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中国思想史》读后感(共3篇)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共3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17:21

第1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1000字

《中国思想史》是一本极其有思想深度和需要历史背景作为参考的书目,不多的文笔把读者从遥远的春秋时期,用44章的内容带到近现代的孙中山思想,通过每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的思想延承讲述了中国思想的发迹与变革。每一个人的思想批判前人,阐述和当时历史时代际遇相承的观点,构成了一幅恢弘的中国思想演变。文笔简练,文体清晰明了,使人读完之后对中国思想的变革有一种通透之感。

这本书虽然并不晦涩,但对于第一次接触中国思想史的人而言,里面的文言文和钱穆先生的解释,这两方面内容的理解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花了很大的气力,但也只算是简单了解,不敢说是有自己的收获和独有的见地。

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最近的一则新闻,里面有这么一个观点:专科看事情看表面,普本看事情找原因,重本看事情找痛点,硕士看事情找痛点产生的原因。学历不能决定未来,但你在获得这一学历的过程所学到的东西真的会决定你的思考深度,别人能看见你看不见的东西,低学历的你很多时候就像一个瞎子,可悲的是你却并不知道。

这个观点出现在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也被很多学历机构用于广告,最近的观点出现在一篇《李佳琦一夜赚6亿》的微信文章,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这个观点未免武断,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和客观规律。即有时思考本身的价值大于思考内容的价值,学历作为思考与学习的外在成果,直接反映了一个人思考的内容的和深度。

通过对思想史的阅读,从其中明确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社会思想、政治思想的演变。包括将个人的思想从简单的孔孟诸子百家的简单概括走向其核心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一并了解接触许多不怎么走向大众,但却在思想演变过程中具有独特价值的思想家,真正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中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中国思想史的演变一方面是中外交流融会之上的内容变化,中华文化以其独有的包容性吸收容纳变得更为丰富。另一方面则是思维方法和工具的变革。“理”与“事”,“道”与“器”、“体”与“用”不断纠缠拉扯,在碰撞和取舍中成就了中华思想独有的一脉。

在其中外来佛学的演变尤为精彩,佛学进入中国,彷佛是通过很世俗的形式由下而上,在其全面铺开的过程中,看似佛学的思想在中国在蔓延,但在老庄思想中的解释下,经过提炼而成为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借助老庄对佛学进行重新的解释与定义,在儒释道三学的碰撞摩擦中,中国本土思想为确定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被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了对佛教思想的汉化。联系现实社会,近代中国的发展以西学为主,在由西方主导的思想语境体系下,部分知识分子习惯站位于西方的角度解析中国的社会发展,盲目崇拜西方和批判自身。而疫情的突然发生,让人们动摇对西方民主与体制的崇拜,撕下来西方社会本质上的精致利己与双标的伪装面目,也真正体悟和感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站位高度。

在未来的某一天,今天的思想与实践也会被写进思想史书,作为一种思想它也要接受批判,但所有人都会承认其的伟大和重要的价值。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围绕“一核四层四翼”,培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也应该是道法教师的站位高度。(刘兴银)

第2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近期拜读了钱穆先生所作的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中国思想史》,本书起自春秋中晚期,止于民国时期孙中山思想,共分四十四章,读后我理解了中国思想的演变历程。此书虽篇幅微小,却描述精华,简洁明了,常常是数笔就勾勒出一个思想家的思考脉络,涵括了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每一时期各只提及主要的几家,每一家各只提及主要的几点,由此呈现出一个明晰的思想史线索,前后承继,生动、壮观。本书尤其对于中国思想史上几次思想转变的表述,最为精彩,读过之后,发人深省,耐人寻味。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介绍中国思想史不可多得的佳作,读后大受裨益。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思想乃就人生内外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扩融通及宇宙界自然界。这与西方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思想或导源于宗教,或依傍于科学;中国思想而不能形成宗教。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这本书主张我们应该从中国思想的本身立场来认识中国思想的内容,他反对有人所认为的中国思想无条理,无系统,无组织,无变化,无进展。而是认为中国思想可以对中国今天的思想有所启示,而且对于世界思想的发展也有所贡献。

钱穆先生于书中写到:思想史上有高潮,有停滞与酝酿,中国思想史上有三次转变。第一为春秋战国平民思想之崛起,先秦诸子为其高潮,两汉为其停滞与酝酿;第二为佛学传入,至隋唐达到高潮,五代与北宋初期为酝酿;第三为宋明理学,高潮直至晚明诸遗老。此观点在学术界可谓定论,然每期之分别、流派,各期间之传承与变化,却鲜有人道得清楚明白。此书于此却能说的清楚明白,使人似乎醍醐灌顶,清明透彻。

钱穆先生于先秦诸子之异同说的十分明白,孔子之后,杨墨反孔,孟子归孔。孟子思想之贡献在其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然可为尧舜与是尧舜却有分别。钱先生说道:人人皆可为尧舜,非人人是尧舜,孟子道性善,是就其趋势而言,其内自有一番人文演进在其中,人要想成尧舜,却需人之努力有为才可为尧舜。这样的分别,让人一目了然,深有感悟。

书中论佛学的中国化即佛学与宋明理学之关系也很精彩,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衰乱,人心消极,思想界空虚,佛学遂得以传入,谈到这一时期,书中特别提出一个人,即六祖慧能,钱穆先生说其思想乃中国的宗教革命,确实如此。佛教讲出世,六组却将佛学拉回到人世间,所谓修行何必在山林,在家亦可,此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已很是接近,然而虽一线之隔,却毫厘千里,佛学终究教人寻个涅槃、清净,与中国传统思想有所不同,却可谓佛教之中国化。由佛学转为中国之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孔子言仁、孟子言心性、宋明新儒学特提出一理字,所提的字虽然不同,然却是一脉相承,理字只是对以前儒学之扩大与更精更细微的阐述。

本书简易通俗,虽然简略,却能使人识得中国思想的大体,让人入中国思想之门。本书指出中国思想之深远的渊源,抉发出中国思想之真实的生命。书中以中山先生思想为结尾,钱先生说中山先生乃民国时期最能用思想之人、中山先生之思想亦自传统而来,钱先生可谓有深意。我在书中读到中山先生之三民思想,也很佩服。

书是好书,读来也颇费一些周折。主要是文字上的描述有些费解,但硬着头皮读下去,仔细品味,也是蛮有收获的。期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把其中的一些思想付诸于实践。

第3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思想史》是钱穆先生所作的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本书起自春秋中晚期,下迄现代,共分四十四章,涵括了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纲宗粗立,全部中国思想史的主要节目,已在其内。

核心思想: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思想乃就人生内外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扩融通及宇宙界自然界。这与西方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思想或导源于宗教,或依傍于科学;中国思想而不能形成宗教。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这本书主张我们应该从中国思想的本身立场来认识中国思想的内容,他反对有人所认为的中国思想无条理,无系统,无组织,无变化,无进展。而是认为中国思想可以对中国今天的思想有所启示,而且对于世界思想的发展也有所贡献。

“无思想之民族,决不能独立自存于世界之上。思想必有渊源、有生命。”钱穆先生认为当时社会的思想界,正不幸犯了一小儿学语之病。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为了指出中国思想之深远的渊源,激发出中国思想之真实的生命,以达到明体达用、博古通今。

钱先生于先秦诸子之异同说的十分明白,孔子之后,杨墨反孔,孟子归孔。孟子思想之贡献在其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然可为尧舜与是尧舜却有分别。钱先生于此言道:人人皆可为尧舜,非人人是尧舜,孟子道性善,是就其趋势而言,其内自有一番人文演进在其中,人要想成尧舜,却需人之努力有为才可为尧舜。此一分别,真是不得不明。与孟子同时或稍早有杨墨,扬子主为我,墨家主兼爱。为我,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兼爱,无君无父也。墨家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别爱,视人之父若其父是兼爱。若从人生界看,固见人生有差别相;若从宇宙界看,则人生将只见平等相。然而人处人生中,真能视人之父若其父乎,人之情感发乎内心,由内心向外不断扩充,如圆般,有中心,有远近亲疏,因此不烦多论,墨家之思想不能久行于世明矣。孔子后有庄子思想颇与孔子不同,然庄子乃智者非仁者,其思想能多注意到宇宙界,与儒家殊途,以宇宙界观人生,则只见死与生之隔绝,物与我之有分,人生处处受限制,不免流于消极。钱先生说庄子之书乃衰世之书,可谓至论,此后中国治世则儒术用,衰世则道家兴。

对书中问题的认识:韩非子的是与非钱穆先生在本书中所提出:战国时代的思想是极为活泼的……而韩非的立场则太过狭窄,他的观点也太过浅近,他只从统治阶级的偏面利益来衡量此种分歧复杂的思想界之是非,那自然要全无是处。他对韩非的评价可谓是过大大高于功,认为其思想偏激;仅知君主,不知民众;强调严刑峻法。最后钱穆先生对其的评价乃为:“先秦学术思想,由韩非来做殿军,那是中国思想史里的一黑影,一污点。”可谓是对其嗤之以鼻。

钱穆先生于先秦诸子之异同说的十分明白,孔子之后,杨墨反孔,孟子归孔。孟子思想之贡献在其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然可为尧舜与是尧舜却有分别。钱先生说道:人人皆可为尧舜,非人人是尧舜,孟子道性善,是就其趋势而言,其内自有一番人文演进在其中,人要想成尧舜,却需人之努力有为才可为尧舜。这样的分别,让人一目了然,深有感悟。

书中论佛学的中国化即佛学与宋明理学之关系也很精彩,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衰乱,人心消极,思想界空虚,佛学遂得以传入,谈到这一时期,书中特别提出一个人,即六祖慧能,钱穆先生说其思想乃中国的宗教革命,确实如此。佛教讲出世,六组却将佛学拉回到人世间,所谓修行何必在山林,在家亦可,此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已很是接近,然而虽一线之隔,却毫厘千里,佛学终究教人寻个涅槃、清净,与中国传统思想有所不同,却可谓佛教之中国化。由佛学转为中国之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孔子言仁、孟子言心性、宋明新儒学特提出一理字,所提的字虽然不同,然却是一脉相承,理字只是对以前儒学之扩大与更精更细微的阐述。

最后钱先生提醒读者,“切勿以知道一些旧公案,拾得一些旧话头,即为了事”。就像朱熹所说:“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又有一种,则一向泛滥,不知归着处,此皆非知学者。须要熟看熟思,久久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钱穆解释说:“读书即心急要求统要,此是心不宽。有些人,遂求于一言半句上既见出统要来,此如初格一物,便要明天理。其实此等统要与天理,仍只是己见耳。但放开心,不责效,又易泛滥;一书看了又一书,一物放过又一物,到底心中还是无所得。故看书须熟看熟思,尽在此书上多挨,挨得,自然有得也。”

推荐信息

  • 有关西游记读后感的范文大全(20篇赏析)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33:36

    说到《西游记》大家一定看过吧!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户晓。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去西天求取真经,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磨难。我是百看不厌,书里面有心地善良的唐僧,贪吃好色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和尚,还有一位最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最喜欢的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说到孙悟空,我要特别介绍一下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共2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28:06

    《基督山伯爵》,这部长篇小说是法国作家大仲马代表作品,首次发表于1844—1846年。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期间狱友法利亚神甫向他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

  • 《我们走在大路上》读后感(共7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37:36

    伴随着习近平“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的庄重开幕词,也就此翻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故事。在历史的颠簸轨道上,足智多谋的君王在现代人的眼中确实是值得去敬重、佩服的对象,而会打仗并不会治理国家的君主却也数不胜数,光武帝、秦始皇都是在“武”上取胜,而失败的治国之道将

  • 关于《鲁滨孙漂流记读书心得》的读后感大全(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34:06

    【第1篇】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一直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全书主要讲了: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国遇上大风,而船翻了,同伴们都死在海里。于是,他孤身一人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他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在荒无人烟的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

  • 关于包法利夫人读后感的范文大全赏析(12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39:36

    《包法利夫人》最后女主角发出呐喊“人生美在哪里?”,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以下《包法利夫人读后感1500字》由读后感网中外名著读后感频道为您提供,希望对您写读后感有所帮助!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我曾读过很多书,其中《包法利夫人》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查尔斯的父母让他退了

  • 《儒林外史》读后感大全赏析【1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43:06

    在一篇篇辛辣的讽刺话语中,我仿佛看到了旧时被科举毒害的怀才不遇的人们对封建顽固礼教的不满、愤怒的呐喊。《儒林外史》,中的周进令我印象很深。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

  •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45:36

    三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文章的第一句话,也是这句话引出了一部跨越了一个世纪的历史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文章讲述了蜀,魏,吴三股势力共同争夺霸主之间错综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更有仁慈的刘备,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狡猾的曹操,武功盖世的张飞,关羽等人点缀,更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几分精彩。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

  • 关于《看上去很美观后感》的读后感大全(精选1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47:06

    【第1篇】幼儿园本来是一个天真无邪,充满欢乐的地方,正如院长所说:幼儿园的时光是你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是事实真的果真如此吗?正如王朔相信的那样,再小的孩子也是有灵魂的。也许作者和导演只是想通过人之初的“小社会”来反映我们这个“大社会”的种种形态。打小报告、嘲讽、孤立……一幕幕出现在电一影里的情节正如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共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48:36

    我只读了一遍,感悟不深,但是思想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充盈。想要把中国哲学吃透,远远不是这一本书能实现得了的,然而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也就是中国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东西文化的差异可能就在这里。我们追求人性的完满,立志成为圣人,没错。西方追求人性的自由,努力钻研科学,也没错

  • 《羊脂球》读后感1000字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1 9:48:06

    羊脂球一直在哭,有时候在歌曲的两个节拍之间,黑暗里传出一声呜咽,那是她没能忍住的一声悲啼。匆匆将《羊脂球》翻了一遍,也许并未领略到其中的精髓何在,但仍感慨万千。小说通篇鲜见华丽优美的语段,却无时无刻不在勾勒一位身如残花却有着巨人般光辉形象的妓女:那淡淡的,忧伤的宿命。有时,灰暗的季节似乎跨越了几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