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囧妈》读后感(共5篇)

《囧妈》读后感(共5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00:46

第1篇:《囧妈》观后感800字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争吵,但是对对方的出发点确实是源于对彼此的爱!——题记

2020的庚子鼠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除夕前夕。邪魔在汉搀肆虐神州大地!

窗外的天气又降了!雨点纷纷压下来,雪花开始在忙碌个不停,路旁的小草早已在哭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花儿正在结冰,冰条迅速占领了花红柳绿。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最好的事情就是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吧!趁着有时间,又不能出门,那就看部电影,打磨一下寒冷的时光!看哪部呢?大年初一属《囧妈》必看!

就看徐峥的《囧妈》!闲下来脚步,飞速旋转的大脑,适合看电影。

《囧妈》给我很多的思考。特别清楚的记得里面的一些经典但又平凡的对白!“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争吵,但是对对方的出发点确实是源于对彼此的爱。我们都希望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两句话给我很多感触!

文中的母亲与儿子、丈夫与妻子;母亲的梦想,妻子的梦想和丈夫的梦想。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或简单或伟大或短暂或长久的梦想,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不理解,相互争吵;母亲与子女的争吵,夫妻夫妻双方的争吵,一系列的明里暗里的争执,表面的争吵,暗中的离去,一切都是那么的“鬼使神差”!

主人公该怎么办?妻子该怎么办?母亲该怎么办?主人公在喝醉之后,他似乎找到了一条“光明正大”的阳光大道———逃离!对,逃离,逃去哪里?怎么逃?逃到何处是终点?在影片中,男主角也给出了答案,逃离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逃离无路!勇敢的面对现实吧!

记得在念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大学生还要有理想,有理想主义,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当时,可能还不太理解这句话。现在,更通透了!我们经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生活还是需要梦想的,还是需要诗和远方!

而这些梦想、诗和远方,都有一个重要的连接点,就是对对方的出发点确实是源于对彼此的爱!父辈与晚辈,夫妻双方,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想要对方怎么样?却没有顾及到自己怎么样?我们应该顾及到自己与家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能行自我之名义,而去伤害对方的爱!

第2篇:《囧妈》观后感

二刷《囧妈》的时候,我一边看一边用我惯用的老年人的截频方法笨笨地截取自己有感触的镜头和语言。现在去翻看截频记录,发现两个相同的语言的截频:“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

第一次说这个话的人是徐伊万的妻子张璐,她质问徐伊万跟自己婚姻这些年为什么总想改造自己成为他想象中的妻子;第二次是徐伊万质问他的妈妈卢小花,为什么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企图改造他成为妈妈想象中的儿子。这就像个连环锁,在心理学上叫情感勒索,情感勒索就是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勒索者和受害者之间会产生恶性循环。电影的这个片段,让我想到了改造力与想象力。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既是被改造者又是改造者,我们一方面痛恨那个改造自己的人,又一方面不知疲倦地改造着别人。父母改造孩子,孩子改造自己的孩子,夫妻双方在相互改造,孩子长大后又在改造自己的孩子;老师们在改造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社会在改造每个不大听话的公民,公民又想办法去改造这个社会……总之,我们身处一个相互改造的世界里,每个人就像劳改犯一样,在不同监狱中痛苦挣扎艰难成长,相互改造的人生活着真不易,因为似乎改造是改造者想象力的体现。

改造这个行为产生得非常早,几乎和人类同时起步,虽然当时改造这个动作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一点不妨碍人们改造自然的意愿,于是就有了神话。不管是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还是羿射九日精卫填海,都是表达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和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产生的,因此,改造和想象力是一直结合在一起的,是有历史渊源的。凡我们想改造的东西都是建构在我们的想象之上的,人民希望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美好和谐的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男有耕女有份,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社会希望每个公民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人人为大家,一起创造美好家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最后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老师们希望学生们都有理想学习刻苦成为国家的栋梁,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听话好好学习多多吃饭坚持锻炼,能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可是,孩子成为什么样子才是家长和老师想要的样子呢?有没有模板?有,很多。名人伟人身边的人电影中的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模板。

记得我女儿出生的时候,中央台的王小丫红遍中国,我就给女儿取小名小丫;《哈佛女孩刘亦婷》畅销全国,我不顾自己的眼睛,月子里坚持读完这本书,还做了详细的圈点勾画,觉得这就是我以后培养女儿的宝典真经,呵呵,现在回头去看,刘亦婷已经不是那个刘亦婷,我的女儿只是她自己和刘亦婷一点边都沾不上。父母要想改造孩子,自己得有改造孩子的资本啊!我有吗?显然没有!孩子成长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似乎先改造自己更迫切,孩子的天性可能更更胜一筹。孩子有没有被我改造呢?有啊,要不然,我不会看见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就好像看见我自己。我只能说,我发现我跟很多妈妈一样很失败,因为,我的能力太有限了。

有改造的愿望是好的,但是有改造的能力好像更重要,这两者如果不能合作,美好的愿望就变成了想象。人类多年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现在被新型冠状病毒关在笼子里了吧!电影里徐伊万他觉得那盏他用心修好的台灯依然可以为他的婚姻照亮,想象妻子还可以跟自己一起生活,而他的妻子却早就对这段婚姻失去信心,至于什么原因影片没有多说,总之那盏台灯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过,我不会让它再次点亮在我的世界,我想走自己想走的路了,就这么简单;徐伊万的妈妈卢小花想象自己的儿子能像小时候说过的那样,我长大后要成为一个男子汉以后由我来保护你,所以,她为了伊万而忍受不幸福婚姻生活,想象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如她所愿,然而,徐伊万根本不想继续被改造,我把妈妈藏在床下的一盆圣女果,如同一个小顽童一样报复式一个一个投向火车厕所窗外。

“你问我胳膊上的伤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你是家里进了贼。我和你爸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样。”卢小花的丈夫酗酒家经常暴她,她过得很不幸福,想想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和一个电影放映员结合成了夫妻,就因为电影放映员单独给她一个人放映了一遍《伊万的故事》,她被感动了,多么单纯的女人,爱情观不健全导致了婚姻生活的不幸福,让她成为一个囧妈,囧到“我就是为了你才活着”,囧到孩子成家立业了,她还限制孩子吃多少块红烧肉,几时几刻吃什么营养喝什么果汁,小番茄补充维C要多吃,看见儿子靠近漂亮姑娘,就认为那漂亮姑娘绝对有问题,也许就是江洋大盗,也许就是专门勾引自己儿子来了……妈妈和儿子说话总是不在一个频道上,儿子说ABC,她却在说123,这种交流方式同样体现在伊万和妻子之间,两个高智商的人经常性说话好像鸡同鸭讲,无法沟通。沟通都成了问题,改造怎么可能完成!

我始终没有看明白卢小花想让儿子伊万变成哪种人呢?难道就是不像“你爸”那样的人!看到这里网友们也有了很大的共鸣,“你看你就像你爸一样!”这句话简直就是家庭共同用语,无数次响彻很多家庭。我们很多囧妈在改造孩子的时候,竟然目标就定成了“不像你爸”那样,由这样的改造目标可以看出来改造人的眼界和能力,这样的改造能力还是算了吧,让孩子自己成长吧,有的人自我成长也比被能力不行的父母教育出来更有出息。一个父母教育孩子要涉及各个方面的培养,正确的三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太多太多太多了,二刷《囧妈》,我其实想结合那两段内容一样的话来表达或者劝诫自己,别总是企图改造别人,最好先改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那些好人也不是谁改造好的,除过劳改犯,在我身边,我们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改造过来的人太少太少,很多人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次次翻跟头后渐渐长大的,那些所谓的为他好的说教和争吵收效甚微。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每个人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自己身上,尊重和接纳每一个独特的亲人,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纤萝)

第3篇:囧妈观后感600字

看完囧妈之后,我有许多感触,不只是母子之间,也是爱人之间。

我们都是愿爱的人比自己过得好,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自由。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却让对方受到了伤害。道理都懂,就是管不住自己。父母兄弟姐妹彼此有爱和关心;亲人朋友彼此关心和帮助。都是愿对方好,出发点都是好的。可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去说去管,就是想让对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就是好事办成了坏事,搞得彼此都受伤害。

电影有两条路线,一是徐伊万和妻子张璐,一是徐伊万和母亲。伊万和张璐曾经很恩爱,他们一起创业一起打拼,彼此互相扶持,可随着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感情缺每况愈下,他们都想让对方变成自己想象中完美的伴侣,想要控制对方,忽略了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人,忽略了对方的感受,所以即使他们曾经那么相爱,最后也一步步的走向了离婚的道路。

而伊万的母亲,更是将伊万看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他想要控制伊万的一切。从吃饭泡脚,到要孩子,她总是想要控制,忽略了伊万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性,伊万也是同样,他不理解母亲,他不理解为什么明明装了密码锁,母亲还要在门上焊一把铁锁,他不理解母亲督促他好好吃饭,却不让他吃最后一块红烧肉,他给母亲请最好的保姆,却忽略了对母亲的陪伴。电影中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就像我们一样,总是再说我这样是为了你好,却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最爱的人。

看完囧妈,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爱是理解和包容,爱是给对方一定的自由空间,而不是去控制对方,一味地付出和索取。

第4篇:囧妈观后感1000字

晚上小宝七点就入睡后,我与儿子和先生的外孙决定一起看新电影《囧妈》,听先生弟弟说,没有往日拍得搞笑,没想到,俩孩子跟我一起看得津津有味,其中男主角与其妈妈的互动对话中,更是笑料不断。透过影片,可以窥见家庭教育之一二。

1、妈妈是控制欲极强的人。在妈妈眼里,男主角伊万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小孩。他们坐火车去莫斯科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争吵之事。如:儿子在与手下电话语音沟通时,妈妈总是时不时往他嘴里塞吃的:樱桃、葡萄、鸡蛋……一直干扰儿子,美其名曰是为儿子好,电话打多了,影响眼睛和脑子,这让儿子哭笑不得。这妈妈可谓是良苦用心,一路上带足了烧饭做菜的家伙,电饭煲、大米、榨汁机,速食锅,辣酱……是一应俱全。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好喝的如薏米水、红豆粥、红烧肉,隔断时间就为儿子端茶递水,甚至连儿子要去“排水”时间到了,也要提醒。当儿子还想吃最后一块红烧肉时,她又一副立场坚定,非常坚持原则的样子,怕儿子吃了会长一堆横肉,身体不好,坚决不让他再吃……这种种控制激发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儿子终究还是抱怨了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其实这样的妈妈,劳苦功高,眼里心里似乎只装着孩子,仿佛孩子必须是她随身携带的物品,时刻在她眼皮底下活动,听从自己的安排,她才能安心、放心。

这恰恰显示妈妈没有做到“眼里有人”。殊不知剧中的男主已经是结婚,有事业工作的四十多岁的人了,而妈妈对待他的角色一直没有改变,仿佛他还是不会自己吃饭、睡觉的三岁小孩。如果做到尊重孩子,做到适时放手,给彼此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彼此的关系会更和谐。

2、有求必应,无求时无影无踪。可是这位妈妈,把自己的需求当成孩子的需求,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了,影片中的妈妈就是这样不断喂他喝喂他吃,让人啼笑皆非。生活中,孩子有需求时自然会和我们说,就像小宝饿了,渴了,自己会要一样的。当他有需求时,我们再适时满足。

3、爱需要及时表达,大胆说出来。当儿子不满妈妈的控制,在火车上遇见一俄罗斯女孩一起喝酒聊天,被妈妈训斥后,他借酒壮胆,大胆说出了不满,勇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生不喜欢被他人干涉太多,他只想活成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妈妈眼中幻想中的儿子。虽然妈妈觉得自己为儿子付出那么多,处处为其着想,却得到如此抱怨,心里的委屈和失落,如山洪暴发般一涌而出。在雪山森林中因为遭遇熊的追杀,母子俩奋不顾身想保护对方,同时母子俩也冰释前嫌,妈妈也彻底醒悟,儿子已经长大,需要有自由的空间,不再催促其要孩子,不是不爱儿子,而是学会尊重,学会放下,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朋友们去各国循环表演。为这样及时改正认知的妈妈点赞。

儿子的情感之路遇到了不顺,在参加俄罗斯一人家婚礼时,他找回了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还是爱着妻子,不想离婚,于是借着酒劲,在电话里大胆表白心意,妻子听了久违的贴心话潸然泪下,曾经彼此相爱的情景在眼前一幕幕浮现,唤起了彼此之间的深情。爱就要这样表达,藏着掖着只会让彼此误会更深,甚至错过良缘。

生活中无论是爱孩子,还是爱家人,都要勇敢说出来!

囧妈不囧,爱子情深,令人感动!(刘晓和)

第5篇:囧妈观后感2000字

大年初九的晚上,一家人在一起看了最新的电影《囧妈》。因疫情影响,所有的贺岁片只能下档。而只有徐峥导演的《囧妈》免费在网站播放(我们是在西瓜视频看的)

一、《冏妈》故事很深刻

徐峥的“冏”系列的电影,从《人在囧途》,到《泰囧》再到《港囧》然后到《冏妈》,说实话,从情节和搞笑程度上来说,感觉《冏妈》好像不如前三部,但是深刻度远超过前三部,因为前三部看完后,不久把情节忘记了,只记得过程很搞笑。而这部《冏妈》,却让我陷入到深思,可能因为我也和主角一样,是一名中年男人吧

二、和生命中最重要两个女人

徐峥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小老板徐伊万(IVAN名字来源于一部他的父亲给到母亲放映的一部苏联电影响),他事业也有成,不为钱发愁,这已经比很多中年人强了。

翻看

就算是这样的,也没有看到他生活过的幸福。他要应对公司的事情,要应对老婆(妻子叫张路,袁泉演),同时上面还有一个妈,他的婚姻已经快要走向结束(协议离婚中),但是他又不能告诉他妈妈,因为不想让妈妈伤心。

他又想努力摆脱妈妈对自己的影响,当他看到需付费2万字样,担心妈妈受骗,于是又不能狠心地离开,还是选择陪着母亲去莫斯科,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意优先考虑去美国。

他想离开妈妈,想艰难地转身而走,结果发现自己根本动不了!

剧中母子间的各种怼,对照现实,真实而贴切。每个人都以为亲人是那样想的,以为自己都是为对方好,对方想不想过成你设定的样子,却没有去认真考虑过,各种不在一个频率上的摩擦,看似是喜效果,可笑点里却含有着难隐的悲酸。

感谢徐峥和黄梅莹(上世纪八十年代芳华绝代的一位著名演员,虽然美人迟暮,可依然精神气足、举止优雅),准确的演绎出中年人(儿子)的焦虑和无奈,母亲(老年人)的固执和孤独。

三、中年人承担的责任

徐伊万在火车上遇到娜塔莎(俄罗斯美女),这个剧情好像有点突兀,可仔细想想,这一段剧情很美妙,也很巧妙,然而这其实只是一场梦。

娜塔莎与徐伊万在火车上的对话句句震憾。

娜塔莎说我发现你的妈妈一直想控制你,

大图模式

然后问剧中的徐峥,你喜欢这样吗?你为什么不选择逃离呢?难道是为了孝顺吗?

徐伊万说当然不喜欢,但是也不敢将这样的话讲给妈妈听。

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冲击。

就像很多的子女,哪怕已经为人父母,哪怕事业有成,在父母眼中永远只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们或许有过摆脱父母这种影响,父母的这种爱的念头,希望自己能够在心理真正独立,但当我们真的要走那一步,你敢吗?

其实徐伊万已经替我们回答了。

但在娜塔莎的鼓励下,徐伊万在酒精的刺激下决定“敢”一次,他对自己的妈妈说他要逃离。这一幕徐峥演的很入木,看似是愤怒,但仔细看他的眼神,那是一种彷徨和迷茫和不安。

他妈妈问你要逃到哪里。

徐伊万如同孩子气一样说了一句,我要浪迹天涯。

为什么逃离就是浪迹天涯呢?因为逃离的不是妈妈,而是这个家,在徐伊万内心深处,逃离就意味着自己要无家可归了。虽然他有过妻子,建立过一个家,那个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家,只是由妈妈主导下家的延续。他内心觉得自己从没有独立过,虽然事业有成。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下定决心了,那就做吧。

火车尾这一幕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当娜塔莎带着徐伊万来到火车尾时,娜塔莎发泄式地把代表与自己男友相爱的戒指毫不犹豫地扔掉了,希望开启全新生活。

轮到剧中的徐峥时,徐伊万犹豫了,他大喊做不到,虽然妻子已经成为前妻。但是他还爱着对方。

在娜塔莎的喜欢和美色的诱惑下,徐伊万说敢。

正当两人要亲吻时,贾冰演的列车员及时出现。好不容易形成的勇气消失在无形之中。

当徐伊万看到下车的娜塔莎又和男友重归于好,他才明白自己已经不像年轻人一样敢爱,敢恨,可以拿起,也可以放下,因为自己身上已经背着沉到想换一个姿势都难的包袱。

这就是中年人的艰难。第一次逃离失败了。

四、家是根本

虽然徐伊万和娜塔莎没有什么任何情感上的交集,但逃离的火种已经种下了,就有了第二场火车尾的戏。

当他下定决定要和袁泉演的张璐斗到底,他想放下一切,他想重新开始。

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火车门被列车员关了。这似乎暗示着真离开这个家,那就得面对浪迹天涯的暴风雪。

此时徐伊万拼命摇晃车门,希望能回到那个家,特别当镜头对准徐峥那焦急的表情。这就是中年人患得患失的焦虑。这一幕演的特别的妙。

但已经不可能了,出来就意味着回不去。

他的浪迹天涯变成了拼命想回家。

当火车里的人在车里欣赏外面的雪影,但剧中的徐峥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想回到车中,结果还是失败了。最后他只能拼命地往家的方向靠,那个被大雪覆盖的人形印迹就是一种对家的渴望。

最后他被冻着鼻青脸肿,火车终于到站了,他终于又有了一次回家的路。这就是中年人尝试离家的后果。他上车时又遇到贾冰,他对贾冰说不许笑,这句其实也有深意,我们后面会谈到

或许有些人看到徐峥这个儿狼狈样觉得特搞笑,可我看到这一幕时,却无法笑出来,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中年人努力失败后的冏样,与其说是冏妈,还不如说就是冏自己。

火车就像是徐伊万印象中的家,又长,又慢,还不如飞机快,也不如飞机便宜,怎么看都觉得好,火车尾就是浪迹天涯的起点。只要出了这火车,那就是一片新天地。

但中年人已经被压着连转身都困难,全身焦虑,心哀,真的出去未必就是风和日丽,或许只有暴风雪。

还是家好,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这就是中年人的人生。

贾冰演的列车员不是来搞笑的,他就是另一个徐伊万,贾冰极少的台词中的“一定要坐到底”,“孝顺”就是徐伊万的另一种想法。

当这两种想法冲击在一起,徐伊万最终选择了列车员的想法,坐到底,孝顺才是现实的徐伊万,而剧中发生的一切更像是一场梦。特别是当冻成狼狈样的徐峥上车,他对贾冰说了一句,不许问。其实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我有我的幼稚,我有我的逃离,但不应该被嘲笑,也无需向别人述说,我为我所做的一切负责。

当徐峥再一次踏上火车时,徐峥和贾冰,理想和现实又一次合体了,徐伊万又重回正道。他终于陪母亲一起“坐到底”

这就是中年人,哪怕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哪怕想过千万次逃离,但还是会选择扛下去!不是没得选,而是不想选,责任,必须扛到底。

所以人到中年,细细回味《冏妈》火车尾的戏,发现真的很有戏。

这就是真实的中年人!

影片快结尾有一个镜头:徐妈妈在莫斯科演出完后回到家,摘下假发,曾经风华绝代的黄梅莹一下子更加苍老了许多,她却淡然地面对镜中,似乎在告诉人们:生活始终要面对现实

五、最深刻的感受

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我们许多人都希望自已的亲人或是爱人都是自己理想中的,女儿/儿子是一直只听话的、成绩好的、选的专业是自己认可的、找的对象是门当户对的、婚后很快生了小宝宝等等,妻子是贤惠的、美丽的、能够上班挣钱又能够做好家教/家务的,丈夫是伟岸的、工作能力出色的、收入较好的且又能够且家务精通的、经常陪在身边的。

可是现实却大都不是这样的,所以生活始终要面对现实,我们的对亲人、爱人的爱更多需要包容,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有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思索,不会拷贝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成为任何一个人的“美好”,他/她所存在的,都是有着各种不足的美好,无论你多么的爱他/她.

标签: 《囧妈》读后感

推荐信息

  • 《逆商》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7:57:17

    今天中午收听了樊登读书会樊登读的《逆商》,如何把遇见的问题解决掉,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达到的目标,而不是说遇见了困难以后,我们就思路不清晰,头脑麻木。就像文王拘而演周易、司马迁被废尔后写了史记一样;我们人生中注定会遇见很多困难,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如何能够突破困难,能够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而不是遇见困难以后

  •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1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01:47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什么样的?是民富国强,人民当家作主,有健康的精神向往和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隐居埋名30年;飞天嫦娥刘洋,作为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飞

  • 关于初中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02:17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

  • 《马克思靠谱》读后感(共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07:47

    马克思靠谱读后感800字1如果马克思也有朋友圈,圈里都会有谁呢?他们会发些什么呢?看了《马克思靠谱》第三集《马克思的朋友圈》,不禁要为节目的奇思妙想和时尚创意点赞!大型电视读书节目《开卷有理》第一季《马克思靠谱》,在国内首次尝试以流行文化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这种尝试既靠谱,又叫好,堪称有趣味,有营

  • 有关小英雄雨来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10:17

    当我看了《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时,心中不禁为雨来的勇气而赞叹。他敢于和日本鬼子抵抗,坚决不透露李大叔的一点儿消息!雨来是晋察冀边区北部的一个小村庄的一个小孩子,雨来非常喜爱游泳。他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但他妈妈从不让他玩水,说很危险。liuxue8

  • 《长征》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10:47

    读了《七律·长征》这篇作文后,时我无比敬佩红军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红军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的正确引导下,取得了四次胜利。以后,由于在王明路线的错误引导下,第五次"围剿"以失败告终。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进行长征。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会议,重新确立

  • 关于《语文》的读后感大全(精选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12:17

    本文《读有感作文550字》由读后感大全整理,仅供参考。读有感浙江暑化居敬小学5(4)班夏乐天这期语文报编的十分精彩,令我最陶醉的是1版的对手,你好。它虽然很短,但十分精悍,作者还写出了他对对手的想法,并用了狼羊等例子充分说明了对手存在对自身的可贵,但是,我认为:1。狼吃羊的例子是自然的循环,是不能改

  • 《庖丁解牛》读后感(共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13:47

    《庖丁解牛》是我高中选修时最喜爱的一篇古文,“庖丁”顾名思义为厨师,而“解牛”字面意义理解为剖开牛的肢体,在文中则被庖丁赋予更深的意义。文章的开始是一段惟妙惟肖的解牛描写:“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段非常具有音律美的笔墨,

  • 关于《语文》的读后感6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21:17

    我们现在多像一只雏鹰,一心向着阳光,朝着未来,展翅高飞,但请不要忘记,在你身后却留有牵挂你的人的殷殷目光。《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作者离开南京北上读书,父亲在火车站站台为自己送行时的情形,作者用朴素的文字,展现了父亲在平凡生活中对儿女的关爱,真挚感人。读这篇文章,很多

  • 关于《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8:19:47

    你喜欢希腊神话故事吗?我喜欢,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本有关希腊神话的书----《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它讲的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与希腊众神之间发生的故事。波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可他却是一个怪胎,因为他有一些超乎常人的能力。他六年级时,在扬西学院的一次博物馆之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来到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