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张爱玲的性格和写作

张爱玲的性格和写作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51:51

张爱玲的作品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的大门。于是,无数隐藏的情绪开始释放,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涌动。喜欢读张爱玲,甚至感觉冥冥之中似乎与她隔着时空对应着,时而能感受到她的心跳,她的呼吸。

临窗自照的都市时髦女性

出生在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交接段上,张爱玲生活中接触到的,总带着新时代的光怪陆离,又摆脱不了旧时代留下的,哀哀的喘气声。她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是接受过儒家正统教育的封建遗少,母亲却是向往外国摩登生活的新女性。由于价值观的相悖,张爱玲的父母终于在不断的争吵后协议离婚。由此,那个时代因新旧交替而产生的冲突可见一斑。然而旧的文化的残存,新的观念的输入,在张爱玲的性格中,却能融洽地合在一起,使她成为一位临窗自照的都市时髦女性。这种融洽,常常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也是一部半自传性的小说。在其中,她写到,女主人公九莉告诉她最好的女友比比,她很喜欢上海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时。比比竟说道:“那就把它拿去插在头发上吧。”宛然把摩登的红绿灯当做从前女人的发簪了。读来,很有好友间相互打趣调侃的生动,而喜欢红绿灯,喜欢到要把它插到头发上去做自己的装饰,也只有习惯了簪发簪的中国传统女性,才能想到吧。张爱玲把新旧时代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缝得天衣无缝。

在她的散文《更衣记》中,更是细细地将上海街头各个年份流行的衣服样式说来。她评价圆筒式的高领,“紧抵着下颚,肌肉尚未松弛的姑娘们也生出了双下巴”,而元宝领,“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成了瓜子脸”。对比显著,两种领子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这样细致创意的描写和评价,可见她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绝不是躲在深闺里的地主女儿。

若要说到张爱玲的形象,我脑海中也只有一位身材细长,穿着短旗袍,丝袜,倚在木窗前对着镜子沉思的女性形象。她是有着摩登时尚的外表,而举手投足间,却时常露出中国传统文学的风韵。

低到尘埃里的凤凰鸟

一方面,张爱玲是自信得近乎于自负的人。十九岁的她,便以一篇《天才梦》,引起了不小的波动,此后几年,更是以《金锁记》、《倾城之恋》等脍炙人口的小说,迅速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作家。她是自信而自负的,她总是给人一种神圣不可冒犯的感觉。

傅雷批评她的小说《倾城之恋》,“华彩过了骨干,两个主角的缺陷,也是作品本身的缺陷。”

她激烈地做出回击,并不理会对方是否是辈分高于自己的长者,导致远在他乡的傅雷感到心凉;对于当时风靡一时的革命+恋爱的创作思路,她也给予辛辣的讽刺。她是一个冷眼旁观者,都市的繁芜和社会的毁灭性黑暗,在她眼里,不过尔尔。她自信自己是天才,对世界上的一切,表现出不屑一顾。

另一方面,张爱玲是极度自卑的人。她不善交流,喜欢日夜颠倒的生活,喜欢独处,怕见陌生人。

她在散文中写到,在她十二岁时,有天晚上,在月色下跟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同学散步。那位同学跟她说:“我是同你很好的,可是不知道你怎样。”她郑重地说道:“我是……除了我母亲,就只有你了。”张爱玲补充说:“她当时很感动,连我自己也感动到了。”而当她陷入到与胡兰成的恋情中去时,则以一张写着“一遇到他,她的心就很低,直低到尘埃里去”的自己的照片,来表达对胡兰成的爱情。这样低的态度,似乎与先前高傲地张爱玲是很不搭调的,然而这就是张爱玲,她自负亦自卑。对爱人与被人爱,她都保持着及其珍重的态度,为了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感情,甚至不惜显出自己的自卑,全然不同于其他时候。这也与她自小得不到父母亲正常的关爱有着密切的关系。越是渴望得到,越是渴望失去,而在害怕失去的担忧中,不由得便显出自卑来。

这就是张爱玲,她是低到尘埃里的凤凰鸟。

不完全拜金主义者

“自从认识到拜金主义这四个字后,我便认定了自己是拜金主义者”,张爱玲自认是个事事讲求“实际生活”的小市民,在散文《童言无忌》中,则**裸地说自己是自小喜欢钱的。陈思和说,张爱玲的一大贡献是“突出地刻画了现代都市经济支配下的人生观:对金钱欲望的痴狂追求”。的确,钱操纵着张爱玲小说主角的命运,不甚枚举。不为钱,七巧不会甘心戴上“金锁”,断送青春;不为钱,流苏不会狼狈如丧家之犬,急着嫁人觅得归宿。张爱玲一再在作品中宣称自己是个拜金主义者,爱财如命,但以她在实际的人生中留下的记录看,她不见得就是个见利忘义,“大小通吃”的人。我称之为不完全拜金主义者。她的所谓拜金,亦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她深谙物质基础对生活的重要,而在言语上的夸夸其词,正反照了内在对金钱的不屑一顾。而对于拜金主义的描述,只见于她的散文与小说中。一个作家,其创作虽来源于生活,却也与真实生活存在着差异。真实生活中的张爱玲,对待金钱的态度,绝不是她在作品中描写的那样。

负心于她的胡兰成被国民政府通缉亡命的时候,她用辛苦赚来的版税稿费接济他。初会水晶时,她送了一大瓶Chanel香水给他太太。从她与友人来往的书信中,我们更可以看到她不取非分之财,不肯欺世盗名的正直的形象。

1995年9月10日,《联合报》副刊曾经刊登了一篇平鑫涛署名的纪念文章,而平鑫涛,则是当时皇冠出版社的发行人。文章中写道:“张爱玲生活非常单纯,她要求保有自我的生活,选择了孤独,不以为苦。对于名声,金钱。她也不看重。对于版税,她也不大计较,我曾有意将她的作品改拍为电视剧,跟她谈到版税,她回答说,‘版权你还要跟我说吗?你自己决定吧。”

张爱玲是一个不完全的拜金主义者,由此便昭然了。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她的性格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写作。她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是因为她自身特立独行的性格。有斯性格,有斯人如爱玲,是中国文学一大幸。而又想到一句话,作家的不幸,也是文学的大幸。个人的痛苦能转化为文学艺术,使后人能切肤感受到的,那么痛苦,也许也有所值得。

推荐信息

  • 古诗词里父亲的形象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翻开古典诗词的册页,很难找到歌颂父亲的诗篇。饱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素以含蓄内敛为特点,父爱是那样深沉朴实,如山般厚重,稳稳地立在时光的河岸边,千年不语。如果你拂去光阴的尘埃,深入到文字的内里,可以看到一些朦胧的身影,散发出执着而坚定的光芒,那就是“父亲”的形象。豪放诗仙的百结

  •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在晴朗的夜空,漏下的星光就像从针孔里照进来的光线,爱,就像那漫散的星光在黑夜中游走,给人以安慰。孩子们都在酣睡,而爱德华也穿上一身用红色的丝绸做成的漂亮衣服,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是关于一只名叫爱德华的小兔子的故事。他是用瓷做的,集所有高贵气质于一身,是个自命不凡的小家伙,因而在人称代词的选用中,从不会

  • 飘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依稀记得第一次知道《飘》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着同学拿着那么厚的一本书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书给吓到了,但当我被告知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哲理的时候,我却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细细的阅读了好久好久……《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

  • 追忆似水流年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我时刻承载我心中的忧思。虽然多年以来我一直义无返顾地前行,并且用坚硬的外壳包装自身,用哲人的语言鼓励自己。自己的坚强坚韧,豪爽豪迈,性格外向张扬,被漆黑的深夜一层一层去掉包裹着的绚丽外衣,变为一首忧郁的绵绵不绝的诗歌。多年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既恐惧遭受冷眼,又恐惧遭受责难,也惧怕欺骗,伤害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最小气的古人是谁?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核心提示:一是曹洪。《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载于《青海日报》,作者:佚名,原题:古代十大吝啬官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简括文章内容: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偏僻小镇,慕名寻访一位被受尊敬的一位老先生。当谈到命运是什么时,老先生先通过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对年轻人循循善诱,终于使年轻人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归纳段意,划分层次:第一大段第一自然段: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偏僻小镇,慕名寻访

  • 雾都孤儿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雾都?是伦敦吗?孤儿?”我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手指点到了这本书后停住了。连续的问号在我脑海中翻转,抽出书盯着封面的小男孩定住了。“多美丽的生命啊,怎么成为孤儿了呢?”心想着。主人公奥利弗是多通俗的名字,一个私生子。从一出生,就注定要在济贫院里受到来

  • 红与黑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

  • 红楼梦读后感 痴曲、痴情、痴语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因为有了你风寂寞地驶过。因为有了你,寂寞的风更寂寞。枯瘦的竹半掩着已失去奇香的帘幕。我站在你灵魂深处,轻轻拨开沉寂的珠帘,静静注视残留着余烬的纸灰,悲叹你《红楼梦》。数不清你千古风流,道不尽你万年常青《红楼梦》。五千年前的亘古文化幽幽飘来残花如梦的歌,渗透着爱恨交织的缠绵悱恻,我泪眼迷蒙。一曲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