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1:43:21

《西游记》与《西游记传》互补

《西游记》(一百回本)是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大家都熟知的四大名著。但明代文人杨志和所编著的《西游记传》就不为民众熟知,尽管按照不少学者的观点,《西游记传》应是《西游记》的简本,可细读这两个版本,就会发现它们在文字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它们是互为印证与互补的。

现就拿“唐僧辞行者”这段故事来分析,先来看《西游记》中的情节: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西游记》第27回)

再看《西游记传》中的类似情节: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要发誓,你有难,我还来救你。但此去非我本心,难当你这等赶逐,我去则去了,我心上十分痛楚。师父端坐,容弟子拜别。”深深拜了四拜,唐僧并不睬他。那行者泪垂喉硬,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你早晚伏侍师父。倘有妖精拿住师父,你说老孙是他大徒弟,使妖精不敢害他。”唐僧骂道:“你好大的英名,我倒要你遮盖!”行者见他不肯回心,没奈何才去。又嘱咐八戒道:“你这个唆嘴的人,我把师父交付于你,你明日没有师父还我,老孙实不饶你。”言罢,纵一觔斗,直至花果山水帘洞去了。(《西游记传》第23回)

这里来探讨一个问题:既然都是在描写“行者辞唐僧”的相关情节,《西游记传》有哪些不同于《西游记》的地方昵?原因有三:一是《西游记传》明确有“但此去非我本心”这句话行者在临行前向唐僧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尽管您将我贬出取经队伍,但我并不是真心离开您。一旦您有难后,我同样会来救您。而在《西游记》里面,尽管行者的内心并非不挂念师父。师父一旦有难,他也不会坐视不管。但是,至少从文字上看,行者直接强调的是自己决心离开唐僧,而不是强调唐僧有难后行者该怎么办?二是《西游记传》没有像《西游记》那样详细描写行者向唐僧拜别的情节。作者杨志和可能是认为该情节的重要性不强,不值得浪费篇幅。但是,行者在《西游记传》中可是向唐僧深拜了四次,也证明了行者对唐僧的那份感情。《西游记》中的行者则是施展变化本领,四面围住唐僧下拜。两个版本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只是《西游记传》更强调简洁。

三是在《西游记传》中,尽管行者要离开唐僧,但他仍然开口嘱咐八戒。而在《西游记》中就没有这一情节吴承恩这位作者可能认为行者怨恨八戒向唐僧进谗言(否则唐僧也不会赶行者走),因此不愿在临行前理睬八戒。相反,行者倒是提醒沙僧要当心八戒。《西游记传》的描写更能突出行者的可贵之处:尽管要离开唐僧,但自己仍然挂念这位师父的安危,因此不计较八戒刚才向师父进了什么谗言。而是强调:既然我要离开师父,他的安危就拜托在你身上。如果你没有尽到保护师父的责任,我也不会饶恕你。看到行者的这番话,使人不但更同情他,也更敬佩他!对于“行者辞唐僧”这一段故事,还真是能比较出两个版本的差异。再细看其他情节差异可能会更多。因此应认识到:尽管《西游记传》算《西游记》的简本,但前者并不是简单地对后者进行删节,前者自有它的特殊价值,这特殊价值在于两部著作的互为印证与互补。

推荐信息

  • 人间失格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8

    《人间失格》读后感+经典语录叶藏的一生从小像个小丑一样舍去自己、用怪诞的行为与言语向他人献媚一般地搞笑、在他们的笑声中綦切地找到自己的价值一样,重复着无意义行为的叶藏。十分自卑,同时又十分自大;他自卑到以为自己一旦揭开丑角的面具就会被这世界抛弃,却又自大到对那随时可能抛弃自己的世界嗤之以鼻。一个人从

  • 昆虫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昆虫记》读后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净化人的心灵,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更芬芳。一个宁静的早晨,一缕金灿灿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叶缝,照在我的书桌上,显得十分柔和。我捧起《昆虫记》这本书,像是走进了昆虫的海洋,与书融为一体,不管时间的流逝,书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了我的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用两天时间读完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说实话,没太读懂。能看懂的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像草一样地活着。但为什么,一句能顶一万句,不明白。但字里行间,有一种淡淡的悲哀和孤独飘着,如同一片云,笼罩在世间每个人的头上。贫贱夫妻百事哀。日常百姓两口子过日子,如果无话可说,就真的过不下去了

  • 《刀疤豺母》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刀疤豺母》读后感在大家印象中,豺象征着贪心残忍的恶人,它们掠夺别人的食物,咬死农民的家禽。可自从读了这本书《刀疤豺母》我对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们有感情,知道知恩图报,也有十分强的毅力和能力,它们十分团结,有超越许多动物的智慧,也有伟大的无私。这个故事叙述了在草原上猎人与一群恶豺的斗争。在一片生态

  • 无梦之境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无梦之境读后感看完了2019年的第一本书,来自七堇年的《无梦之境》,这部书以科幻未来为背景,讲述苏铁李吉等人,着重颜色在苏铁,从他的出生,长大直到成年,他的出生承载着母亲的所有期望和遗憾,正是因为自己对音乐梦想的无法追及,她创造出苏铁并且致力于培养他的音乐之路,导致关系越来越疏远,而苏铁也没有按部就

  • 《活着》读后感1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活着》读后感:命运窄如手掌,如何宽如大地作者:清瘦的雨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或许,卑微还是伟大,一点都不重要,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诠释。《活着》主要讲述了中国旧社会一个地主少爷"富贵"悲惨的人生遭遇。他嗜赌如命,最终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父亲被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身染重疾,富贵前去求药,却半途

  •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快速看了一遍,也在喜马拉雅挺多很多,最近又在听,有个主播的声音很好听,读的特别好;红楼梦包含的东西太多了,诗词歌赋,道儒佛,爱情,亲情,权利等无法不包,怪得不得毛主席对其偏爱有加,读了又读;对人物来说,最喜爱的丫鬟是晴雯了,率性,活泼机灵,是红楼梦中丫鬟里面长的最偏亮的了,晴雯撕扇

  • 读《论语》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19

    读《论语》心得体会摘要:《论语》是我国重要的典籍,其内容广泛,影响遍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志。《论语》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个历史,为此,人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去品读《论语》,体悟自然有所不同。作为师范生的我,品读《论语》主要有以下体会,一是教育

  • 《唇齿之依》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0

    《唇齿之依》读后感文/图:B0505墨涵妈《唇齿之依》是罗杰·海菲尔德的文章。曾经我们奉为真理的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进化的核心是竞争,竞争就有赢有输,是一种零和博弈。但是竞争并不能解释全部的生物历史,当一件事物放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它的进化并不能简单是竞争的产物,而是一种合作的产

  • 《卖油翁》导学案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1:20

    《卖油翁》导学案户县第八中学聂翠萍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重要的文言词汇。2.了解文章大意,概述课文内容。(二)方法与途径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课文。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熟能生巧&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