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3:35:56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一个总的名称,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语感培养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呢?

一、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1、融情范读,传染语感

范读就是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前或之后,亲自朗读课文,叶圣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

课堂教学中,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朗读不到位时,尤其需要范读指导。教师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并把自己的感情融铸到文章中去。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学生能从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从中领略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原》、《老人与海鸥》等课文,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或由老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

2、导引自读,触发语感

学生的自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全班齐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自己的朗读声中受到感染熏陶,培养语感能力。分角色朗读尤其适用于小说、戏剧等对话较多,人物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内容感情丰富,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品味,体验人物的情感,从而触发语感。如《草船借箭》的教学,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让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1、比较揣摩,领悟语感。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如:《鸟的天堂》是一篇用词精当的课文。例如:“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其中的“堆”一词,极其凝练。我先后引导学生把“堆”换成“盖”、“压”等词,与原句进行比较,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到:从“堆”字可以感觉出树叶的繁茂,厚重和紧密,而改用其他词难以达到这一效果。

2、想象联想,丰富语感。语感取决于人的直觉,与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以及文学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想象、联想连为一体。语感教学需要大量形象思维的参与,形象思维能力是语言感受能力的重要成分,因而在教学中对联想和想象应予以足够重视。

3、联系生活,深化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

三、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

1、熟读成诵,积淀语感。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

2、广泛阅读,拓展语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如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有“成语故事”“散文欣赏”“岁月如歌”等栏目,诵读诗词、讲解故事,集声音、感情、图像于一身,许多音乐节目歌词都配有字幕,教师要以媒体为载体,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形象地感悟语言。

四、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语感能力,归根结底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才得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自觉地运用语言尤为重要。在交流与表达中运用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语感生成与发展的迁移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在口语课中引进读写,安排一定时间阅读教材或让学生拟写发言提纲;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课文进行问答或谈读后感;在写作课动笔之前进行审题、构思、讨论,讲评作文时请学生进行口头评价等等。这样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此外,还可开展内容丰富的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情境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培养和交流语感的机会。

总之,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人师者,应时刻做有心人,挖掘捕捉“语感”点,让我们的孩子从小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

推荐信息

  •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8

    《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读后感上个月陪小侄子逛书店,看到书店很醒目的地方排放着一本书《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看着书名,就闻到了浓浓的鸡汤味,随后就买回来准备好好拜读。StandOutorGetOut,内容如书名,每读完一个小故事,都感触颇深,特别是书的本书的前半部分,每个小标题,每个例子都可以往自

  • 《快乐教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8

    《快乐教学》读后感虽然这个假期里我因为各种事情的原因,一直忙忙碌碌的到12月中旬,才有空闲时间静下心来,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细细地品读《快乐教学》这本书。这本书主要以斯宾塞的成长为经历,以快乐教育为主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诉着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讲台,不只是教师的舞台。&r

  •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9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是清朝学者辜鸿铭的作品,此书到手,我用一天时间阅读完,真是难得一本的好书,有人也许会觉得怎么会痴迷于一本清朝人写的书,因为他是先知他看到了困扰近一百年后我现代青年时常所迷惑的问题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怎么样的中国人,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的只是看到了我们的表面

  • 《金锁记》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9

    《金锁记》读后感张爱玲的小说总是在悲剧中塑造人物,看过《金锁记》,也感慨不已。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确实是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七巧凄惨的人生。她起初为了她懵懂的爱,嫁给了一个看似没有未来的残疾人。当你做好这个选择时,你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结果季泽确是一个拈花惹草的混世魔王,逛窑子。爱上这样的人,是她的

  •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9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读这本书是因为参加了一个打卡阅读的任务,有看到其他的小伙伴在读这本书。因为书名里有“爱情”两个字,所以有些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爱情。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下,才知道作者马尔克斯,获过诺贝尔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虽然我也没有读过百年孤独,但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好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9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基础,完成了本书的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的记者,斯诺站在一个公平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1936年,斯诺孤身一人前往当时中国革命战争最危险、最凶猛的时期,长途跋涉来到西北苏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29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苏菲的世界》的时候,一看这个书名,我以为是一本少年成长类的书籍。然而我翻开书本,开始阅读的时候,仿若我就是一个无知懵懂的小孩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面的一切都让我惊讶不已!这是一本哲学书!一本我以前从未想要了解的世界,哲学的世界!在看此书之前,哲学的世界至于我来

  •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30

    《钓鱼的男孩》读后感水荫路小学骆宇婷透过九岁男孩的天真之眼,窥见原始人性的罪与罚。在初读作品时,觉得这一群自称为“钓鱼兄弟帮”的孩子是那样幸福,他们的童年无忧无虑。四个兄弟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一起去钓鱼,一起去踢球,有着兄弟间共同的秘密,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他们的快

  • 《城南旧事》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30

    《城南旧事》读后感钱淑珍闲暇时,翻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故事中一幕幕童年生活的情景有着莫名的亲切感,酸甜苦辣都有,却回味无穷。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已经热闹非凡。在城南,住着一个小姑娘,她叫英子。六岁的小姑娘英子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疯”女人秀贞,似乎她的身上有着许许多

  • 中国古代常用敬词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3:30

    中国古代常用敬词:1、“拜”字族:拜读:读对方作品;拜会:和对方见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拜托:请对方帮忙。2、“奉”字族:奉告:告诉对方;奉还:对方的物品归还;奉送:赠送对方礼物。3、“高”字族: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