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古诗词里父亲的形象

古诗词里父亲的形象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6:52:21

翻开古典诗词的册页,很难找到歌颂父亲的诗篇。饱受中华传统美德熏陶,素以含蓄内敛为特点,父爱是那样深沉朴实,如山般厚重,稳稳地立在时光的河岸边,千年不语。如果你拂去光阴的尘埃,深入到文字的内里,可以看到一些朦胧的身影,散发出执着而坚定的光芒,那就是“父亲”的形象。

豪放诗仙的百结柔肠

文学史上给李白诗歌风格的定论是“豪放飘逸”,诗如其人,他的一生也是如此:遍游名山大川,攀蜀道、至天门、渡黄河、登太行、赏庐山、游三峡……哪一个地方不是足迹与诗行同在,剑气与诗风纵横?骑马过长安,醉洒街上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这就是诗仙的快意人生。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李白的另一面,他虽来往飘忽,却绝非不食人间烟火,他的《寄东鲁二稚子》就是一首千转百结、感人至深的诗篇,展示了他细腻柔情的一面。

诗的开篇是“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以景发端,展示了桑叶一片碧绿、春蚕快要结茧的江南春色,接着即景生情,想到东鲁家中春天的农事,感到自己浪迹江湖,茫无定止,那龟山北面的田园由谁来耕种呢?然后一句“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诗人的心一下子飞到千里之外的虚幻境界,想象出一连串生动的景象,“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犹如电影镜头,在我们眼前依次展现出一组优美生动的画面:山东任城的酒楼东边一棵枝叶葱茏的桃树;女儿平阳在桃树下折花,忽然想念起父亲,泪如泉涌;小儿子伯禽,和姐姐已经齐肩,两人一起在桃树下玩耍。“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诚挚而急切的眷怀乡土之痴心、思念儿女之浓情,跃然纸上,凄楚动人。

远游在外的慈爱父亲,因思念儿女而乱了方寸,饱受熬煎。可见,颇有剑侠情怀的李白,内心也有一片柔软的角落,那是留给儿女的永恒天空。

忧国诗圣的怜爱之情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困居长安时杜甫写下著名的《月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现实中的“独看”和想象里的“双照”,两相对比,含意深广,耐人寻思。“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是诗人想象妻子月下情景,寄托了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句诗更令人动容,“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也许并不懂得想念,但大人们又怎能不念?这个“怜”字,是战乱年代的一腔苦泪,是远隔天涯的万种愁思,是一位父亲对儿女的百般怜爱。如果说李白思念儿女的柔情是壮游途中的偶一闪念,那么杜甫倾吐的则是毕生一以贯之的肺腑深情。

爱国诗人的家国情怀

陆游的《示儿》家喻户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牵挂的不是遗产的交付、家人的安置,而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里包含了陆游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悲壮激昂的基调中,为后世树立了一位深明大义、心怀国家的伟大父亲形象。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它更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推荐信息

  •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在晴朗的夜空,漏下的星光就像从针孔里照进来的光线,爱,就像那漫散的星光在黑夜中游走,给人以安慰。孩子们都在酣睡,而爱德华也穿上一身用红色的丝绸做成的漂亮衣服,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是关于一只名叫爱德华的小兔子的故事。他是用瓷做的,集所有高贵气质于一身,是个自命不凡的小家伙,因而在人称代词的选用中,从不会

  • 飘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依稀记得第一次知道《飘》这部作品是我在上高一的时候,看着同学拿着那么厚的一本书在看,我不由的傻了眼,被那么厚的书给吓到了,但当我被告知说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很有哲理的时候,我却又不由自主的捧起它,细细的阅读了好久好久……《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浪

  • 追忆似水流年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5

    我时刻承载我心中的忧思。虽然多年以来我一直义无返顾地前行,并且用坚硬的外壳包装自身,用哲人的语言鼓励自己。自己的坚强坚韧,豪爽豪迈,性格外向张扬,被漆黑的深夜一层一层去掉包裹着的绚丽外衣,变为一首忧郁的绵绵不绝的诗歌。多年以来,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既恐惧遭受冷眼,又恐惧遭受责难,也惧怕欺骗,伤害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丽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当仆人哈桑阿米尔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时,阿米尔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 最小气的古人是谁?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核心提示:一是曹洪。《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原载于《青海日报》,作者:佚名,原题:古代十大吝啬官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简括文章内容: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偏僻小镇,慕名寻访一位被受尊敬的一位老先生。当谈到命运是什么时,老先生先通过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对年轻人循循善诱,终于使年轻人明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归纳段意,划分层次:第一大段第一自然段: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偏僻小镇,慕名寻访

  • 雾都孤儿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雾都?是伦敦吗?孤儿?”我在图书馆的茫茫书海中,手指点到了这本书后停住了。连续的问号在我脑海中翻转,抽出书盯着封面的小男孩定住了。“多美丽的生命啊,怎么成为孤儿了呢?”心想着。主人公奥利弗是多通俗的名字,一个私生子。从一出生,就注定要在济贫院里受到来

  • 红与黑读书笔记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

  • 红楼梦读后感 痴曲、痴情、痴语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6

    因为有了你风寂寞地驶过。因为有了你,寂寞的风更寂寞。枯瘦的竹半掩着已失去奇香的帘幕。我站在你灵魂深处,轻轻拨开沉寂的珠帘,静静注视残留着余烬的纸灰,悲叹你《红楼梦》。数不清你千古风流,道不尽你万年常青《红楼梦》。五千年前的亘古文化幽幽飘来残花如梦的歌,渗透着爱恨交织的缠绵悱恻,我泪眼迷蒙。一曲红楼,

  • 《菜根谭》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0:30:37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两部书赶不上《菜根谭》:《围炉夜话》过于拘谨,语言缺乏灵动性,好像一滩浓泥流不开;《小窗幽记》部分语句大胆的因袭了《菜根谭》,那没有添砖加瓦加以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