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作文教学点滴谈

作文教学点滴谈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14:19

作文教学点滴谈

我们常说“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重点,而“写”又无可非议地成为重中之重,但作为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他们就越是怕写,觉得没东西可写,我们老师也怕教,觉得没东西可教。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心中非无物也,难在发掘也。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教师要选择学生喜欢的题目,调动积极因素,激起学生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最大程度上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把作文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一、作文要在“读”中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辟学生阅读的天地,根据学生喜欢读书的欲望,从阅读入手,指导学生写课外读书笔记,积累语言知识。引导学生从课外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趣味成语、谚语、精彩片断等,进行欣赏和借鉴,并存入自己的“知识宝库”中。要积累丰富的语言,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阅读可以怡情,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情理并重,特别适宜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就更能拨动他们的情怀了,因此语文老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例如本学期我在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之前,先请学生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背一背,记一记;再请同学交流描写春天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在此基础上,我把修饰春天的词、句和景物的特征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学生写作时有了参照物,会运用书中的语句,不会觉得难写了。

不仅让孩子们读属于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让他们走进名家名篇,读名著,赏名篇,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还要经常组织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好书互相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我想我们现在每周都会有一节作文课,但是不一定都要用来写作文,可以让学生来读读报,朗读、背诵那些富有情趣的文章,帮助他们掌握好词好句,从而将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作时能“下笔如有神”。

广泛地阅读,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与书为友。

二、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自觉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

春天让学生去效游,夏天去赏花,秋天去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去玩雪。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心灵去品味,去想象,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创造力。

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的材料,不但是从看到的,还可以从听到的一种现象做一下评议,使学生更多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在作文教学时,一定不能脱离学生装的认识和生活实践。

教师还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习作的要求,有目的组织参观、游览、访问等,使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使学生获取写作素材。随机就是要求学生课外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们把自己很感兴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资料库。从而激发学生乐于积累知识的兴趣。

记得三年级的一次秋游,他们又是滑草又是放风筝、挖山芋、网泥鳅,开心得不得了。次日,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游的习作,但写出的作文不甚理想,佳作才一两篇。大多数同学说实在没东西可写,写不出。我想那天他们是那么的投入活动,然而一旦要他们用文字加以表达,却为什么清一色“写不出”呢?我想到了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的那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虽然处于丰富多样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但一到写作文时,却又面临“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语言。”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才会用心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写作。

三、平时的小练笔要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口语交际要为作文做好铺垫。课改后的教材将口语交际和作文安排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内容基本一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一样。因此上好口语交际就成了能否上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名师在这节课中拿一半的时间来进行作文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名师首先和同学们做了一个游戏:她念出班上一个同学的名字,由同学们对他的外貌进行描述,让她来猜猜谁是这位同学。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他们基本上能很快找出这位同学身上最有特点的地方,让老师很快地找到这位同学。在快乐的气氛中,很自然地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培养。可是这还不够,接下来,老师告诉学生,在观察别人并进行描述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就是从头到脚的顺序。说到这里,老师又以班上的一位同学做例子进行了示范。然后,老师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互相评。这样让全班的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再接下来,老师点几位同学到台前来,用刚才的方法描述班上的任意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则根据他的描述,猜出出他说的是谁。同学们基本上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叙述,其他同学也能准确猜出。但是,名师说,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总是平淡地从头说到脚,要抓住他身上最有特点的地方。怎样做呢?这时,胡老师播放了她准备的课件:先是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其次是一只漂亮的玩具兔子。她先让同学们试说,然后出示自己的范文,引导学生该怎样抓住特点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出示了这次作文的要求:“要真实,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插图,做到图文并茂。”并引导学生齐读,进行理解,并在格式方面做了一些提示,然后学生进行自由习作。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老师指导循序渐进,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我相信,经过口语交际这样细腻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一定能按要求完成好这次习作。

四、坚持写成长日记,减缓作文训练的坡度。

学生写一句两句开始,逐渐发展到写三四句,再到片断练习。教者对弱者要扶持,提供素材,回忆当天的生活,快乐的活动,有意义的事件等。到了中高年级可以独立完成日记。作文能力是靠多练培养出来的,练的最有效形式是写日记,也称为小练笔。教者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寻找确定要写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感到作文难了。

五、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练笔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者要坚持着以教材为素材,促进学生练笔兴趣的增长,做到寓趣于教、寓趣于学,充分再现文中的语言、形象、情境、感情,并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启迪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其内在的思想表达。七律《长征》、《第一场雪》、《鸟的天堂》等通过查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拓宽了语文教育的渠道,使语文教学和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练笔的形式,无论是改写、续写、扩写、缩写,还是想象作文,读后感、随笔,都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作文是生活,作文是习惯,作文是智能,作文是品质,作文是创新。写作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所以,其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写出一篇文章上,而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标签: 作文教学点滴谈

推荐信息

  •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8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作文凸显语文综合素质。小学生如果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小学生假如没有作文兴趣,没有作文经验,没有作文习惯,以及没有一定作文能力,即使有人拿着鞭子硬逼着他们写,也很难写出好文章。诚然,小学生初步学习作文,他们作文心理不成熟,作文经验不丰富,写作能力欠佳,写不出好作

  • 《最美的时光》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8

    《最美的时光》读后感最近由于张钧蜜演的《温暖的弦》很火,那是安宁的小说,之前看过,发现张钧蜜演的还不错,就想到了《最美时光》,那是桐华的小说,那时候钟汉良跟张钧蜜演的时候也是轰动一时的,找遍了书架都没发现,可能是数次的搬家弄丢了,于是在kindle上下载了电子书看起来,每天晚上睡前的美好时光,很享受

  •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纳威尔小镇里有一位胖胖的警官叫巴克尔吗。他有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每次想到新的安全提示,就立马要钉在自己的公告板上。瞧,这天巴克尔警官要去学校和同学们分享他的安全提示。可是那些安全提示从他口中直白地说出来很是枯燥无味,台下的同学有的都听睡着了,全部没有人注意听讲的,导致演讲结束

  • 阅读名著的方法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阅读名著的方法1、“精读”与“略读”并举。精读对于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对于如此多的书籍报刊,仅用精读法是绝对不行的。应该也进行适当的略读。略读可以用以下几种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欧也妮·葛朗台》是一部没有尖刀,没有流血,没有毒药的平凡悲剧”,但他却写出了钱的主宰力量和残酷。小说的故事并不是由命运或奇迹推动的,但它的情节更加生动,更牵动人心。从葛朗台的视财如命到终前仍不忘他是的

  • 张大千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张大千传读后感王家诚写的《张大千传》,这本书细细的分享了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以及他在画坛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为中国文化艺术作出的杰出贡献。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张正权后改名张援,字季爰,号大千,祖籍广东省番禺,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据说在张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7:59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被作者儒勒·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深深地震撼了。故事开头,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先介绍了一件事: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作者从这件事入手,又介绍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阿龙纳斯在捕捉的过程中

  •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布鲁克林有棵树》读后感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有一些启发和感悟:布鲁克林的这棵树长在移民区,生长环境贫困、卑微、脏乱,是一棵大大的臭椿树,但是却勇敢、顽强、乐观,即使是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也能长出芽来。它又被当地人称为天堂树。布鲁克林的这棵树也是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她家庭贫困,有时

  • 师生读书心得体会分享活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师生读书心得体会分享活动活动方案本课题成员通过对调查问卷对高一学生作文现状的了解,高一的学生缺乏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的书分成两大类:一类各种参考书,或者是课文详解;另一类就是娱乐,多数是言情、武侠、玄幻类的书籍。在读书时,大多数学生都是随性而读,读书时没有圈点批注,读后的读书笔记好一点的是对原文好的段

  • 《项链》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8:00

    《项链》读后感《项链》这篇文章出于《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它是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作者出生于诺曼底地区滨海地区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为从小受到富有母亲浪漫气质的母亲的影响使他无法忍受贵族学校的气氛转致一所公立学校读书莫泊桑的文章都充满了悲观色彩这与他的健康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讲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