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铁杵成针》读后感(共13篇)

《铁杵成针》读后感(共1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6:01:49

第1篇:铁杵成针的故事1

成语“铁杵成针”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后有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有人将成语“铁杵成针”写成“铁杵磨针”。

铁杵成针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

“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

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老奶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想一想解决的方法,坚持才能成功。

第2篇:铁杵成针的故事4

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李白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候还偷偷跑出学堂去玩。

有一天,李白没有上学,跑到一条小河边去玩。忽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蹲在小河边的一块磨石旁,一下一下地磨着一根铁棍。

李白好奇地来到老婆婆身边,问道:“老婆婆,您在干什么?”“我在磨针。”老婆婆没有抬头,她一边磨一边回答。

“磨针!用这么粗的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这什么时候能磨成啊!”李白脱口而出。而老婆婆这时抬起头,停下手,亲切地对李白说:“孩子,铁棒虽粗,可挡不住我天天磨,滴水能穿石,难道铁棒就不能磨成针吗?”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很受感动。心想:“是呀,做事只要有恒心,不怕困难,天天坚持做,什么事都能做好。读书不也是一样吗?”李白转身跑回学堂。

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诗人。

这句成语比喻只要长期努力不懈,再难的事也能成功。

第3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5

读了《铁杵成针》这个故事,我感到学习、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这篇文章大概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很不爱学习。在一次闲逛中,李白认识了一位要把铁棒磨成针的老婆婆,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李白,于是李白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

当我读到'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时吃了一惊。这么大的铁杵,还要磨成一根那么小的绣花针?但我又转念一想:是呀,为什么不可以呢?我磨一天不行,我就磨两天;磨两天不行,我就磨一年;磨一年不行,我就磨两年··这样一直磨下去,还怕它不成为针?时,我记起了《纪昌学射》这个故事。纪昌很喜欢射箭,便找神箭手飞卫做老师,飞卫先让他练会不眨眼。终于,两年之后纪昌学会了不眨眼。然后,飞卫又让纪昌练眼力,三年之后也练成了。最后纪昌成了一个神箭手。我觉得纪昌从基本功学起,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练了五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大约在三年级时,我喜欢上了骑车。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就开始学了起来。刚刚开始时,我跃跃欲试地坐上了车,双脚在地面上一点一点地移动,从而使自行车动起来。但常常这样让我心生厌烦,几次想不学习了。但在看到大人们骑车的那个模样,我的耐心仿佛又回到了心里。终于,在我的一次次努力下,我成功了!我会骑车了!刚开始是踩了一两下便滑倒了,后来变成了七八下,最后骑了一条街、两条街。

在品尝胜利的果实时,我又懂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坚持不懈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第4篇:铁杵成针文言文

铁杵成针文言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人说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

渡过了小溪,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

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

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

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啦,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院继续读书。

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

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出自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第5篇:铁杵成针的故事2

我国唐代最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却是一个不爱学习的淘气包儿,他常常逃学到外边去游玩。

有一天呢,他又偷偷地跑出来。蹦蹦跳跳地向前走,看见野花开了,听见鸟叫了,得意地想:“哎呀,闷在屋子里读书,又累又不好玩儿,还是溜出来好。”

当他走到一条小溪旁边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东西。他好奇地跑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呢?老婆婆回答:“我的女儿做活要一根绣花针,我给她磨根。”李白一看,老婆婆手里拿着一根酒杯粗的小铁棍,又问:“老奶奶,这么粗的铁棍,您什么时候才能磨成又尖又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慈祥地笑了笑说:“只要我每天磨,不偷懒,不间断,总有一天能把它磨成绣花针的。”

李白低下头想了想,嘴里念叨着:“每天磨,不偷懒,不间断……是呀,早晚有一天一定会磨成针的,可我………”于是他红着脸对老婆婆说:“谢谢您,老奶奶。”就飞快地跑回去了。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逃学了,每天刻苦地读书,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写的许多优秀诗篇一直流传到今天。“铁杵成针”的故事,比喻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定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来。

第6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2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铁杵成针》的书,收获满满。

这个故事讲了唐代诗人李白逃学,在河边遇到了一个老奶奶,知道老奶奶要把铁杵磨成针,明白了遇事不能放弃的道理,然后返回学校继续上学,长大后成为著名诗人的事。这件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坚持才能胜利。再坚持一会、再努力一会,也许你就成功了,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坚持才胜利的事数不胜数。

有一次,我外出去徒步,10公里的路程只走了一半,我便已经满头大汗,疲惫不堪,一屁股坐在草地上大喊:“走不动了,不走了。”妈妈却依然走到前方,边走边说:“才走一半呢,快起来,”我气喘吁吁地回应到:“妈妈,没力气了,开车去吧。”妈妈生气地说道:“开不了车,终点有游乐园,还想不想玩的?”妈妈见我没有反应,便接着说道:“坚持就是胜利,快起来,走。”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提醒了我,我重新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心想: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不能放弃。我咬咬牙,望着终点那边向那边跑去。终于,我还是跑到了游乐园,哪怕大汗淋淋,哪怕脚都跑酸,哪怕没了力气,但我却感觉不到一丝疲惫,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我知道,我坚持了下来,虽然已经没了力气,但还是觉得很高兴。后来,我在游乐场玩得不亦乐乎。我知道,这是坚持带来的快乐,是坚持带来的成功,这更是坚持带来的成长!

还有一次,我们要剪纸再贴成一个长方体,我剪了半个多小时才剪完,但贴的时候不是贴错面,就是粘不上,本来我心想:既然贴不上去,那就不做了吧,反正这作业是选做的,不做也没有什么问题。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不要想不做,继续贴。”我说:“爸爸,我不想贴了,好累”爸爸生气地对我说:“这怎么行呢?快做,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我心里又想:只差一点了,行吧,那就做完它。我向爸爸点了点头,继续做了起来,这次做的比我预想的要快很多,只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做完了。坚持的汗水流到了成功的作品上,我高兴极了,为我的坚持和努力露出了微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的精神无比珍贵。如果当初李白没有去上学,那他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名垂千史。有时,你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不要放弃,坚持下去,你就能成功。坚持写好每一个字,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篇作文,你离成功差的,只是一时的坚持和努力!

第7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1

李白小时候在溪边的象耳山上学。

有一回,李白趁老师不注意溜到溪边去玩耍,心里美滋滋的想:“终于可以不上学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着:“今天可以玩的痛痛快快”,忽然听见磨铁杵的声音,咔嚓——咔嚓,他兴高采烈走到老奶奶身边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呀?不劳累吗?老奶奶全神贯注地磨着她的铁杵。”

我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老奶奶才抬头看看我。“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老奶奶说。李白当时笑了说:“老奶奶,针是非常细小的,而且您磨的是超大的铁杵啊!”老奶奶边磨边说:“我就要把这铁杵磨成绣花针!”李白吃惊地问:“什么,没有听错吧!这么大的铁杵能磨成绣花针吗?”

老奶奶语重心长地说:“是的,要把铁杵磨成针是很困难的!我必须每天不停地磨,直到它变成绣花针为止!”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绣花针,李白听了老奶奶这番话,身受感动,心想:“只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成。读书也是这样,只要用功读,就会有回报。”

想到如此,李白欣慰地说:“我懂了,谢谢您,老奶奶!”从此以后,李白不再贪玩,他对学习刻苦,严格要求自己,他终于成了一名大诗人。

这说明做每一件事情只要肯下功夫,有恒心,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成功。

第8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3

星期天的上午,我在本真作文读了一篇《铁杵成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课文讲了: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弃学离开了。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就回去完成学业。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废。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事例。比如说这件事:有一天,我们老师留了非常非常多的作业,我们班的同学都不想写了,都想出去玩。我站起来说:“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要不然,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听了我的话,我们班的同学都纷纷写上了作业,过了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们班的同学作业都写完了。其实,有时失败与成功就在一念之间。

还有一次,因为我们班上课总说话,所以老师让我们所有的人围绕操场跑十圈。“这操场可有400m长,让我们跑十圈,这不是想累死我们吗?”我们不约而同的说。随后,老师发话了:“谁第一个跑完,就一星期没作业。”听到这话,同学们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似的,跑的飞快。但他们的体力没我好,也没我跑得快,最终,我是第一名,但他们也都跑完了,因为我跟他们说你们要有恒心。

朋友,你们快去坚持把之前没有做完的事做完吧!坚持就是胜利。

第9篇: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铁杵成针文言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文言文翻译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铁杵成针文言文注释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氏:姓…的人。

铁杵成针的意思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千古流传。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重视生活中的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了呢?拿起笔,写一写吧!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铁杵成针作者简介

郑之珍,字汝席,号高石,明万历补邑庠生。后来祁门县文化部门,在渚口乡清溪村发现了郑之珍夫妇合葬墓及《清溪郑氏族谱》,确认他为祁门县渚口乡清溪人。郑之珍在《新编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序中自述:“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游心于方外。”

第10篇:铁杵成针读后感

在书的海洋中,有栩栩如生的《西游记》,有跌宕起伏的《三国演义》,还有波澜壮阔的《水浒传》,而我却对一个小故事---《铁杵成针》印象最深。

在一个美丽的乡村里,一条流着的小溪,有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这里玩耍,而这个小朋友就是大诗人---李白。他逃学在外面开心地玩着,忽然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磨铁杵,李白头上满是问号,不知她在什么,“我在磨针呀!”李白深受启发,决定好好读书,最后成为中国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做人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成功,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要气馁。小时候饱尝辛苦之后,才会有无尽的甘甜。

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一天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读书并打卡,前几天还有声有色地读着,到了后面我不想再读了。每天被妈妈吵着读,我皱着眉头,瞪大了眼睛,心里烦死了,“读什么书呀,有什么用啊!”无意间我再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读了起来。然后,我决定坚持下去,每天认认真真的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为止。外面的小鸟也在为我加油,让我坚持下去,我付出了许多汗水,每当不想读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个故事。

最终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个故事让我感受深刻:只要坚持,付出总会有回报,我们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我永远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的花终会在汗水中盛开,盛开的五彩缤纷,盛开的娇艳欲滴!

同学们,你也找到这个故事来读一读吧,相信你们也会有所收获的。

第11篇: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

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生平概述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彰明人。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一说法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铁杵成针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大家可能不知道,李白小的时候特别贪玩,不喜欢读书,整天到处闲逛,游手好闲。

有一天,李白在家里玩,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没事做,不如跟他们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学习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回家算了。”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大诗人!

第12篇:铁杵成针的故事3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大家可能不知道,李白小的时候特别贪玩,不喜欢读书,整天到处闲逛,游手好闲。

有一天,李白在家里玩,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没事做,不如跟他们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学习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回家算了。”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

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大诗人!

第13篇:铁杵成针的故事和含义4

在书的海洋中,有栩栩如生的《西游记》,有跌宕起伏的《三国演义》,还有波澜壮阔的《水浒传》,而我却对一个小故事---《铁杵成针》印象最深。

在一个美丽的乡村里,一条流着的小溪,有一个可爱的小朋友在这里玩耍,而这个小朋友就是大诗人---李白。他逃学在外面开心地玩着,忽然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磨铁杵,李白头上满是问号,不知她在什么,“我在磨针呀!”李白深受启发,决定好好读书,最后成为中国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做人一定要坚持,坚持才能成功,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要气馁。小时候饱尝辛苦之后,才会有无尽的甘甜。

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许多这样的事:一天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读书并打卡,前几天还有声有色地读着,到了后面我不想再读了。每天被妈妈吵着读,我皱着眉头,瞪大了眼睛,心里烦死了,“读什么书呀,有什么用啊!”无意间我再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坐在椅子上,静静地读了起来。然后,我决定坚持下去,每天认认真真的读书,读到口干舌燥为止。外面的小鸟也在为我加油,让我坚持下去,我付出了许多汗水,每当不想读的时候总会想起这个故事。

最终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个故事让我感受深刻:只要坚持,付出总会有回报,我们要克服困难,坚持下去,我永远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的花终会在汗水中盛开,盛开的五彩缤纷,盛开的娇艳欲滴!

同学们,你也找到这个故事来读一读吧,相信你们也会有所收获的。

推荐信息

  • 关于绿野仙踪读后感的范文精选(15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42:49

    在这个炎炎夏日的暑假里,我阅读过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的课外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本美国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著作《绿野仙踪》,在这本书里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在一个堪萨斯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位小姑娘多罗茜以及他的亨利叔叔和艾丽婶婶。但有一次

  • 关于《国王的演讲》的读后感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43:19

    和影片的片名一样,《国王的演讲》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波澜不惊,和好莱坞大片的气质相去甚远,与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对现代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思考也十分不一样。但波澜不惊决不是清汤寡水,《国王的演讲》仿佛一出内敛而精致的戏剧,在低调中酝酿出深厚,在深厚中铺展出令人动容的力量。影片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

  • 有关《散文》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44:49

    《野草》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种子的力量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野草的这种精神也告诉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困难重重、布满荆棘,但我们要像野草一样,只有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钻出地面,向世人展示自己蓬勃的生命力。“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 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1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51:19

    今天,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介绍了海伦。凯勒的一生。写了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病夺去了他的听力和视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七岁时,安妮。沙利文小姐担任了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沙利文小姐便为她教了许多知识,在她的帮助下,1898年她竟然进了哈佛大学剑桥女子学校。让我佩服。海伦。凯勒你太棒了,我要

  • 关于三个火枪手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53:49

    这个寒假我读了《三个火枪手》这本小说。我完全被故事情节所深深吸引。文章作者大仲马以他独特的构思所打动了我。故事曲折离奇非常扣人心弦。让读者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和主人公一起进入这美丽的故事中去。这个故事描写的17世纪的法国,政治者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个法国小子达达利昂,他善良淳朴聪明,一次

  • 关于《太阳城》的读后感大全(精选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55:19

    马克思主义的建构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因而对这两种思想在时空上的继承和创新关系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14-15世纪,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社会制度

  • 有关《安妮日记》的读后感500字大全(1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54:49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读完

  • 《水浒传》读后感大全赏析(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3:01:20

    《水浒传》是一本青少年素质教育书籍,也是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的史诗。这本书主要讲了宋朝统治者腐朽凶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

  • 《高三》读后感8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2:57:50

    《呐喊》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的一本小说集。《呐喊》对当时的封建社会的批判随处可见,不只是《狂人日记》中的封建社会吃人,还是那落魄书生孔乙己,还有《阿Q正传》的阿Q等等。这本书有力地揭露和鞭挞了封建旧恶势力。其中,《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令我印象极其深刻,鲁迅借

  • 关于《我与地坛》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4 13:04:20

    最近,我读细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领悟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肢体残疾的史铁生,有着超乎常人的顽强生命,还有着充实的人生,更拥有始终陪伴他左右的地坛。读罢此书,我能感觉到地坛时史铁生生命中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角色,因此让我对地坛充满遐想。园中凋零萧瑟的景象展现出史铁生的内心的无助与悲惨的遭遇,但野草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