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论语》读后感:我深度拥有的一本书

《论语》读后感:我深度拥有的一本书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59:45

《论语》读后感:我深度拥有的一本书

参加叙事者,每月共读一本书。我想尽两年时间,一起共读共写,我称得上真正深度拥有的一本书就是《论语》吧。

把《论语》读“活”,在《论语》中“活”自己,是我坚持的两大原则和努力方向。

一、把它当成一本教育哲学书去读

一个具有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从教十六年的教师,突然觉得自己没有文化。这个人,就是我。我不敢说,但是这是我心里一种真实的自我评价。

七十多岁的岳父不管与家人还是外人交流,都让我觉得特有文化,于是好奇,探寻他文化的源头。岳父乐呵呵的告诉我,自己只是在八九岁时跟着老师断断续续背了九个月的《论语》。那个时候,虽说不理解,但是背过了。

在后来就是当了团支书村支书以后,经常在几位文化水平很高的驻点干部指导下写发言稿并发言。每次写稿子,都反复几次,每次都得到各方面的指点。

于是,我对《论语》产生了兴趣。从集市小摊上花了两元钱买了一本《论语》,开始认真阅读起来。我也学以致用,从中找出与现代教育理念有关联的教育文化和教育思想。记得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论语》与现代教育理念。

也是我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觉得这些文化理念与现代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常常被教育者忽视了。期间还写了一篇“豆腐块”文章《让现代教育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寻根》,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上。

那个时候诵读《论语》,就是让我的教育随笔具有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二、坚持中,将《论语》熟读成诵

着了迷一般阅读《论语》,却因为自己的理解和那些自相矛盾的注释,让我觉得自己是不是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在一种过时的文化中做着起死回生的梦。说实在的,放弃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我觉得舍不得,它似乎与我的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继续看着文中的注释呆读死记,恐怕让我觉得发疯。

2017年暑假,我聆听了当时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老师的报告《做一名幸福教师》。报告的主旨,就是提倡老师们在诵读像《论语》《道德经》《易传》等经典中,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陶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和大量师生诵读经典的生动事例,阐述了经典诵读的魅力。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通过反复抄写十几遍的方法,彻底背过了《论语》。当然我根据陶老师的建议,也诵读了很多相关的古今中外的经典,并写了大量的摘记和阅读随笔。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诵读《论语》,就是在给自己积攒精神财富。记得我的一篇阅读随笔《守候文字的幸福》,发表在了《山东教育》上。

三、含英咀华,做最好的自己

完成诵读《论语》后,我突然有一种站在文化“珠峰”之巅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位“老三届”博友,他告诉我:背过《论语》没有值得骄傲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传承其中的优秀文化。那个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像陶继新老师那样,让周围的人感受到《论语》的好并非一件易事。

《论语》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自己生活工作学习的叙事写作,几乎都离不开《论语》。2016年1月25日,参加王维审老师组建的叙事者,坚持每天撰写一篇关于教育叙事的博文。一个月三十篇文章写下来,竟然有六七篇与《论语》有关。甚至有老师建议,让我写一个关于《论语》的系列。

我知道,写关于《论语》的系列文章并非易事。我只是一个初涉《论语》这条源远流长文化长河的人,远远没有这样的资格和素材。但是《论语》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信仰,极大改善提升着我的心智和话语模式。那些没有引用《论语》中语句的博文,也流动着《论语》文化基因。

有段时间,我觉得眼前的一花一木一砖一瓦都与《论语》可以联系上;自己任何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可以与《论语》找出一种关联。我在叙事者群,做了一次《论语别裁》读后感线上交流活动主讲。一个小时,将近万字的发言稿念下来。我真的分不清是在讲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还是在谈阅读感悟体会两者已经是血肉相连了!

与其说,我是在引领老师们一起阅读《论语别裁》,毋宁说是叙事者团队的老师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鼓励我在诵读经典坚持做最优秀自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也就在那一刻,我深刻认识到现代文明与优秀传统经典文化,也已经水乳交融的交织在一起。

现在我经常诵读佛经的内容,随着叙事者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教育经典。但是《论语》总是以各种异彩纷呈的方式,在我身心中一次次“活”过来,温暖并支撑着我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自信自律助人”,是我教育教学的座右铭。我坚持与所教的学生做真朋友,一起努力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努力传承一切优秀文化。

推荐信息

  • 《绿野仙踪》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2

    《绿野仙踪》读后感林如祥《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莱迪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小女孩多萝茜和没有脑子的稻草人,没有心的铁樵夫和胆子很小的狮子,一起勇克难关,战胜险恶,最后,终于回到了家乡。全书中我最喜欢多萝茜。她很善良,救过稻草人和铁樵夫。她也很勇敢,有一次狮子要咬她的小狗,多萝茜不但没有畏惧,而是冲上前去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2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大家都很熟悉,对,这是一本小学生必读的书,而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文中讲述的是,主人公鲁滨逊的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位律师,但鲁滨逊每时每刻都向往着大海,希望成为一名水手。不幸的是,他第一次出海的时候,船队就遭到了海盗抢劫,所有钱财被搜刮一空,除鲁滨逊外,全船人

  • 《西游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西游记》读后感从小妈妈就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西游记》这本书我已看过多遍,然而每遍我都读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为什么呢?因为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非常有教育意义故事讲的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事孙悟空忠心耿耿保护师傅,一路降妖除怪,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三次谗言赶走了大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三打白骨精那段中

  • 《论语》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论语》读后感《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

  • 《会说话的铃铛》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会说话的铃铛》读后感四七班倪怡琳就在前几天,著名作家曹文轩来到了我们学校,我有幸读了他写的《会说话的铃铛》这本书,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会说话的铃铛》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放羊人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孩,放羊人把小孩带回了家,并给他起了一个有些怪异的名字叫磨子。村里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

  •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假期里,我完整地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部己经打动过无数人的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

  • 《仁爱一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仁爱一生》读后感读完《仁爱一生》。一个满面皱纹、瘦弱贫穷的修女,让我觉得很温暖,很感动。她是升起在加尔各答上空的太阳,照耀着那里的贫民窟。她愿忍受着店铺老板的唾弃坚持为流落街头的流浪儿乞讨一个饼;她细心的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捡出蛆虫,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她忍受着自身的病痛折磨亲吻着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四七班王芮嘉《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文所讲了一个小女孩才上一年级就被退学,后来有一个名叫巴学园的学校收留了她,她在这里成长的经历。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退学是因为上课的时候老把桌盖开来开去,足足有上百次,每一次打开桌盖都有事情要做,不是取书就是取笔,这样的动作重复的做了好多遍。还有

  • 《数学史》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3

    《数学史》读后感众所周知,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初牙牙学语地创造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然后在花季雨季之中为数学建立越来越多、越来越详尽的分支,到如今,展现它花样年华之时耀眼夺目的数学成果。与其他文化一样,数学科学也是集齐了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读完《数学文化》,心底不由得一阵感动。那是一

  • 读《活着》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5:24

    读《活着》有感半个月零零散散的大概的看完了《活着》在微博上、豆瓣上推荐余华的这本书,看完你可以如何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在校图书馆借得来看,这一整套有,《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呐喊》长篇小说,以后有时间再品读。《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也许这就是本书的魅力所在。&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