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李白诗《春思》后感悟

读李白诗《春思》后感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19:02:22

读李白诗《春思》后感悟

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本文诗作者李白,字太白,唐朝人。母梦长庚星而生。通诗书,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天宝初,贺知章言于玄宗,有诏供奉翰林,因失意于贵妃,赐金放还。禄山反,永王璘节度东南,迫致之,及璘败,白坐系浔阳狱,流夜郎,以赦得释。代宗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四。

我们把李白诗《春思》翻译成白话文,全诗文的意思为: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当你心里想着归家的日子,正是我思念你断肠的时候。春风与我不相认识,为什么要吹入我的罗帐里来?

如今,通读李白此诗,可知亲临在春天里对春时的那种感受,但是,真正品味李白诗《春思》时,够让人们对此诗更加为之而细研一番,古代时,李白有相当数量的诗作描摹思妇的心理,《春思》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诗题“春思”之“春”,就包含着这样两层意思。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近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平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注李白集曾加以评述道:“燕北地寒,生草迟。当秦地柔桑低绿之时,燕草方生,兴其夫方萌怀归之志,犹燕草之方生。妾则思君之久,犹秦桑之已低绿也。”这一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萧士赟说:“末句比喻此心贞洁,非外物所能动”,正好被他一语道着。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所以,于此,当世今,人们在引古咏诗之时,不难以古诗与现实生活往往联结起来,就是让我们要以现实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去评析古时侯那些名人名诗及名句中所包含的真正含义,用透视古文化的眼力去鉴赏,去感化现实性的思想,为我所用,又为我所悟,且起到引古为今的作用。李白此诗可贵之处,却是在此歌頌了“平素女人与丈夫恩爱相处,以及对丈夫深切了解和思归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的高尚思想,因此,这就是我们当今青年时代男女青年应明确的恋爱观,即:“爱情要忠贞如一”的可取之处,也是今日读李白诗《春思》后,而为之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最大感悟。

推荐信息

  • 莫泊桑《羊脂球》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7

    莫泊桑《羊脂球》读后感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中,莫泊桑是个扎实的幸运儿。说他幸运,一来是由于亲属关系拜了福楼为师,二来是缘于《羊脂球》的成功和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将他其余三百多篇不怎么出色的短篇小说全部砸在法国的文学杂志上。不过话说回来,提到莫泊桑绕不开他的《羊脂球》,莫泊桑能够超越同时代的作家名震欧洲

  • 评维多利亚的长篇小说《岛》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评维多利亚的长篇小说《岛》维多利亚•希斯洛普(VICTORIAHISLOP),是英国著名作家。早期在英国著名媒体《星期日电讯报》《每日电讯报》《妇女与家庭》等报刊开设专栏,其文章以优美温婉的文笔、清新感人的故事和内容享有盛誉,被称为“没有著作的著名作家”。《岛》为其

  • 浮生六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浮生六记》读后感把《浮生六记》译为白话文的张佳玮,这样评价此书:“倘若说《金瓶梅》全书,可以当作明时市井风物的百科全书来看,《浮生六记》也可以当作乾隆年间苏州书生家庭市井的一幅卷轴画来欣赏。”林语堂评价此书作者沈复的妻子陈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rd

  •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赞关羽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赞关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熟悉的歌调一响起,思绪总会在一阵硝烟纷乱中迷离。第一刻,我便想起了关羽。榜文前,听得一声慨叹,终此余生心归汉。黄巾军四起,早已满目疮痍的汉室又遭逢大难。九尺男儿顶天立地,岂能了了度日?“大丈夫当为国效力…&hel

  • 千古词人李清照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千古词人李清照一、肠断与谁同倚建炎一年(1127年)五月初一,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在建康(今南京)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历史上的无耻投降朝廷――“南宋”以此建立。后期的李词,随着国破夫亡的大变乱及风餐露宿兵火间的逃亡生活,使得她词风大变,一改前

  • 《浮世三重奏》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浮世三重奏》读后感《浮世三重奏》是一部充满哲理和现实生活写照的小说。文章中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得到充分的展现,从中也充分展现了作者的睿智和文化底蕴的深厚。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三个同时喜爱文学又同时步入商界并取得一定成功的人物,在应对世事时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深刻而成功地塑造

  •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西游记》(一百回本)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大家都熟知的四大名著。但明代文人杨志和所编著的《西游记传》就不为民众熟知,尽管按照不少学者的观点,《西游记传》应是《西游记》的简本,可细读这两个版本,就会发现它们在文字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它们是互为印证与互补的。现就拿&ldq

  • 人间失格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人间失格》读后感+经典语录叶藏的一生从小像个小丑一样舍去自己、用怪诞的行为与言语向他人献媚一般地搞笑、在他们的笑声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样,重复着无意义行为的叶藏。十分自卑,同时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为自己一旦揭开丑角的面具就会被这世界抛弃,却又自大到对那随时可能抛弃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一个人从

  • 昆虫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昆虫记》读后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净化人的心灵,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更芬芳。一个宁静的早晨,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叶缝,照在我的书桌上,显得十分柔和。我捧起《昆虫记》这本书,像是走进了昆虫的海洋,与书融为一体,不管时间的流逝,书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了我的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用两天时间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说实话,没太读懂。能看懂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像草一样地活着。但为什么,一句能顶一万句,不明白。但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悲哀和孤独飘着,如同一片云,笼罩在世间每个人的头上。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常百姓两口子过日子,如果无话可说,就真的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