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麦克白》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关于《麦克白》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2:55:56

《麦克白》读后感1000字

《麦克白》读后感

相对于《奥赛罗》和《李尔王》,《麦克白》给我的感想不是那么深刻可能是因为没有触及我的痛点?嗯,应该是这样,因为我这个人,平庸又没有野心,所以对于野心造成的悲剧,感想就不是那么深刻吧。

其实我并不讨厌野心,野心换个字眼其实就是梦想,两者在我看来是一样的。

所以野心在我看来并不是坏事,一个人有了野心就是有了梦想,有了这样的东西,才会有努力的动力、指引前进的方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野心丝毫没有坏处。

只是,过犹不及,适度的野心让人发奋,而过多的野心恐怕就会招致毁灭,而太没有野心的人则不会有什么成就又应了中庸的道理,人生在世,所追寻的永远都是中庸,而这偏偏又是最难的。

《麦克白》这个故事,我觉得是想告诉我们膨胀的野心会带来怎么样可怕的后果吧,麦克白本身就已经够尊贵、拥有的够多了,可偏偏他的不知足、对国王之位的觊觎让他做出了许多违背良心道德事情,而最终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所以我在想,野心本身无罪,但是为了达成野心所选择的手段、做出的事情,却是有善恶对错之分的。

用合理的手段做正确的事,通过正确的方式达成野心,那就并没有任何罪恶;而一旦走了弯路,用了错误的方法、罪恶的手段去达成野心,那就是错了。

做人要有野心,也要有道德的约束,在道德的约束下用合法合理合情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野心,那边皆大欢喜,大概如是而已。

而麦克白和他的夫人,应该是一类人,麦克白夫人的野心比麦克白更厉害、罪恶感更少,但他们其实是相似的,而最后这种相似导致了悲剧我在想,是否在这对夫妻的身上,莎翁也在探求一种和谐,怎样的夫妻能够更长久更幸福,到底是性格相似的还是性格互补的?

从故事的发展可以看出来,在故事最初,麦克白对夫人的感情很深,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夫人商量,大概也正是因为他们天性中的相似,他们的感情更好、相处更合得来,但是也因为这种相似,他们太清楚对方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到最后感情磨灭的也特别快。

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李尔王》中的法兰西国王和科迪莉亚(善的相似,结果阴阳两隔)、里甘和康沃尔公爵(恶的相似,最后双双殒命)身上。

而若说互补的好,似乎也不尽然。

性格互补,就是性格天差地别,有时候甚至相处不到一起去,连感情都很难培养,比如《李尔王》里面戈纳瑞和奥尔巴尼公爵,就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一直都是同床异梦,最后也是悲剧收场。

所以,到底怎样的两个人,才能得到幸福?我觉得我大概得去再研究下喜剧再来得出结论了,悲剧故事里,所有的都是悲剧。

不过套用小鱼一句话,比起《李尔王》和《奥赛罗》,《麦克白》的结局我觉得不算悲,到有几分正剧的感觉,就是那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胜利感,看到结局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悲凉。

麦克白读后感800字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麦克白》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它巧妙地向读者展现了命运、志向、野心、人性及迷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麦克白曾经是一个英勇、有野心的人,在凯旋而归后,因巫师的预言和国王过分的赞誉使他改变了,他从一个忠实的臣子变成了一个弑君的逆贼,他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登上王位。他当上国王后开始了他的暴政,他先后杀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们的家人,最终使他走向灭亡。

《麦克白》是一部经典的悲剧,但读完之后并没有一种悲伤的感觉。也许许多人都会觉得麦克白的灭亡是罪有应得,但是这种罪有应得展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命运、人性以及这个国家的悲哀。

起初的麦克白,他并不是一个人人唾弃、禽兽不如的逆贼,而是一个勇士,一个为国打了胜仗的英雄。是什么使他走向了这条不归路?首先,是他的野心。麦克白的野心之所以燃烧,主要是因为巫师的预言,所以麦克白才会认为他将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因此,他才会杀邓肯,以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巫师的预言在这里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得麦克白内心深处最阴暗的野心燃烧了起来。也正是因为他野心的燃烧,才使得他人性泯灭。麦克白在妻子的煽动和激将下,麦克白最终还是做出了这罪恶的举动,杀掉了邓肯这个好国王。所以,麦克白妻子的煽动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麦克白良心的泯灭是和他的妻子分不开的,因此这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那句话: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能干的女人。麦克白夫人的确是一个能干的女人,她的能干把她的丈夫推上了王位,也同时把她的丈夫推近了无底的深渊。

要是麦克白因为刺杀了邓肯而感到良心不安,那么他刺杀班柯还有麦克德夫的家人就没有罪恶感。麦克白刺杀班柯是因为他感受到了班柯对他的威胁,使他必须杀了他。麦克白杀害麦克德夫的家人,同样也是因为感受到威胁,不过幸运的是,麦克德夫逃走了。如果说当上国王前的麦克白还有一些良知,那么当上国王后的麦克白就连人性都泯灭了。麦克白为了保住他的王位而大开杀戒,使得苏格兰的许多贵族离开这个国家。麦克白的不安还是来源于他的迷信,他过分信赖巫师,认为巫师说的话都是对的,这使他自己也走上绝路。

虽然《麦克白》堪称悲剧,但是整部戏剧中并没有悲的色彩。也许许多人认为麦克白和他的夫人最后的结局是罪有应得,但是麦克白只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莎翁是在用麦克白这个人物代表那个时代的悲哀。虽然麦克白是暴君,但是继任的马尔康也许会比麦克白更糟糕。莎翁向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人性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麦克白读后感600字

麦克白本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苏格兰民族英雄,得胜归来.和大将班柯在途中路遇三个女巫,女巫预言了麦克白将会成为苏格兰的国王,隐藏的野心被挑旺起来.他在妻子的煽动下杀死了国王邓肯.篡位之后,麦克白感到内心极度的恐惧,为了保住王位,他杀死了班柯,并开始疯狂的滥杀无辜,最后被麦克达夫杀死。他的妻子也因为无法承受杀人后的恐惧自杀了。

读《麦克白》,你会发现杀死国王邓肯后,麦克白和妻人失去的都是睡眠,他们无法入睡。从杀人那刻起,荣誉和美德已不存在,麦克白永远失去了“那清白的睡眠,把忧虑的乱丝编织起来的睡眠,那日常的死亡,疲劳者的沐浴,受伤心灵的油膏,大自然最丰盛的菜肴,生命盛筵上主要的营养”。我引一段老师在讲这部悲剧的一段话“拥有正常、甜蜜的睡眠,就是拥有人生(包括现世与彼岸世界)真正的意义;正常、甜蜜的睡眠,就代表了正常的,宁静的秩序,它包含着人与神之间和谐的关系、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关系、人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既属世又指向超验世界的永生的秩序。当麦克白向邓肯举起屠刀,从世俗层面来说,作为臣子他打破了君臣秩序,作为亲属他蔑视了血缘关系与起码的人伦,作为国家的保卫者他公然破坏国家作为政治统一体的秩序;然而,从更本质的真理意义上说,当他以欲望为主宰破坏了作为一个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的同时,也破坏了他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破坏了他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他破坏了他整个生命的正常健康的秩序。当这样一种秩序被破坏以后,他所有的世俗生活中的美好内容都被扭曲,他在‘死亡的睡眠’中的美好盼望永远落空,他内心的宁静也永远消失了---一句话,他杀死了自己的‘睡眠’”。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悲剧,也是最优秀的悲剧之一。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到最后的《麦克白》,从宣扬和肯定人文主义精神到最后开始批判和反思人文主义,莎士比亚的思想有了相当大的转变。他深刻洞见到人文主义带来的以世俗欲望满足为主要内容,极端自我中心,功利主义,一切从自己出发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恶果。《麦克白》就是一个向人们展示个人欲望无限膨胀和畸形发展导致罪恶、导致毁灭的故事。引以为鉴,必竟,谁都不想杀死自己的睡眠,谁都想有个正常,甜蜜的睡眠。

《麦克白》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读《麦克白》有感

“我为什么要学那些罗马人的傻样子,死在自己的剑上呢?我的剑应该是为杀敌而用的。”这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任务麦克白所说的话。在《麦克白》这篇戏剧中,麦克白从一个忠心耿耿和屡建奇功的将军变为残酷的暴君,最后被打败。这一蜕变过程无不吸引着我,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给我带来得是悲伤和思考。

莎士比亚生活在文艺复兴的时期,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达到作为神学和经学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等观点不断被提出,许多优秀作品不断出现。《麦克白》就在这样的时代诞生的。读过《麦克白》之后,不禁发出疑问:是什么让麦克白从一位忠心的臣子变成参保的君主?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周围的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女巫的出现以及预言燃起了麦克白对权利的渴望。他决定刺杀邓肯国王是,他内心是挣扎的,但是他的妻子却一昧的教唆他去做这件不义之事。妻子的支持让他决定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麦克白开始了他的杀人之路。一个人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人不肯每时每刻都头脑清晰,会迷茫会挣扎。此时,需要的是身边的人给予帮助,而不是需要一个把自己推进火海的人。除此之外,还有的是内在原因,面对权利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定。麦克白原本是一位屡获奇功的将军,而面对权利和他人的教唆时却不能坚定自己的内心。他挣扎过,迷茫过,害怕过,但正义的曙光并不能将他照耀,将他唤醒。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忠心的将军,多了一个残忍的暴君。《麦克白》本身就是一部戏剧,许多人也许都喜欢通过舞台了解其中的悲哀。但我更喜欢感受字里行间的那种气息,那种悲伤,挣扎,黑暗的气息……

该剧大胆批评了封建制度的残暴黑暗,以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这种对理想的追求值得让我们学习。社会的进步思想也需要不断更新。封建的旧思想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作品是当时社会的写照,这说的一点也不错,通过这个作品让我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动荡,黑暗的笼罩,光明的渴望。看完这部剧,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人可以有欲望,但却不能膨胀。一个人的野心会蒙蔽人性的双眼,终将导致一个人的灭亡。足够大的野心甚至可以毁灭世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欲望面前把握尺寸,控制住自己。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冲破黑暗的决心。封建制度对于人们的毒害是十分的严重,它是一根插在社会心脏的一颗毒刺。只有忍痛拔去,才有以后的复原。《麦克白》这部戏剧让后来的人们可以深入的了解封建社会的状况,给现代的人们一个重要的借鉴。

忽然想起纪伯伦曾说过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应该控制自身的欲望,不忘初心,不让野心控制住我们。我们要做的是使世界少一个坠入深渊的麦克白。

【第2篇】

《麦克白》虽然还没读完,但是已经感受到整本书中透露出来的对权力的欲望和人性的残忍了,尤其是麦克白夫人。

麦克白作为保家卫国的大将军屡次立功,所以被国王封为公爵。一出场就有三个女巫好像是旁白一样说了麦克白的未来,会成为考特公爵,会成为国王,而麦克白的随从班柯虽然不像麦克白那么幸运但是比麦克白更有福气,他虽然不是国王但是他的子孙会君临一国。不知道是不是女巫的话影响了麦克白,所以让麦克白想让自己的权力更上一等,当时读在这里的时候我还想他会怎么样成为国王,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万万没想到第二场就已经动了念头要直接杀掉国王。

再说麦克白自己虽然有对权力的欲望但是并不想真的杀国王,或者说他是犹豫不决的人,或者说他还有一丝的善良不想弑君。在背后推动他的是他的夫人,其实麦克白夫人好像也一直在给自己打气。麦克白夫人说:来,注视着人类恶念的魔鬼们!接触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怜悯钻进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来,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散漫在空间,到处找寻为非作恶的机会,进入我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汁当做胆汁吧!来,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的切开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裘里探出头来,高喊“住手,住手!”

等国王一来他们家夫妻两人就开始琢磨要动手杀掉国王,在麦克白的犹豫和纠结中,麦克白夫人一直是背后的推手推动着麦克白去做弑君之人,他告诉麦克白要做一个敢作敢当的男子汉,现在有了机会就不要失去。然后两人就在酒中下了药,在睡梦中杀死了国王,还把这一切推到国王的两个侍卫身上。

【第3篇】

大二的假期把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都看了一遍,但现在大体的情节都忘光光了,真的惭愧啊,于是我拿起kindle下载了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现在再认真看看,看完写读后感,不然五年后我又忘记自己读过什么了。好在,莎翁的作品在kindle上是免费的。我还花了4.99块钱买了他的十四行诗,朱生豪先生把他们翻译得很美,我曾经抄录过一些,现在都不知道扔去哪里啦。

麦克白打了胜仗立了功,在归途中遇到三个女巫,这三个女巫语言他会当上国王,但是他只能当一代,而同行班柯的世代子孙都是国王。麦克白回来与夫人讲了这件事情,于是趁国王在麦克白家做客的时候,杀死了邓肯国王,从而取而代之。一步错,步步错,接下来,他畏惧女巫的预言,杀了班柯,杀了麦克特夫的妻儿。最后,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自杀了,麦克白毫无悲伤之情,最后自己也被麦克特夫杀了。

麦克白刚愎自用,有野心无计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麦克白夫人。她是帮凶,她是弑君的间接凶手,是麦克白动手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他的丈夫无法提供她渴望的东西,于是会做丈夫的军师,指挥丈夫的行动。钱老的《围城》中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方鸿渐说他不会娶苏小姐,一旦娶了她,他就成了达成苏小姐愿望的人,在这样的女人身边,根本停不下来。

那么麦克白夫人和下木夫人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的丈夫类型不一样,下木先生是城府很深的人,有勇有谋,并且下木夫妇内心强大,杀人坑人毫无惧色,这样的人能获得所谓的成功,并且非常可怕。

我们都是平凡的女子,好好工作,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好。

【第4篇】

这本书是由莎士比亚所著,是他所写的四大悲剧之一。

其实,本书的结尾是讲人们推翻暴君的统治,重获自由,可是它之所以能称为悲剧是因为麦克白自身的悲剧。

原来麦克白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在打完胜仗回国领奖时,在路上碰见了三个女巫。每个女巫都做了自己的预言,第一个女巫说:“你能当国王。”第二个女巫说:“你旁边的那个侍从的后代能当上国王。”最后一个女巫说:“不是由母亲生出来的人能打败你。”麦克白听后觉得很吃惊,于是回家把路上发生的事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听了麦克白说的话以后,怂恿他去刺杀国王。于是在妻子的引导、权力的引诱下,他杀了国王,并且逃脱了。

麦克白当上了国王,第一个预言实现了。接着,他又想起了第二个预言,于是他把那个随从杀了,可是却不小心让他的儿子跑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麦克白有时仿佛看见了国王和随从复活了,在跟人说话,经常神经质地自问自答,受着两新的折磨。

过了几年后,麦克白的随从的儿子长大了,而且在另外一个国家当国王,他想起了麦克白的杀父之仇,于是出兵打仗。此时麦克白的国家已被麦克白管理得一团糟,自然不是别人的对手,就在麦克白奄奄一息的时候,这是只有第三个预言支撑着他。随从的儿子创了进来,麦克白告诉他不可能杀了他,因为第三个预言,随从的儿子告诉他,他是剖腹产生的,麦克白的精神支柱倒了,随从的儿子当了国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为一时利益冲昏头脑,做出傻事,到时候再挽回也来不及了,也别和坏人在一起,就是麦克白的妻子逼他走向了绝路。虽然结局是好的,可是麦克白的悲剧给我们都提个醒,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获得某样东西,要不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第5篇】

我们都知道《麦克白》这个故事,一个关于权力、欲望与命运的故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当我真正读到这部剧本之后,才明白那是怎样一个深渊。

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15世纪初的英国仍处于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下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提倡君权神授。当宗教与皇权被联系到一起时,虔诚的教徒便会无条件地信任并服从他的君主。既然君主是天神派来治理人间,他的意志可以全权代表自己所信仰的上帝,那么君主的决策又怎么可能发生任何微小的偏差呢?这是上位者利用宗教“净化人心”的效果,稳固皇权的重要手段。那么既然君主的皇权是命中注定的,他能够登上皇位,受人敬仰,是上天安排好的,非自己能力所左右,同样作为人类的平民百姓,他们的命运也一定是注定的,即使人们认为自己是凭智慧与理智做出决定的,其实周围的环境与所供的选择,影响判断的因素都是安排好的,导致的结果也不可能改变。

这样命定说的思想在《麦克白》这部戏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三个麦克白路遇的女巫就是未来的揭示者,她们所预言的会一一被实现。她们预言麦克白会荣登皇位,麦克白便弑君夺位;她们预言麦克白的皇位不会被颠覆,除非勃南的树林向邓西嫩进军,果真推翻了他的统治;任何女人生的都无法伤到麦克白,他最后死在了一位剖腹产而生的将军手中。令人感到恐惧的发展,所能体现的不是巧合,而是命运。

而三女巫从另一种意义上也是命运的引导者。在遇到得胜归来的麦克白后,她们先称麦克白为葛莱密斯爵士,这是他已有的头衔;其次称他为考特爵士,此乃他击溃敌军和叛徒后将要获得的赏赐;最后才称他为王。当一个人突然被预言为国王时,震惊的同时,更多的是不可置信,但如果在此之前先以已有的和即将要得到的荣誉作为铺垫,这般,即使再忠诚的臣子内心也会生出疑虑,而嫌隙是背叛的第一步。历史上多如牛毛的离间计的例子是最好的例证。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欲望,正直的人将其压制,关闭在人性深处,可即使藏匿的再深夜是存在的,它就像盘踞在人性深处的一条蛇,一旦诱饵足够吸引,它就吐着信子滑了出来,将理智绞得窒息,主宰整个躯体,麦克白曾经也是忠诚的将军,为国作战,奋勇杀敌,但得知自己将继承皇位后,他的野心就星火燎原了。可对于弑君篡位一事麦克白还是怯懦的,也由此有了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与谋划。我认为麦克白夫人是麦克白欲望的具象化,她不断地在催促,迫使麦克白犯下大逆不道的错误,一步错步步错,麦克白在她的引诱下走上了杀戮和毁灭的深渊。

预言也在麦克白的心中埋下隐患,最终导致了麦克白的失败与死亡。三女巫预言到麦克白将登上皇位,但他的子孙却不会继承,反而班柯——另一位爵士会是世代帝王的父亲。一旦篡位成功,曾经的利益共同体就成了心腹大患,时刻害怕得之不易的皇位被他人运用相同的手段夺回,为斩草除根,稳固权力,他开始了不停的杀戮,权力与鲜血一旦堆积成山,越多便惯性越大,不容易刹车,终会因过重,速度过大而撞的粉身碎骨。所以从麦克白手沾鲜血起,他就注定会因激起民愤而遭反抗与推翻。

由此可见,麦克白的命运是早被预言注定的。但是女巫的预言预测到了麦克白的未来,还是因为遇见女巫得知命运才会因此作出相应的举动呢?或许遇见女巫就是麦克白命运的一部分。莎士比亚的这部名著也向我们反映了当时代对于命中注定思想的信仰。

推荐信息

  • 关于《女生贾梅》的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4:41:35

    她就是可爱的贾梅,是个实在令人羡慕的女孩。她天真活泼,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她有一群伙伴,她们一起演绎了一段段丰富多彩的故事,让人感概万分。如,有一次贾梅和朋友一起去野外玩,但没带钱,在野外饿了一天。贾里作为她的亲哥哥虽然外表冷漠,喜欢嘲笑她,挖苦她却因为此事难过了一天,可见是个好哥哥。贾梅不仅如此,

  • 《昆虫记》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5:22:05

    近日,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感触很深。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整本书所写的昆虫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极。这都要归功于作者的仔细观察,细致描写。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长着两排十分

  • 《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5:57:35

    最近,我读了一本丹尼尔·笛福的冒险小说叫做《鲁滨逊漂流记》。但看到书名时,我的心中有成百上千的疑问:鲁滨逊为什么要漂流?他很喜欢冒险吗?他在哪儿漂流……带着这些疑问,我轻轻打开书页,一页页读过去。看完后,我的疑问才解开。原来,这本书的主人公叫鲁滨逊·克鲁索,他是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冒险

  • 关于《伤仲永》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6:39:05

    伤仲永读后感500字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教育与自身学习有关。方仲永是金溪地区的一位神童,有着先天过人的才能,却被他父亲荒废。我想,方仲永的定不光是父亲的责任,不止他父亲一人贪图才赋,视方仲永为摇钱树,也有社会及其自身原因。社会。想在现实生活,中国有九年义务教育,不可能没有机会读书

  •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7:19:35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铁生。她讲的是一位母亲无私、伟大的母爱。儿子瘫痪以后,脾气就变得暴躁无常。这使母亲的心灵非常痛苦,她一直要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鼓励儿子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像菊花那样不畏艰难。可就在母亲要陪儿子看菊花的那一天,她却突然去世了,临死前还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我学了这篇文章以后,被这位母亲

  • 《柑橘与柠檬啊》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7:50:05

    今天我读了《柑橘与柠檬啊》这本书是由英国作家麦克莫波格写的。按照计划往后看的几十页,其中有一段我感觉写的很好,便写了读后感。“当我们还不懂事时,有一次我厂里跟我打赌大个乔铁定他会吃下兔子大便,如果他真的吃了,我得把探险时发现的那个猫头鹰骨头骨送给他。我当然不信,觉得大个桥应该知道那脏东西是什么,所以

  • 关于《寒号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5 18:33:35

    【第1篇】寒号鸟和喜鹊是邻居,冬天到了,勤劳的喜鹊搭好了窝,而寒号鸟就知道玩,最后在寒冷的北风中冻死了。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喜鹊正是因为知道这个道理,才抓紧时间搭窝过冬。而寒号鸟却得过且过,最后被冻死了。我想到自己平常做作业时,总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这样推来推

  • 关于我的大学读后感的范文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6 7:15:05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读了《我的大学》这部文学后深有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主人公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命运,还使我懂得了如何从容镇静地去面对人生的危机与挑战。这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抱着上大学的念头来到嘎山,但很快明白穷人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他住在贫民窖里,为了生存,他去当码头工人,

  • 《赤色小子》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6 7:49:35

    今年暑假,妈妈送给了我一本新书——《赤色小子》。我满怀敬意地翻开它,立刻就被书中那群可爱又可敬的赤色小红军吸引了。故事中的每一个小红军都让我感动。从小任人欺凌,却依旧心怀大爱英勇上阵,为国捐躯的瘦小阿斌;身体柔弱如风,但内心强大如钢的毛弟;知错能改,敢于正视自己的平三……这些小红军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

  •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1/16 8:28:05

    《红楼梦》这本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贾、史、王、薛四个家族从兴旺到衰败的过程。放下这本名著,我沉思许久,我随着主人公的喜而喜,随着主人公的悲而悲,下面就让我来说说读后的感受吧!走进熙熙攘攘的大观园,一个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在我的眼前:有慈祥的贾母;刀子嘴豆腐心的凤姐;直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