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7:01:56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这是马丁.路行德金在他那激动人心的演讲中反复引述的一首无名诗,也是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的最爱。“爱一行,专一行;用心做好一件事,全力以赴地做好一件事”,把工作当作事业,用信念指引工作,这是我在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1(让孩子变成学习的天使)》一书后,雷夫给我的感受之一。

作为教育者(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该教(带)给学生什么,换个说法:我们该给学生染上怎样的低色。雷夫的第二本书似乎给了我们答案,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词书包。的确,我们除了给学生以“分数”,书包里还应放什么,埋下什么种子,以陪伴孩子更好地生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读后感

一、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态度

孩子必需理解时间的概念,准时就是一个重要的开始。孩子学习准时是非常必要的,这应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察知时间的人,将善于用一生做伟大卓越的事。准时反映了对他人的感谢,那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守时表现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不是每秒钟都必须规划妥当,但是,有了指引,孩子能更清楚地想象“周末”的情况,有效地利用时间,而不是坐在沙发椅上看12小时的电视,等周一醒来,后悔时光逝去。

家长可在一张纸上做个练习:

下午5点:星期五离校。

早上6点30分:下周一回到学校学习。

时间:61小时30分钟可利用。

睡眠:每晚9小时,三晚共27小时。

孩子们在扣除睡眠时间后,发现他们周末有34小时30分钟可得用或浪费。我们要孩子去考虑:即使他们想花X小时只是到处闲逛玩追逐的游戏、看电影、骑脚踏车、谈论谁喜欢谁,或是在公园小憩与听听昆虫的嗡嗡声,他们仍有X小时剩下来阅读与研究。

我们的工作之一是帮助小孩子不要只看表面,而且尽量利用时间,好对环绕着他们的世界获得更深的理解。那是养育孩子的一个方式,虽然并不是惟一的方式,但能教孩子远离沉闷无趣。孩子们懂得聪明地运用时间,就能拥有稀奇古怪各式各样的乐趣。

用来学知识。针对一些孩子应学会的技能,一个真相是:孩子无法永久地在一两天内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即有些知识,孩子们只是了解一些“概念或名词”。而大部分孩子,甚至是非常聪明的孩子,都需要持续的复习与练习才能真正习得文法、数学或科学的观念。在报告上可能出现孩子已习得的技能,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借用那些技能而已,过了周末或暑假很快忘记他们所学的。为此,这需要固定的重复与大量的练习。

适时阅读。

玩音乐。无论个人资质如何,音乐对孩子完全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音乐家必须更懂得掌握时间,因为复杂精细的节拍与时间把握,能让乐队和管弦乐团组合在一起。阅读音乐就如同阅读书本一样重要。通过音乐,学生会习得如何确实地与他人玩乐,而且在潜意识中发展时间管理的技能,对整个人生有益,即便他已不玩乐器时仍然有帮助。

“我浪费了时间,而现在时间浪费了我。”

二、让专注成就梦想

社会正用无数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来破坏他们的注意力。无法专注会造成在教室和生活上悲惨的结果。假如一个孩子能专注于学校的学习,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他的人生会更美好。要鼓励孩子们去发展个人的行为规范,无论是面对运动观众或是其他的人生领域,都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即便面对社会低层民众心态也能站得住脚的行为规范。为此,可用“柯博格”简单的等级制度来指导个体的言行。每个等级是连续的,愈高的等级动机愈复杂,而且对基本的刺激与反应系统的约束力愈来愈少。这六个阶段: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自己”左右、决定自己。

面对电视,孩子是被动的,电视的坏处在于切断社交人脉;电子游戏,除了带给孩子被动外,可重复性似乎也在狡猾地教导孩子:当他无法专注或搞砸了,可以有无限的机会重来。而跳棋、象棋、拼字游戏、组合模型等,可让学生专注,让孩子知道:输赢是没有侥幸的。

一个案例:

“这不是原来的本意,而且许多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可能因为某些观点而跳过。对那些支持孩子在学校努力用功,甚至提供在家学习的父母,愚人节的考验是一个有趣的方式,可以教导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与遵循指引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利用这个考验,因为当一群学生参与其中,结束时会有很多笑声。

在4月1日,提醒孩子学力标准测验即将举行,告诉他们你有些练习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准备。轻松自在地进行,冷静地向他们保证这小小的考验只是为了好玩。因为这是为孩子即将参加的真正考试做准备,告诉他们要遵循指引,考试中不要讲话,并且答完试卷时保持沉默,直到你收卷与阅卷评分。

跟大家开个玩笑:这是个恶作剧的考试。先列出大约四五行的指引,然后间隔一行,在下面加上一系列的有标题号的问题。大多数的孩子会迫不及待地跳过指引,立刻开始作答第一题。指引应该是像这样的:

这是个看你能否遵循指引的测验。赶快作答,因为你只有15分钟去完成。开始前,确信你阅读完测验上的每个问题。当你全部完成25道问题,你可以把铅笔放下,去读一本书。祝你好运,并记得尽力而为。

许多孩子不会去留意第三句话,那句话告诉他们:在开始前,先阅读每个问题。

1.写下你的姓名。

2.你住在哪一州?

3.你的生日是哪天?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顺利。学生们时常单纯地填下第一个问题,因为那格式似乎如此明显。而第四个问题,看看孩子是否能遵循指引无论那件事情有多愚蠢。

4.脱下鞋子放在桌上。

5.站起来,面向东,大声地说:“我爱金刚与哥斯拉。”

6.你有多少兄弟姐妹?

……

令人惊讶的是假如被要求的话,特别是在安排妥当的状况下,会有多少学生照做不误。设计几个或多个夸张的要求。不过还是要留一些正常的问题让孩子持续地做下去。最大的乐趣来自最后一个问题:

25.不要做前24个问题。让试卷空白着,把铅笔放下,保持沉默,看看你是否让自己成了在愚人节受愚弄的人。

你的孩子最终可能会嘲笑他自己,明白假如他小心地遵循着指引,这整个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假如这测验规划得很有趣,结果就不会有人感到受创,而且可以习得有价值的教训。那些没上当的人是有效的专注者,所以,愚人节中无论受愚弄与否,每个人都是赢家。”

屏幕阻碍了孩子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悲剧的定义不可为:不仅仅某件事是不好的,而是不好的那件事本应该是好的。养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让他自己关掉电视机。我们可从上瘾者那儿拿走香烟或酒瓶,但是那不治本,而且除此之外,我们几乎无法消除电视的威胁。它就在那儿,事实如此。真正的挑战是教导孩子为何电视会夺走他的潜能,同时,让他自己做决定。我们提及在孩子的“书包”里放入特殊技能,重要的不是他放进什么,而是他要放弃什么。当孩子选择限制自己在屏幕前的时间,就是增加他找到康庄大道的机会。教导孩子区分该看什么与该什么时候看,是孩子应该精通的必要技能,而且是随时随地能习得的技能。

如何设定合理的限制,让孩子远离电视:设定孩子观看的时间限制;平日晚上,即使家庭作业已完成,也不可以看电视;坚持原则,不要改变规则,电视上没什么事会重要到足以让你改变家里的规定;预先设定观看电视的时间表,不要让孩子随意地观看与搜索频道;卧房里不要有电视机、录放机与计算机游戏;电视是最好的家庭活动方式,一起观看有价值的节目,节目结束时一起讨论,鼓励孩子针对他们的所看到的电视节目提出问题,下结论并做评估。

三、学会选择

我们必须告诉孩子,甚至是出色的人也会做出糟糕的决定,为此,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路。我们每天都在做很多的选择,比我们自认为的还要多。对大多数小孩子来说,关于做决定的过程,我们还是教得不够。孩子们知道每天都会看到如何做决定在文学作品、电影里面,而且最得要的是在真正的人生里。这些选择及其后果会被咀嚼、吞咽与消化,如此一来,每次学生自己做决定时,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运用所有关于决定的知识,帮助他们选择最好的路。成功的秘诀是每一次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策略之一:把纸一折为二,每次当有重要的选择出现时,各种不同的选择的后果被分成赞成与反对的理由列在纸上。成功的孩子有能力认定与评估自己的选择,在选择一个方向时,他们会仔细评估一串事实。也可面对赞成与反对的选择时自问:这个选择有助于我达成个人目标吗?这个选择会伤害到我所爱的人吗?我是为我自己做了这个选择(阶段六的思考),还是我试图却取悦他人(阶段三的思考)?假如我做了这个选择,我必须牺牲什么吗?这个决定会影响到我不认识的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吗?需要考虑经济因素吗?

泰迪罗斯福总统说:在做决定的时刻,最好的是能做正确的决定,其次是做出坏的决定,而最糟的是什么都不做。(?)

人生总是输的时候多。任何举动都会有后果,而且这些后果通常都是丑陋的。对年轻人来说,在求学生涯,甚至在真实的人生中,有必要去审视他人所做的决定为何导致糟糕的结果。有些选择永远影响着我们,而且后果是没完没了的。

我们不应该鼓励年轻人批判他人,或草率认定是个性使然,他们需要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如何下决定的,而这个决定是如何把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或更差的。惟有这样的信息,才能让他们深刻感受在生命中做错决定的后果。

最糟糕的选择之后,可能是最勇敢的选择,而在黑暗的尽头是光明。有些选择,让自己与众不同,这是难的,且要勇敢地面对其他人的奚落与指责。教导孩子去走自己的路,循循善诱,让他们知道要一直保持不懈努力的勇气是极其重要的。许多人会决定跟着世俗让步,以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何在“忠于自我”方面权衡。最关键的决定时常是最困难的,但是,那些有勇气与信念的人会获得力量去走艰难的路,而其他人则选择较容易的路。

四、任何值得去做的事件都值得做得很好

像莎士比亚写诗那样扫街。许多人不为他们的工作而自豪。当事情做错了或无法完成,时常有许多人寻找代罪羔羊逃避指责。孩子必须为他们所做的而自豪。

世上有些人像莎士比亚那样去扫街,而其他的不是。当孩子们看到有人掌握了工作的价值,他们就拥有了这个人的人生哲学。

关于权利和特权。现在的成年人时常抱怨年轻人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在学校和家里,孩子们总是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从完整的人的角度来看,那可能意味着他并不明白在人生里他没有任何特权。教师时常很多沮丧,因为必要时惩戒孩子的力量,已被“有教无类”的官僚力量所拿走了。因为他们减弱教师的监督力量,许多孩子发现他们可以为所欲为。

孩子应该学习做出承诺,就必须遵守到底。放弃是个危险的习惯。

孩子应该明白,在他们生命中的其他人父母、教师、良师益友每个人都做了一些牺牲,他们才可能成功。在他们的人生中,好好做事,表明了尊敬,不只是尊重自己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也是尊重那些牺牲奉献、给他们机会达到最高成就的人。要让孩子明白更高的原则:一个做得好的工作就是最高的奖赏。

关于自私。自私形形色色、可大可小,可以理解,却常常令人失望。人为为已,天诛地灭。非比寻常的孩子学习超越自己,把眼光放远,但是教导同情心与无私并不容易。因此,父母与教师必须尽量花时间去帮助孩子明白,他们不是宇宙的中心。把个人欲望搁置一边,并且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向天生叛逆的孩子解释利他主义。优秀的父母或教师能帮助孩子明白无私带来的伟大奖赏,但是这些回馈示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候,教导孩子无私似乎会带来反效果。教导一个能高瞻远瞩的孩子,发展无私的胸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与努力。孩子并不会因为长大了就不再自私;事实上利已主义的孩子,通常会成为自我为中心的成年人。利他主义是一个重要的特性,愈早去教导愈好。改变是循序渐进的,经过一连串的训诫与提醒,才能让孩子成长。孩子必须花时间去看他人在达到完美之前的对、错与努力。教导孩子去支持同伴,欣然接受其他人的进步,比起几分钟的全场起立鼓掌更重要。超越自已,放眼世界,对一生都有帮助。

自私以各种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人们的要求超出合理范围。而这原因,大多是那样的孩子还不明白周遭还有其他人。人们希望以成为名流而闻名,而不是以完成任何有意义的事而闻名。自私还有更隐晦的一面,如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导致的卑鄙,以及以自我为中心更危险的部分:对他人的操纵。当别人失去了快乐与成功,而你只顾着自己,这就是一种自私,这是所有孩子该学习去避免的。悲哀的事实是,自私的人总是如其所愿。或许这残忍的真相说明了,为何我们喜爱童话故事,在那儿,好你总是出人头地,而坏人总是得到应有的报应。但人生不是童话,不过要努力让孩子明白:自私的人对这个世界的方式很狭隘,只能看到人生很一面,无法享受人生更多的乐趣。

善行从家里开始。孩子在家拒绝自私时,会开始明白仁慈与慷慨不为特殊场合存在。一个慷慨的心灵不能只是暂时的,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赞美的游戏。利用时间,在一天教学结束时,让孩子们自发性地举手称赞班上或他们人生中的某人。这是结束一天最好的方式。每晚花几分钟时间,孩子必须停下来思考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从同学、家人、教师到陌生人,因为他们,他的生活变得更好。只要五分钟,能影响终身无私的行为。通过赞美的游戏,孩子会超越自己、明天、后天甚至未来……

五、“我只是因为喜欢”

“我只是想尽力而为地把工作做好。”去解释我的生活方式会花掉太多精力,试着向世界证明任何事都是浪费时间。“表现好”的本身应该就是奖励了。每个假日做一桩善行,让我们改善这个世界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我们就能教导孩子谦逊的价值。慈善,最好是谦逊地去执行。要孩子明白。我们很渺小,只是浩瀚宇宙的一小部分,我们的成就来自所有让我们成功的背景因素,而非只是因为自己就能成功。

我们无法保护我们的孩子免于遭遇不愉快,但是我们可以用发生在世界上的错误,让孩子明白如何免于重蹈覆辙。

死记硬背,无聊的多重选择题替代了问题解决的方案与如何下决定,人格教育几乎已经消失。

从自己做起,因为“这条鱼在乎”。

如果父母能够忍耐一下,不要急着享受快感,也教导孩子延迟满足感,那么彩虹尽头的一桶黄金就不再只是神话了。

这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绝对成功,但是如果我们每天勤恳努力,我们就能帮助年轻人避免这个世界所鼓吹的愚蠢状态。(寸言20190226)

《第56号教室的奇迹2(点燃孩子的热情)》读后感

提炼:

守时惜时,用好时间。

为何而来(排除干扰),专注当下。

忠于自己,选择言行。

爱人惜物,感恩他人。

源于喜欢,认真做事。

谦逊静默,让周边因我的存在而幸福(温暖)。

推荐信息

  • 《白衣女人》读后感6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6

    《白衣女人》读后感一、近几日晚间读了中英文对照读物《白衣女人》(《Womaninwhite》)(先通读了中文,对小说的故事梗概有了初步的了解),悬疑小说的味道,其中也包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关系,伯西瓦尔和福斯科这两个狼狈为奸、害人终害己的坏家伙的结局都是惨死,一个被

  • 读《三体》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6

    读《三体》有感《三体》是刘慈欣写的一部关于三体星球与地球之前的科幻小说,这小说里面,通过相对严谨的科学逻辑,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关于未来脑洞大开的世界。我个人对科学科技很感兴趣,但是,我感悟主要关注于目前的个人感想。1、宇宙是未知的,所以世界可能存在着多个文明时代,每个未知的时代,对于其他文明都是有畏惧

  • 《茶花女》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6

    《茶花女》读后感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面目提出了血泪控诉。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每天给学生们上课,但也已经记不清我是在多少年前的哪一节课上第一次听我自己的老师提起小仲马的茶花女。近日,在听了一首关于“茶花”的歌曲后

  • 读骆驼祥子有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6

    读《骆驼祥子》有感《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1899~1966)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他在国外时,阅读了大量西欧文学名著,开始了小说创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幽默中含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钢铁,是坚硬的代名词。现在也常用“铁军”一词来形容很难打败的军队。但钢铁须经淬火和千捶万打后方可炼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投身苏维埃革命的一生。在他的幼年世界中,没有明确的信念,只

  • 读《朝花夕拾》有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7

    读《朝花夕拾》有感今天,我读了朝花夕拾。就这一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门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别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说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

  • 《戴维斯王朝》读后感8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7

    《戴维斯王朝》读后感《戴维斯王朝》,杨天南先生翻译。戴维斯、谢比尔、克里斯祖孙三代证券投资成功的故事。在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一家子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还比一浪高。读后大致有两个启发,一个是关于投资的经验,一个是关于家教的经验。戴维斯本人出身名校,学历史出身,博士

  • 啸嗷荒野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7

    啸嗷荒野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啸嗷荒野。书中有两只狗,我喜欢黑头这只狗,因为他重情重义。一次黑头因为一场搏斗离开了牧场,在街市上随处飘荡,却被一个小马戏团抓走了。过着表演的生活,最终,他开始挣脱,和白丑一起跑了,由于误打误撞,跑到了白丑原来的家里,他们过着舒适的生活,但黑头心里直向牧场,便晚

  • 《烛龙兄妹》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7

    《烛龙兄妹》读后感寒假中,我读了《通话山海经》中《烛龙兄妹》这个故事。在太阳出现之前,黑暗统治着世界,直到有一条叫烛龙的龙出现。烛龙用它两眼中的蜡烛照亮世界。但是,他妹妹烛阴爬到哥哥眼中接烛油时,发现蜡烛快要熄灭了,于是她去“归墟”做蜡烛,她觉得神灵可以帮助她。蜡烛只能用鲸鱼

  • 《人类动物园》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2:17

    《人类动物园》观后感这本书着重讲述的就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具有动物的共性。现在处于钢筋水泥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和被关在动物园里的动物们有很多共通性。从中明白了以前觉得匪夷所思的人类行为,原来就是由人类的动物性决定的。比如:第一,在过度紧张和无所事事间,人类需要的是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即既不能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