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3:52:45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凸显语文综合素质。小学生如果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小学生假如没有作文兴趣,没有作文经验,没有作文习惯,以及没有一定作文能力,即使有人拿着鞭子硬逼着他们写,也很难写出好文章。诚然,小学生初步学习作文,他们作文心理不成熟,作文经验不丰富,写作能力欠佳,写不出好作品就不足为奇。小学生作文素质较差,在一定程度上使“作文教学”受到一定影响。那么,小学作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呢?

一、尊重作文主体,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生从小对周围人和事充满好奇,教师如果能抓住他们心理,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语言把所遇到的一件件真实事情表达清楚,或把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感如实写明白,就能助其写成好文章。这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千方百计地从小学生作文实际出发,引导他们走出作文误区,树立作文信心;带领他们感受现实生活,积累认知经验;帮助他们把亲身感受写成好作品。只有这样,小学生作品才具有欣赏价值,才能得到大家认可,也才能使小学生享受到成功作文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写作欲望。当然,小学生作文迈出这一步,绝非易事。教师必须给以正确引导,应传授他们科学作文方法,培养他们良好作文习惯,鼓励他们进行作文展示、交流;让他们优秀作文得到分享;指导他们分析作文病因,使其不良作文因素得到根除。由此观之,教师对小学生作文进行正确引导,能给小学生作文指明方向,使他们作文缝隙能够得到阳光照耀,为其成功作文打下基础。反之,教师如果不尊重小学生作文个体差异,不引导小学生从作文生活中积累经验,总是担心他们写不好作文,甚至越俎代庖地帮助他们写好作文,并以“八股文”形式要求其效仿。这种作文教学方法不利于发展小学生作文个性,使他们作文不能“百花齐放”。在实际小学作文教学中,个别教师有时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全面设计,以便给小学生作文来个面面俱到,其实他们这样做会让大多小学生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小学生独立作文能力会渐渐下降,作文越来越缺乏真情味道。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再以心目中“尺子”来衡量小学生作文,并因小学生没做好而加以责备,就会加重他们作文心理负担,使他们渐渐失去作文信心,甚至厌恶作文。诚然,小学作文教学就会偏离预先设定目标,达不到教学要求。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应让小学生体验作文成功乐趣,助其树立作文自信;应尊重小学生作文自尊,激发他们写作欲望;千万不要苛刻求全,不要让小学生感到写作“前途渺茫”。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作文兴趣。

二、寻找作文源泉,积累写作素材。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社会生活,文学作品不复存在。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既要多读书,又要积极体验生活,引导他们从书本和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作文经验,或汲取更多作文营养。叶圣陶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这说明作文和生活密不可分,日常生活就是小学生作文之源泉,离开生活谈作文,就会使之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教师在从事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重视课文教学,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内容,背诵、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子、自然段和课文,做到多阅读多记录,以便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效;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观察事和人,要求他们把大自然中万物和生活琐事都纳入观察范围

,把自己对外界所见、所闻和所感牢记心中,并把自己认为最美东西写成心仪作品,从而实现思维和自然界和谐统一。法国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教师作文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小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走进大千世界,去观察、探究

,以及发现美、创造美和再现美的过程,最终目的就是指导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写成好作品。这正如鲁迅所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当然,小学生在积累素材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正确指导。教师应教给小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仔细观察良好习惯,促使他们学会积累作文素材,助其写出真情实感文章。综上所述,小学生作文素材既来源于生活,又来源于书本,二者皆不可忽视。小学生一方面通过读书,得到思维锻炼,提高思维水平、认识水平和写作技巧;另一方面通过感受生活,使自己所学知识得以运用于实践,便于书本知识融于生活,实现生活与知识的统一,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三、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小学生反复学习教材中优秀文章,使之从中吸取有利于作文的营养。因为课文是经过智深编者精选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较好的作品,能够使小学生受到经典或优秀文化熏陶,能够对他们思想和写作素质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能够使他们在反复领悟课文中“温故而知新”,进而促其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写作技能,为其写作创造条件。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提高小学生组词、造句和写话能力,注重读、写结合,灵活指导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助其开阔视野,积累丰富语文知识,使其作文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此观之,小学作文教学和小学语文课文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必须引导小学生注意在平时语文学习中知识积累,才能为其作文打开方便之门。当然,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小学注意语文知识积累外,还应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小学生多写读后感和日记,使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同时注意培养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总之,作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作文意识,培养他们用词、造句、构思谋篇和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用词、造句和构思谋篇的困惑,就会逐渐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使他们不再为作文而烦恼,使他们能够不断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其作文能力。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尊重小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消除他们作文心理障碍,培养他们写作兴趣,增强他们写作信心,让他们感受社会生活,广泛参与各种阅读,学会从生活、书本中积累丰富语文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其写作能力。

推荐信息

  • 《最美的时光》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8

    《最美的时光》读后感最近由于张钧蜜演的《温暖的弦》很火,那是安宁的小说,之前看过,发现张钧蜜演的还不错,就想到了《最美时光》,那是桐华的小说,那时候钟汉良跟张钧蜜演的时候也是轰动一时的,找遍了书架都没发现,可能是数次的搬家弄丢了,于是在kindle上下载了电子书看起来,每天晚上睡前的美好时光,很享受

  •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纳威尔小镇里有一位胖胖的警官叫巴克尔吗。他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每次想到新的安全提示,就立马要钉在自己的公告板上。瞧,这天巴克尔警官要去学校和同学们分享他的安全提示。可是那些安全提示从他口中直白地说出来很是枯燥无味,台下的同学有的都听睡着了,全部没有人注意听讲的,导致演讲结束

  • 阅读名著的方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阅读名著的方法1、“精读”与“略读”并举。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应该也进行适当的略读。略读可以用以下几种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没有尖刀,没有流血,没有毒药的平凡悲剧”,但他却写出了钱的主宰力量和残酷。小说的故事并不是由命运或奇迹推动的,但它的情节更加生动,更牵动人心。从葛朗台的视财如命到终前仍不忘他是的

  • 张大千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张大千传读后感王家诚写的《张大千传》,这本书细细的分享了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以及他在画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为中国文化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张正权后改名张援,字季爰,号大千,祖籍广东省番禺,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据说在张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被作者儒勒·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深深地震撼了。故事开头,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先介绍了一件事: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作者从这件事入手,又介绍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阿龙纳斯在捕捉的过程中

  •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有一些启发和感悟:布鲁克林的这棵树长在移民区,生长环境贫困、卑微、脏乱,是一棵大大的臭椿树,但是却勇敢、顽强、乐观,即使是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也能长出芽来。它又被当地人称为天堂树。布鲁克林的这棵树也是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她家庭贫困,有时

  • 师生读书心得体会分享活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师生读书心得体会分享活动活动方案本课题成员通过对调查问卷对高一学生作文现状的了解,高一的学生缺乏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的书分成两大类:一类各种参考书,或者是课文详解;另一类就是娱乐,多数是言情、武侠、玄幻类的书籍。在读书时,大多数学生都是随性而读,读书时没有圈点批注,读后的读书笔记好一点的是对原文好的段

  • 《项链》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项链》读后感《项链》这篇文章出于《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它是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作者出生于诺曼底地区滨海地区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为从小受到富有母亲浪漫气质的母亲的影响使他无法忍受贵族学校的气氛转致一所公立学校读书莫泊桑的文章都充满了悲观色彩这与他的健康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讲述的是

  •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六五班姚潇最近我读了格列佛游记,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乔纳森·斯威夫特,他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远远超出“儿童读物”范围的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