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关于《爸爸的16封信》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关于《爸爸的16封信》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3:44:38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老师的推荐下,最近阅读了《爸爸的16封信》,此书的作者林良先生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大师,也是一位忙碌的爸爸。在女儿樱樱成长的岁月里,常常忙得没有空跟她谈话。但是,他却会利用晚上写稿的时间,尽量抽空写信给她,把许多他想和樱樱说的却没有机会说完的话,写进这些信里。一封封信、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承载着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伴随着女儿度过了那“青涩的年代”。

这本书共16封信,每一封信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书信涉及交朋友、学习要专心、做事有计划、想问题要积极乐观、不要乱发脾气和妒忌等16个方面。林良先生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女儿分享,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励、教育孩子,以自身的经验来畅谈人生,以自身的看法来告诉孩子该怎么面对突发事件,让孩子了解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问题。所以这十六封信不只是写给孩子的,我们做家长的也要读,从中学习林良先生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

如第一封信《为什么大家不理我?》,爸爸和樱樱讲述了自己因为误会好朋友而互相赌气,最后才发现朋友并非故意,而是因为他母亲生病心情不好,心结才顺利打开。藉此告诉女儿樱樱,若受到别人冷落,必定有其原因。要放宽心胸、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关心别人。爸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他也曾遇到相同的事情,犯过类似的错误,然后爸爸如何解决,得到了什么启示,这种间接的说教方式,让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林良先生说:“中小学生所想到的问题和所遭遇的困惑,如果有人听他谈谈,分析他的想法,解除他的困惑,那该多好。”

学会和孩子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是这么重要!没有沟通,怎能彼此了解?没有沟通,又怎么传递关爱和温暖?良好的沟通才能成就良好的亲子关系,当孩子愿意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什么说教方式才是孩子最愿意接受的。孩子决不是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只是不喜欢他们的教育方法,一旦我们改变了教育方法,孩子一定会更乐于接受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再忙也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多关爱孩子,弥补平时工作忙与孩子沟通少的遗憾。父母在孩子的生命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把我们当作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时,他才能向我们敞开心扉,把他的心里话和我们说,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从而使给孩子提供正确的指导成为可能。

让沟通嵌入我们的生活,生活便多了几分美好;让沟通镶入我们的日子,生活便多了几分期待;让沟通溢满我们的生活,日子便温润如玉……

【第2篇】

前些天接到学校老师的任务,让我们做家长的看《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 当时虽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但是我猜想一定是跟教育孩子有关的吧!我很想一睹为快!

教育永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一个小生命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他就是一张白纸,把白纸变成一张美丽的图画,需要我们精心的构思·细心的绘制。孩子他又像一块海绵,你给他灌输什么他就吸收什么,就像书里的林爸爸用留言条的方式教给女儿樱樱许多做人的道理 ,及时的帮助樱樱疏解了很多“人生问题”。

读完林爸爸的16封信,让我受益匪浅,林爸爸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爸爸,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在平时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不足。比如书中的第4封信《从从容容 稳稳当当》所讲的女儿樱樱三天丢了四样东西,而事实上这些东西都不能算“丢”,因为林爸爸帮樱樱把这些东西都找回来了。像樱樱这样每天着急找东西的情况,我的儿子也有,这孩子做事情总是毛手毛脚,一会儿说英语书找不到了,一会儿补充习题不在书包了,让他仔细地再找找,又全找到了。做作业的时候,不是钢笔滚掉地上了,就是橡皮掉地上了,甚至试卷也长了翅膀飞地上去了,以前我不太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以为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好了,其实这一切的发生正如林爸爸分析的都是因为“匆忙”,做事毛毛糙糙,没有条理,我希望他今后做事要提前做安排,有计划的进行,从从容容 稳稳当当。书中的第13封信讲的是“一人”对“众人”也让我印象很深,每一个孩子在班级团体中都是很出色的“个人”,“个人”是可以影响团体的,我的孩子在班上人缘很好,很多孩子都愿意和他交朋友,我希望他在朋友的团队里,“个人”是清醒的,当团队里有人做坏事的时候,千万不要麻木跟风,不能在混乱中丧失理智,对的,敢说对;错的,敢说错,做一个思想健康·健全的个人,长大了能够真正成为有敢有谋的大丈夫。

《爸爸的16封信》里没有严厉的训斥,而是作家父亲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和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阅读借鉴。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爸爸的16封信》作者是个有爱心的温厚长者,是台湾儿童文学泰斗级大师林良先生。

这是一本教导孩子人情道理的书,以往孩子会十分排斥这种训示类的话语,因为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已经唠叨个不停,再加上学校老师总是时刻提醒,孩子已经是听的耳朵起茧,有抵触情绪了。但是林良先生巧妙运用写信的方式讲述父亲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鼓励孩子在离开家庭关爱的同时,独立面对社会,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产生互动,表达关怀,使得孩子产生共鸣,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让孩子找到正确面对困难的方法,提升孩子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更好的面对社会健康成长。

在阅读《爸爸的16封信》时会发觉信中所讲的事例中有好多都隐隐与我家儿子的情况相符合,《专心的人是活神仙》和《从从容容 稳稳当当》二封信中对于孩子嫌家里太吵我没办法读书和每天上下学的匆忙慌张,丢三落四的问题简直就是我家儿子的生活投影丝毫不差。要是以前我一定会大声的对孩子提出斥责“家里太吵影响你做作业是你写作业慢的借口和托词,赶紧给我座回去认真写去”,“你没脑子啊,今天掉个橡皮,明天掉支笔怎么没把你自己掉了,就知道东西没了就要钱重买,不知道先去找啊,赶紧做作业去,磨磨蹭蹭的”。粗看孩子的缺点我提出来了,他的一点小心思被也被我戳破了,还保持了我的威严——小子跟你老子斗,早呢!暗暗窃喜。但是通过我阅读这本书后不由得反思以往对待孩子的方法有否有些简单粗暴,孩子出生到我们家是上天的赐予,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是我的幸福。他的到来给家带来了欢笑和快乐,他是需要来宠爱的,不是来我们家当儿子挨训的。看到书中的实例发现我家的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只是普遍问题,不是个例——太棒了,心里不由松了口气舒坦多了。看来跟孩子交流要有平常心,换位思考。孩子嫌弃周围环境太吵是孩子还小没有养成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害怕写作业。这需要家长来慢慢的引导,需要一个过程的不能对孩子急躁发火。孩子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缺点现在看看也不是个严重的事情,他在不断的适应成长,只是不太稳重而已,做为家长只需要些不经意的提醒就好,没多大的事。只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要经历和面对的。想想我自己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嘛,只是现在孩子生活的环境更好,信息更加发达,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更强了,不所别的就说儿子玩手游的技术可比他老子厉害多了,从哪学的,我没教过他呀,有点郁闷伤自尊!!当然我是严格控制孩子游戏时间的,一方面是为了儿子能更好的学习,更主要的还是为了保持他老子的权威,不能让他超过我的等级,至少现在不行。“嗯,今年儿子是十岁,十年后可以吧,再缓缓还太小,十五年后差不多应该可以吧,不行还得想想再考虑考虑……——呵呵,孩子的父亲们都懂得!————连接————。

《爸爸的16封信》是一本好书,一本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好书,感谢老师的推荐。

【第2篇】

近期因为生病在家休息,我认真读了《爸爸的16封信》一本书。书中通过16封信介绍了我们这一代孩子最常见的16种困惑。感觉就像父母对我的16次亲切的谈话。比如:专心的人是活神仙、最不应该的行为……

我读完这本书,我懂了不少东西。每一封信里的内容,都蕴藏了一个道理。

“只有乐观的人,才能够追求理想。有理想的人生,才是丰富的人生。乐观的态度,跟好习惯一样,是可以培养的。”我们现在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经不起一点点儿挫折。常常为学校里发生的不开心的事情闷闷不乐。比如,前两天因为某个调皮的家伙不听话,老师惩罚我们一起跑步,跑的自己很不开心,心里一直想,为什么别人的错需要惩罚我们。为了这件事儿回家后一直不开心,甚至跟父母发牢骚。父母开导我说:这是为了提醒我们,人人都应守规则,这件事不仅是提醒那个不听话的孩子,同时也在告诫我以后不要犯不守纪律的错。尽管父母说了,但是我心里还是不舒服。最近读了《“乐观”使你万事如意》这片文章后,感觉自己轻松了很多。反过来想,父母的教育的话是对的,更何况跑步也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这种善意的惩罚反过来想是对我们有益的。老师的每一个做法都是在不断的教育我们。犯了错误闷闷不乐,测验考差了闷闷不乐。反过来想,犯了错误及时纠正,测验考砸了回头找出问题。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乐观的面对生活的挫折,不是更好成长自己嘛!

“一个人除了为自己着想外,也应该替别人想想。只有在“替别人着想”的时候,你才能原谅人,同情人,帮助人。”暑假妈妈帮我报了一个亲子团旅游,就在第二天因为下雨的原因导致路途中山体滑坡,汽车到不了目的地接我们。导游阿姨让我们翻过一座山,到另一个山头上车。这时候团里有人就开始抱怨这个行程组织的不好,甚至有人吵吵嚷嚷的要退钱啊等等不和谐的声音。我当时也有怨气,但是想想,这个安排已是最好的安排了,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应迎头去解决。同时我们也应该站在导游阿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谁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每个人都应有颗原谅他人的心态。事实上,我们后来走的山路上的风景又有别样的风采,遇到了没见过的山里的彩虹和云雾。尽管后来回宾馆很迟,但是大家还是很开心。每一个都要有度量,原谅别人的不当,更要懂得换位思考。

还有几个故事没有读完,我想这本100多页的书一定会带给我很多的道理。

【第3篇】

自从我们家庭看了《爸爸的16封信》受益匪浅,这本书整体选取主题材时相当于孩子面对的16项困惑,其中9篇是与樱樱自己的心灵成长有关,另外7篇则是与他人相处有关,告诉我们家长不但要照顾到孩子应该学习如何建立良好习惯与人生态度;还要让孩子知道,朋友也是最重要的,有时候朋友可能比父母重要。这本书也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才能得到友谊,获得快乐,做了详细的剖析,大多集中在谈论心灵成长与交友的关系,受限于主题的关系,同时也给现代教育孩子的家庭从中做参考。这16封信也是给我们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做了16次亲切的交谈情景模拟。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有一个读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叫樱樱,在生活中遭遇到种种烦杂问题,发生了困惑,就会经常讲给爸爸听,而樱樱的爸爸因为工作忙碌,常常忙得没有时间与樱樱交流谈话。但是,樱樱的爸爸却会利用晚上写稿的时间,尽量抽空写信给樱樱,把许多他想跟樱樱说的却没有机会说完的话,写进这些信里。樱樱把爸爸写给她的所有信都保存了下来,到了小学毕业那年,数一数,竟有16封,我们现在所看的这本书,就是樱樱所珍惜保存的那16封完完整整的信。

这些信件内故事场景,不外乎讲述的是樱樱在家里、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困惑。爸爸试图利用各种方式让樱樱能够了解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理这些人生问题。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为:爸爸列举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樱樱分享心得,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教育手法,一般父母若在遇到孩子犯错时,或者有困难,都会直接以严厉的方式训教孩子;而林良老师选择教育孩子的方式并不同,而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自己的孩子爸爸也曾经遇到相同的事情,犯过类似的错误,然后爸爸是如何解决的,得到了什么启示,这种间接的说教方式,让孩子的接受程度也大为增加。大人爱面子,其实孩子也是爱面子的。直接打击孩子的短处是非常要不得的,这样会让他们颜面尽失,转化成愤怒,接下来有什么心事,孩子就会藏在心中,不会主动与大人交流,因为他们不想再受到第二次伤害,久而久之形成对抗心里。但林良老师教育孩子的这种方式有如在听爸爸讲故事,但故事与这封信的主题息息相关,格外有说服力。所以这本《爸爸的16封信》不只是孩子要读,家长也要读,从中学习林良老师如何对待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及让我们家庭重新体会到如何与孩子真心交流问题,更让我们家庭受益良多。

爸爸的16封信读后感500字

《爸爸的16封信》这本书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写的作品,本书还荣获台湾社会四十多年的经典作品呢。

这本书讲述的是有一个读小学高年级的女孩叫樱樱,在生活中遭遇到一些事情,发生困惑,就经常说给爸爸听,而这名爸爸是文字工作者,下班回家还要紧张地赶写稿子,只有在吃晚餐的时候才能见他一面,妈妈又不许我们在饭桌上跟爸爸高谈阔论,所以爸爸只好等深夜工作完毕后,再给樱樱写信,并放在樱樱的书桌上,让樱樱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读到。樱樱把信保存了下来,到了小学毕业那年,数一数,竟有16封,这里所发表的,就是樱樱所珍惜的那16封完完整整的信。

当我翻开书本,读起第1封信的时候,讲述的是樱樱和许达三很要好,他们两个长得一样的高,一样的漂亮,功课也都还不错,同学们都喊他们“双胞胎”。可是有一天,樱樱拿着一套新买的邮票,而许达三却没理她,樱樱很生气,而第二天上学才得知原来许达三妈妈在医院开刀了。读了这封信,我很感动,一个人不能老等着享受别人对他的欢迎。应该想想别人不是专为你一个人活着的。如果别人冷落了你,总是有原因的。把心放宽,不要计较,并且学习去慰问别人。不能只知道别人对我的热情,而自己却根本不知道别人对我的热心。

当我读到第10封信的时候,书中的妈妈替别人着想,是呀,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替我们着想,我们又有为他们着想吗?只有在替别人着想时,才能懂得和平、信义、仁爱。子女替父母着想,自然会孝敬父母。而父母替子女着想,自然会疼爱子女。一切的美德,不都是替别人着想开始吗?

读了第10封信,我懂得了:只有在替别人着想时,才能懂得和平、信义、仁爱。

推荐信息

  • 《摆渡人》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39:07

    今天我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心潮澎湃,感慨万千,特写下此书评。整本书以“生死”“灵魂”“命运”“爱情”“改变”为情感基调,成功地渲染了一种幽寂苍凉的荒原景象,却讲述着扣人心悬又温暖励志的纯真爱情。两者形成一种鲜明对比,这是为何?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深刻的道理?迪伦本是一个生活一团糟、自卑、处处与人为

  • 《阿Q正传》读后感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39:37

    阿Q转败为胜的精神疗法可谓独树一帜,在他身上也总会屡屡呈现出来奇特的效果。因此,他获益匪浅。应该佩服他的明智与豁达,总是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阿Q看到别人捉虱子,身上也条件反射似的不舒服起来,并为在衣服上捉到的虱子少而恼怒起来,最终引来一场没有理由的被打。说他骨头贱,还不如说他身上存在有一种劣根坏习惯

  • 有关《小王子》的读后感6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41:07

    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特别重要的东西,或是一个旧玩具,或是一支钢笔,再或者是一只小宠物。也许在别人眼里,它只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没什么价值,但在你眼中,它却是无价之宝,是十分重要、宝贵的。而对于小王子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那朵惹人喜爱却又令人心碎的玫瑰。那朵玫瑰很美,芬芳馥郁,令人赏心悦目,却有些爱慕

  • 关于《时间简史》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45:37

    《时间简史》读后感心得体会1300字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想换一本书来写读后感,不是不喜欢,而是这本书超出我能力范围太多了……你要是问我:“唉,你觉得《时间简史》里哪种理论最有意思?”就好比问一头大猩猩:“唉,你觉得我手机里哪个游戏比较好玩?”回答你的必然只有满脸大写的懵。   其实我在看完第

  • 有关《围城》的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49:07

    何谓“围城”?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怀着对这句话以及“围城”的好奇,我读了《围城》这本书。主人公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回国后,进出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屡屡

  • 关于《给孩子讲宇宙》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48:37

    生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给孩子讲宇宙》读后感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给孩子讲宇宙》,这本书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写给孩子的一本宇宙学普及读物。李淼教授立足地球,放眼宇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小到大、由近及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球是什么样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是怎么起源的”、“宇宙会不会有末日”

  • 《小英雄雨来》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53:07

    暑假里,我阅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书,书中讲述了雨来运用自己聪明勇敢的才智,与日本鬼子作斗争,帮助八路军的英雄事迹。雨来机智勇敢、聪明伶俐。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他与敌人斗智斗勇,在危急关头通过自己的机智化险为夷。雨来信守承诺,认真负责。他接受了武装班长申俊福的托付,给前方部队送一封鸡毛信,连夜赶往

  • 关于《物种起源》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6 18:55:37

    作为一本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生物学经典著作,《物种起源》的出现无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今天当我重温这部史诗般的名著时,是怀着一股崇高的敬意品味其中的原理思想的。而作为 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 , 达尔文 能用毕生精力 研究 生物学, 而后又提出科学证据,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 ,已经很好

  • 《我与地坛》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6:54:08

    这本书的作者想必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史铁生。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他双腿残废,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同时,他也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早已放弃生的希望,而史铁生没有这么做,他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坚持写作。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作者在这种情形下写出的

  •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17 7:02:38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父亲的死是最伤心的,也曾说过在他的老师里,藤野先生是最关心他的,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就跟他教过那超凡脱俗的名字一样。每个人的童年有快乐,有悲伤。如果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我就会向天空长吼。《朝花夕拾》就如同天边那晚霞,诉说鲁迅先生童年的苦涩。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与国民党奋战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