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韩非子》读后感(共3篇)

《韩非子》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03:54:55

第1篇:韩非子读后感800字

《韩非子》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当然本书著作初为研究帝王之术,进而辅佐弼王富国强兵而一统天下。读国学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韩非将法、术、势结为一体,推行法治以使秦国统一六国,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亦可使当今的我们反观自醒、日日精进。

在党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战略方针之下,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仍然值得借鉴。“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指导意义。此外,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大重要内容。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思想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其中《八奸》一章对于人主的自查之见鞭辟入里,“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雍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人人都有喜好的事物,但如果喜好被他人利用,将有可能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古代君主因声色犬马而国破家亡,当今多少干部利令智昏而贪污腐败…。

《有度》中写道“国无常强,奉法者强则国强”,其中之法就是一套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并且从上到下执行,君主公证明察,大臣依法办公。此强国之法。

治国和自制毕竟不同。治国重罚而轻赏,以人的趋利之心不若避害之心,惩罚的效力要大于奖赏。自制的对象是自己,罚则生厌,生厌则难行,所以要以赏为主,以罚为辅,赏罚明确而又有信用,对自己的法治就能够成为现实。自制是意志与潜意识的斗争,斗争都是长期和残酷的,要讲究技巧,讲究应变。人生是漫长的竞争,终日行健不移的来适应环境,人必定会有所成就。以法自制的效力,从长远看来必然是最佳的,而“法”的精髓就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书多以历史上的失败经验为例,其中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深入浅出但发人深醒,读书时反向自己或曾如其中之人,鞭策之力令读者深思。

面对诱惑我们往往不能及时觉察,知过能改亦是一种进步,读韩非可以让我们有一种自我危机意识,进而不断反思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界限,我们每个人都遵纪守法、正直为人,这对于我们的社会和国家都是一种人文素质的提升。(郭瑞)

第2篇:韩非子读后感2000字

在讲韩非子之前,首先我要谈到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人,那就是商鞅。商鞅“徙木立信”,推行革新之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国百姓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个猛男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商鞅宣示变法开始。商鞅懂得用诚信赢得民心,从诚信入手树立改革者的形象,这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中最彻底的一次。

商鞅就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要论资排辈,在他前面的法家先贤有管仲,有吴起,而在他之后,最有成就的当推韩非子。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而战国末年的韩非子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可是你们知道吗,韩非子的老师却是儒家大师荀子,但是他却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希望借助权术,赏罚分明,以此来驾驭群臣和天下百姓。韩非子主张“归本于黄老”,其理论与道家思想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由此可见,法家似乎又是衍生自道家思想的又一个流派。

韩非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韩非本是韩国公子,少有凌云之志,但是却有口吃,说话不利索,于是转而著书立说。我们今天看到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都是韩非子的杰作。

韩非子也是一个“愤青”,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悲愤和失望。于是,韩非子发愤著书,先后写出《说难》、《孤愤》等文章。他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

这么看来,秦王嬴政是韩非子的铁杆粉丝,秦王为了得到韩非子一见,立马下令攻打韩国。韩王原本就不重用韩非,见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子出使秦国。韩非子与秦王一见如故,本以为君臣相依,能书写千古功业,却不料被人陷害,这个人就是他的同门师兄李斯。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说:“韩非是韩王的公子,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子肯定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大王不用韩非,也千万不能放虎归山,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根据秦国法令的规定,狱中的囚犯无权上书申辩。韩非子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命丧牢狱。韩非子死了,可是又没有死,秦王在李斯的辅佐下继续推行韩非子的治国之策,遂灭六国,统一天下,威风八面。汉朝以后历朝历代莫不阳儒阴法,法家思想一直在中华史册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那么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就是十八字方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什么叫事在四方?就是国家大事在在全国各地。要是关键,关键在哪?就在君主手上,在中央。什么叫圣人执要?就是君主抓住了这个最关键的的东西。四方来效,就是四面八方都自动地会来为你服务,你用不着做什么。所以你可以清净无为垂拱而治,这其实就是源于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治,这个道理也简单。一个国家有多少事情,你君主一个人是做不完的,君王要干的事就是把这些事情分配下去,让部下各司其职。用韩非的话说,只要让公鸡去打鸣,让猫去抓老鼠,君王就可高枕无忧了。你只要看看那猫抓住老鼠没有,只要看看每天早晨公鸡打鸣了没有。没打鸣你把它杀了换个能打鸣的。这就是你的工作。打鸣这个事情你自己不要做,这叫无为而治。韩非子其实还是很聪明的。他的无为是他献给君主的一把刀子,只不过是一把无形的刀子。

这是法家的第一把刀,就是威势。法家第二把刀呢,就是权术。你光有地位不行呀,还要有手段,这个手段就是权术、权谋。

法家的第三把刀才是法,法的概念不完全等于今天讲的法律,其中包括我们今天讲的一部分法律,比方说刑法,在韩非子那个时代,一切明文规定的都叫法,包括法律也包括法令。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除了三刀,还有两面。而实际上他的二面就是赏和罚。赏是给你好处,利诱;罚是给你坏处,威胁。软硬都有一手,甜头苦头都有。

赏和罚这二面加上势、术、法这三刀,合起来就是韩非的“两面三刀”,当然,这也就是法家思想的“两面三刀”。

由此可见法家是不同于儒墨道三家的,儒家也好墨家也好道家也罢,他们的主张都是治病的药,孔子的药方叫仁爱;墨子的药方叫兼爱;老子和庄子的药方叫无为,其实就是不吃药静养。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最高统治者只要紧紧握住手中这把杀人的刀就可治国了。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所以说法家就是这么任性。

当今之世,谁最“霸道”,当然就是美国。最近,美国宣布对中国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不带这么玩的,可以说就是手起刀落,杀人不见血,推行的就是蛮横不讲理的霸权主义。当然,他忘记了霸道的鼻祖在中国,所以随后中国就予以反击,对600亿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对于贸易战,借用外交部发言人的一句话:“我们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贸易战”。如果有人打到我们家门口,我们必然会奉陪到底。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这就是法家的霸道。在当今这风起云涌的世界。我们的国家,不可过于霸道,而绝不可不霸道;我们讲霸道,而绝不讲霸权;我们渴望和平,而绝不求一时苟且;我们的民族,是傲立世界的雄狮,而绝不是那畏畏缩缩的东亚病夫。

我们要铿锵霸道,声振寰宇地昭告天下: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第3篇:韩非子读后感

在整个中国封建君主时代的统治思想中一直就存在着两个“圣人”。一位是孔子,他是显性的,被历代君主所宗奉。另一位则是韩非子,他是隐性的。韩非子的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被君主帝王们走私式地在暗地里运用。简而言之,就是所谓“外儒内法”。

韩非子思想主体是政治思想,他倡导的“帝王之学”,就是法、术、势兼治的专制论,存在不少负面的糟粕。但在我们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并加强干部管理的今天,如果能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客观地学习《韩非子》中合理有效的精髓,《韩非子》将是可资我们借鉴的巨大宝库。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有三大核心主张,第一主张是“法”。法既是抽象意义的法律法规,也指具体的法律条文。韩非子首先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四个字,他推衍出一个结论,国家的治理,也必须有一道最基本的底线,这条触之必死的底线,就是法。建立并掌握了这个底线,国可大治。他强调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他举例道,卫嗣君时,一个罪犯逃到了外国,卫君照会对方国家,想方设法务求引渡回国归案法办,即使割地赔城都在所不惜。这种维护法治的严肃精神至今令人叹服。韩非子还认为,“法”落到执行层面,就是二柄,即德与刑,或者说,赏与罚。把二柄运用好,法治就能落到实处。至于如何运用,那就牵涉到“术”的层面了。韩非子的第一主张“法”为古人提供了消解人治推行法治的有效途径和制度安排。在当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韩非子所倡导的法治精神和实践理念的现实针对性是不言而喻的。

《韩非子》中第二主张是“术”。“法”是要公开的,而“术”则是暗藏于君主胸中的心计,是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手段。他认为要想办法做到“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即君主行事要让群臣感到高深莫测、捉摸不透,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将一切错误推给臣下。于是他煞费苦心地考察与研究了奸臣的各种行径,并从人性恶角度给君主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手段,归纳出一系列察奸、识奸、治奸、防奸的政治权谋,这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是十分罕见的。今天的人们,若细读它,恐怕没有一位不被这种种记录惊呆。辩证地看,韩非子所主张的第二主张,在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干部监督、行政管理领域中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在维护中央权威,遏制部分地方、部门、行业坐大,平衡社会关系等方面,在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在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问责制度等方面,适当运用策略和方式方法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韩非子》中的第三主张是“势”。即指权势,统治权,是实施法治推进行政的前提保障,山上苗比涧底松优越,原因在于它得势,虎落平阳被犬欺,原因在于它失势。法和术的实施前提是大势大权在握,法和术的实施结果是大势大权握得更紧。客观地看,“势”解决的是统治地位的合理合法性问题和巩固加强问题,这个问题在每个时代每个国家地区都普遍存在,以普惠人民为出发点,积极有为地完善自身,通过巩固自身地位来巩固为民所享的成果,这种“势”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我想,在当前这种形势下,《韩非子》的特殊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韩非子具有比较明确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认为自然界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其总规律是“道”,其特殊规律是“理”,明君把握好总规律才能治国安邦。他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和扁鹊见蔡桓公的典故提出了“质量互变”的看法。韩非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尤其突出,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号,而且充分地论述了矛盾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韩非子还提出,在面对重重矛盾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在两点论的基础上坚持重点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都必须依赖于感觉器官,来源于实践,因此韩非子在整部论著中经常提到“参验”,即循名以责实,用主流思想话语来解释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韩非子非常注重逻辑思辩,而且理论基本都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遵守一切以实践为准,而且很重要一点,韩非子不但提出的政治主张,还都详细规划了”力求可靠“的实现手段。韩非子从人性角度思考问题在百家中也是很独特的。虽然韩非子思想有着很多的权术,但在当时有很大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让它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推荐信息

  •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精选【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2 17:45:00

    我非常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让我知道我的渺小,世界的深邃与神奇。它仿佛近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大人们总是说,因为有许多个“为什么”,所以这个世界是美丽的。于是我开始为了一个个“为什么”而努力,挖掘出世界的奥秘。一个个“为什么”,填满了我人生的每一个驿站。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我的动物朋友、奇妙

  • 关于《亮剑小说》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2 18:21:30

    【第1篇】一位团长李云龙,在经过数次战役后,他的团已经很有名气了,有不少高级干部都和他有关系,但这人脾气暴躁,没有一点文化,唯一的优点是会带兵会打仗,和政委总是搞不好关系。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分为左派和右派,两派互相打仗,弹药也是抢来的,那时李云龙是野战军的军长,见左派动起了他的军火库的主意,而上级

  • 关于《惊沙》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6:57:45

    今天,我观看了《惊沙》这部影片。电影中红军们拼命地反抗马家兵,在精草 武器 弹药紧张的情况下,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红军拼死攻打敌人,最后成功突围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看到战士们拼着命往下发子弹,我心潮澎湃。他们为国家民主而战,为共产党而拼。不管敌人多可怕,但战士们激来迎战,为了 护大部队转移,300

  • 有关《阅读》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7:35:15

    前年,我因为学习的原因,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迷上了这本书,所以对这本节有许多感想。这作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这本书主要以毛泽东和周恩来等红军将领和央产党领袖为主的,讲述他们革命的真实情况,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这本节也替世界各国解答了合种关于红色中国的疑问。

  • 《呐喊》读后感3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8:10:45

    我喜欢读书,异常是小说。所以,这个暑假,我看完了鲁迅先生的《呐喊》。《呐喊》是鲁迅先生自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集结,共有《自序》《一件小事》等十五篇短文。这些作品从现实的角度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民众生活,也揭示了各种深层次上的社会矛盾。且证明了作者对中国旧有制度级陈腐的传统观

  • 关于《天鹅湖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8:45:15

    【第1篇】芭蕾舞《天鹅湖》流畅舒展,典雅大方。《天鹅湖》第二幕:双人舞细腻地表达了白天鹅奥杰塔从恐惧、提防逐渐到对王子的放心和信任,进而迸发爱情,以至热恋的过程,奥杰塔的独舞突出了她的悲剧色彩,她的舞姿越是优美柔弱,就越是凸现出她的孤独和动人。朦胧月色下,蓝色天鹅湖。一群高雅的白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

  • 《在人间》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9:27:45

    我最近读了作家高尔基写自传中的第二部《在人间》。《在人间》讲述了高尔基因为没有钱,不得放弃学习,来到了人间。他先到一家鞋店里当学徒,但是主人很凶,高尔基被赶走了。年仅十三岁的高尔基浪迹萍踪,只好去当刷碗工,之后又赶走去学制图。“人在江湖,身不由已。”高尔基沾上了一些恶习,虽然没有改掉,但他心地还好,

  • 《水浒传》800字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10:03:15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水浒传》既然是四大名著之一,就必定有他发光出彩之处。之前虽然囫囵吞枣的看过一点点,但完全不知其所云。这个假期我再次随各位梁山泊的英雄深刻的体会了一番他们的“忠孝义”。《水浒传》里的人物都刻画得十分传神,性格鲜明。例如:“花和尚”鲁智深,他得知郑屠欺负金

  • 《班主任如何说话》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10:39:45

    “善于说话的班主任,头顶孕育一片晴空,拙于说话的班主任,脚下滋生万丈深渊。”这是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善于说话的班主任,三言两语就能顺利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寥寥数语就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斗志,运用如珠妙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而拙于说话的班主任,往往一张口就让学生心生愤怒,常常一句话没说完就让学生有堵

  • 《后浪》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2/12/23 11:22:15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五月四号。回顾1919年五月四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