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那座城市那场爱读后感

那座城市那场爱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1:41:47

那座城市那场爱读后感

“上个月读书群讨论张爱玲及她的作品,之前我确实看过她的作品,还写过读后感呢,可是过去三年多了,当时的感受有些遗忘了,正好群主告诉我发一下当时的文章,我才废了好半天劲找出来。我一通读文章,感觉那时的我写得很含蓄。”

我是一个男人,但我却有一颗女人的心。我看到古代或现代的受伤女子一样会感慨,看到张爱玲的小说一样会流泪,同时我也会像小说里的男主人公一样大男子主义。

上小学那会,有位老师总喜欢看张爱玲的书,看完总会不自觉地流泪,悲悲切切泪眼朦胧。我不明白,个家庭和睦的老师怎么有这样的悲情?

当我逐渐了解其社会背景,不禁也陷入这方沼泽。关于那个时代里小人物忽喜忽悲的爱情,你真的不知道如何评判,却又被深深地感染,那只有跟着流泪的份了。

那是个思想冲撞的年代,人群中夹杂着对封建的批判和对新潮的怀疑,文人的爱情宝库,就像二八月的衣着,各不相同,难以定位。因为爱情哲学本身就是见人见智,何况是,故事发生在小说里,更何况,人们是用今天的大脑来思考昨天的事。

毫无疑问,张爱玲本身就是悲剧,47岁丧夫,晚年只身漂泊在异国他乡,去世几天后才被发现……没办法,身为才女的她如她笔下的人物一样飘渺。她的小说没有大喜大悲,小喜也没有,充其量算是伤后的抚慰。

她小说呈现出的悲,不是悲哀,亦不是悲愤而是悲凉。如一行热泪从眼眸中留下来,旁边的冷风却要把它汲干。

然而,她对于小说是冷静的,仿佛她笔下的一切与她无关,她拥有着俯视的视角,像月亮看着人间。

可能这种写法与她是女人有关,本来女人就是阴性的,她却要比其他女作家的阴冷更胜一筹,因此她似乎总用一种小性子来和自己笔下不喜欢的人闹别扭。地不是将它看成一件华丽无用的物件,就是把他放在的灯下做新旧对照,要么就用一些深奥的语言写一件简单的事,突出她对此的厌恶,就像她总拿着一副女人的尖下壳对着别人一样。然而她写的东西又是那么的务实,她从不写宏大的场面与伟大的事件她只写小人物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许她抓住了分子是由细胞构成世界是由人构成,从细胞到生物圈由小见大的特质。

在那个年代,穿着旗袍阴阳怪气的大小姐;身形魁梧西装革履的洋人;还有一身洋装油腔滑调的中国绅士,在她的笔下存在的理所当然。

张爱玲是喜欢写爱情的,可是她这辈子就困在爱与被爱之中,于是乎才有了《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色戒》、《金锁记》、《第一炉香》……但是我认为张爱玲始终没摆弄明白“爱情”,准确地说,只摆弄明白了“情”。我们从她嫁给了一面之交的胡兰成和年长十岁的美国人赖雅可以看出她对于爱情是何等忘我,即便最后是孤独,也毫无顾忌地逆流而上。

写小说时的张爱玲和生活中的张爱玲,像是两个人。小说中的张爱玲可以出世离群,可现实中的张爱玲却欲罢不能。虽然,生活中的张爱玲也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有了归宿,但是我们无从知道小说中的白流苏是否会走张爱玲的路,因为张爱玲没给它写续集。

爱情这个东西如同用棉花糖做成的网,从古至今多少男女缠绵于此,到最后筋疲力尽也难逃浩劫。世间其中一部分人选择画地为牢,另一部分人选择殊死搏斗。幸运的白流苏是天赐化学试剂让她终于不用在网里挣扎,尽管这种化学试剂会让她粉身碎骨。但她并不抗拒三爷四奶等族中人对她这样,只有这样才有胜利的可能。

在小说中,从哪个也看不出白流苏是传统的专的贤惠的妻子,但她在爱的人面前一样地乖巧,她从最先嫁入深宅大院受够白眼窝囊气并且丈夫去世后,内心极为空虚时在香港遇见范柳原,然后她与范柳原发生精神上虐恋和态度上较劲,最后让情场高手白流苏深感颓废。

范柳原也是情场高手,有点大男子主义,让人感觉像甩手大掌柜一样来去如风,太平时节他可以发挥性情,到了危难的大气候下他一样脆弱。实则他不过是个鸡肋似的男人,不算名声显赫也算有点地位,玩世不恭也会深情款款,坚硬的外壳下有一颗脆弱的心。

到目前,我还在怀疑他们是否有爱的存在,是因为白流苏为了逃出原婆家与范柳原的爱情寒暄还是他们的日久生情?白流苏几次到香港又与范柳原的分分合合,期间故事一波三折,并且爱恨恋夹杂,私心好意参半,我认为这是一段夹生的恋爱。好在恋人最终在一场战争中患难,最终,她不再是情妇,他已是她的丈夫,失了这个城市救了他们俩。

我们设想如果这是今天的小说,结局可能不会如此,却少了偶然和巧合的故事犹如太阳下的宝剑,闪闪发亮的每一束光都穿透空气。所以说,男人不要冷漠女人心不要脆弱,大男子主义也要存在暖男的标志。

小说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写道:“胡琴咿昨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多少年以来,多少人为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感慨万千丢了一座城市换来了一场爱,有人在感叹爱的轰轰烈烈,有人在感叹爱的代价如此之大,其实很少人在想,丢了这座城市并不是给他们相爱做准备的,他们只是碰巧在其中。万盏灯的夜晚,优秀与平庸只属于角落里的光亮,而每个光亮之下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的很快就过去,有的被后人称为传奇。

张爱玲及她的小说都是很传奇的,因此有人在感叹如今这个时代,很难再出现惊世骇俗的人物和作品,只因为少了几许悲苦。可是,有谁知道今天隐藏在万家灯火中某束光亮,谁成为明天的经典?

推荐信息

  •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7

    战争与和平读书心得体会1、这个民族从我们都不存在的时候,从我们的祖辈甚至更远的时候起,就一直坚定地生存着,并将继续把这段血脉延续下去,将来这个民族还会忘记战争的痛苦,还会有人背叛这个国家,还会有人为私利而抛弃整个民族,还会有人在危难时刻苟且偷生甚至发国难财。但是这个民族从未毁灭,因为她总还有那么一批

  • 正能量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正能量》读后感詹姆斯认为,人们微笑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快乐;相反,人们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在微笑。无数的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人的情绪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你整天愁眉不展,心情自然郁闷低落;你整天怨天尤人,必定斗志丧失殆尽;你坚持微笑待人,自然会变得心胸豁达;你习惯于快步行走,做事自然会雷厉风行。所以,在生

  • 《小巷总理陈叶翠》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小巷总理陈叶翠》读后感我与陈叶翠早就认识,但因为工作中没有多少直接联系,所以不是很熟悉。读了吴文峰的报告文学《小巷总理陈叶翠》,我对她“熟悉”了,而且她那鲜活、生动的形象也由之存在了我的脑海里。平凡而伟大是人们对“先模”的赞语,陈叶翠也无愧于这个赞语

  • 《左岸之光》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左岸之光》读后感天涯老师是天行书友会的老朋友了,在天行书友会20周年文集中撰写了《天行书缘二十年》,介绍了书友会的历程,以及各位志愿者老师的无私奉献,遵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领书友们踏遍宁波的山山水水,进行了200多次的文化之旅,还有“天行福寿重阳&rdq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曦曦《八十天环游地球》是现代科幻之父、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经典之作。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福克先生、路路通、警探费克斯、军官法兰西斯和艾尔达女士。故事是这样的:福克先生是一位绅士,很有钱。他以前的仆人仅仅因为做错了一件事而被福克先生辞掉了,新的仆人叫路路通。就在路路通刚上班的第一天,

  • 读《自在成长》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读《自在成长》有感10月份,我花了一个星期读完了李子勋老师的《自在成长》一书,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在书中得到了很多人生启示的金句,但仔细回忆起来,似乎一句也想不起来了,好像从书中什么也没得到,有点平淡的感觉。我现在这段时间因为没工作,每天散散步,看看书,做做饭,偶尔出去听听讲座,看看画

  • 《人生智慧》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人生智慧》读后感近期,关注劳逸结合,身体状况很好。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每天看书。这几天,读了《人生智慧》。应该说,这是近几年对我内心触动很大的一本书。对于叔本华的人生解读,由以前的一知半解到现在更多的共鸣和自我沉思。主体与客体。宁静与智力。对于人的幸福起着首要关键作用的是属于人的主体的美好品质,这些包

  •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读懂一本书》读后感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力变差,读书越来越少,是常态。读书有好处,能读下去的人并不多。我学习的体会如下:一、有用书,无用书。樊登谈到:有人认为应该读有用之书,有人认为应该读无用之书。我觉得都对,但我个人喜欢读无用之书。有用之书,工作生活需要,现

  •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8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杨梦龄一.小林先生1.他是怎样深深地爱着孩子们像亲情、友情、爱情、教育、医疗、社保等等这些事情能够得以建立的前提都是一样的,都是爱。没有爱,这一切都无法实现,无法延伸。小林先生是巴学园的建立者和校长,他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就是因为他对孩子们,对教育有着深切的爱,他的一切教

  • 《中国科技巨头》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46:59

    《中国科技巨头》读后感《中国科技巨头》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开篇讲中国的科技巨头,同时还讲了许多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比如:小米,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拼多多,商汤科技,滴滴出行,大疆创新,和蔚来等等,以及许多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对这些中国科技巨头的初创投资,在结束语里,作者最后说:Powerandm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