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自在成长》有感

读《自在成长》有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3:32:53

读《自在成长》有感

10月份,我花了一个星期读完了李子勋老师的《自在成长》一书,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在书中得到了很多人生启示的金句,但仔细回忆起来,似乎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好像从书中什么也没得到,有点平淡的感觉。

我现在这段时间因为没工作,每天散散步,看看书,做做饭,偶尔出去听听讲座,看看画展,逛逛街,日子过得很清闲,很自在。只是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应该不能这么在家待着,偶尔有点焦虑。可我觉得自己现在生活很舒服,这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生活状态,应该好好享受这种快乐自在的生活。

我大学毕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经历过多次下岗、失业、在职学习、辞职、求职、再下岗、再上岗等等人生历程,工作单位换得多了,经历也多了,对于工作的事情也看得有点淡了。

毕竟工作只是一个挣钱生存的一种手段,虽然我挣钱不多,但如果不得大病,现在我的基本生存已经没有问题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工作形式多种多样,我还可以有机会这种形式来挣一些钱。

我这么想着,也就安然自得地享受现在的生活:早上轻松地散步,然后去买菜,回来读书,该吃饭时做饭吃饭,想睡觉时就睡觉,有感受时,就在电脑上写点文字,抒发自己的一点感悟。读李子勋老师的《自在成长》这本书,我也是想寻求一点生命成长的意义,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我大概20年前在《父母必读》杂志上读过李子勋老师的文章,是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从那个时候我知道了“李子勋”的名字,也知道他是心理治疗师,我对心理治疗有了浓厚的兴趣。

那个时候我刚刚结婚三年,有了一个两岁的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多不懂的问题,对婚姻也有很多困惑,与公婆在一起生活,有很多三代人相处的难题,我夹在很多复杂的关系中,不知道怎么处理,感到很痛苦,经常独自哭泣。我在工作上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问题,在工厂做着简单重复的劳动,学无所用,每天加班,累得要死,收入还很低。加上我唯一的哥哥突然去世,让我觉得活着也是无趣,甚至一死了之的念头。

当我看了李子勋老师的文章后,似乎找到了救命稻草,原来很多人在婚姻开始的这个阶段都会面临这些问题,只要熬过这个时期,很多问题就会自然解决。我读了这些文章之后,才知道心理治疗的概念,我也开始改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地看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于是,我每个月都盼着《父母必读》早点来到我手里,看看李子勋老师的文章,就能解决我心中太多的困惑,至少我能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待婚姻、家庭和孩子,开始积极解读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再钻进牛角尖里,让自己陷入忧郁的情绪当中。

后来,我等孩子四岁之后,就送儿子到幼儿园,自己离开家,到北京去工作,做自己喜欢的编辑工作,并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发展心理学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跟随杨凤池老师学习了心理咨询课程,跟随方晓义老师学习家庭治疗课程,同时继续订阅《父母必读》杂志,读过不少李子勋老师的文章,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在学习中让自己变得强大,能够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

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我把自己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应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虽然我依然经历了很多痛苦的时刻,可是正如李子勋老师所言:“所有经历,都是完成自己。”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面对困难时,变得越来越淡定和从容。

去年我知道李子勋老师去世的消息,也是很惊讶,我感觉他年纪不大,总是那么儒雅的笑容,没想到他竟是英年早逝。我想再读读他的文章,在网上看到《自在成长》这本书,就买了来读。

我开始看《自在成长》时,第一天看第一部分《我们生来孤独》,一开始看,感觉有些句子很入我心,我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满了红色的波浪线,颇有一种读到名言警句的感觉。可是,我又觉得人的观念和感觉很奇怪,现实并没有改变,但是人看待现实的观念改变之后,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人也就不再纠结和痛苦了。

其实看书的这几天因为天气有点阴郁,加上外面草木枯黄,我有点悲秋的情绪,但是读了李子勋老师的这本书,我知道人生总有高潮和低谷,情绪也总有起伏,这些都是自然存在的现象。在平静的生活中,我也需要有些改变,来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我或许要改变一下简单重复的生活,外出看看风景,或者和同学聚会,一起聊天,也许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李子勋老师在书中说:“一个人如果想真正获得快乐,就需要感激身边的一切,不仅感激那些帮助你的人,还感激那些曾经为难过你的人,让你痛苦的人,这样你的快乐就谁也拿不走了!”(P16)我觉得人必须经历过痛苦而才能要达到这种快乐的境界。

我越看越觉得李子勋老师的文字像哲学家的思考,有些话看似像心灵鸡汤一样无用,却又引人思考。比如这句话:“在哲学意义上想,人类正是逃避不愉快,逃避孤独,逃避痛苦,逃避无意义感,才努力去工作、创造、恋爱、社交,并创造出如今美好的世界。”(P19)

以前我忙着读书、工作,然后忙着恋爱结婚、生孩子、养孩子,压根没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什么人生的问题,感觉每天都在为生存而忙碌,其他都没时间多想。我甚至觉得思考人生的问题都是矫情,人首先是要努力工作挣钱才能好好活着,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

可是现在人到中年,当我看到很多同龄人突然去世,我才来思考活着的意义。忙碌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累,很想闲下来,可是闲下来的时候,才觉得忙碌才是有意义的生活,忙碌才是活着的意义!

我想起父母亲在家的时候,他们年逾古稀,本来应该是享清福的年龄了,却总是各种忙碌,早上起来打扫房子,在菜地里忙碌,总是给自己找事情做,总是不想闲下来。我们觉得他们的忙碌毫无价值,但是他们依然忙碌。在他们看来,忙碌的生活才更容易过,要是一天啥也不做,只是每天搞三餐饭吃,或者只是等着吃饭,那日子才更难过呢。

人不但在忙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也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中确定自我的价值。李子勋老师在第二部分《自我探索与做自己》中很好地论述了人在婚姻、职场等各种关系中如何构建自我的问题。比如“人总是活在关系中,你的‘在与对方的‘在共同构成了一种关系现实。”(P23)

如果二十多年前我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还觉得只是心灵鸡汤而已,并没有什么深切的感受,但是现在我经历了很多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比如读《女人什么年龄开始做自己》时,我就非常同意李子勋老师说的观点:“一个女人不再在意别人的喜欢与否,不为社会的期待、物欲、荣誉所压迫的时候,就可以真正做自己了。”(P28)我们年轻的时候,都会被一些外在的东西所吸引,所迷惑,自己的欲望也很多,别人对我们的期待也很多,这也是很必要的,因为这些期待、物欲和荣誉吸引年轻的我们去努力奋斗,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当我们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大概会停下来思考生命的意义,考虑怎么做自己的问题。

李子勋老师还说:“真正的自我蜕变不是形而上的而是把成为社会、他人喜欢的人转变成为自己喜欢的自己。”(P30)要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我承认我并没有做到。我常常只是希望维持着一种稳定而平庸的生活,常常要顾及到家人的情绪和需求,并很少考虑到自己的需求。也许我更需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喜欢自己,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

我在读李子勋老师《自在成长》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李老师真是活得通透了,很多话甚合我心,都引起我的同感,但是我自己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我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重读这本书,依然觉得很多话让我认同。

李子勋老师说:“时时遇见未知的你,才是女性保持一生美丽的唯一法门。”我深以为然。我要时时学习,保持自我觉知,才能不断遇见成长的自我,这种成长让我觉得快乐和充实。李子勋老师《自在成长》这本书,我要经常读,才能读出其中的深意来。

作者简介

徐小英,资深编辑,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思想教育专业,2003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研究生学历。曾担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下半月刊编委,主持《家长学堂》《家校互动》《童年传真》《为师反思》等栏目。2005年2014年在湖南宏梦传媒有限公司做图书编辑,任副总编和执行主编,参与编写了《虹猫蓝兔七侠传》《奇奇颗颗历险记》《虹猫蓝兔十万个为什么》《开心智趣园》等二百多种动漫图书。2015年2018年在湖南笨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新媒体总编,目前为自由撰稿人。

推荐信息

  • 《人生智慧》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人生智慧》读后感近期,关注劳逸结合,身体状况很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每天看书。这几天,读了《人生智慧》。应该说,这是近几年对我内心触动很大的一本书。对于叔本华的人生解读,由以前的一知半解到现在更多的共鸣和自我沉思。主体与客体。宁静与智力。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品质,这些包

  •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力变差,读书越来越少,是常态。读书有好处,能读下去的人并不多。我学习的体会如下:一、有用书,无用书。樊登谈到:有人认为应该读有用之书,有人认为应该读无用之书。我觉得都对,但我个人喜欢读无用之书。有用之书,工作生活需要,现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杨梦龄一.小林先生1.他是怎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们像亲情、友情、爱情、教育、医疗、社保等等这些事情能够得以建立的前提都是一样的,都是爱。没有爱,这一切都无法实现,无法延伸。小林先生是巴学园的建立者和校长,他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对孩子们,对教育有着深切的爱,他的一切教

  • 《中国科技巨头》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中国科技巨头》读后感《中国科技巨头》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开篇讲中国的科技巨头,同时还讲了许多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比如:小米,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拼多多,商汤科技,滴滴出行,大疆创新,和蔚来等等,以及许多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对这些中国科技巨头的初创投资,在结束语里,作者最后说:Powerandmone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作文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作文曾海为了班级读书分享的顺利进行,我跟孩子们一起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如饥似渴读完了这一套书。书中无私、平等的师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林先生的爱不仅温暖了小豆豆和其他孩子,更是温暖了我们这些读者,作为一个从教者,我想小林先生爱的教育理念中最突出的两点我们

  • 读《孟子》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读《孟子》有感“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是《孟子》中《公孙丑(下)》篇里的一句话。其意是说君上总喜欢任用听话的人(接受自己的教导),而不喜欢以能教导自己的人为臣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往往喜欢听奉承的话、谄媚的话,一般的臣子总想讨君上的喜欢,一味的趋奉迎合,上边说

  • 读《人生》有感5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读《人生》有感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都要去品尝,而我想人生是一盘棋,每个人只能下一盘,但是谁都不能保证全盘运筹帷幄,步步为赢,但我们依然是人生的主宰者。我的人生我作主!但对书中的主人公高加林又喜欢又痛恨。喜欢他的多才多艺和帅气阳光的外形,痛恨他抛弃了巧珍而选择了黄亚萍,爱情在现实面

  • 《宫女谈往录》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宫女谈往录》读后感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看到《宫女谈往录》,翻开读,不禁被它深深吸引。读罢后,掩面沉思,脑海中似乎总有个沉静、优雅而又幽怨的老宫女的形象若隐若现。读这本书原始的动力,是因为好奇,那个宫墙深锁的世界总让人感到神秘,让我想去探究他。在这本书所记述的慈禧生活起居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讲慈禧

  • 《凿壁偷光》读后感200字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凿壁偷光》读后感200字3篇凿壁偷光讲了一个好学的故事。那我们从故事中悟出了什么?下面是读后感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凿壁偷光》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凿壁偷光》读后感篇1我在假期里,读了一篇文章叫《凿壁偷光》,很受感动。凿壁偷光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西汉年间,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叫匡衡,他一心想读书,可是他家穷

  •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书本里的蚂蚁》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当代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注重在童真童趣中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各有特色。下面是有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欢迎参阅。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1最近,我看了一本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本书的名字叫《书本里的蚂蚁》,书中有只蚂蚁非常灵活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