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赤色小子读后感500字1
今年暑假,妈妈送给了我一本新书——《赤色小子》。我满怀敬意地翻开它,立刻就被书中那群可爱又可敬的赤色小红军吸引了。
故事中的每一个小红军都让我感动。从小任人欺凌,却依旧心怀大爱英勇上阵,为国捐躯的瘦小阿斌;身体柔弱如风,但内心强大如钢的毛弟;知错能改,敢于正视自己的平三……这些小红军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少年该有的模样——爱国、坚强、勇敢!
记得梁启超爷爷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少年的模样就是祖国未来的模样。所以,作为祖国的少年,我们必须要向先辈们看齐,将爱国精神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将时代的使命扛在我们的肩上,以勇敢的姿态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铸就更好的少年模样。
为了向书中的小红军们看齐,我还积极地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让爸爸帮我捐给郑州受灾的人民。当爸爸故意试探着问我会不会后悔的时候,我骄傲地抬起头说:“绝不后悔,因为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虽然现在《赤色小子》这本书已经读完了,但那份少年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我一定会以他们为榜样,更加努力去书写新时代少年的良好模样!
第2篇:赤色小子读后感500字3
他不及雨来那样勇敢;不像胡英兰那样视死如归;更比不上张嘎那样顽强;也不说和王二小比聪慧。他,喜子,只是一个爱马如命的养马少年。
读这本书,我先是被喜子刚参军不久,军营里就没干粮,军营长做了一个残忍的决定:把白马杀了,给军营里的各位弟兄们吃!看到这里时,我的思绪不禁变得激动起来,杀还是不杀?还是军队会要挟喜子杀?一向热爱动物的我,自是深感此事残忍无比,还好,喜子也死活不肯。但深思熟虑过后,喜子还是为大家私下把马杀了,分给军队里的弟兄们吃。这引起我对他满心的鄙视与怒火,他还是没有保护好小白马的生命!我甚至觉得他说的“舍小家,为大家”只是个托词,或许是他自己也受不住饥饿的折磨罢了。
我带着怒气往下看,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我已经失去一匹马了,不能再失去第二匹马!”
他真的不爱白马吗?不!他始终深爱!白马的死,成了他心头永远的刺,但他当时是为了什么将它舍弃?我沉思,是因为他的心中有“大家”,他不得不舍弃!
舍小家,为大家,原来喜子的这句并非空话,他的小家里,爱马如命,他的大家里,祖国的革命事业高于生命!我想起了曾经在新闻上看到习爷爷的一番话:平凡铸造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个赤子小子,正是中国革命路上的人民英雄!
白马不是死了,它是牺牲了!他与他主人一样,赤子情怀早已埋藏在炎黄土地上!这份情,在袁隆平爷爷心中生了根,长成了一个“粮食救国梦”;这份情,在汪勇叔叔心中发了芽,就成了奋不顾身护送白衣天使的勇士列车,这份情,在祖国山河中传颂,领着无数的中华儿女,过非典、越地震、抗新冠……
这份情,在我心中育出苗,我又会做什么呢?我该找一个向阳的地方,庄严地敬礼,告诉那群“舍小家,为大家”的“赤色小子”:我为您骄傲!我应该把这句话,写在日记本最显眼的一角,因为它会陪伴着我闯过生命的旅程!
猛地抬头,看到窗外冉冉升起的国旗,我才明白那一抹红为什么如此夺目!因为它代表是中国人“舍小家,为大家”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它蕴藏着亿万人民的赤子情!
第3篇:赤色小子读后感500字2
这个假期,我读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本由张品成写的《赤色小子》,这本书主要是以解放战争时期的红、白两军战斗生活为题材,以“围剿”反“围剿”的殊死战斗为背景,栩栩如生的刻画了一群小红军战士的鲜活形象。
在那枪声四起,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战区的孩子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虽然生活辛苦困难,但他们毫无例外的向往着红色革命。打倒土豪、打倒劣绅,保护和拯救数以万计的苦难老百姓,在参加革命后就成为了他们精神慰藉的人生目标,在一次次艰苦的战斗中,我们的小革命战士丝毫不肯退缩。
其中有骨瘦如柴、血气方刚的董真,本名瘦小,在他很小的时候,家中的所有田产都被地主霸占了,瘦小的父母有冤无处告,双双跳潭自杀。自此,瘦小的叔叔带着对真相丝毫不知的瘦小在仇人门下当小工,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后来,红军来了,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瘦小才真正认识了有假好人面皮的疤胖,曾经威风凛凛称王称霸的疤胖,最后也变成了普普通通的农民。在这一年里瘦小参加了红军。一九四一年九月,在有名的百团战役中,瘦小很是英勇,那一年他十九岁,是八路军某团的通讯员。他杀死了3个鬼子,却在肉搏中被鬼子刺穿了胸脯而牺牲了。还有视马如命,顾全大局喜子,在部队断粮整整三天的情况下,士兵们个个面如菜色,体力不支,无法同白军作战。一边是救了自己两次的白马,一边是因饥饿导致的红军战士节节失利。在一番痛苦的“挣扎”和矛盾后,为了革命的胜利,喜子用温和的方式结束了白马的生命......
整本小说的每一篇故事波澜起伏,中篇优雅,短篇有味,在一行行的句子中,一个个的字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这爱国情将生生不息,永不泯灭!读到尾声时,我实在抑制不住对这些英勇战士的敬佩、敬仰之情!他们一个个从弱小的儿童,变成了为国捐躯的英勇烈士;在大义面前能做到舍“小家”,顾“大家”,这些品质是多么可贵的啊!他们遇到困难迎刃而解和为别人着想的美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
读完后我深深的感到震憾,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此来之不易。我们能够在温暖的家里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这一切与革命先烈们的牺牲是分不开的。在和平年代,我们只有好好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长大后才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教师评语:该生通过列举了故事中的两个典型人物,从他们的事例中让读者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浓浓的爱国情与不怕牺牲的精神,然后呼吁我们要好好学习才不负革命先烈为我们换来的美好生活。
第4篇:赤色小子读后感
《赤色小子》讲述了一群年龄只有10来岁的少年加入红军,参加革命的故事。在这些小红军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平三。
平三,怀着过上幸福生活的憧憬加入了红军队伍。做大户的欲望诱惑他怀揣着偶然得来的皇家宝物,偷溜出去逃离队伍。但,平三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迷乱,又坚定地回到了革命的队伍之中。
平三没爹没娘,生活艰苦,见了宝物,动了心,逃离了队伍,犯了错。我理解他,毕竟他只是一个仅有十来岁的孩子。然而,平三最终自己战胜了物欲,迷途知返,向营长坦白了一切。我敬佩他,也是因为他只是一个仅有十来岁的孩子,却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经受住考验,用理智战胜心魔,用勇气换回良知。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小学生也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可能有一些小学生有时候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甚至会用说谎的方式去掩盖自己的过失。这种行为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纵容错误,最终落得丢脸的下场。对待错误,我们要像平三一样,敢于面对,勇于改正。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为小学生的我们,都应该培养自己知错能改,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第5篇:赤色小子读后感60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为《赤色小子》的红色小说,受益匪浅,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本书中大多都是看似毫无关联的小故事,但是都讲述着同一个主题——革命。这些小故事中使我最难忘的非《白马》莫属!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抗日艰苦时期,红军们缺粮,司务长下令杀掉白马为战士们充饥,但这匹白马却是主人公喜子的“救命恩人”,也是和他从小玩到大的“发小”,更是他的“亲人”。面对这个消息,喜子悲痛万分。在大家第一次准备杀掉这匹白马的时候,喜子因为舍不得,把大家拦住了,保住了白马,心里松了一口气。后来,他又听到了战友们的一次谈话,陷入了反思与自责,他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自私,有些不明事理。于是,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为了让战友们不再受饥饿的折磨,为了让战友们有力气和敌人对抗,在经过心里痛苦地挣扎后,他含泪亲手杀掉了他的“救命恩人”,他的“至亲”——白马。这天晚上,没有一个人敢吃这碗马肉,大家看着这锅马肉,陷入了沉默。大家都知道,这匹白马可是喜子的心头肉,他现在一定很难受。但喜子却出乎了大家意料的坚强,他强忍着自己的泪水,大口大口的吃着马肉,却马上又吐了出来。只有师长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只是为了安慰战友们,但是这碗“心头肉”又让他难以下咽.
《白马》这个故事令我感动不已,也让我非常同情喜子,我感受到了喜子对白马浓厚的“兄弟情”。我想,白马肯定会理解喜子,不会怪罪他的。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学会顾全大局。
这本书让我知道,正是有千千万万像喜子这样为了革命胜利甘愿牺牲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革命烈士,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如今,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建设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