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200字
今天我看完了《三毛流浪记》全集。这本书是张乐平爷爷在1935年就开始画了。反映的是旧社会中国儿童的遭遇。
刚开始看的的时候,我就觉得三毛很可怜,天天被别人无视在墙角,慢慢的三毛开始给贵族人家打工赚钱,还被有些富贵人家收留。可最后都是因为富贵人家家里出现了着火等灾难他才会离去。最后他一直都在上海流浪。看着三毛那瘦小的身影,我心里就很难过,那时候的儿童的遭遇实在是太差了,吃不饱穿不暖。和他比起来我不知道比他幸福了多少倍。还是国家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是最好的,那样的话也就不会有三毛这样的悲剧了。
这本书很好看,大家有机会也看看吧。
第2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寒假里,我看了一系列关于三毛的图书,其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本书就是《三毛流浪记》。
三毛生在旧社会,由于残酷的战争,三毛变成孤儿,没了爸爸妈妈,没有了家,从此三毛就过起四处流浪的生活,在饥饿的时候吃贴广告的浆糊,甚至和狗抢食物。
三毛是个助人为乐,善良的好孩子,他经常帮助和他相同命运的老人,孤儿。三毛小小年纪全是靠自己打工维持自己的生活。
和三毛比起来,我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每天有妈妈准备可口的饭菜,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要过年了,妈妈还给我准备漂亮的新衣服。
想想三毛穿不暖,吃不饱的生活,我们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以后的生活里,我也要向三毛学习,要做一个认真学习,有抱负,有理想的好少年。(钟宏烺)
第3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600字
在学校的阅读屋校本课程中,我们跟着梁老师读完了殷健灵老师的《野芒坡》,又继续读起了张乐平爷爷创作的《三毛流浪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三毛从小是一个孤儿,生活十分艰苦,他饿了吃过树皮、浆糊,冷了盖过破麻袋、报纸,困了睡过垃圾车,他做过许多事情来谋生:有卖报、拾烟蒂、擦鞋、推黄包车……但是这么努力的他却依然受尽欺辱,被人打,只有同龄的流浪儿才会同情,关心他,给他温暖和友情。
这本书中最让我感触深的是《两个世界》这个小故事。它的画面上一户有钱的人家在冬天开着暖气,小孩居然还在吃着冰淇淋,头上还冒着汗!而外面,三毛衣衫单薄,瑟瑟发抖,无处避寒。这段话的对比反差太大了,三毛真的好无助,也好孤独啊!
我在这段话中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现在,国家和平了,没有战争了,各方面的条件都好了很多,甚至上学都有九年义务教育了。而三毛呢?想上学没得上学,想要温暖没有温暖。再看回来,我们现在有很多小孩,毫不知足,就像公主王子,甚至不想上学,被家长宠坏了,指责几句都能哭上好一会儿。如果三毛能在我们这个时代生活,那么三毛的许多心愿就都能够实现:有亲人、家庭,有爱,还有学上,也有衣服穿,也能够吃顿饱饭……三毛一定会很幸福吧?
看着三毛这样子,我想起了老师说的一番话:“现在中国已经没有流浪儿了,如果有的话,也会被收留进孤儿收留所。虽然我们中国没有了流浪儿,但是在贫困山区里,仍然有着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我们长大后可要尽自己努力来帮助他们!”我长大后也要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他们!加油!(李洛颖)
第4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两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1
最近,我在学校的校本课程阅读屋里和梁老师一起读了一本叫《三毛流浪记》的书。
在解放前的旧上海,有一个流浪儿童,名叫三毛,他在上海冷了就挤在人群或把报纸盖在身上来得到暖和,渴了就喝用来粘广告的浆糊,饿了就吃树上的树皮,晚上睡在垃圾车里,还常常被人殴打,被人欺负,只有和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乐平,张乐平爷爷用这个傻乎乎的,贫穷到只剩下三条毛的三毛,讽刺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与不公平。
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四周站满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手里拿着零食、玩具。同样是儿童,三毛却被当成赚钱的工具,任人摆布,受尽折磨。”这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三毛和别的孩子不同的遭遇。就因为这句话,有三个字从我脑海里蹦出来——不公平!为什么别的孩子都可以舒舒服服地看表演,时不时又大笑一通,而三毛却要被人戏耍,逗别人开心,被人当作赚钱的工具呢?这一切都是因为旧社会的不公平!
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福了。我们饿了,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好吃的做好吃的,而三毛呢?只能在街上啃树皮。我们冷了,衣服穿得多到只露出一双眼睛,而三毛只有那单薄的几件单衣。我们天天坐在教室里读书,还天天埋怨作业多,而三毛却巴不得天天坐在教室里上课。虽然说现在我们国家有了资源,有福利院可以收留孤儿,但还是有很多山区里的贫苦儿童,他们也缺吃的缺穿的,我现在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后一定要去帮助那些贫苦儿童。(李逸霏)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2
最近,我回读了张乐平爷爷写的《三毛流浪记》,以前一年级读光觉得好笑,可这次读,感受就不同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流浪儿——三毛在旧上海时孤苦伶仃,没吃的、没穿的。他为了生存,推过黄包车、卖过报、擦过鞋……他还喝过贴广告用的浆糊,穿过破麻袋、报纸,啃过树皮,睡过垃圾车……
我看完了这本书,既悲伤又愤怒,以前的社会实在太不公平了,那时候有钱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吗?而穷人就一无所有,而且还要受尽凌辱。但三毛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乐观地寻找生存的方法。联想我自己,我现在吃得好、穿得好、睡得好,却还总是浪费食物,乱丢衣服,还浪费水。三毛哪怕是有一口饭,一件新衣服,一杯干净水,他都会非常开心。我儿童节可以去玩,会收到礼物,生日有全家人给我过,而三毛呢?他没有亲人,无依无靠,要到处流浪,还要总是被打。我跟三毛相比,我的生活真是比他好多了,他多可怜呐!
这本书的开头,是有一位好心的渔夫爷爷收留了三毛,他们每天去捕鱼,在一起也非常快乐。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渔夫爷爷被日本鬼子打死了。看到一颗子弹穿过渔夫爷爷的胸膛的那幅图画时,我难过得快要哭了:渔夫爷爷那么善良、友好,怎么能被打死呢?而且,三毛比失去亲人还要难受,以后还得继续流浪了。可怜的渔夫爷爷,悲痛欲绝的三毛,狠毒的鬼子,哎!
很多人都喜欢看《三毛流浪记》,那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很搞笑,但有些地方又很悲伤,会让人想哭。可是这本书的文字很短,很简单,没有用大量的好词好句,但张乐平爷爷画的图画非常生动,可以让读者很好理解张乐平爷爷想表达的故事。他画得很细致,三毛的开心与不开心都被他画在三毛的脸上了。如果没有这些图画,只有那简单的文字,那就肯定没有那么好看了。
我想好好学习,长大后帮助那些贫困山区的儿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也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不会存在像三毛那样悲惨的儿童。(悦蘅)
第5篇:三毛流浪记小学生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让我更加明白: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能使你快快长大;书籍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让你打开知识的大门;书籍是人们不断进步的阶梯,让你不知疲倦。
这本书主要写的三毛流浪在旧上海,尝遍了酸甜苦辣,但初心不改,还是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读罢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毛和伙伴在垃圾堆里捡到了一个小婴儿,他们就把小婴儿放在奶粉店门口。当时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只有祈求小婴儿找到一户有条件的人家。我想,小婴儿的家人也许是生活所逼而迫不得已吧!但三毛他们的善良举动不正反映了旧中国是多么的不公吗?
这也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全民走向富裕,我们衣食无忧,生活得很快乐。大街上哪会有丢孩子的人啊,即或是不小心弄丢了,那也不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中央电视台《等着你》栏目不是有找孩子找了几十年都不放弃的?
读了这本书,我心潮澎湃,庆幸自己没有生在旧中国,不会像三毛一样过着流浪的生活。但读书让我更清醒的认识到,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会发现每个早晨都是迷人的,都会有清丽景色在窗前闪现,都会有朦胧的憧憬在眼前旋转、升腾,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着美好和希望!
第6篇:三毛流浪记小学生读后感800字
各位小书迷们,晚上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我最爱看的一本书——《三毛流浪记》,它是由漫画大师张乐平爷爷创作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头上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在上海漂泊流浪,发生的许许多多好笑又感人的故事。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些片段。
三毛四处流浪,他见小羊有母羊疼爱,小鸡有母鸡照顾,小狗有母狗喂养,可是自己却孤苦伶仃,他抱起小狗想亲亲他,母狗立刻扑上来,吓得三毛赶紧爬到树上。鸟窝里的大鸟见有人靠近,急忙用翅膀保护小鸟。三毛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哗哗往下掉。三毛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他看见河对岸有个小镇,心想那里或许可以找到饭吃,于是爬下树走到岸边,挽起裤腿,趟着河水朝对岸走去,还没有走到河中间,河水已没过胸口,三毛挣扎着呼喊救命,正巧有个老渔夫划着小船经过,见有人求救,急忙伸出船桨让三毛抓住,连拉带拖的把三毛救上了船,回头再一看,嗨!一条鳗鱼也被一起带了上来。老渔夫把三毛带上岸,带到自己的小茅屋,拿出干净衣裳让三毛换上,衣服实在太大了,在三毛身上像件长袍。老渔夫见三毛可怜,就好心收留了他。
三毛和老渔夫相依为命,开始了新生活,一天老渔夫教三毛怎么撒网捕鱼,三毛使出浑身力气将渔网撒出去,谁知脚底一滑,那张开的鱼网飞向小船,把老渔夫给罩住了,三毛自己一下子掉进了水里。
一天捕到了两条大鱼,老渔夫让三毛乖乖等着他去用鱼换米,可是等他回来三毛不见了,老渔夫急忙急坏了,赶忙拿起了抄网往水里捞,没想到捞起的三毛怀里还抱着一条跟它一样大的活鱼,真是意外收获!可是好景不长,一天,河东、河西,同时来了两队大兵,都吵着要小船先送他们过河,这两边都不好得罪啊,老渔夫正在犹豫,“砰、砰”两声,两边的大兵一生气就朝他开枪了,老渔夫中弹身亡,可怜的三毛,失去了比亲人还亲的渔夫老爷爷。
这个片段读了以后,我觉得三毛真可怜,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渔夫爷爷,为他遮风挡雨,爱他、关心他,可还是被可恶的日本兵杀害了,三毛真的好可怜啊!我觉得我和三毛比起来,幸福多了,我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每天吃的好穿的暖,还可以高高兴兴的上学,和小伙伴无忧无虑的玩耍,而三毛什么也没有,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本书接下来还讲了三毛在上海流浪的很多趣事,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心疼流泪,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来读一读哦!
第7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从前有个叫三毛的流浪小孩,他看着对岸的小镇,心里想着:那里或许可以找到饭吃,于是他走到岸边,挽起了裤腿,淌着河水朝对岸走去,一直走,一直走,还没有走到河中间,河水已超过了胸口。三毛挣扎地喊到:“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啊?”正巧有个老渔夫划着小船经过,看见三毛在求救,赶忙让三毛抓住船桨,把三毛救到了船上。回头一看,一条鱼也被一起带了上来,老渔夫把三毛带到了自己的小茅屋,让三毛脱掉自己身上的湿衣服,换上从小茅屋里拿的干衣服,衣服实在太大了,穿在三毛身上,像个长袍,老渔夫看三毛可怜,便收留了他。
一天老渔夫教三毛怎么撒网捕鱼。三毛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将渔网撒出,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渔网“飞”向小船,老渔夫被渔网网住了,三毛自己一下子掉进水里,过了几天,他们捉到两条大鱼,老渔夫说:“三毛在这边等我,我去换米。”说完,他走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三毛不见了,老渔夫很急,拿起渔网就往水里捞,没想到既捞到了三毛,又捞到了一条和他一样大的活鱼,真是意外收获!
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和三毛一样的流浪人,我们要包容他们,而不是嫌弃他们。(李家昶)
第8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400字
星期天,我去书城买书,被一本书的封面吸引了,那是一个头上有个大包,气呼呼的小男孩,书名叫《三毛流浪记》,于是我把它买了回家。
三毛是个生活在旧上海的孩子,他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家,过着到处流浪的日子。他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衣不蔽体,骨瘦如柴,连头发也只有三根。三毛为了养活自己,小小年纪就要去干活儿,还经常被坏人欺负,遭人白眼。但是三毛善良正直,宁愿挨饿也不肯当小偷做坏事,还经常帮助别人。
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书里写到三毛饿得去吃贴广告用的浆糊和树皮,晚上睡在臭烘烘的垃圾车里,冬天就用破麻袋披在身上当被子。我简直无法想象那样的生活!想到我自己可以每天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知识,回到家有热乎乎的饭菜,有暖烘烘的被窝,还有关心爱护我的家人,和三毛的悲惨生活相比,我平时考试没得A会被妈妈批评,双休日不能光想着玩儿还得去上补习班,这些我曾经在心里偷偷抱怨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烦恼!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能有温暖的家,能去上学有书读,不要再有三毛那样可怜的人了。(尚煜童)
第9篇:三毛流浪记作者
《三毛流浪记》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张乐平(1910年11月10日—1992年9月27日),男,浙江嘉兴市海盐人,中国当代漫画家,漫画“三毛”形象的创作者。
毕生从事漫画创作,画笔生涯达60多个春秋。1949年后,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解放日报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任专业画家。80年代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漫
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名播海外。
三毛是旧上海的一名流浪儿童,他没有家,没有亲人,吃贴广告用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他做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卖报、拣拉圾、帮别人推三轮车,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
一天,他在路旁拾到一个钱夹,好心的三毛把它交还了失主,而失主反诬他是扒手,打了他一顿。流氓爷叔见三毛年少不懂事,便利用他做坏事。等三毛明白自己受了爷叔利用时,宁可饿肚子,也不再乾爷叔教他的坏事。
第10篇: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在阅读屋校本课中,梁老师与我们共读《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主人公是有着三根毛的瘦小男孩,他的悲惨命运触动了我的心,令我读后百感交集。
《三毛流浪记》主要讲述在解放前的旧上海,孤儿三毛的辛酸童年遭遇。你们见过流浪的人吗?没有家,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三毛就是这样的流浪儿童,他饿了就吃贴广告用的浆糊,困了睡在垃圾车里,冬天用破麻衣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拾过烟头,推过黄包车......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总是受人欺辱,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后来三毛被一位好心人收养,并让三毛读书。三毛读书十分努力,在学堂里有几个同学用饼干、糖果馋他,但他丝毫不为所动,只顾认真读书,因为认识好多字,这样他就可以找到好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三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想想三毛缺衣少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还能如饥似渴的学习,丝毫不理会别人的打扰。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上下学有家长专车接送,书包有人背,下雨天有人打伞,饿了家里有好吃的,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却不能一心一意的好好学习。这样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大火烧掉了家里的一切,也烧掉了三毛短暂的幸福生活,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三毛只能继续流浪。多么可怜的三毛啊,受尽了磨难,他只比我们小几岁,他是那么孤单无助,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坚强的活下去,他从来不害怕,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而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稍微受一点挫折就被“打倒”,想想真是羞愧。如果三毛能穿越时空,来到我们这个年代,我一定把我的衣服分给他穿,再让妈妈给他做好吃的,我还要带他去融创乐园玩,带他来我们的“阅读屋”,和我们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听听同学们是怎么写他的。
读完《三毛流浪记》,我想了很多很多,三毛的乐观和善良深深触动我的心,三毛想用知识改变命运,而我想用知识改变更多人的命运。(杨籽苧)
第11篇:《三毛流浪记》读书心得体会400字
暑假里,妈妈送了一本书给我,我刚看了几页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叫做《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写出了以前社会的恶劣,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三毛有一颗纯洁的心。
书里的小主人翁叫三毛,三毛是个孤儿,桥底、垃圾车都是他睡觉的地方。未为了生活,他卖过报纸,擦过皮鞋。但是,无论他如何努力都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十分可怜。有一次,三毛被车撞了,头流了很多血,车上的阔佬见撞了人,随手向三毛扔了一叠钞票。要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起命的。这时,来了一位警察,不仅没管三毛死活,还抢着捡阔佬给三毛的钱。即使这样,三毛扔对这世界充满希望。没有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羡慕别人,他乐于助人,把剩饭给了骨瘦如柴的老奶奶。
读到这里,想起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那天,有个同学忘带语文书,早读时我把我的语文书借给她,她感激地对我说的那声“谢谢”,让我顿时感受十分快乐,因为我像三毛一样做了好事。我想,三毛一直做好事,应该是希望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让自己也快乐。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比别人富不是真正的骄傲,有颗纯洁的心才值得被别人尊重。
第12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400字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乐平先生,他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漫画家。《三毛流浪记》这本漫画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头上长着三根毛,大鼻子、大眼睛,身上穿着破破烂烂衣服的小男孩,他是个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的流浪儿,所以大家都叫他“三毛”。
三毛生活在旧社会的上海,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保护,没有一个温暖的家,街边、桥洞成了他睡觉的地方,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都有父母的疼爱,而自己没有,泪水不禁哗哗地往下掉,但他为了生存,吃尽了各种苦头。他送过报纸、当过服务员、擦过靴子,还被骗去做过小偷……虽然他没有温暖的衣服穿,也经常吃不饱,但他还是坚强的生活着,他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小动物,有时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拯救落水的小朋友,三毛真是个心地善良、正直的孤儿。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为我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没有让我变成孤儿,还让我上了一个最好的学校,为了报答我的家人、感恩老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要学习三毛的坚韧不拔、正直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长大后为祖国争光。(左昊麟)
第13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
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受到了很大的教育。这本书是张乐平爷爷创作的漫画小说,作者凭借着一支笔,几张画,没有一个文字就把生活在旧社会底层过着到处流浪,无依无靠,忍饥挨饿,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三毛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画里的三毛只是一个人,但他代表着千万的流浪儿。
我很佩服书中主人公三毛的精神和勇气,他没有家人,在流浪生活中无依无靠,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吃过贴广告用的浆糊,睡过垃圾车,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取暖,为了生存他卖过报纸、捡过烟头、擦过皮鞋、推过黄包车、当过学徒、受尽苦难,但始终不屈不挠,尽管三毛生活凄苦但他聪明、正直、善良、乐意助人,不向命运屈服,这些可贵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如今,我们和三毛比起来简直太幸福了,我们应该多学习三毛的优良品质,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张如熙)
第14篇:《三毛流浪记》读书笔记400字
放寒假了,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三毛流浪记》。这是一套漫画故事书。一看到这个只有三根头发的小男孩三毛,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故事中的三毛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骨瘦如柴,衣不遮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以挡风遮雨的藏身之地,更谈不上享受温暖的家庭生活与良好教育。三毛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在流浪的过程中,他做了许多的事情,遇到了很多的坏人和好人,吃尽了苦头。
三毛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当他看到一位老人很饿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烧饼分一半给老人吃,老人很快就吃完了,他想老人一定饿极了。虽然他自己也很饿,但他还是把留下的一半烧饼又给了那位老人。
三毛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孩子。当他看见一个大男孩欺负一个小个子男孩的时候,三毛很费力地把他们两拉开并狠狠教训了那个高个子的男孩。
三毛是一个拾金不昧的孩子。他虽然很穷,很需要钱,但他捡到一位老先生的钱包时却主动交还给那位老先生。
我很喜欢三毛,因为他正直善良,见义勇为,聪明机智。
第15篇:读三毛流浪记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三毛流浪记》。
书中的三毛是一个孤儿,没有家,整天四处流浪,晚上就只能睡在大街上。他每天以讨饭为生,讨不到吃的,就要饿肚子。三毛还总是被别人嘲笑和欺凌,常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但是,他勇敢而又机智,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看见书中的三毛,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妈妈常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有吃有穿,比三毛幸福多了。三毛没有爸爸妈妈,而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伴我学习,每天上学放学,他们都会来接我,他们还经常带我旅游,每天妈妈都会给我做好吃的,可我却挑三拣四的,说这菜太咸了,那菜没有味;我有的东西明明还没有坏,我却让妈妈给我买新的,我还经常吵他们,现在想想,我真是不应该这样对爸爸妈妈呀!
我要珍惜每一天快乐的生活,不怕累,不怕苦,好好学习!(刘峻豪)
第16篇:三毛流浪记小学生读后感200字
我看的书是《三毛流浪记》,特别好看。里面写了一个小男孩,名叫三毛,从小就开始流浪,可怜极了。里面有很多好人和坏人,最后幸福生活下去了的故事。
其中主人公三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善良的男孩。我看了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片断,是这样的:他来到了一条大街上,他想:“为了挣点钱,不管多困难,都不重要。”正好,他看到了一个富人带着他的妻子乘着车在逛街,于是三毛说:“让我来帮你们推车吧。”三毛好不容易才把富人推上了桥,可是才赚了一百元。要知道,当时的一百元连半根油条都买不到。
我通过这件事,我的感想是:“在生活中,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很贪婪。”
第17篇:三毛流浪记读书笔记400字
《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是中国杰出的漫画家张乐平爷爷写的,我很喜欢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三毛,身材瘦弱,没有亲人也没有家,为了生存到处流浪,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还处处受人欺负。但他仍然正直善良、见义勇为、聪明机智、富有童趣,让人看了既心疼又好笑。
有许多人说:“我呀,就是看《三毛流浪记》这本书长大的。”我想他们一定知道三毛心中在想什么,也和我一样对三毛产生了怜悯和喜爱之情。
此时,我想起了,现在还在流浪的孩子,他们每天吃不饱,睡不好的,一天天都在度过难关。哪像我们这么好呀,有新服穿、有电视看、有书读,还有香喷喷的饭菜,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当然,我也不是说不去管那些可怜的孩子了,我们人人都要献出一点爱,只要有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张乐平爷爷一定就是看着街头那些四处流浪的孩子,心被打动了,他便拿起了手中的笔,写出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此时此刻,我也想用自己的笔,完成这篇关于《三毛流浪记》的作文,这应该就是给三毛和那些可怜的孩子最大的鼓励。
第18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2000字
漫画书《三毛流浪记》我自小就看过,没想到,在我成年后,这部漫画竟然被搬上了银屏,成为众多小朋友喜爱的动画片。
故事中的主人公三毛是一个孤儿,他生活在解放前的旧社会。如果是现在,三毛一定会进入儿童福利院,可是,在过去那个年代,他只能做流浪儿,过着露天宿地、三餐无继的生活。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有人给我饭吃,就是关怀;不叫我光头,叫我三毛就是平等;有爸爸、有妈妈、有饭吃、有书念就是幸福。可是,还有许多孩子没有幸福……”这是三毛的心里话,这也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是啊,在那个年代,还有许许多多像三毛一样的孤儿,他们永远是骨瘦如柴,衣不蔽体,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可避风雨的藏身之处,更谈不上享受温暖的家庭之乐与良好的教育。然而,三毛是个坚强的孩子,他向往光明美好的生活,即使面对苦难,也能勇敢面对,乐观生活。他把受苦受累只当玩和闹。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也学到了许多优秀的品质。
三毛是个人穷志不穷的孩子。一次,三毛在给印刷厂的老板送货的途中捡到一个钱包,他立即捡起来追上那个刚才路过的老爷爷,问他是不是丢了钱包。老爷爷一看,果真是他的,连忙从钱包里掏出一些钱要送给三毛表示感谢,可三毛挥挥手说:“这是你的,我不能要!”那位老爷爷看三毛穿着有破洞的衣服,知道他是个穷孩子,便从地摊上买了一件上衣送给三毛。其实,三毛捡到的钱包圆鼓鼓的,有许多的钱,如果要买衣服,不知道要卖多少,可三毛没这么想过,他捡到钱包的一刻,毫不犹豫地跑去找失主,并把钱包还给了失主。那次,三毛为了追失主,结果把货物丢了。三毛在大街上找来找去都没找到。此时,老板娘在家里等不及了,她便怀疑是三毛携款逃跑了。可没过多时,三毛就回来了,并如数交还了这批货款。原来,正在三毛急得团团转时,三毛的好朋友小拉利出现了,三毛便向他说明情况。小拉利劝他不用回去了,干脆逃走吧,可三毛没有这样做。他请求小拉利借给他钱把货款还了。人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毛虽说做过几天陪读,认识了一些字,他可能还不懂这个道理,但他知道:不是自己的,就不该拿。这也是做人的本分。
三毛是个诚实正直的孩子。三毛看到擦皮鞋可以挣钱,就用自己无意中捉到的一只鳖换了一副工具箱、买了鞋油,然后在街头摆摊擦皮鞋。与他临近摆摊的是个修车匠,可这个修车匠为了多赚些钱,就想出一个歪门道:他让三毛帮他把碎玻璃渣撒到附件道路上,这样就会有许多经过的车辆被扎破轮胎来修车,等待修车的人多了,擦皮鞋的人也就多了,这对两个人都有好处。可三毛坚决不干,他宁肯少擦几双皮鞋,少挣一些钱,也不愿干损人利己的事情。有个公司的董事长叫吴子福,他特别有钱,可他曾经丢失了一个孩子,他的母亲吴老太就托报社的侯记者寻找自己的孙子。这个侯记者多方调查取证,认定三毛就是吴子福失散多年的孩子,吴老太信以为真,就把三毛认作亲孙子。做了富家小少爷的三毛别提有多神气、多开心啦,他把好朋友小拉利看为座上宾,小拉利也为三毛找到了亲爸爸、有了幸福的家而高兴。但是,后来,当三毛从小拉利口中得知小秃子才是吴子福的亲生儿子时,他劝小拉利交出可以作为证据的一封书信和一块怀表,因为这两件东西都是小拉利从小秃子身上偷来的。小拉利很不解地说:“这样做,你这个小少爷就算做到头了。”三毛诚恳地说:“可是,我不能做个假少爷啊!”随后,三毛和小拉利一起作证,说明小秃子才是吴子福的亲生儿子。这令吴子福非常感动,不仅认小秃子为自己的儿子,也接纳三毛做自己的儿子。可是,好景不长,一场大火却烧毁了三毛所有的幸福,从此,他又不得不浪迹天涯。
三毛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有一个绑匪,在赛马场上听到小明的父亲中了四十万大奖,他便伙同其他绑匪绑架了小明和三毛,三毛当时正做小明的陪读,和小明在一起,所以,他俩一起被绑架了。绑匪把他俩关在郊外的一个房子里。房子有个天窗,三毛就想到通过天窗逃出去。于是,他趁绑匪不在的时候,用牙替小明解开绳子,小明又替自己解开绳子,他就把绳子搭在房梁上,和小明爬上房梁,再钻出天窗,然后顺着一棵树溜下去逃跑了。后来,三毛和小秃子在一家洗浴中心帮人搓背谋生,有一天无意间碰到了那个绑匪头子,他便想好好教训他一下,也替被他害苦的人出一口恶气。于是,他和小秃子把那个绑匪头子骗到一个阁楼,然后用滚烫的开水吓唬他,让他说出三番五次要抓自己的原因。绑匪因为刚才听说有警察来抓他,连衣服也没来得及穿就逃到阁楼上来了,现在,看着三毛提着一壶滚烫的开水,早已被吓得屁滚尿流了,不得不说出实情。面对一群穷凶极恶的绑匪,许多小孩可能要被吓哭了,哪里还会想办法逃生,或者找机会惩治他们呢?可三毛不怕坏人,他面对危险不会胆怯、恐慌,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这不得不令我佩服和学习。
三毛是个勤劳善良的孩子。一贯对三毛有偏见的学徒阿兴不慎把手夹伤了,看起来伤势很严重,三毛要求老板出钱为阿兴看病。可老板娘很吝啬,只允许老板给阿兴一块钱去看病。经过医生检查,需要缴纳三十元的治疗费。可阿兴和三毛都没有钱,不得已,三毛只好去找好朋友小拉利想办法。阿兴以为三毛借机溜了,却没想到三毛还是搞到了钱,给他交了医疗费。由于阿兴受伤不能干活了,老板就辞退了他,三毛也因此受到牵连而被老板辞退了。想到阿兴受伤后会很长时间不能干活挣钱了,而且吃饭也成了问题,于是,三毛就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三块钱送给了他。在码头上送别时,三毛把自己最喜欢读的书《光明世界》送给阿兴,嘱咐他要坚强地活下去。阿兴终于被三毛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他狠劲把《光明世界》扔进了江里,激动地说:“哪里还有什么光明世界?!光明世界就在你心里!”于是,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是啊,三毛的心就是一片光明世界,他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他希望儿童能被社会关爱,穷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他期盼着早日迎来一个光明的世界。
然而,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富人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穷人饥寒交迫,露宿街头。戏园门口排起长龙,米店打烊,还有人被逼自杀。持枪的强盗,要饭的乞丐,请愿的民众,失学的儿童,打人的警察……这便是三毛生活的真实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三毛只能度过一个屈辱、苦难的童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苦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对光明美好未来的期盼与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革命者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终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光明而美好的世界,人民过上了安定而富裕的日子,少年儿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茁壮成长。今天,“当你从幸福中一路走来,不应该忘记三毛的苦难和期盼”,也一定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第19篇:读三毛流浪记有感
在这个延长的寒假中,我读了许多课外书。可在这些书中,让我最有感悟的就是张乐平爷爷写的《三毛流浪记》。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三毛,他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孤苦伶仃,无人照顾,没有真正的家。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晚上就睡在大街上。有一次,他看见母羊照顾小羊,小狗有母狗喂养,三毛不由自主地走到小狗跟前抱起小狗想亲亲它,可是母狗看见有生人靠近,便立刻扑上去要保护小狗。三毛实在忍不住哭了起来,他多想也有妈妈的保护。和三毛相比,我们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
后来,三毛被一位好心人收留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抚养,还让三毛读书。三毛十分努力,在学堂里有几个同学用饼干、糖果馋三毛,可三毛根本就不理会,只顾认真读书。因为他想认识好多字,这样他就可以干一些简单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可好景不长,因为一场大火,这家好心人烧掉了家里的一切,也烧掉了三毛的幸福生活。三毛又只能继续流浪。
想想三毛在那缺衣少食,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时候都能如饥似渴地学习,对别人的打扰全然不在意,而我们现在的孩子上下学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专车接送,书包有人背,下雨了有人打伞,饿了有人买吃的,反而却不能一心一意地认真读书。
看着流浪的三毛,受尽了各种磨难,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比现在的我们还小几岁,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靠着自己的坚强毅力生活下去。他从来不害怕,反而生活得很乐观。而我们现在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稍微受一点点挫折就哭闹不止,想想真是羞愧。
读完《三毛流浪记》后,我看穿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分明,富人花天酒地,丰衣足食,穷人流落街头,乞讨为生,风餐露宿。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发奋读书,做一个像三毛一样诚实、乐于助人、有爱心的人。同时我也从三毛身上学会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一直要永远向前,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高晨皓)
第20篇:《三毛流浪记》读后感800字
寒假到来,妈妈让我在闲暇时间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我选择了中国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的著作,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对了,那就是经久不衰的《三毛流浪记》,每天拿起这本书我都爱不释手,甚至到晚上睡觉闭上眼睛都是三毛的样子。
文章讲述了战争时期的一个流浪儿,三毛的故事。小三毛很瘦弱,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圆鼻子头,表情丰富,三根头发颇有力气的竖在头顶上,破旧的衣衫,左脚的长裤上有个补丁,是一个意志坚强、富有正义感、不怕苦的孩子。在无依无靠的流浪生活中,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折磨,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却坚强地活着,相信光明的信念。
给我带来印象很深刻的是“扶持老人”和“全部给你”,这两个故事讲了三毛看到老人摔倒,前去扶持老人。路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不但不帮忙还在一旁像看笑话一样看老人,此时我握紧了我的小手,三毛和我一样觉得路人很过分,对路人吐吐舌头,心里暗骂:“真是没有良心的东西”。我看到这突然觉得三毛和雷锋叔叔很像,默默无闻的做着好人好事,宁可自己吃不饱,穿不暖,也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全部给你”中,三毛拿出了自己仅有的一块烧饼,先是和老爷爷一人一半,当三毛刚咬一口时,老爷爷已经把半块烧饼全部吃了下去,三毛看见后,觉得老爷爷一定是饿坏了,就把烧饼全部给了老爷爷。看到这里,我被三毛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我们要向三毛学习,成为一个做好人好事的好孩子!还有“破衣遮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感到了三毛的不幸,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争之中,还是坚强的活了下去,我不禁对三毛竖起了大拇指。
《三毛流浪记》是一本漫画,这本书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时代不同了,可这本书意义非凡,成为永恒的经典,看上去是娱乐,可体会到的是精神,我随着三毛的悲伤而流泪,随着他的快乐而开心。他一个人无父无母,吃不饱穿不暖,受人欺辱,没有温暖的家,我很同情他,在这同时我也十分庆幸,十分知足,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衣食无忧,享受着好的教育,各方面都有保障。三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珍惜现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难得的义务教育学习机会,不惧困难,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