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心得体会
很荣幸通过这学期中旬的青马遴选加入了杏林青马这个大家庭,并且成为王新老师手下的一名学员。老师这学期给我们邮寄了两本书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本名叫《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想要通过阅读这本书籍来更好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但真正开始阅读的时候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列宁所说的话都给我留下更深的感悟。
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那个时代,但又超越了它所居时代。既是时代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所在。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在这本书中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首先我认为这句话的真理性不仅仅是用于对待科学事业方面,而应该是在我们整个人生中都随时受用的,自强不息是一个人重要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所以这句话具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其次,它也包含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道路也是坎坷曲折的.只有我们努力付诸于实际行动,敢于实践才有可能成功,敢于实践,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勤奋刻苦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韧劲。
古今先贤,多少文人墨客都是敢于实践、敢于追求才获得的成功,敢于实践方能实现,但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为了心中的目标或希望,决不妥协一直坚持奋斗下去呢?不轻易妥协、不轻言放弃,跨越时间仍然坚持心中的目标,坚守初心,正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现在的舒适生存环境已经给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学习背景,杏林青马就是连接我们青年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桥梁,让我们在平常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巩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仍能出淤泥而不染,健康发展。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更加坚定了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决心,武装大脑,努力掌握科学的理论体系,掌握其基本原理、精神实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学习,努力进步,不单单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杏林青马成员,更要成为一名有志向、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郭赫睿)
第2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心得
读了疫情期间老师为我们寄来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也使我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书中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大众所理解、所接受。将理论知识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出来。
马克思在17岁的时候就曾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但是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就是一个伟人的胸怀和抱负,他真的用自己的一生做到了。作为一名犹太人,马克思遭受到了巨大的种族歧视的压力,作为自由和平等的坚定支持者,他清晰地认识到这个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的社会无法实现,因此慢慢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自从在中学时代立下了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志向之后,他便开始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直到写作《资本论》充分汲取康德的推理能力,灵活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使这样一个体系在中国扎根。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能够明明白白讲述其中关联,又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释、法、墨,统一起来的理论体系,不仅仅具有政治意义,还能帮助中国的精神文明在世界崛起,它一定会在中国掀起一波思想热潮。
学习马克思主义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设定,不仅个人需要信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信仰,需要目标。马克思主义能够号召起人民,净化我们的心灵,团结起来改造社会,建设国家。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让我对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有了一些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也会继续在青马工程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芦佳莹)
第3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史、世界思想史上的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伟大思想,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已经改变了全世界、改变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从来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可以如此广范围、深层次、全方位地影响着世界和社会进步。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切身体会更加深刻。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话是马克思所言,在整本书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首先这句话的真理性不仅仅是作用于对待科学事业方面,而是在我们整个人生中是随处可见的,所以这句话具有举-反三的功效。其次,讲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道路也是坎坷曲折的只有我们努力付诸于实际行动,才有可能成功。这句话很精辟,内蕴深奥,给予我们发展的曲折性哲学大理,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的目标,希望我们能够铭记这句话,做新时代积极向上,脚踏实地的大学生。
其次,我被书中的辩证法理论所吸引,辩证法教会了我们处理事的态度,让我们树立了辩证法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人生道路中可谓一笔财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告诉我们一一个相对的思维方式,世界上没有绝对运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其中,我被辩证法吸引,辩证法告诉我们处理事的态度,让我们树立了辩证法的思维,这种思维在人生道路中可谓--笔财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告诉我们一一个相对的思维方式,世界上没有绝对运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推理而得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好与坏。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谈及到角度的问题,做人做事的角度。所以,我认为在读《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中,根据原理可推论出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给我们内心的小困惑打开一扇门,当你迷茫困惑时,打开马克思这本书读一一读,你也许就会想明白很多事。为你的心灵排忧解难。同样,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在我们国家与民族同样适用。例如,我国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中历来注重标本兼治的原则,这就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辩证。在生态发展中,习主席提出了政治生态同自然一样,稍不注意就会污染,污染就会付出很大代价,强调了必须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这要求体现对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的要求。
可见,这种辩证法理论体现在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整体的发展,小到个人的发展,他对我们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教会我们如何对待一件事情,怎样去做?将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希望我们能够将马克思的辩证理论时刻铭记于心,用它指导我们的实践,为我们个人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指明方向。
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作为“战略工程”。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同时,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这也决定了他们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其西化、分化战略的主要对象。只有做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的工作,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贾东晔)
第4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800字
今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让国家和人民们都措手不及,也将许多计划打乱,这届青马学员与导师们也一直是线上见面,我们虽还未与基地的许多老师见面,但却收到了老师们通过书籍给我们传递出的关心。我在这段时间读了《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部分章节,从中也体会到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所谓大众化,就是为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掌握、为人民所运用,从而指导人民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赢得最后的解放。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般性的常识或经验;大众化不应仅仅被理解为理论的通俗化、具体化,不应当改变马克思主义“人类知识的总和”和人类文明发展结晶的品格。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依然作为一种广泛吸取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思想体系而存在,依然是同革命的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一道前进的,并根据人类社会进步要求与形势发展需要改变自己的发展形态,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学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
新时代,我们青马学子依然要传承好《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同时,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于小涵)
第5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后感1000字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是一本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书,韦正翔老师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艰深晦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炼到这本书中。有些东西学完是可以使人有技能上的长进,而马克思主义是可以通过确立人的正确的信仰而改变人的幸福指数。这本书有数不胜数的精辟理论,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概述我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碰撞”。
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层面对人类的意义重大。第一,社会发展目标的设定。个人、社会和国家都需要信仰,国家的信仰就是国家的发展目标要能够使得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第二,领导力的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能号召起人民的,以后我们将看到这种理论的力量有多大。第三,心灵的进化。马克思主义能够帮我们把心灵进化到具有共产主义追求这样的层次。第四,如何修身、平天下。二者是儒家文化中所追求的目标,知“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能够实现心灵的进化,从而得到深层次的人生幸福。
马克思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马克思才是中国崛起的精神领袖,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资本主义国家或向西方学习技术层面的东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代领导人审时度势,根据国内国外的形势,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各时代中国国情的伟大理论,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蓝图,有力促进中国的全方位发展。我们也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搞成功了,中国算是“独领风骚”了,如果一味地去模仿照搬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何谈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呢?
近期,美国对我国的小动作也是接连不断,通过国会制定所谓有关香港、台湾和新疆的法案,无脑批评中国的人权状况,干涉我国内政。我们还可以看到美国一直在试图打压我国的发展,包括加征关税、华为高官被指控、中兴事件等,最近美国也是毫无来由地关闭了我国驻美国的使领馆。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美国的动机就是要称霸世界,它通过“围棋原理”进而逐步实现美国的单极化。美国政府一直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以上对我国的政策便可以看出,如果国家过于强大,美国就会与其形成竞争的关系,进而对其进行打压,我国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反之,国家实力较弱就会扶植。这样美国就像是一个操盘手,通过多极化来实现其单极化的政治目的,进而控制全世界。
最后我想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在很多国家被实践,不同于一些政治理论只是纸上谈兵。一部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为其所用,要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长期的学习与实践。(靖小龙)
第6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以简洁大众的言论入手解释马克思主义思想,韦老师在为我们阐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中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的课”,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信仰,帮我们走出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迷茫,获得一种深度的幸福感。
马克思是我们现在的精神领袖,未来仍然会是中国崛起的精神领袖,而且以后会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领袖。读这本书之前,仅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仅仅领悟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心中仍然存在“我们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疑问,通过这本书籍的学习,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实际上给我们国家创造了一个非常难得的从精神上崛起的机会。
依靠着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的儒、道、佛、墨、法都整合到一个体系,从而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来复活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高超之处也就在于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统一的形式,并且把这些东西全部激活以后能够使他们在全世界通行,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可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翻译器。所以,马克思之于中国绝对不只是政治意义,他还能够帮助中国的精神文明在全球崛起。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唯物辩证法部分是服务于消除宗教和论证共产主义信仰这个目的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通过这本书籍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唯物辩证法是一个总体的方法论,并且十分强调其科学性。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物质,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和丰富自己,同时也可以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是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普遍、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张雯)
第7篇: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读书笔记800字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
翻开《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韦正翔在扉页上如是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希望走出迷茫、追求崇高信仰、获得深度幸福的人们!”
对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一开始我是抱着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心态去阅读的,但是我未曾想到这本书没有我想象中的枯燥,作者诙谐有趣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她不仅在讲述马克思主义也在讲述哲学,讲述人生的道理。
通过了解这位老师的经历,了解她的人生故事,从她的口中了解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
大概是她的人生与我而言过于精彩,我读的反而津津有味。
这本书带我感受了人生的哲理,人生的道路坎坷曲折,我们需要努力生活,在这期间我们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得我们有贡献社会的动机,社会也因此发展。
我对哲学并不了解的,但通过这本书打开了我对哲学的认知,初步的认识了马克思主义,从门的缝隙里窥见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列宁所言:“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讨论,加以批评,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
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本书他重点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他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发展的根据来源于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由于时间不能倒流,因此人生无法重来,所以我们才需要把握好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引导我们,让我们不要走弯路,或者感觉到后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探寻救亡图存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得到了解放,她在发展中带领中国同胞从贫困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强大。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的广大党员、人民群众指引方向,引领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多数人的思想有了依靠。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也是人民的选择,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才能有力量,民族才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