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0:03:22

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多早都不算早,但只要你开始了,多晚都不算晚。

但是不多读书的孩子,一定是浅薄的,书面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和见识,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孩子都是饱读诗书的。

有经验的父母都会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见识上!那么,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呢?

正文约:2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01

读纸质书

让孩子读纸质书,而不是各种介质的“听书”、手机、pad、网上的读物。真正的阅读,是读纸质书,真正的经典,也累积在浩如烟海的纸质书中。数字媒体的信息量虽然很大,但是没有经过一个像纸书从写作、修改到编辑成书那样一个相对长的内容沉淀、筛选过程,品质总体上仍不如纸书。

孩子课上听讲不专心、做作业写写玩玩、坐不住、静不下,归根到底,是孩子缺乏专注力。开始培养孩子阅读吧,等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学会半小时、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沉浸在书中,他会变成一心一意地玩、一心一意地学、一心一意地读书的、很有“静气”的娃。

02

别把书叫“课外书”

把学龄孩子读的书叫“课外书”,隐含了“课内”重要、“课外”不那么重要、“课内”优先、“课外”靠后的意思。

现在学校强调阅读,也只说让孩子读书,而不是读“课外书”了。所以现在开始,就把“课外书”三个字,从家庭语汇中清除出去,也从爸爸妈妈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阅读就是阅读,它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样重要。

告诉孩子“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让我们知道更多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不要跟孩子讲“多读书你学习成就会更好”、“多读书你更会写作文”。

总之,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阅读的美好,而不是学习成就之外好不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学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务。

03

给孩子建立自己的书架

甭管房间多小,给孩子一个自己的书架,如果条件具备,给孩子一个自己的“书房”。

这是形式,也是方法。当孩子像拥有自己的玩具架那样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他会更容易和他的书建立亲近感,而且也更容易随时拿起书来阅读。

孩子有了书架,要慢慢教会他自己整理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排列好。别小看这项“小图书馆里员”的工作,孩子在整理书的过程中,会从已经看过的书里发现新的兴趣点,而且整理书架,也是在培养他分类、归纳、整理的能力。

04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

大人要在一开始陪孩子买书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判断,什么样的书够好,什么样的书不够好。

给孩子一些基本的选书原则,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挑选,你会发现,孩子很会选书,他选择的,都是适合他这个年龄段阅读的,而且品质都不差。

这有点像吃饭,如果在饭桌上不停告诉孩子这个好吃,你吃这个,那个没营养,那个是垃圾食品,你不要吃。那么很快你就会收获一个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食欲不佳、身体瘦弱的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自己决定吃多少,孩子会更爱吃饭、更健壮。读书也一样。

05

不做计划

千万不要给孩子做个“阅读计划”,也不要装模作业地“和孩子一起”做阅读计划,周的、月的、学期的、年度的,任何计划都不要做。让孩子随意读,读到哪儿算哪,读到什么算什么,接下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在阅读在件事上,大人越放手越好。孩子会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建立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逻辑,只要大人不干涉,不去硬给孩子做计划、硬给孩子推荐“好书”,孩子会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丰美的阅读世界,大人所要做的,只是欣赏和“不限制买书预算”的支持。

06

不设目标

千万不要给孩子设“阅读目标”,也不要装模做样地“和孩子一起”做阅读目标。不要求孩子一个月一年读到多少本,不要求孩子做阅读笔记,不要求孩子写读后感,不要求孩子摘抄“好词好句”,不看孩子有没有因为阅读而写出更漂亮的作文。什么目标都不要设,只是读。

一设目标,则阅读又成任务,乐趣不说全无,也是大打折扣。甚至大人设定的目标会直接把孩子吓到,让孩子心生厌倦,觉得阅读是可怕、可厌的事。

07

积极参与讨论

不要主动找孩子讨论书,但在孩子主动提起书中话题时,积极主动地、毫不勉强地参与讨论。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否幼稚、是否偏颇,都不批评、不否定,只作为平等的讨论参与者,贡献自己的看法,就像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会。

想要孩子爱上阅读的爸爸妈妈们,在孩子一开始表现出和大人讨论、分享的兴趣时,就把自己也当成孩子,积极地投入孩子发起的讨论吧。你会发现,孩子信手拈来的故事、情节、典故,东拉西扯的联想,不着边际的比较,比你所能讲的,实在是丰富得太多太多。

而且大人的参与讨论的兴致越浓,孩子阅读的兴趣越浓,这是孩子从阅读中获得的成就感的一部分呢。

08

父母有好的阅读习惯

这个无需细说。大人只看手机电脑电视剧,孩子不会热爱读书;大人见到书就说贵,孩子不敢也学不会自己买书;大人之间不兴高采烈地分享阅读所得,孩子也不会兴致勃勃地发起与阅读相关的讨论。

其实大人不爱读文学书、历史书、心理书、其他话题严肃的书也没关系,还有轻松的旅行书、美食书可读啊,开卷有益,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开始读书,乐趣自己会跳出来的。

推荐信息

  •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9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南师小学李水霞“革命”?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刚听到这本书的名字时不禁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在仔细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后,我感觉它像一股清泉从我的心灵流过,如此真切、动情,细细想想,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不正是这样静悄悄的革命

  •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19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萨哈拉”、“撒哈拉”!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在心里偷笑了一下。呵,这个女孩的名字可真特别呀,那她肯定也很特别哦!我带着这些问题,到了“书的世界”里去了。特别的萨哈拉在学校里,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都一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再次看到风筝时,已然是七月。绿草如茵的空地上,几个人在放风筝,脸上的笑容宛若夏日雨后的天空。我坐下,神思有些困倦。不知是睁眼之时还是闭眼之时,我望见一片瑰丽的苍穹,灿烂的云朵中是成片的风筝,如同飞鸟。那晚霞的移动荡漾着我的眼睛,那风筝的弧线激扬我的心神。感动与欣慰,害怕与无助,心

  •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肖申克的救赎》读后感“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做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我希望这封信会找到你,而且找到你的时候,你过得很好!《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在很久之前就看过了,之后又重温了好几遍,每一次观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管多少次读到这段话都会觉得感动。当安迪找到时

  • 《摆渡人》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摆渡人》读后感今天突然想写一篇读后感了。《摆渡人》是我上大学以后我读的一本书,算是我挺喜欢的书了,其实这本书内容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小女孩死而复生的故事,她也复活了她的摆渡人。经过了一年的时间,现在我再来回味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有些模糊了。不过我记得我从中体会到的感受。小女孩迪伦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了

  • 《从谷底到山巅》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从谷底到山巅》读后感当你每天都为订单奔波的时候,是否考虑过为什么业绩一直没有提升?当你遭遇了工作的疲惫瓶颈期,是否想过为何自己丧失了斗志?当你在销售过程中彷徨迷茫的时候,是否遇到一本书让你茅塞顿开如获至宝?不知你是否有耳闻《从谷底到山巅》,该书采用小说的方式,讲述了大学刚毕业的农村女孩张华、拥有2

  •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文/一只会腾云驾雾的猫初看《我们仨》的时候,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门讲述的古驿道梦境是看不懂,甚至觉得灵异。第二部分的梦,感觉跟第一部中:我们俩老了,有关联,又感觉只是一个梦,一个梦疲惫,沉重的梦。然而,再次翻阅的时候,才感触到这个梦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令人动容、悲凉,而杨绛先生却用

  • 《我们仨》读后感:最素的文,最真的情!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我们仨》读后感:最素的文,最真的情!从前,读季康先生的《我们仨》,往往对文末那句“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感到唏嘘不已。而今重读,杨先生已逝,可谓“我们三人就此团聚了”。《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之际继续其爱女钱瑗

  • 《人间失格》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0

    太宰治《人间失格》读后感《人间失格》被很多人说其实就是作者太宰治对自己内心的解剖,在《人间失格》书成当年,太宰治即投水自尽。十八年间,太宰治自杀五次,最后一次终于成功,他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赴死。一般人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解,为什么有人一开始就丧失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渴望,在这本书里,我们发现原来有些人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4:21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桐城市东关小学602班汪天琦今天,我读了一本书,那就是著名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写的《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写清了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作者将“战争”与和平两种生活、两条线交叉描写,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