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保卫延安》读后感(共7篇)

《保卫延安》读后感(共7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14:57:02

第1篇:保卫延安读后感2000字

《保卫延安》是现代作家杜鹏程在1954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保卫延安》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著作,是一部只属于中国的红色经典。写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7年三月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在处于敌众我寡,武器差距悬殊艰苦的环境,残酷的战斗情况下,人们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并没有放弃,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还有陕北乡亲们的全力支持,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把战略防御转为进攻,在九里山,沙家店等有名的战役中歼灭比我方多数倍的敌人,力挽狂澜,取得了胜利。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崇高的精神,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

“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打退敌人的进攻!”的口号深深刻在我们脑海。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英勇的战士们用生命保卫着党中央,每一次战争都会有许多战士壮烈牺牲。小说中主人公周大勇的英勇形象,深深打动着我。周大勇是一个连长,一个指挥员,同时也仍然是战士中的一个。“每一场战斗,都会有人牺牲。我们陕甘宁边区的每一片土地,现在都染上了鲜血”,这是周大勇说的,也是我们读者的感想。如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再有硝烟,这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有时候,人要懂得珍惜,想想“一寸山河一寸血”,想想“一片土地一片血”,再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在周大勇的身上,普通却英勇非凡的战士的特点尤为鲜明。当听到敌人接近延安时,想到党中央和毛主席还住在延安,周大勇自然全身心都要给“惨厉的痛苦和愤怒”煎熬着的,担心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危;当敌人的子弹对着儿童和妇女残暴的射击时,周大勇丝毫不会犹豫,冲上前以自己的身体去挡住敌人的子弹射击,保护儿童和妇女;像这样的英雄人物,在面对强敌时候,也不会稍露怯色,冲锋陷阵;无论受了怎样的重伤,哪怕危及到生命,陷入昏迷,他也不会失去战斗的意志的。周大勇也是时刻能够接受人民的教育,党的教育,部队的教育,时刻在提高自己,不断的在成长。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全面地写了周大勇的这样的性格和他在这次战争中新的结结实实的成长。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他们把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相结合,坚定不移的保卫祖国,解放中国,把自己奉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的革命精神定格永恒,永驻人心,随着时间而熠熠生辉,永不磨灭。李大爷和小拴牛,他们是坚信,在面对敌人是毫不畏惧,把敌人带到悬崖边上,引开了敌人,小拴牛一个十岁的孩子,在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没有一丝丝害怕,在死亡面前,他们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面对,他们是最普通的人,却有着伟大的革命精神,真是因为我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支部建在连上;强大的动员宣传能力。我党解放全中国,靠的就是“得民心”,大势所趋。书中还描写了为了战友能安全走出沙漠,把一袋水留给他人而渴死牺牲的老炊事员孙全厚,“让连长喝吧……别……浪费……浪费东西了,让连长……走出沙漠……”他临死前仍为他人着想,真正体现了革命军队的精神;为了游击队的安全抱着孙子牛栓跳下高崖半生不遂的游击队长李玉山的父亲李振德老人,“你们都是贼!终不得好死!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他临危前不屈的话语震撼了我的内心,这真是一个浑身铮铮铁骨的老汉啊!我还清楚地记得,团参谋长卫毅牺牲后,他在一连的弟弟卫刚抱着他的尸体嚎啕大哭:“哥,你不能死啊!让我替你去死!让我替你去死……”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像融化了的铁水,一点一点地滴在我的心坎上,这真是一对情比金坚的好兄弟啊!

随着“北方,万里长城的上空,突然冲器了强大的风暴,挚起闪电,发出轰响。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岗,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落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今天的和平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严格要求自己,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的中国有着用心奋进的儿女。“我与祖国共奋进”,诸多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人像孺子牛的彭德怀爱着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军官战士们在千钧一发时振聋发聩,四面危机时力挽狂澜,优秀共产党人的舍生忘死感动了中国……他们尽职尽责,他们热爱百姓,他们心系祖国。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儿女,正是因为共和国有着像他们这样甘于奉献的许许多多的好儿女,才能在70多年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第2篇:保卫延安读后感800字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近代多少革命先驱、进步青年心中的革命乐土。1947年三月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国共谈判的面纱,部署数十万兵力对延安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展开保卫延安的战争。《保卫延安》作者杜鹏程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虽然国民党反动军队数量和装备上占都有绝对的优势,军队人数远胜于我军,可是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和从高级指战员到普通战士浴血奋战、誓死如归保卫党中央、保卫革命的精神,陕甘宁边区群众和全国人民的支援和拥护让这些优势化成了“谈笑间的飞灰”。

作品中主人公周大勇的英雄形象,在一场场惨烈的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对党、对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革命献身精神,无不深深的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战友和群众,也深深的打动着今日的我们。

在革命队伍里,上下同心,顽强奋战。作品以主力部队中的一个连为主体描述对象,重点描述了这个连在一场场战斗中体现出来的的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由点及面地反应了我人民解放军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军魂。从像彭德怀这样我军的高级将领到陈允兴、李诚、赵劲、卫毅等这些精于谋划、勇于作战的军官,从周大勇、王老虎这样在一线披荆斩棘、勇猛无畏的战场风云人物到普通的战士、炊事员,从革命老英雄李振典到拥护革命的群众,他们身上体现出来那股誓死忠于革命的精神令人敬佩,振奋人心。那种直面强敌、无所畏惧的气势和气魄,让人荡气回肠,将士的献身精神,令人感动,军事将领卓越的军事才能,让人无比自豪,读这本书,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看这部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描述,让人的精神时时刻刻被牢牢地吸引,仿佛置身在那充满硝烟的战场上,革命前辈们艰苦奋斗、英勇无敌、勇于牺牲的精神和气魄,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努力成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保卫延安》读后感

《保卫延安》是一部著名的“红色经典”,“英雄史诗”。作者杜鹏程从基层写起,描写了一九四七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国民党军以十倍于我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发动疯狂进攻的情况下,由防御转为进攻,取得西北战场辉煌胜利的故事。赞颂了无数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许多解放军指战员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整本书除撤出延安外,还写了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蟠龙镇等战役。

在这些战役中,我军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然后再次向延安进军。整本书以解放军某纵队第一连的经历为主线,重点塑造了周大勇等人的英雄形象。“年轻的老革命”周大勇既是英勇无畏的战士的代表,又是冷静果断的指挥员的代表。因为他年轻,又有对敌人无限的仇恨,他起初无法理解我军撤出延安的举动,但他是老革命,他还是理解了党中央的智慧决策,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

除了周大勇、卫毅、张培等指挥员和孙全厚、马全有、李江国等战士,作者还描写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一个长于作战善于指挥,而又淳朴真诚,甘于清苦,有“人饥己饥”精神的“人民勤务员”。他关心每一个战士和人民群众,从不摆架子,陈兴允旅长这样转述过他的话:“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住一扫帚打。扫帚虽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了它。”

作者还侧面描写了党中央和毛主席运筹帷幄的大智慧,更歌颂了陕北人民对我党我军的拥护和有力支援。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对解放军战士和指战员的种种精神深深敬佩,还感受到了我军的无限智慧。无论是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人民解放军,都有过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和战略转移的巧妙做法,《保卫延安》就表现了这种智慧。

正因这种智慧,才使我军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最终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它,红军主力可能已经在湘西全军覆没,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重读此书,心生感慨。没有解放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么有港澳的回归,飞天的成功,怎么有入世的伟大创举,举办奥运的成功突破,怎么有民生工作的大力开展,扶贫低保的大面积覆盖,怎么有“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怎么有今天的小康生活?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学习革命功臣的智慧和精神,吸取历史的教训,好好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陆文)

第4篇:保卫延安读书笔记2000字

《保卫延安》是现代作家杜鹏程在1954年发表的一部小说,《保卫延安》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著作,是一部只属于中国的红色经典。写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延安保卫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在1947年三月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在处于敌众我寡,武器差距悬殊艰苦的环境,残酷的战斗情况下,人们解放军和陕甘宁边区人民并没有放弃,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还有陕北乡亲们的全力支持,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把战略防御转为进攻,在九里山,沙家店等有名的战役中歼灭比我方多数倍的敌人,力挽狂澜,取得了胜利。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崇高的精神,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作品以周大勇连长的英雄事迹为核心,描绘了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的一页。

“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打退敌人的进攻!”的口号深深刻在我们脑海。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英勇的战士们用生命保卫着党中央,每一次战争都会有许多战士壮烈牺牲。小说中主人公周大勇的英勇形象,深深打动着我。周大勇是一个连长,一个指挥员,同时也仍然是战士中的一个。“每一场战斗,都会有人牺牲。我们陕甘宁边区的每一片土地,现在都染上了鲜血”,这是周大勇说的,也是我们读者的感想。如今,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不再有硝烟,这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有时候,人要懂得珍惜,想想“一寸山河一寸血”,想想“一片土地一片血”,再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在周大勇的身上,普通却英勇非凡的战士的特点尤为鲜明。当听到敌人接近延安时,想到党中央和毛主席还住在延安,周大勇自然全身心都要给“惨厉的痛苦和愤怒”煎熬着的,担心着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危;当敌人的子弹对着儿童和妇女残暴的射击时,周大勇丝毫不会犹豫,冲上前以自己的身体去挡住敌人的子弹射击,保护儿童和妇女;像这样的英雄人物,在面对强敌时候,也不会稍露怯色,冲锋陷阵;无论受了怎样的重伤,哪怕危及到生命,陷入昏迷,他也不会失去战斗的意志的。周大勇也是时刻能够接受人民的教育,党的教育,部队的教育,时刻在提高自己,不断的在成长。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全面地写了周大勇的这样的性格和他在这次战争中新的结结实实的成长。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他们把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品格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相结合,坚定不移的保卫祖国,解放中国,把自己奉献给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的革命精神定格永恒,永驻人心,随着时间而熠熠生辉,永不磨灭。李大爷和小拴牛,他们是坚信,在面对敌人是毫不畏惧,把敌人带到悬崖边上,引开了敌人,小拴牛一个十岁的孩子,在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没有一丝丝害怕,在死亡面前,他们没有退却,而是勇敢的面对,他们是最普通的人,却有着伟大的革命精神,真是因为我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支部建在连上;强大的动员宣传能力。我党解放全中国,靠的就是“得民心”,大势所趋。书中还描写了为了战友能安全走出沙漠,把一袋水留给他人而渴死牺牲的老炊事员孙全厚,“让连长喝吧……别……浪费……浪费东西了,让连长……走出沙漠……”他临死前仍为他人着想,真正体现了革命军队的精神;为了游击队的安全抱着孙子牛栓跳下高崖半生不遂的游击队长李玉山的父亲李振德老人,“你们都是贼!终不得好死!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他临危前不屈的话语震撼了我的内心,这真是一个浑身铮铮铁骨的老汉啊!我还清楚地记得,团参谋长卫毅牺牲后,他在一连的弟弟卫刚抱着他的尸体嚎啕大哭:“哥,你不能死啊!让我替你去死!让我替你去死……”这撕心裂肺的哭声,像融化了的铁水,一点一点地滴在我的心坎上,这真是一对情比金坚的好兄弟啊!

随着“北方,万里长城的上空,突然冲器了强大的风暴,挚起闪电,发出轰响。风暴夹着雷霆,以猛不可挡的气势,卷过森林,卷过延安周围的山岗,卷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征战过的黄河流域,向远方奔腾而去……”落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斗争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今天的和平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严格要求自己,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发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未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的中国有着用心奋进的儿女。“我与祖国共奋进”,诸多人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人像孺子牛的彭德怀爱着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军官战士们在千钧一发时振聋发聩,四面危机时力挽狂澜,优秀共产党人的舍生忘死感动了中国……他们尽职尽责,他们热爱百姓,他们心系祖国。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儿女,正是因为共和国有着像他们这样甘于奉献的许许多多的好儿女,才能在70多年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第5篇:保卫延安读后感1000字

《保卫延安》描述的是一九四七年春天,在国民党军队千倍于我军正规部队的压力下,中国国产党浴血奋战从防御转为进攻,最后保卫了延安红色基地反败为胜的故事。故事从基层写起,以我军主力纵队的一个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以基层党员,基层战士,基层民众的角度反映了一步步夺取胜利的大趋势。被誉为“英雄史诗”。

读这本描绘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最深深触动我的就是战争中精神和信仰的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真实生动的体现。这也是战争能取得胜利的真正原因——党中央、毛主席对整个战局的正确分析和英明决策,彭德怀司令员的正确部署和指挥,我军将士从高级指挥员到普通战士为誓死保卫党中央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宣布“我军退出延安”的时候,周大勇一连的战士们惊呆了,全场恸哭,百思不解,发出悲愤的喊叫,但是他们还是选择遵守命令,听从党的指挥,并且相信一定会回来,一定会胜利!举枪发誓: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收复延安!这种激动人心,众志成城的场面经常出现,不像反动势力的军队由金钱驱使,我军的将士时时刻刻怀着满腔的愤怒,报仇的恨意,对我党的忠诚和誓死统一祖国的决心而前仆后继,听到要打仗了就会激动不已,谁来扛第一个炸药包也会争先恐后,此种完完全全忽略小我和个人,一心为国为党献身的情怀给我震撼心灵的冲击。如果可以听到文字,书中的红歌也是不绝于耳,响彻苍穹。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坚不可摧的信仰,造就了全军上下誓死保卫党中央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书中的人物形象亦是十分立体丰满。以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写真实生动的反映了义愤填膺的将士们。其中,连长周大勇作为代表,英勇无畏而又冷静果断,年纪轻轻一心投入革命,对敌人怀着仇恨的怒火,在他的日记里生活似乎只有三件事:学习,斗争和前进。在逐步理解党中央的领导决策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王老虎,李诚,卫毅等基层战士的形象也各有其特点,但是他们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是党的指挥下培养出来的冲锋陷阵的人民英雄。

文中还充满着全民皆兵的现实形势。现实斗争的艰苦与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其中李老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拷问我军的去向,李老汉却故意将敌人引入歧途抱着孙子跳下了悬崖,使得解放军部队顺利地利用地形两个小时就将地热一举歼灭。这样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也毅然决然为了战争的胜利献身,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希望,多么令人敬佩!相反,国民党军队则是恶贯满盈,周大勇心心惦记着看望的老妈妈被敌人活活烧死,无数人民如此也惨遭杀害。

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这里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彭德怀总司令说过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住一扫帚打。扫帚虽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了它。”侧面烘托了他既擅长作战指挥又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的形象。

读完《保卫延安》这本书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一切,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成就,美好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新思想、学习革命精神,积极向组织靠拢,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更要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建设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6篇:保卫延安读书笔记

拿破仑曾经说好,“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在中国建党初期至建国初期这段时间,是这头狮子最困的时候,外有强敌入侵,国土流失;内有国共内战,明争暗斗,正是这种局面,导致中国的整体实力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强国,中国的国土都被侵占、消失殆尽,我们的革命圣地,因为国共矛盾,也要被占领。

在国共内战期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国共谈判的面纱,部署数十万兵力对延安发动进攻,因为人数和装备上的差异,共产党领导人不得不临时撤离延安,《保卫延安》描述了在延安的收复中,英雄先烈们的英勇行为,那种不愿为失去一寸土地而让步的豪情壮志,那种为实现祖国统一而牺牲自我的英雄气概。

作品中主人公周大勇的英雄形象,则在一场场惨烈的战争中得以充分的描写。他对党,对领袖,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伟大的革命献身精神,无不深深感染着他身边每一个战友和群众,也深深的触动着我们。

从建党至今,已经一百年了,现在的我们生活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国泰民安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出来;我们的衣食无忧,是革命先烈们吃着粗茶淡饭,啃着树皮,打出来的。我们在珍惜这份繁荣安康的同时,学党史,学习先进思想,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第7篇:保卫延安读后感600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身边的人掀起了一股看“红色经典作品”的潮流,我也随着大家的步伐,看了《保卫延安》。看过后我发觉这本书真的算得上是中国的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不仅仅是书的内容,还有书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革命精神,让我觉得又重温了那个红色的革命年代。

《保卫延安》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是一部只属于中国的红色经典。这部长篇小说真挚动人地描写了这次保卫延安战争中的几个著名战役,描写了彭德怀将军,描写了指战员中不少奋不顾身的英雄人物。这是一部描写我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有力作品。

要说最令人感动的文字,那便是撤出延安的一部分。听到这个消息,书中的主角儿——第一连的战士们的举动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连长周大勇开始传达信息了。描写这情景的话中,作者用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平时说话嗓门总是洪亮的……可是现在讲话喉咙里就憋了一团东西……”单单这么两三行,就生动地写出了以周大勇为代表的战士们,得知我军撤出延安的悲痛、激愤和憎恶敌人的感情。要知道他们是从山西不远万里赶来保卫延安的,刚到仅离延安八十里处,就得知我军撤出延安的消息!因此,战士们“就像听到命令一样刷地站起来”“呼哧呼哧地出气,脑子里轰轰作响”……这等感情,是一般人绝对体会不到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坎坷,充满了不确定,然而我在面对这些困难时往往选择了逃避,甚至选择了放弃。但是现在,在我读完这本书之后,在我认识了这些人民英雄后,我顿悟:那些障碍,那些坎坷,那些失败都不算什么.我们应该选择变强,我们要战胜困难,我们要开拓一条属于自己人生的解放之路,走向胜利的彼岸,去迎接那只属于我们的黎明。

推荐信息

  •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8:25:29

    大学时读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隐隐地被这样的农民形象所震惊,我们的一生会有那么多苦难嘛?这样的在绝境中只能默默接受,而又继续活着?福贵一直接受着死亡——他人的死亡,许三观一直用卖血渡过一次次的绝境——往往是儿子产生的困境。去年再度《活着》,福贵的一生令我痛哭,活着是那么不易的一件事,那

  • 《名著》读后感800字大全(1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9:01:59

    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弥漫在我们四周,却不被我们所察觉,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读了《爱的教育》,我更加肯定爱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爱的教育》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日记的体裁写出的。是叙述了小主人利柯每天的故事,字里行间,皆离不开一个“爱”字。父爱,母爱,友爱,师生之情……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每

  • 《目送》读后感3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9:41:29

    带着释怀与生命的和解,龙应台笔触之下的《目送》以温柔纤细描写出亲人之间的亲密互动。当我亲临这篇文字海洋之中时,带给我的是当下的感动,亦或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对于曾被余秋雨大师评价为一名真正的文化批判者和优秀文化建设者的龙应台来说,在她的笔尖之下,无不散落着深情动人,亦或是不可言喻的对待生命中刻骨铭

  • 《水浒传》200字读后感赏析【17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0:16:59

    今天,我阅读完了《水浒传》这本书,深有感触。《水浒传》主要讲述了梁山泊的好汉。其中很有名的是宋江、卢俊义、公孙胜、吴用、关胜、林冲、柴进、呼延灼、花荣、鲁智深、武松、杨志、徐宁、戴宗、李逵、史进等人。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21回,书中讲述了卢俊义活捉史文恭的情景,话说史文恭设计引宋江等人掉进他精心设计

  •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0:57:29

    众生皆是虚幻,你所认为的,并不一定是真相。正如,平凡而善良的灰姑娘,并不一定善良,她只是平凡;骄傲而恶毒的公主,并不一定恶毒,她只是骄傲。而我们,总是以肉眼所看到的表面去揣测事情的本末,并信以为真的奉为事实。对比看了电影跟小说,电影剧情与小说情节是不大一样的,电影更侧重于讲校园霸凌,它让人悲伤在于视

  •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大全(20篇)汇总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1:38:59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人物。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就如《隆中对》中所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具有江东三世,刘备凭何能与他们争强,除了一个大汉皇叔的身份,他也不过是一个小老百姓罢了。凭

  • 关于《香草不是笨小孩》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2:09:29

    《香草不是笨小孩》共讲了六个小故事:【不一样的傍晚】一天下午,香草到院子里抓蚂蚁。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摔了一身脏泥巴。突然她看到眼前有一只紫色的蟋蟀,她伸手去抓,蟋蟀连忙跳到草丛里,香草爬起来也跟着钻到草丛里……等她从草丛里爬出来时,衣服已经被刮的全是洞,这时又看到一只大大的蜻蜓

  • 关于《骆驼祥子》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2:49:59

    暑假期间,我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老舍,很好看,令人回味无穷。《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用了许多老北京当地的方言,因为巧妙地运用了当地的方言,所以让这本书更加的生动有趣,并且也让不少读者不再乏味,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也值得多读,我读这本书时也时不时地引起感悟。这本书的主人公有单

  • 关于史记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3:25:29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

  • 《贝多芬传》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9 14:03:59

    前两天,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贝多芬传》的书,觉得十分好看,很有教育意义,让我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和典故,讲述了贝多芬成长、成材的故事。作者描述时文笔流畅、精炼清晰。笔下描述的贝多芬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看了深受启发。贝多芬是18世纪的德国音乐家,他谱写了众多优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