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沉沦》读后感800字

《沉沦》读后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0:34:37

《沉沦》读后感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末尾一记声嘶力竭。主人公便跳进海里。不的不说主人公的死很悲惨。身为才子的他。最终却选择跳海自杀。而这部小说。也是郁达夫的一个心灵写照。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留日学生。渴望得到纯真爱情和友情。却因为弱国子民的身份。而处处受到歧视。最终导致心灵变态。在去妓院之后因内心的自责而选择自杀。

对于小说主人公的死,究竟是因为他自身心灵的抑郁还是因为祖国的弱小?

当时中国实力非常虚弱,清政府不但日益腐败,贪污受贿行为泛滥,使民不聊生、社会动荡,而且饱受列强侮辱,就好比甲午战争,清朝拥有数一数二的舰艇,在日本开战之际,列强觉得中国一定会是赢家,却最后落得个赔偿3亿白银。由此引来八国侵华,对外作战屡战屡败,被洋人的强弩大炮攻打得溃不成军。清廷割地赔款、欺压百姓,人民的生活负担与日俱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中华民族也到了最迷惘的时期。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相继传入中国。这是在国家的统治阶级最沉沦的时代,在世界上,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的尊严被外国人视而不见,甚至被一次次糟蹋蹂躏。如果不是因为国家的弱小,他不会内心压抑,产生了“忧郁症”,并在留学时加重;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文中可以常常看见主人公说自己是支那人,还说我要复仇,我要复仇。复他们的仇。确实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中国内外交困,更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在历史上,日本一直借鉴中国的文化。那次的失败,再加上近代的侵华战争,更是让留日学生感到没有尊严。在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加上长期压抑的青春的冲击,还有对于友情的渴望,和与此同时而来的孤独感,使他不免忧郁,竟至于性格扭曲的发展,最后就到了自己也不相信的猥琐沉沦,原本憧憬的爱国求学的希望就此变的渺茫。国家不强国人何以挺直腰板。这些以此导致他的内心的孤独。他的死。有一部分是祖国弱小的原因。

但是,我认为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在于他自身。

其一,他不具备反抗精神。为什么这样说呢?虽然他一直说他要复仇,但是他却根本不去做出什么实际行动,渴望与人交谈,却始终做不到。要是他主动了,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了。其二,他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没有太强。就好比现今的一些新闻报道,有很多就承受不了压力选择结束生命。文中的他也是如此,如果他的心里承受能力强一点,换一个位置,或者转移注意力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想起看过一句鸡汤:当生活处于低谷时,大胆往前走,因为无论你怎么走,你都是向上的。文中的他也是,尽管生活糟糕透顶,但不能表明他生活就没有一点点星光,就没有一丝丝美丽。正是由于他自己的偏激,导致他钻入牛角尖。觉得都鄙视他,看不起他。

青年是八点钟左右的太阳,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少年强泽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这篇文章也提醒我们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如果,人人都像那位少年一样,这民族复兴恐怕也会推迟一些。

虽然这本书饱受争议,却还是具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可以拿出来细细研究。

推荐信息

  • 《欢迎来到一年级》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欢迎来到一年级》读后感说实话,刚拿到《欢迎来到一年级》这本家长手册的时候,确实没多大兴趣,甚至连翻都不想翻,一方面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小学教师,自然想着既然能教别人的孩子,我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自认为虽然第一次做学生家长没经验,但我多年当老师,长期和家长打交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没啥问题。另一方

  • 《西游记》“女儿国遇难”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西游记》“女儿国遇难”读后感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之《女儿国遇难》,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女儿国遇难》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了西凉女儿国。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原因是很多年前男人都外出打仗没有回来,只剩下了女人。女儿国已经很久没有男人的

  • 《话说魅力》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话说魅力》读后感朋友送我一本书,灰色的背景上面红色的标题脱颖而出《说话的魅力》,作者是刘墉先生。以前曾对刘墉先生的书有所了解,笔风随意轻松,用故事给我们编织了一个个道理。这本书谈的就是这些微妙的东西,它简单到由接电话的第一个字“喂”开始,抽象到教你养气的方法,甚至引申到为什

  • 《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知识就是假设》读书笔记德尔斐的神谕说苏格拉底是“这个世界上最智慧的人,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所知道的,以及布朗劳斯基领悟到的就是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很得到的,或许根本是不可能获得的。真正的知识很容易被误解或者反事实,最重要的是,它从不可能被精确地获得。对那些通过

  • 《围城》读书笔记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围城》读书笔记《围城》是1947年发表的“文化昆仑”钱钟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小说是以留学归国的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抗战初期到欧洲游学四年回到上海的方鸿渐,住在已亡未婚妻的家中,与留洋归国女博士苏文纨、大学生唐

  • 《梦溪笔谈》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6

    《梦溪笔谈》读后感王新团阳城县实验小学初中或高中时学过一篇《活字印刷术》的文章,从此记住了沈括的《梦溪笔谈》。一直以来,未识此书真面目,今年暑期在网上读完,果然大开眼界,感触很深,沈括博闻强识,文史理哲,天文地理,奇闻轶事几乎无所不包,个人学识修养真是佩服。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几乎是空白的基础上

  • 《正念的奇迹》读后感1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6

    《正念的奇迹》读后感原创:小可姐姐《正念的奇迹》这本书是一投行朋友送我的。在某个春天的早上,他在晨起散步时邂逅我,那天我正在公司楼前花园里的排椅上看书,偶然抬头,却见老友,不期而遇,格外惊喜。他是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少有的平和的人,即使曾受央视财经专访,仍然保持一贯的低调内敛,可能跟他平时热衷研究修身养

  •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6

    读《查令十字街84号》有感苟雪梅早就听说《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了,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汉芙和伦敦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书商弗兰克·德尔之间二十年的书缘情缘。我自知爱读书的程度还没有那么深,且书信集的书写方式我也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读

  •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6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杜霖最近读了《曾国藩家书》,深受启发,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

  • 《欧也妮 葛朗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6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欧也妮·葛朗台》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间喜剧》。其中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