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孤独者》读书笔记1000字

《孤独者》读书笔记10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9:34:49

《孤独者》读书笔记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时代的压迫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留洋学成归来,工于生物学,喜爱读书,善于经史。在一个封建伦理纲常森严的时代里,他是学富五车的“异类”。他不反抗也不接受在这个时代里出乎意料的随和,可是善良真挚的他被封建纲常压迫的体无完肤,变成古怪孤僻的缴械者。

原文里有这么一句“人要使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小说中多次提到哭泣。第一次是魏连殳留洋归来为祖母奔丧时,周围人对祖母的吊唁。第二次是魏连殳在葬礼结束后独自哀泣。第三次试小说的结尾,魏连殳去世,周遭人对他的吊唁。在我看来,第一次的哭泣和第三次哭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周遭人都渴望着从逝者身上捞到好处,虚伪的哀泣着生命的流逝,表达着逝者生前和自己的关系多么亲近,内心里巴不得马上分掉逝者的钱财,是一种充满了功利性的吊唁。相反第二次的哭泣,才算得上是一种吊唁。魏连殳在祖母生前远离故乡,留洋在外,他内心觉得没能花时间陪伴家人是一种遗憾,觉得自己年少时因为自己和祖母没有血缘关系而有意疏远她伤害了祖母的心而懊恼,最令他痛苦的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弥补自己年少时犯下的过错。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本性的善良美好。

小说里的“我”和魏连殳一样,也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对现世有着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较魏连殳的看法更为激进更为现实一点,魏连殳较“我”的看法更为美好善良一点。就好比小说中“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意见分歧。起初,魏连殳待业独居时认为小孩本性天真善良,这样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而“我”认为小孩本性中就有恶的因子。后来,魏连殳的兄长侄儿来投奔他时,他开始动摇,认为小孩中也有令人嫌恶的。小说结尾处,平日里最爱小孩的魏连殳对小孩不友好了起来。这里看出魏连殳心境的变化,也看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压迫下,魏连殳被压迫成一个完全不像他自己的人,更看出了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连小孩都变得和周遭世俗一样开始压迫荼毒弱者。着实令人痛心。

其实魏连殳是个失败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起初的失败,也只是他在文论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被革职,仕途上的的小挫折。他和封建礼教抗争的心志和力量还在,他纯真善良的心还没被世俗拖下水。这时候的他不是真正的失败者。可是后来,他就是彻底的失败者了,他被逼迫的不得不向封建势力缴械投降,拔掉自己和封建礼教抗争的爪牙,穿上向封建礼教求乞的“不妥贴的衣冠”。再来探讨魏连殳的悲剧其实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后,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魏连殳”式的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也是很多“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缴械投降的原因。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等等,这类人物都是作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他们新潮的思想和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作者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时候,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用细腻的笔触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这类知识分子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是多么可怕,他们十分渴望冲破这样的束缚,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但由于世人麻木不仁,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美好理想终于走向毁灭。他们很痛苦,由于思想的觉醒,他们的内心活动很丰富,他们清醒的知道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使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实现,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在生存问题面前,他们最终缴械投降,拔掉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爪牙,为了温饱问题向封建势力求乞。

魏连殳的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其实《孤独者》是一部作者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的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作者的自我剖析其实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

推荐信息

  • 《相关不是因果》读书笔记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相关不是因果》读书笔记《相关不是因果》是心理学家苏珊.布莱克摩尔所写。本篇的开头就提出“相关不是因果”这句话虽然在科学界非常熟悉但是并没有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如果人们能随时牢记这一句话就能提升我们每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考能力。作者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他每堂课都会换一

  •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8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我很喜欢《追风筝的人》这本书,所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它描写的非常细腻,非常感人。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即使是在面对过于强大的黑暗势力的时候,善良的人们却从不放弃希望!这本书是一个来自阿富汗地区的美籍作家所著,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人民,虽因恐怖分子和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

  • 《饥饿的盛世》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饥饿的盛世》读后感周末两天看完了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看过这个作者的很多本书,感觉作者行文越发老练了,还不错。一直对乾隆印象不错,前有小时候的《戏说乾隆》里郑少秋树立的风流倜傥的形象,近有最近大热的《延禧攻略》里别别扭扭腹黑又申请的聂远大猪蹄子形象,乾隆,在我心中是英俊、帅气、聪明、长寿的

  • 《安静》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安静》读后感我很喜欢周国平老师的这本书,不仅仅因为其中真实质朴的文字,也因为安静二字,这是我所向往的境界,是我喜欢的环境与氛围。这本书的题目就充满了魔力,它仿佛带着那么一丝诗意,让人深陷其中,我们享受安静,不仅是因为那种寂寥,大音希声的氛围,也是享受一个人。安静让人感到富足。而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4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爱情这个东西,我觉得复杂而又简单。所有的爱情都是因为开心而在一起,又是因为不开心而分开。开心与否决定了两人是否能在一起,是短暂的开心还是能维持一生的开心决定了一辈子的幸福于不幸福。离婚或者一直在一起。每一段分手,我们总能从别人的身上挑出万处问题并且加以讨伐。但是很少能看见自己的

  • 《喜宝》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喜宝》读后感一个积极向上而努力奋进的女孩子,当她遇到了她人生中的贵人后,做了他的包养情人,从此以后,她不用再努力也会有花不完的钱,于是她开始迷茫,继尔空虚寂寞,使得她开始放纵自己,每日以酒度日,最终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追求。当她的贵人死后,她得到了巨额财产后,反而越来越不开心,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 《沉沦》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沉沦》读后感“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末尾一记声嘶力竭。主人公便跳进海里。不的不说主人公的死很悲惨。身为才子的他。最终却选择跳海自杀。而这部小说。也是郁达夫的一个心灵写照。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留日学生。

  • 《欢迎来到一年级》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欢迎来到一年级》读后感说实话,刚拿到《欢迎来到一年级》这本家长手册的时候,确实没多大兴趣,甚至连翻都不想翻,一方面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小学教师,自然想着既然能教别人的孩子,我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自认为虽然第一次做学生家长没经验,但我多年当老师,长期和家长打交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没啥问题。另一方

  • 《西游记》“女儿国遇难”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0:55

    《西游记》“女儿国遇难”读后感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之《女儿国遇难》,觉得这个故事特别有意思。《女儿国遇难》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经过了西凉女儿国。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原因是很多年前男人都外出打仗没有回来,只剩下了女人。女儿国已经很久没有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