猎采集者居无定所,试问有哪家的父母愿意将子女托付给他?当农业革命开始时就意味着,只有去种地才能保留基因“活下来”。同样的,不管我们现在做些什么,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基因才可能世世代代“活下来”。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背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想唯有不断学习,吸取最新的知识才能不被社会淘汰,才能提现教师之气之魄之筋骨。

标签: 人类简史读后感

推荐信息

  • 假面山庄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8

    假面山庄读后感读这本《假面山庄》初衷是因为东野圭吾,是因为他的书在各大畅销书网上都是榜上有名的,可能大家听过最多的就是《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以及《解忧杂货店》。大家都知道东野圭吾擅长写的是推理小说,但其实我想说从他的作品里我看到的更多是爱,是最极致的爱。读他的书不会压抑不会阴郁,会让你坚定不移

  • 小学生阅读的简单方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8

    小学生阅读的简单方法孩子,未来的希望,希望要从小培养,培养自然离不开学习,读书作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有一定的方法的。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2、学会选

  • 《守望教育》读后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8

    《守望教育》读后感潘许诚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状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

  • 《看见》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8

    《看见》读后感记实类的书这是第二本,之前还看过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董卿、杨澜、鲁豫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三个主持人,我觉得她们非常有才华、有内涵,看完《看见》这本书,柴静也是我钦佩的记者&主持人。自省、深思、倔强、有干劲儿…给人更真实、更落地儿的感觉。我读大学的时候她拍的《穹顶之下》可谓轰

  •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这么慢,那么美》读后感罗敷花了近3个月时间看完这本书,为什么这么久,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懒惰,及不自律。这本书说得是罗敷移居瑞典后,对这个国家及这个国家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赞美。在中国,一个普通人的生命轨迹大致都无异。从出生开始基本由母亲在家抚养长大,参加九年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家庭会迫使孩子在课余时

  • 《致教师》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致教师》读书笔记《致教师》是朱永新教授以回答来信的形式送给老师的建议。我用了几天的闲暇时间读完这本书。朱永新是新教育的发起人,李镇西老师的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苏州分管教育的市长。也就是说。他是老师、校长、领导。不管哪个角色都是非常出色的。这本书对于我们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值得一读。值得老师们去实践

  • 《超时空同居》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超时空同居》读后感看了《超时空同居》,不禁有些感慨,从不期待的开始,到爆笑的海底捞外卖,到现实生活的不易,以及最后的放手又重逢。无论是艰苦的生活,还是情感的选择,都是一场场直接的展现。生活充满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个人突然闯入你的世界,与你不期而遇。无论你的出现是把他的轨迹拉向更好或带入更

  • 读陆游和唐婉的悲情故事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读陆游和唐婉的悲情故事有感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注释:浥(yì):湿润。鲛绡(jiāoxiāo):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

  • 《不吼不叫》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不吼不叫》读后感闲杂时间我看了《不吼不叫教孩子》不发火的育儿法这本书。以下是我的收获和体会:不吼不叫,让赏识成为孩子的生活动力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他们的自信心,它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是孩子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说过:“快乐地生活,不仅仅意味着需要知

  • 《且以优雅过一生》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29

    《且以优雅过一生》读后感这几天在一本书《且以优雅过一生》,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杨绛的名字是杨季康,杨绛原来是她的笔名。她是幸运的,她生长在一个充满着爱的家庭,成长在一个有着浓郁书香气息的家庭,我想,她的一生,很大一部分的影响都来自于家庭吧。所谓“三岁定八十”,杨绛的童年生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