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1921》读后感(共12篇)

《1921》读后感(共12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3:42:10

第1篇:电影《1921》观后感

如今的丰衣足食,是百年前的他们给予我们的;如今的车水马龙,是百年前的他们给予我们的;如今,我们的游历名山大川,是百年前的他们,用血汗拼来的……

他们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共产党员。

1921年7月,那时共产党刚刚成立,可谓是风华正茂,电影中,有一扇窗户极为重要,窗户里面是一位女孩,是孩子,是中国的新希望,这窗户就像一个屏障,可以清楚的看见外面的战火纷飞,却不能逾越。

窗外,是李达,是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孩子们看着,天真可爱的眼神,慢慢的变成了迷茫,恐惧,再后来,孩子们的眼神变得坚定……

我们不就像电影中的这个孩子吗?我们虽然还未成年,无法为祖国贡献太多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党史,亲眼看看百年前的革命先辈们为国而战的决心,信心与勇气,将来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为国出力!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正青春……

第2篇:《1921》观后感200字

该影片聚焦1921年前后的故事,重现了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真切的体会到了百年前的先驱们为了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跟党走,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立足自身岗位,作为一名物业服务的青年党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做好本职工作,为用户更好的服务,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更要有时代担当,为党总支党建工作添砖加瓦。

第3篇:电影《1921》观后感 1300字

万众瞩目的电影《1921》终于搬上银幕,它使人仿佛一下子置身于100年前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遥远的历史触手可及。1921年7月,在民族危亡之际,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有志青年,聚集在上海法租界,怀揣理想和信念,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此,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部影片以其青春化、生活化的真实表达,引发起全国观众的青春共鸣。它塑造了一个个激情澎湃、生动有趣的革命先行者形象。看完后不难发现,影片中的革命先驱,其实就是一群和我们身边一样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时代青年。

献身之青春光照千秋。影片中,杨开慧送毛泽东奔赴革命在湘江轮渡码头,杨开慧依依不舍,娇嗔地问了一句“能不去吗?”随即又坚决地催促毛泽东:“你快走吧!”折射出这对恋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伉俪情深。分别的一瞬间,纵有千言万语,毛泽东只是挥手致意。为了国家的独立自由,无数年轻生命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抛头颅,洒热血。杨开慧英勇就义时才29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鲜活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她面对敌人不屈不挠,最后在长沙被国民党残忍枪杀,怦然倒地时清澈的眼睛里再现了与毛泽东挥手惜别的画面。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曾几何时,杨开慧望着天上的烟火,向毛泽东发问,“人生好短,短到可能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今天的付出还有意义吗?”毛泽东坚定地回答,“当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和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献身,即便是一无所获,也值得”。一代先烈杨开慧的生命很短,但她以生命追求真理,为理想赴死的镜头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还有李大钊、邓恩铭等英雄先烈,他们被敌人残忍杀害前视死如归,是因为心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回望历史,永远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当继续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奔跑之青春激情燃烧。毛泽东在法租界混入庆祝国家独立日的法国人队伍时,被门卫强行拦在外面,毛泽东愤然挤出人群,在繁华的街头飞快奔跑起来。无疑,这种忘我奔跑是爱国情感自然流露,他想到自己年少时反抗封建家长,参加反帝运动,逐步树立救国救民理想,而今,他正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耻辱,奔向马克思主义。这个狂奔的情景,震撼着无数人的内心。祖国强大了,人民才有尊严,唯有铭记历史,发奋图强,我们的大国才能始终立于世界不败之地。正如影片中何叔衡先生谈到革命理想时所言:“挺直腰杆,自由地看我想看的世界!”

觉醒之青春喷薄而发。李达夫妇深夜里在天台上交谈,他诉说自己在抵制日货划火柴时,突然发现火柴竟是日本制造的完全懵了。说到这些,他和新婚的妻子俩人谁都没有看谁,但四目相对时,愤怒、绝望又悲哀的眼神交织在一起,两个人都落泪了。李达几度哽咽:“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王会悟回应着“已经开始改变了”。没有火种就成为火种,他们唱起了国际歌,青春的力量开始觉醒......如今,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火柴,还有火箭、火星探测器,遍布世界的“中国制造”产品比比皆是,这一切无不彰显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伟大力量。

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站在新征程,百年大党再出发。一百年,正青春,这盛世,正如你所愿。

第4篇:观《1921》有感1000字

他们虽来自五湖四海,却有共同的理想,虽观点曾有过分歧,却都有同样坚定的立场,虽没有过多豪言壮语,却可以淡然地以死明志。早期的共产党人为新中国成立不断探索,无畏流血牺牲。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创造了丰功伟业,谱写了壮丽的社会主义新篇章。但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今日重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星星之火,何以燎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华儿女,更要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必然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外国列强用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民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都未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然而,一本《共产党宣言》打开了那些想要救国救民的先进分子的思路和视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像和煦的春风吹过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就此诞生。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艰辛

不顾国际势力的阻挠,躲过明枪暗箭,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漂洋过海,把国际共产主义带到了中国。国内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决定。为不受国内外顽固势力的追捕和迫害,多次转移阵地,于1921年7月在嘉兴的一艘小船上,由13名国内共产党人和2名国际共产党员参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会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当听到国际歌响起,同志们群情激昂,热血沸腾,他们坚定眼神里对民族未来充满了希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之重大

许多早期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面对严刑拷打和死亡毫不动摇,点燃了信仰的光芒。看到最后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瞬间,鲜艳的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仿佛浮现出了革命先辈们欣慰的笑脸。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和平年代下,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我们党却带领着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的航天精神,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抗洪精神等,都成为了照亮我们世界的灯塔。我们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我们热爱的家园得到守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感恩共产党,她一直都在守护着我们!

第5篇:《1921》观后感1000字

在7月7日这个应该为国人铭记的日子走进影院观看《1921》有着特别的意义。1937年7月7日日寇悍然发动侵华战争,而84年后的中国不再是外强能肆意凌辱的。中国的强大源自我党的英明领导。

我对我党历史的了解并不亚于党员。我党虽有过错,但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我党的伟大英明之处。纵观中国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的发展,让我深感中国的崛起,不仅表现在经济,还有军事和外交。我的同村老友年且六十,每每谈及中国的变化,都情绪激昂,盛赞我党的英明领导。我于一年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源于我对党的钦佩和仰慕。

我是电影爱好者。对众多明星和当红小生参演革命题材的影片,抱有谨慎的态度。拍摄革命影片在红色7月为党献礼的初衷是好的,但观众是否会买单,从历年市场表现来看都不尽人意。票房是导演的生命线,起用大量明星参演来保障票房是常规手段,但并非灵丹妙药。如《建党伟业》中流量小生的稚嫩表演引起了观众,甚至革命后代的强烈不满。然而主演黄轩倪妮的表现没有让我失望。看过《芳华》《金陵十三钗》的观众一定记得两位的惊艳表演,那么《1921》同样值得一观。豆瓣6.7,猫眼9.4,可见好评。

我爱观影,也爱评影,可能跟语文老师的身份脱不开关系。导演用短短两个多小时向观众再现了自腐朽黑暗的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岁月,采取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叙事手法,重点回顾了1921年前后我党创立的整个过程。这样的构思举重若轻,匠心独运,而细节处理也体现了导演的用心。如马林入住的酒店前停靠着一辆人力车,牌号1949;法租界灯红酒绿,隔离在外的毛泽东心有所思继而奋力奔跑;李达通宵工作后悄声爬上屋顶,镜头背景是广阔的天空;中共一大会议转移至南湖游船继续召开,雨渐止天空豁然明朗。此外,荧幕台词更是金句频出: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你是领袖,不是少年/百姓是泛指,人民是主人/偌大的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冲着这些经典语句(当然远不止上述那些),我就为《1921》评级为“强烈推荐”。

观影时间为20:15,观影人数才5个。在人人学党史的背景下,我强烈认为青年人都应该进影院观看此片,特别是初中生。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期末历史考试不及格,更遑论对党史的了解了。年轻一代若心无梦想,痴迷游戏,自私冷漠,那么先烈在天有灵泉下有知的话,岂不心寒?

1925年,王尽美积劳成疾,病逝于青岛,时年27岁。

1927年,李大钊在北京被北洋政府处以绞刑,时年38岁。

1930年,杨开慧在长沙被国民党枪杀,时年29岁。

1931年,邓恩铭在济南被国民党杀害,时年30岁。

1935年,何叔衡在福建面对国民党围剿跳崖牺牲,时年59岁。

1943年,陈潭秋在乌鲁木齐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杀害,时年47岁。

……

硝烟散尽,先烈的名字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们是吾辈之楷模,应为吾辈所铭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1000多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齐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词,这才是青年该有的模样。

影片结束,荧幕显出“谨以此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字样。我也谨以此文祝贺我党成立一百周年,并振臂高呼:“干好教育,请党放心”。

第6篇:观影片《1921》有感800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1921》,跟随着镜头的切换与推进,去追寻红船精神,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进行了一场青春与青春的对话。

跟随画面,回到百年前,破碎山河,内外动荡,偌大的中国没有自己的“火种”,人民不能“抬头”,前方的道路在哪里?“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便成了路”,于是,他们组织爱国活动,办报纸、开学堂、搞宣讲;他们被举报、被驱逐、被抓捕、被迫害……没有组织就没有力量,没有火种就没有希望。于是,这群激情豪迈的青年人手握《共产党宣言》,唱起激昂的《国际歌》,为振兴中华这个伟大崇高的理想,相约红船之上,他们激动的唱起《国际歌》时,内心荡起波澜——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新中国的火种正在点燃,他们武装革命,不畏生死,只为创造新中国。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边被先辈的革命事迹触动,一边开始自我审视。一大代表们平均年龄28岁,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呕心沥血。而今,新时代的青年人,不乏贪图享乐,心有懒惰,浑浑噩噩之流。我们应时刻谨记,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了这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在安逸中丧失斗志。对照先辈,青年人应心怀理想脚踏实地,积极乐观,坚定信念,不推诿不退缩,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推动思想精神不断进步。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风华正茂,要珍惜时光,坚持奋斗,要在岗位上多担当多贡献,为单位做好每一件工作、贡献每一份热情,为客户办好每一笔业务、做好每一次服务,为自己积蓄能量、练就过硬本领,投身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强国伟业。

看啊,1921年的青年先辈们,华夏大地高铁飞驰,神州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1921年的青年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新时代的青年们,也定会肩负使命,与中华民族共同走向复兴

第7篇:观影《1921》有感600字

1921年,那是一个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中国。电影中黑白的色调,展现出了1921年前中国的无奈、混乱、民不果腹,硝烟四起。电影中李大钊被绞刑……衣衫褴褛的何叔衡在山中被围剿时英勇跳崖……后期爆发的抗日战争,死伤无数……我们后人影视化后的过程都如此悲壮,那,当时的他们呢?

然而山河沦落处,正是群星璀璨时。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英雄精神,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孙中山先生的“亟救万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也是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坚定信念。在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危难时刻,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突破内外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共聚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最终,无数个他们铸就了现在的巍峨大国。试想一下,如果那一天,那几个年轻人没有决意联合救国,没有决意承受随之而来的无尽苦难与担惊受怕,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想见,中国必定是积贫积弱,人民的生活必定是黯淡无光。正因那一天那群人无悔的选择,才造就了如今崛起腾飞的东方巨龙!若无一党公心在,哪有万民洪福长?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浮云漫卷去,流水百年间。百年历程一弹指,曾经的少年不再年少,但我们的祖国永远年轻!那一年,你们在红船上立下誓言,誓要铺开中国未来的路;今天,中国的旗帜飘扬在世界东方,我又一次抬头远望,胸中热流激荡。这盛世,你们看见了吗?这盛世,如你们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你们的选择,铺开千秋盛世;你们的功绩,定将万古流传!

第8篇:电影《1921》观后感500字

百年沧桑之巨变,百年前的中国由于封建时代的腐败无能,把大好河山割让给了西方列强,从此中国成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国家。1921电影前述主要说明了中国从落后受欺,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影片给予历史最真实的呈现,展现出了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伟大的新篇章所做出的努力,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平均年龄28岁,是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谱写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是站在那些付出青春生命的可敬的人,为我们铺平的路上奋勇向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电影中的李达日间办学,夜晚奋笔疾书;李达太太王会悟,内外辅助,相得益彰;何叔衡说贡士跪拜老佛爷的无奈;李启汉带领英美烟草工人数日罢工的坚持。这些身影,每个都是希望的火种,在这一刻他们相聚在一起,将革命的火把越烧越旺,照亮了被列强笼罩的中华大地。

看过全片,我更深刻的明白,每一个参加革命的先驱,尽管出发点各不相同,但最终的目标则是完全一致。在寻找正确前进道路的路上,需要一种理想主义精神,不屈服于现实苦难,从而以更坚定地决心,从容面对道路探寻中时刻会出现的流血与牺牲。我们作为今人永远无法体会当年为新中国成立付出一切的革命者的心境,当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动于他们曾经付出的一切,并对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感到幸福时,已然是对那些先驱的一种回报与致敬。感谢他们为这个国家的所有付出,作为后来者,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

第9篇:《1921》观后感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有关建党的红色电影也是相继上映。趁着周末点映,有幸观看了电影《1921》,电影以巴黎和会引发的“五四”运动开篇,带我们走进风云崛起的1921年。电影用了很多笔墨来渲染那时候共产党员所面临的艰难环境,以新的视觉真实还原再现了党代会召开前后的场景,展现了一百年前青年的精神面貌及人生选择。

影片历史人物众多,在还原我党那段特殊历程时,虽线索众多,涉及历史人物众多,但影片依旧杂而不乱、主次分明。既具备历史片的史诗感,又抓取了几位重点人物,极好的突显出角色的生动性,比如黄轩与倪妮饰演的“革命夫妇”,张颂文饰演的何叔衡,都是群戏当中特别亮眼的存在。张哲翰饰演的萧子升与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关于救国道路选择问题的一段交锋戏也是极其精彩。刘昊然饰演北大学生领袖刘仁静,做到了“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演出了他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血激昂。火烧赵家楼这一在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真实呈现在银幕,让人心潮澎湃。一大会场上刘仁静面对共产国际的据理力争,让人看到早期革命者的坚定。

1921年一个将将开始的年份,一个将永载史册的年份,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有一个时代的任务,那个时代的热血年轻人的伟大使命就是救国存亡不断地寻找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当影片中的人物唱起《国际歌》的时候,我浑身热血沸腾了,这部电影可以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致敬。百年前的中国,内外交困,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幸而有一群那个时代满怀理想和壮志的年轻人奋勇而起,勇担重任,献身革命。感谢那群觉醒青年的坚信、不屈和那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才激起了更多被压迫的无产阶级的奋起反抗压迫的勇气,才有了后来日渐强大的中国。1921—2021,中国共产党用百年的奋斗,换来今日的国泰民安。

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将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时代的接班人,也相信2021年的百岁生日会是我党一个全新的起点,因为如今的我们和一百年前的他们一样朝气蓬勃,心中一样装有星辰大海。

第10篇:观电影《1921》有感1000字

1921,一组简单的数字,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载史册的年份。1921年7月23日晚,在上海法租界一处稀松平常的民房内,13位年轻人围坐在餐桌四周,热烈讨论着中国未来的走向。这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些热血青年从民族救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坚定信念,宣告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迈入历史新篇章。

观看完由这段历史改编的电影《1921》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望当时的时代背景,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宛如一盘散沙。穿越历史,我们在光影中相会,殊感其历程之艰辛,意义之重大。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初代共产党人年纪不大,却处处闪烁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毅光芒。

1921年中共一大13位与会代表,平均年龄28岁。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而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青年眼里滚烫的星河,是代代相传的薪火;青年心中大美的山川,是熠熠生辉的祖国。”百年前,我们的“同龄人”把青春当做火种,将理想照耀中国。百年后,他们的故事依然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引领着我们。

这不禁让我想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在危急时刻,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筑起了保卫生命的钢铁长城,其中不乏青年人。据统计,全国共有4.2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1.2万多人为“90后”,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褪去青涩稚嫩,担起使命责任,践行“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的誓言。除此以外,在脱贫攻坚战中,在抗洪抢险的一线,在卫国戍边的高地上,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沿着先烈们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影片中,青年毛泽东动情地对爱人杨开慧说:“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国家,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可以选择自己的理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年轻新生政党,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一路,我们跑了一百年,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而不惊、洒热血而无悔;这一路,充满荆棘坎坷,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未变;这一路,乘风破浪展芳华,不忘初心再出发!

时光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更应当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如此,看延乔路繁花似锦,伴祖国锦绣河山。

如此,听新青年铿锵呐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第11篇:《1921》观影心得体会

感悟《1921》,我深感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传承与担当就是要心中永存充满少年感、青春感的信仰。

1.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毛主席说:“共产党员要经得起糖衣炮弹的攻击”。物欲横流新时代,各种思潮鱼龙混杂。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要在学习《1921》革命先烈为追求信仰,不惜牺牲的精神的同时,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作为我党长期执政的定海神针,传承老一辈无产者追求救亡图存,坚定为民情怀的动感于激情。

2.要勤于思,善于学。市长徐结强同志说过,办公室工作人员年轻,有朝气,但学历、经历,不等于能力。《1921》中13位时代的主人,用各自的学识与见识,把准时代脉搏,擦亮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今天的我们,要做好时代的先锋模范,就要在勤和学上下功夫。多学业务知识,争做工作的懂行人。

3.要谦、恭有度。影片《1921》的13名代表充满了青春与激情,给人呈现出文质彬彬的谦恭与朝气。剧情中有段李达对《共产党宣言》中“百姓”改“人民”的翻译,面对印刷工人不解的谦让,和恭维“人民”至上的坚持,让人十分感动。新时代的群众工作,我们更应传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涵养,做到谦恭有度。

4.要在创先争优中得到磨练。习近平同志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学习党的历史,不仅仅是学习党的革命历程,更要学习这种坚定信仰,迎难而上,不断总结,创先争优的精神。作为办公室工作,就是要勤于调研,不断总结,争做市委市政府参谋决策的驱动力,不做政策落实的肠梗阻。

5.要讲正气,充满正能量。局室工作重点在服务。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代表市委、市政府的形象,代表的是党的执政形象。我们的原则就是公正,充满正能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党的信仰,维护好党的先辈们的光辉形象。

第12篇:电影《1921》观后感1000字

电影《1921》讲述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历经的种种磨难。电影真实再现与还原了一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性时刻。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广受压迫的知识分子们纷纷觉醒,革命的火种被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们彻底点燃。

在风雨如磐的动荡年代,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志士们,怀着满腔热血,担负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他们一次又一次躲过国际和国内势力的监控与追踪,最终聚集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此,中国历史开启了全新篇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自建党至今,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光辉岁月。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又如初生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天起,中华民族就有了更加挺拔的脊梁。

在历经建党初创的艰苦磨难,北伐战争的顽强奋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战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的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始终同全体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回顾影片,其中有很多台词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令人印象深刻。

身陷囹圄的陈独秀在李大钊前来探监时,情绪瞬间爆发:“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李大钊坚定地予以回应:”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此语一出,掷地有声。毛泽东面对动荡时局,直抒胸臆:“为理想奋斗,为真理现身,即便一无所获,也值得。”

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们用热血和青春,激荡着旧中国,开拓着新世界。我们不由得惊叹于他们为探索出一条救亡图存道路的执着,也因他们面对的危险时刻而屏住呼吸。当影片中的他们憧憬着对未来、对新中国的展望时,这一刻,观影的我们也被他们深深感染。

一百年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寄予厚望:“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正如《新青年》发刊词中写的那样:“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百年潮已起,青春起而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义务从革命先辈们的手中接过火把,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不负期待。

标签: 《1921》读后感

推荐信息

  • 《骆驼祥子》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05:24

    从古至今,从过去到现在,人、社会都在不断发生改变。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祥子悲剧的改变,也看到了新中国社会风气的改变。祥子来自农村,日益凋零衰败的农村是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了城市,选择了拉洋车。他习惯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城市似乎给了祥

  • 《愚公移山》读后感4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08:54

    我想大家都听过《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吧!文中讲到:古代有个老人,要铲平家门前挡路的两座大山。他的邻居认为不可能,但老人愚公说:“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我儿子死了,还有我的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但山却不会一点一点的增高的,铲一点就低一点,左后铲平的。是啊,我明白了,也许有人认为愚公太愚昧,那你就错

  • 《电话里的童话》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09:24

    这个故事我非常的喜欢,里面讲就是药品推销员彼安吉常年出差,小女儿要他每晚给她将一个故事。于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他每晚都会给小女儿讲一个故事。这本书收集了他的六十多个小故事。由于电话费的缘故,这些故事都会比较短。这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有时候接线员为了听他的故事,停了所有的电话线。这本故事是意大利的

  • 《老人与海》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11:54

    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老人与海》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人出海打鱼,整整八十四天,他都要一无所获。但是,老人病没有退缩,最后钓到了一条马林鱼。这条鱼巨大无比,比老人的船只还要长。老人和这条大鱼在茫茫的大海中搏斗了整整两天两夜,最后,老人战胜了从未受过的艰难考验,把大鱼刺死,并将其拴在船头,然而

  • 《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12:24

    金的命运其实十分悲惨,他在21岁时就已经瘫痪,被长期固定在了轮椅上,可是,他没有向困难低头。我非常喜欢霍金在接受一位女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想到这里,我对我们所有健全的人都感到羞愧,霍金是一

  • 关于《本草纲目》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17:54

    中华有很多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都很受人们的喜爱。每一本名著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使读者对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本医学史上的著作,作者李时珍用26年的时间写成了这本本草著作。《本草纲目》共有52卷,卷1介绍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种,这本书列举了:草药的别名、解释命名

  • 关于《智慧比漂亮更重要》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15:24

    谁不想有一个漂亮的小面孔,可是面孔是父母给的。再美的姑娘也有老去的时候。而智慧不会,它总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智慧比漂亮更重要》教会了我们这个道理。这本书的主人公袁媛因相貌平平而被同学们视为“隐形人”,被一群调皮的男生评为全班最丑的女生,大家都嘲笑她,讽刺她。但是智慧的她不仅作文得了

  • 《悬崖之上》读后感大全(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20:54

    每逢节假日,就会有一些大片会上映,今年五一也不例外。劳动节期间,众多电影纷纷上映,为我们的假期时光增添了许多的快乐,在众多的电影中,我最终选择了这部张艺谋首度执导的谍战大片《悬崖之上》。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是相当强大了,有张译、于和伟、倪大红、雷佳音和沙溢这些个实力派演员凑在一起的电影,只要他们

  • 《沉沦》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19:24

    一百年前的十月,即一九二一年十月,一部小说在上海泰东图书馆悄然出版,在随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部小说,犹如燎原之火,迅速传播,火遍了全国。它的热度和巨大的阅读量,甚至超过了三年前鲁迅先生的成名作《狂人日记》。而对它的讨论,也随着传阅的增加而日趋白热化,几乎引发了一场文坛大地震。爱它的人,将其视为经

  • 《蓝鲸的眼睛》读后感(共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9:23:54

    最近我看了《蓝鲸的眼睛》这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他得了一种病,她的视力在一天天的减弱,医生已经不能治好她了。爷爷知道,只要把蓝鲸的眼睛给小女孩,她就能重见光明。爷爷就出海去找蓝鲸,把它的眼睛摘下来,给了小女孩。蓝鲸失去了眼睛后,变得很愤怒,它开始破坏海岛、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