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美国陷阱》读后感(共3篇)

《美国陷阱》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4:38:58

第1篇:《美国陷阱》读后感

《美国陷阱》是一本以作者亲身陷囹圄到奋起抗争的经历成的书,此书写给法国政府,提醒法国大型国际企业防御美国域外法权的种种司法陷阱。

2013年4月,当时作为阿尔斯通公司国际销售副总裁的皮耶鲁齐因商业贿赂罪在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遭逮捕并被关押了数年。在此期间,阿尔斯通被处以7.72亿美元罚款,其能源业务也被美国竞争对手通用电气收购。尤其在当下贸易争端,华为和中兴公司被域外法权所套入陷阱,Tiktok被美国挥舞的大棒一边威胁关闭和驱逐,另一边又逼迫其出售给美国本土公司的情景,何其相像。

问题是在于:为什么美国还可以管到别的国家的人做生意呢?

美国“管辖”之手伸得很长的背后,是一项名为“长臂管辖权”的权力,即美国在其霸权主义之下制定的那部《反海外腐败法》(也叫《反海外贿赂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这部法律禁止一切针对国外企业、政府和政党的行贿行为,起初限制的主要是本国企业;但在1998年经过国会修改后具备了域外效力,将所有使用美元支付的公司都纳入了管辖范围之内,并且此后这种域外法权的底线还在不断被试探。

考虑到美国金融产业发达而且全球越来越趋于一体化,跨国支付很难避开美国的银行及其遍布全球的金融基础设施,因此,这项法律赋予了美国政府几乎可以追究全球任何一家企业的权力。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美国针对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美国对其欧洲、东亚盟友也曾高举域外法权,将数千亿美金的罚款揽入囊中。这就是明晃晃的抢劫,法国多家大型企业阿尔斯通、阿尔卡特、空中客车都被打劫过,英国、德国、意大利、北欧都被其域外法权的大棒打得凄惨不已,尖端技术企业被其收购众多。

美国的域外法权、长臂法案管辖、海外反腐败法案,凡是任何交易中有一分钱涉及美元交易或使用了美国企业生产了任何零件、工具、软件和知识产权、凡是使用了电子邮箱在美国本土的服务器,均全归美国司法部管辖!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贸易结算都会涉及美元,全世界邮件服务器八台中有六台在美国。美国就借这些理由用美国法律管理着全世界,而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它们的后盾。

在全球化时代,阿尔斯通和皮耶鲁齐的经历为华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敲响了警钟。作者在书中呐喊到:“这并非我一个人的战争。这是一场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战争,一场比军事战争更加复杂、比工业战争更加阴险的战争,一场不为公众所知的战争:这是一场法律战争。法国恐怖主义分析中心的专家已经确切地描述了这种被称为“法律战”的新型冲突,即利用法制(法律)体系,将敌人——或被“锁定”为敌人的目标——塑造成违法分子,以此给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损害,并通过胁迫手段迫使其服从。”

在书的后记中,法国对外安全总局前情报总监、经济情报前高级负责人、法国经济情报研究院院长阿兰•朱耶是这样说的:“面对这样一套倚仗军事实力、司法武器和信息技术的帝国主义逻辑,其他国家没有反抗的余地:要么屈服,要么合作,要么消失。面对美国的这种行径,我们必须放弃幻想,着眼现实。”

我们所处的环境,既非小布什总统说的“硬实力”,也非克林顿总统说的“巧实力”,更非奥巴马总统说的“软实力”。我们正处于美国“韧实力”的控制下,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的经历,和他用精妙笔法讲述的这一切,其意义胜过一部小说,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21世纪的真实案例。但愿皮耶鲁齐的噩梦就此终止,如果其他国家仍然对此不以为然,对国际竞争的残酷现状视若不见,对美国的流氓行径置若罔闻,那么这些企业依旧会任人宰割。

美国滥用司法权力,巧取豪夺,所谓人权、自由、法制都不过是披着华丽外衣的霸权与专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华为不会沦为下一个阿尔斯通,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只会愈发激起民族的团结意识和奋进意识。希望仍在饱受监禁之苦的孟晚舟女士早日恢复自由,希望华为能在困境之中浴火重生,希望中国能在关键技术领域早日摆脱美国的桎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王培安)

第2篇:美国陷阱读后感

为了帮助通用收购法国阿尔斯通,美国司法部以腐败为名起诉阿尔斯通高管在印尼竞标找中间人花了60万美元,并在羁押了四年后判处监禁12个月。通用电气之所以要对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发起强制收购,一来是因为零八年金融危机后通用决心回归制造业,将阿尔斯通视为最佳收购对象;二来是因为美国自从奥巴马执政以来确定的“再工业化”战略。通用的商业目标和国家目标存在一致性,这使得美国司法部予以积极配合并赋予通用更大的底气。美国司法部能够通过逮捕公司高管,对阿尔斯通施加压力,是基于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和“长臂管辖权”。《反海外腐败法》的管辖主体包括外国企业,同时“长臂管辖权”又允许美国司法部管辖外国企业在海外的所谓行贿行为。在这桩收购案的收尾阶段,司法部仍扮演了重要角色。面对西门子公司的介入,其以巨额罚款威胁迫使西门子临阵退缩。为确保收购的顺利完成,司法部甚至暂缓了阿尔斯通缴纳罚款的期限,完成了与通用的默契配合。

通过全书可以窥见真实世界黑暗的冰山一角,所谓法律、自由,不过是政治角力的武器。而美国的科技、法律、美元结算体系通通为长臂管辖有了力量的保证。现在看看正在发生的中兴、华为以及一系列更小的企业上发生的事情,这不仅仅针对的是企业,这是真正的权利的游戏。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玩家可不是只有企业,还有国家。世界大国拥有的实力,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匹敌的。更何况,国家还拥有暴力手段,这更是企业不可能具备的优势。有时,某些国家会直接动用国家暴力,为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鸣锣开道。(李师圆)

第3篇:《美国陷阱》读书笔记

《美国陷阱》是2019年出版的著作,国内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该书由法国企业阿尔斯通前高管皮耶鲁齐和记者马修阿伦合著,以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讲述美国是如何利用《反海外腐败法》进行长臂管辖,最终摧毁跨国企业阿尔斯通的。

同情于一个企业高管的悲惨遭遇

2013年4月14日,作为阿尔斯通集团锅炉部全球负责人的皮耶鲁齐,在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下飞机后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在一次次保释被拒、看到希望又经历失望后,被羁押了1年多的皮耶鲁齐才如愿被保释。在保释回国后,皮耶鲁齐的案件被一再推迟审判,直到4年后才得以开庭审理。最终,皮耶鲁齐被判有期徒刑30个月,这就意味着减去之前收押的时间外还要再服刑12个月,2018年9月25日,皮耶鲁齐终于被引渡回法国,重获自由。

此前,美国就一直敦促阿尔斯通配合美国司法部接受反腐败调查,阿尔斯通成立相关部门,表面上进行内部整改,实际上建立了一套更加隐秘完整的腐败体系。最终美国逮捕了皮耶鲁齐,一是可以迫使皮耶鲁齐和美国司法部合作,提供证实公司内部腐败的证据,二是警示阿尔斯通高管,下一个可能轮到的就是你。可惜的是,一开始皮耶鲁齐就被阿尔斯通抛弃,选择不配合调查并最终开除了他,停止支付律师费。

如果不是这次被捕,皮耶鲁齐原本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两对双胞胎儿女,且将会被提拔为阿尔斯通及上海电气公司合资成立的新公司负责人。书中不排除因为皮耶鲁齐的怨恨而夸大描述,但他确实成为了这次商业竞争中的牺牲品。在世界各地,腐败是公开的商业秘密,不给贿赂就无法拿到订单,这是企业无法规避的。我赞同腐败是违法的,但是美国的区别对待、重点针对是实实在在的耍流氓的行为,在这之前,没有哪个人受到过皮耶鲁齐这样的对待,一个高管被迫和全世界的各类重刑犯关押在一起,没有区别对待、没有特别照顾,尊严被践踏、人格被侮辱,我无比同情他的遭遇。

惊讶于美国长臂管辖权的强大

斯大林曾说:“落后就要挨打”。为什么美国能有这么大的权力呢?美国的《反海外腐败法》规定,只要你有某一项商业活动涉及美国,美国就有权管辖。鉴于美国目前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在他们区别对待、重点针对的时候,很多国家不敢反抗、无力反抗,很多大企业为了保全自身只能被迫选择站队。阿尔斯通首席执行官柏柯龙为了逃避自己被逮捕,选择将法国国民企业最重要的业务部门出售给美国通用电气,并向美国缴纳7亿多美元的罚款,保全自身,最终还获得了集团的奖金,这是何等讽刺。事实上,阿尔斯通并不是第一家被美国重罚的企业,世界各地的商业巨头都曾被美国盯上,这就是大国的优势,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你在全球的地位、全球的话语权、被如何对待均与国力相匹配。

痛心于美国对中国华为的制裁

随着中国的崛起,经济飞速增长,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话语权越来越大,各大科技公司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华为的5G技术。华为全面推进布局全球5G技术,美国再一次将相似的手法用在了这家中国公司上,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应美国当局要求逮捕了孟晚舟。不同的是,这一次国家没有放弃她、公司没有放弃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能够安全踏上国土回到家乡。5月15日,美国更改出口规则,意图从芯片供应链打击华为,芯片从设计到生产,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产业,任何一个国家很难从原料到成品全部国产化,华为乃至其他中国企业都将面临更多挑战。但没有压力哪来成长,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美国的打击会加速中国国产芯片企业的发展。祖国的企业不会在沉默中消失,只会在沉默中爆发。

骄傲于祖国的强大

每次看到网络上阴阳怪气的网友,我都痛心得无以言表,没有祖国的强大,哪来国民的和平安宁。从社会治安状况到疫情防控,祖国都交出了出色的答卷。我为能在这样一个国度生长生活而感到骄傲。越长大越学习才越懂得,有“大家”的和平才能有“小家”的安宁,只有国家繁荣昌盛,国人在世界上才能有崇高的地位,才能赢得尊重。虽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要对祖国的发展充满希望,相信祖国能越来越强大,相信华为能打一个漂亮的翻身战,相信中国的工业也能同制造业一起快速发展,相信美好未来就在不远处。

推荐信息

  • 《夺冠》读后感8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9:49:13

    在万众瞩目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排山倒海的加油声响彻小马拉卡纳体育馆,无数面五星红旗汇成气势恢弘的中国红,郎平率领的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景下力挽狂澜,战胜劲旅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致敬!”“她们配得上所有的赞美”“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从深夜的里约到午间的北京,从电视

  • 关于《荷塘月色》的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9:45:43

    我走近写字台放着CD,听着悠悠的小提琴曲,琴声的柔美,乐曲的哀愁,使我不信翻开了《荷塘月色》走入了书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朱自清——现代着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的现实想“超然”又想“挣扎”的心迹。“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 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读后感500字大全(1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9:48:13

    《汤姆索亚历险记》与我所看过的书相比,我更喜欢这本。汤姆是一个顽皮、天真并且十分活泼的孩子,但在大人的眼里他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他调皮、喜欢恶作剧、逃学这自然是家常便饭,不仅这样,他捣蛋的方法还一次比一次厉害,让人琢磨不透,防不胜防。他虽然是一个很坏很坏的孩子,但也会做出让人捧腹大笑的事情

  • 《荒原狼》读后感(共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9:54:43

    赫尔曼黑塞的《荒原狼》(1927)是20世纪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曾经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多次引发讨论热潮,比如20年代面世时,40年代二战结束时,以及60年代青年反叛运动时。至今,研究黑塞依然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国际现象,各种讨论层出不穷,从各个角度不断挖掘黑塞小说的意义。故事中的的主人公哈勒尔是个正直的

  • 关于《聊斋志异》的读后感800字大全(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9:53:13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最不得不提的是涉及到狐狸形象的小说,数量高达80余篇,在全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蒲松龄笔下的狐狸千姿百态,性格不同,经历不同,结局也不相同。小说中既有情深意重的狐女,也有心肠歹毒的狐妖,她们的加入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

  • 关于《苦儿流浪记》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0:02:43

    《苦儿流浪记》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雷米的男孩。他原本是一个贵族家庭中的大儿子,但是家里人想独自霸占财产便将几个月大的雷米丢弃,随后被好心的巴伯兰妈妈所收养。但巴伯兰妈妈的丈夫很坏,将雷米卖给了江湖艺人维泰利斯老人。从此,"苦儿"——雷米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涯。在流浪中,他还是遇到了一些好人:有无私收留他的

  • 《一只想飞的猫》读后感(共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0:04:13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一只想飞的猫》。首先,这本书的书名就让我觉得非常的好笑,猫天生就不会飞,但这只猫非常渴望会飞。于是就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文中的猫把窗台上摆着的一个蓝瓷花盆砸碎了。它也不道歉,还说:“这算什么,我是猫!”更吹牛的说:“昨晚我伸手就抓了十三只耗子。”它跨开大步,头也不回一副若无

  •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共1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0:01:43

    《中国民间故事》里记载了许多个由古至今所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刘墉反穿朝服”。反穿朝服罪并不小,但刘墉却借此解决了一件贪污案。原来,乾隆皇帝发现有一段御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便让和珅处理此事。和珅是个大贪官,只是把御道翻了面后稍加装饰就竣工了,明明只花了一万两银子,和珅却向皇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共2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0:11:13

    优秀的教师采取什么手段保证课堂一丝不苟,井然有序?他们的秘诀在于预防,严格的课堂管理方案、亲切的态度和时时掌控的主动权。有效的纪律体系可以预防学生的规范行为!站着讲课是一个教师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不锻炼身体,你是没有办法坚持站着讲课的;每天站到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学生开始早读,是一种习惯;微笑,站

  •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共8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3 10:06:43

    在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也许太多的人,总不屑一顾事物的细节,太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殊不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一些小事,假如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所在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已经很不简单了。《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的工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