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东野圭吾《放学后》读后感

东野圭吾《放学后》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08:06:24

东野圭吾《放学后》读后感

《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杀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

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锁抽屉的细节:主人公因为遭遇袭击,一直有给抽屉上锁的习惯,然而,当第一名死者被害之后,主人公的警惕性放松了,认为完全没必要给抽屉上锁;第二名死者死后,主人公又再次紧张起来,还是决定继续给抽屉上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袭击的恐惧,但是由于我已经被误导,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主人公第一次解除给抽屉上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需要谋害的对象已经被杀害了,因此心理上松弛了下来。而第二次上锁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必须提到在给抽屉重新上锁之前的一个细节:刑警大谷曾经用一块白色的手帕擦手,而主人公对这块白色手帕产生了特殊的感觉,紧接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主人公重新给抽屉上锁……根据以上推断,我得出了所谓的案件真相:主人公因为妻子红杏出墙,并且在校园内遭遇袭击,从而怀疑第一名死者与其妻子有染,遂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惠子进行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谋杀,并且放松了警惕,连抽屉也不再上锁;第一次谋杀之后,他发现妻子的神态没有改变,说明与妻子有染的另有其人,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谋杀这次谋杀惠子也应当参与,这从第二次谋杀前惠子特殊的神情可以猜测到几分;但是,就在第二次谋杀之后,主人公偶然发现大谷刑警用来擦手的手帕竟然是妻子之物,于是明白与妻子有染的其实是大谷,自己的敌人并未消除,于是他再度紧张起来,重新将抽屉上所。在整个侦破过程中,为了误导侦查方向,主人公总是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嫌疑人。至于关于密室的问题,既然主人公是与惠子同时发现的密室谋杀,并且他们又是同谋,那么完全可以认为,所谓的密室一开始就不存在,雅美关于更换锁头的推断,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不在场证明的一个障眼法。

没有血腥的场面,平铺直叙的自述,按部就班地展开故事。一般的推理过程基本如此:杀人动机受益者凶手找出证据,因为找到动机往往案子就有眉目可循了,顺藤摸瓜找到证据事件也就结束了。但东野的小说却走的另一条路,凶手都很高明,先把真正动机给藏起来,用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假信息来误导侦探和读者。而这个明显的信息,也设定的十分巧妙,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为最后大翻盘的震撼感又增加了几分意外。

小说重点描写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说白了,人没有什么应该拥有的心理,没有什么大家都认同的法则,每个人的内心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破坏东西,破坏秩序的欲望,杉田惠子想出卖自己身体,宫坂惠美企图自杀,都是这个理由,高举道德大旗的学校和教师,在人类的欲望面前无能为力。

从这部推理小说的创作思路上来看,也是非常精妙的,按照一般的本格推理小说,情节发展的过程为:出现密室解开密室破案,而东野圭吾的这部《放学后》,除了将杀人动机和杀人目标早早隐藏起来之外,将真正的密室手法也做了巧妙的隐藏,将警方和读者带到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空间,而让他们对这个空间就是他们费尽心机要寻找的正确答案感到深信不疑。本书三个手法,全部被隐藏,在结尾处给读者的震撼可想而知,这也是东野的精明之处。本书的密室手法是机械手法,而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密室手法来带动不在场证明的手法。凶手设计出的假密室意象,同时为凶手自己制造出了不在场证明。

这部小说采用了明暗双线结构,明线为校园连续杀人事件,而暗线为前岛裕美子事件,两条线互相交映,迷惑读者。

《放学后》全文采用的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都非常巧妙。在密室环节,用来构筑密室的木棒实际上只是伪装,真正构成密室的是箭;而不在现场证明这个环节,关于锁头交换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并且这种说法并不是凶手直接揭露的,而是通过辗转再辗转,几乎让人毫不怀疑地揭示出来,这点很令人欣赏。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推荐信息

  • 《亡命感应》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2

    《亡命感应》读后感发生的事和梦里一样,无论失去还是得到,注定要发生。当女主人公linda意识到丈夫jim将离自己远去的时候,多么希望在事情发生前的每分每秒都和他在一起。女主人公linda以为自己努力了,可以挽留住丈夫的生命,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徒劳。拼命地争取,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看似是预知,但也逃离

  • 《趋归:社会主义为什么行》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趋归:社会主义为什么行》读后感在阅读《趋归》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的是作者从何为人的现代化引申出了欲望的概念,当中就讲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为欲望、理性和情感三部分,并将之比喻为一驾马车,其中理性为驭手,欲望和情感是两匹马,但是欲望是一匹劣马,情感是一匹良马。有学者指出,如果将人的灵魂的三

  • 读《城南旧事》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读《城南旧事》有感刘雨潼《城南旧事》是著名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对自己儿时居住过的北京城南的思念而写下的回忆录。通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展现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城南旧事》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将我带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京,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胡同里,她有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她有一个温馨

  • 《简爱》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简爱》读后感《简爱》这本书从上次记录到现在已经是过去10天了,今天翻到最后一页,有点生气了,很是欣赏作者的文采和人物心里的描写,生动而又震撼,可是却到了尾声。这本书就像网评说的那样耐人寻味,它不像别的文学作品,首尾不一,故事缺乏吸引力。而它,故事用了5个篇幅展现,却到了导读环节才提醒原来文章是有章

  • 读《童年》有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读《童年》有感最近在读高尔基的《童年》,有所感触,简单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吧。本文主要写了作者高尔基从小到大经历的千辛万苦,因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才取得胜利,我们也应该学习高尔基这种高尚的品格。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黑暗的俄国沙皇时期,受尽痛苦和折磨,嘲笑和辱骂是经常有的。可高尔基并不放弃,还是一步一步走了过

  • 守住流年里的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守住流年里的书文/张津硕一张简易的木桌,一杯浅浅的清茶,茶香缭绕,心香氤氲;一部经典,一抹暖阳,书海浩渺,我心陶然。守住流年里的书,守住每一段畅游书海的美好时光。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目睹乘车、甚或过马路都在刷手机、忙业务的白领;也能看到疯狂追星、追剧、追小说的学生;书报亭里变成了杂货铺,堆

  •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这本书余华用温情的笔墨,勾勒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真实而又平淡的故事,把读者的心灵深深地震撼折服,甚至让读者热泪盈眶,许三观一生中的卖了七次血和一次想卖而未卖成,卖血的过程折射出了许三观的人生理念。同时,也体现出了人性的伟大、善良、真诚、智慧和丑陋、自私、愚蠢。许三观卖了好多次

  • 《千年一叹》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3

    穿越千年的遗迹《千年一叹》读后感文/布点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要想了解这个世界,这个文明的本质,就需要去靠近他,去靠近那些厚重的古墟,去抚摸那些斑驳的碑铭,去体会那些传承千年的神秘文化。而余秋雨先生的这本《千年一叹》就是访问北非中亚和西亚等地与古中国齐名的文明遗迹,去感受那不同寻常的美,去更好的了解世

  • 《房思琪的失恋乐园》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4

    《房思琪的失恋乐园》读后感这本书大概讲的就是一个小女孩逼迫自己爱上了诱奸自己的老师,最终无法承受精神的压力而变成了一个疯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原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也曾说这个故事摧毁了她的一生。从作者的文字来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作者的笔法比较生涩,也可能是作者故意为之,有些地方跳跃太快,上

  • 《金花的秘密》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54

    《金花的秘密》读后感1.本书分为三部分:荣格对由德国人卫礼贤翻译的中国道家《太乙金华宗旨》的评述,《太乙》全文,《慧命经》全文。2.卫礼贤虽是德国人,却在青岛崂山跟随道家实修,他的翻译建立在自身的实修上(中文版则直接采用中国古文),因此此书在欧洲造成轰动3.道家修炼的“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