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黄金时代》读后感(共4篇)

《黄金时代》读后感(共4篇)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23:16:09

第1篇:黄金时代读后感200字

文章以回忆插叙的方式讲述了知青王二在云南插队时期与队医陈清扬之间的性与爱的故事。

王二为人离经叛道,纯粹真实,是个自由叛逆的流氓;陈清扬,一个北医大毕业的女医生,却因青春美丽,与人们对“面目黝黑,乳房干瘪”的寡妇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而被牢牢地扣上了“破鞋”的枷锁。陈清扬最初反抗“破鞋”,找王二帮助证明自己不是“破鞋”是缘于她的清白无辜,到后来她顺应“破鞋”,义无反顾地成为“破鞋”,同样是缘于她的清白无辜。

在自由人性都要被压抑的悲惨灰败的时代,一个顺应本心,勇敢地追逐性与爱的人,从始至终都是清白无辜的。在那个生命被压制得麻木不仁的时代,连呼吸都微不可闻,唯有疯狂的原始性爱才可佐证我们的存在。

第2篇:《黄金时代》读后感1000字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一样。”这是一个受了槌的人的感叹,他怀念那未受槌的日子,即使那时他还是一个生牛蛋子。

王小波《黄金时代》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整体特征,那的时间点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处在一个迷茫的状态,不知路在何方。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我们的国门重新再次打开,外面的人开始走进来,我们也渐渐地开始走出去。以前关着门的时候,社会主义的宣传对国民强灌夜郎自大的思想:我们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将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赶到了台湾,我们甚至击败了世界第一强国美帝国主义,“普天之下老子天下第一”的深扎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那个时候人们的思想是及其简单的,除了中国海晏河清世界各地皆是洪水四溢,人们的心也很齐那就是跟着我党去创造社会主义新生活。

改革开放后,这个世界对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井底之蛙跳出井后看到的那一片天,令其艳羡无比。国家为了招商引资,不仅摈弃非我族类,其心必诛的高姿态,反而给外商以高规格的礼遇,从上而下刮崇洋媚外之风。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中国人也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真的是落后很多,自卑之心拔然而生,这对在长在红旗下的王小波这代人是巨大的冲击。他们的世界是一块块“红色的社会主义”砖头砌成的,现实将他们以前构筑的世界击得粉碎。以前是贬外,现在是崇外;以前是老子天下第一,现在是什么都不是。他们的内心是痛苦的,该不该顺应时代之潮流,该不该接受新的思想,他们的内心矛盾的。以前他们面前只有一条路,但是现在这条路却生出了一条岔路,而且这条岔路的路口塑着一块路牌,路牌上赫赫写着“此路不通,请绕道”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告诉着他们以前的跋山涉水,风雨兼程不过是个笑话。

在《黄金时代》里面,正当壮年的王二,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年纪,但是他却没有一个完整、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当然他也无法规划自己的人生,他的人生是随时被村长,军代表左右的。但是如果仅仅限于此,那么这就不是所谓的黄金时代,而是灰色时代。但是在灰色的时代里,闪出了金色的光,那么就是黄金时代,因为这光独属于你,在那个时代你自成格局。王二虽然很迷茫,不知道正确的路在何方,但他却知道错误的地方所在,所以他一直拼命的逃脱,他不想成为一名受术者,只知道吃草干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连杀不用困。他与世俗隔离,不住在市集闹镇,而是居于深山荒野,他是满足于这样的处境的:“我听见浩浩荡荡的空气大潮从我头顶涌过,正是我灵魂里潮兴之时。正如深山里花开,龙竹笋剥削地爆去笋壳,直翘翘地向上。到潮退时我也安息,但潮兴时要乘兴而舞”。在那谈性色变,以性为脏的时代里,但他却把性描写的很美“月光从门里照进来,照在她身上。我站在地上,她用腿圈着我的腰”,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不出一点的淫乱与荒淫,那是因为作者有一颗纯洁无比干净无比的内心。

个人在潮流之下都是渺小的,逆流而上者都是孤独痛苦的。冷雾,雨水,都将浸入深山里的人,受不受槌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不大一样。前者该当出斗争差,后者就该五马分尸千刀万剐。但是谁也没权利把我们五马分尸”,虽然我们不能决定,但是我们总可以让受槌来得晚一些,或者即使受槌,至少之前我们拥有过未受槌的执着和放荡不羁。

第3篇:《黄金时代》读后感

这本书叙述出知青时代的另一种生活,那是压抑和反压抑的生活。王二和陈清扬顺应本能欲望,自然而坦然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以青春率性而行的人性之真实。在这里,身体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因而是青春生命中的黄金时代。

王二的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也是“多余人”。他是个21岁的青年,思想敏锐,忍受着饥饿、蚂蝗、繁重的劳动对肉体的折磨、忍受着军代表这样的恶人的压迫,却无法逃避,内心里滋生了仇恨意识、陷入孤独与苦闷。

他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他像个土匪,野蛮,力气大。又像个流氓,整天做些捣乱的事情。他的时间很大一部分用来打人和避免被打。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矮小的硬汉,他的内心却是柔软的,只是在那时,他必须强硬下去。

就像书中写的“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他的柔软却无处释放,最终给了陈清扬和他养的猪。他好像一直是这样,永远斗争、永远不服输。

而故事的女主人公,也就是开头就提到了的非常重要的女人“陈清扬”。一开始大家就在讨论下放的女医生是不是“破鞋”的问题。群众说她是,她就是,不承认也是。但她知道自己不是,这是别人对她的乱标签。她急于想证明自己。一次,她在帮王二看病的时候,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便急忙想要向他证明自己不是“破鞋”。王二当时完全可以帮她,但他偏不想帮,并且给她想了一个歪招。

她接受了,为了“革命友谊”,和王二搞破鞋。就在这一来一去中,她和王二渐生情愫。以至于到后来一听王二被人打了一板凳昏过去了,披头散发眼睛红肿地就从山上奔下来,明目张胆地暴露自己的破鞋行径,不再偷偷摸摸,而是向世人宣布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陈清扬就是破鞋。这是对现实最有力的反抗和嘲讽。同时也呼应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

讽刺的事情是,当她真的是破鞋的时候,便没有人这样说她了。这反映了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民众将伦理道德、作风品质作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大规模声讨陈清扬时,不去探究评判的标准,只基于自身毫无证据的立场,主观臆断得出罪行,空降到自以为不偏不倚的目标身上,并且对于这种情况大家都以毫不自省的姿态习以为常。陈清扬这样单纯的人和王二那样随性的人在那个荒诞时代很难生存。

她就像一个小孩,愿意对这个世界抱有一切美好的想法。就像她和王二一样,她愿意无条件相信王二所说的“伟大友谊”,就算为此失去些什么,她也不后悔。并且她好像什么都不懂,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做。不过她也没想搞懂,就愿意像个孩子一样,天真的生活在这个不天真的世界里。

王二和陈清扬本不是爱情,他们俩只是交换身体的“伟大友谊”。什么是伟大的友谊?“只要你是我的朋友,哪怕你十恶不赦,为天地所不容,我也要站到你身边。”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绝对信任与真诚,世事善恶难辨,而伟大友谊永远放射光芒,这就是陈清扬天真的想法。她分不清“那个伟大的友谊是真的呢,还是临时编出来骗自己的”但“那些话像咒语一样让她着迷,哪怕为此丧失一切,也不懊悔。”

他们二人的爱情只能无疾而终,因为身份不一样,因为时代不合适,只能有缘无份。有些人可能只适合相爱,不在一起也不等于不美好。只要曾经拥有过,并且日后想起时会觉得幸福、温暖,这就足够了。就像王二和陈清扬,他们注定是温暖了彼此的“情人”,却不是要共渡余生的“爱人”。

王二说,那是他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黄金时代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少了陈清扬的加入,黄金时代一定黯然失色。

陈清扬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虽然被人称做破鞋,但是她清白无辜。为了他们的伟大友谊,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处。

“伟大友谊”可以被原谅,但两个不合适的人之间不合法的爱情在那个年代不能被原谅。可能爱上王二就是陈清扬犯下的最大的错。但是这又怎么样呢?她还是爱他,她愿意冒一切风险去爱他。她愿意保持单纯,赌上所有去爱他。哪怕为此丧失一切,她也决不懊悔,这就是奋不顾身的爱情。不管以后王二处境怎么样,又或是拥有过多少女人,但当他回忆起21岁时和陈清扬一起在云南插队的时光,必定会反复体会,充满感慨和叹息。

那时,他们分开,结束了一生的黄金时代。

第4篇:王小波黄金时代读后感800字

王小波是我最爱的作家,《黄金时代》是他的宠儿,也是现阶段我走过二十年人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文革背景下,陈清扬,王二,两个现代世俗的眼光之下的“狗男女”在文革时代进行着他们的“伟大友谊”,后来,他们在动荡结束后重聚,又一次交换了彼此的“灵魂”。看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像一幅幅西方的油画般、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般的作品,人物就像我见过似的,能够通过作者无声的文字,像钟一样敲打着我的心海,撞出一片片浪花,看到作者内心深处最最的纯洁与明净。

都说成长是一场痛苦的盛宴,但我们都只想成长,不愿忍受痛苦,只愿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不愿面对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现实的我们也许就是活在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之中,像陈清扬那样,迫切渴望性爱,即我们渴望的理想,面对现实又不敢上前,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摆脱这种孤独和迷茫,在别人的泼冷水中可曾看过故事的主人公王二对生活依然有一份热忱,一份激情。他有成长烦恼的孤独,无聊,打击,但他自有一套逻辑来对付这个世界带来的压抑与痛苦。

不被理解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明明是不怀好意,却被众人洗白;明明是白的,却三人成虎,被大家说成黑的等等。当整个群体都向着权利、利益看齐时,个人的主动疏离和拒绝,反倒被当作奇葩,我们难免会动摇,就如同书中写到的性爱本来是随着人成年而具有的本能,但不管是何事,总会被有些人当做污秽而肮脏的东西,也只有在我们的黄金时代,面对不公平的诘责、恶意揣测,才会不理不睬,坚持自我。苦闷、误解、怀疑、否定都是自我成长不可避免的事情,只当做云淡风清,继续坚持我们的本色去挣脱属于自己内心不被他人左右的“自由”。

21世纪的人类,还存在着精神枷锁,不言而喻。人类是不断进化的高级物种,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一场与自己的战斗,不管我们是受害者还是受益者,我们到底是应该顺应自然还是主宰自己的命运,因人而异,过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做一朵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黄金时代给了另一个时代的画面,一种窒息但有着无尽希望的时代。可王二和陈清扬,以及千千万万苦苦探寻自由的我们是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他们是有真性情的人,他们可以忘记身份,职业,劳作的艰辛,在爱的刻骨铭心下,追寻心灵上的最后一方净土,争取那点仅剩的自由,要知道,不管是现代还是过去都是没有净土和自由可言的。

最后我更想用王小波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我的读后感:“人该是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

推荐信息

  • 有关《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37:57

    在我读过的众多名著中,《三国演义》是最让我感慨万千的一册书。从黄巾起义到一统三国,历经了多少震撼人心的传奇经典。翻动书页,眼前便浮现出曹操气吞山河、刘备三顾茅庐、孙权胸怀大志、最后三国鼎立的生动场景。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蜀吴联盟北伐曹军,黄盖仅率三十条船,用火攻歼灭曹操三十万大军,取得了以少胜多、以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共14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43:27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思想有了些许混乱。在当今社会,许多人都沉浸在欲望之中,这些欲望包括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对不再经历生老病死的折磨的希望以及对多位伴侣的向往等等。但在新伦敦社会中,这些问题你都无需担心。在这里,你不用经历出生,也不会生病,你的自然寿命很长,死亡也只会在睡梦中突然降临;你不用担心你会不

  • 《流浪地球》读后感大全(19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43:57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此刻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仅有《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战役》还有《铁道游击队》等等爱国教育片。此刻他们都是这类科幻大片。科幻题材的电影我看过《后天》,那时候是一种震撼的感觉,但《流浪地球》比《后天》还震撼,画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期望的震撼都有之

  • 关于《网络妈妈》的读后感大全(精选3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48:27

    当看完了《网络妈妈》这部电影时,我的心灵被深深触动!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刘学萍中学时,在一次植树活动中被突然的森林大火烧成了重度残疾。大火烧残了她的身体,但并没有烧残她顽强向上的精神。她靠着自己的乐观和坚强终于慢慢适应了生活、长大成人。为了更好的的学习,她又学会了上网。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5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53:57

    一个新年的前夕,北风呼呼地刮着。天气很冷,很冷,外面又下着鹅毛大雪。在这个寒冷的黑夜中,有一个赤着双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她离开家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那是她妈妈穿过的拖鞋。可是就在刚才,她匆忙穿过大街的时候,一辆飞驰而来的马车,吓得她跑丢了一只拖鞋,另一只拖鞋也被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抢走了。可怜

  • 《匆匆》读后感大全赏析(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55:27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不论怎么样,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一天过去了就不能指望再重复一天了,只能勇敢的去过下一天。读过《匆匆》后,我更是有这样的感受。我的生活从我们呱呱落地以后就开始了,所以说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快,转眼间我就上了六年级,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在这篇文

  • 关于《散文》的读后感10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54:57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好像是我们这些学生除了寒暑假之外,就不会有时间看书了似的。我却幸运得多了。多亏我的未雨绸缪,厚厚的一本《周国平散文》,让我利用每天中午的时间一点一点蚕食,到放假时只剩下几十页了。我只需趁热打铁,将之读完即可。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

  • 《我的大学》读后感大全(精选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58:27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罗斯的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赏析【20篇大全】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4:58:57

    暑假里,我被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是法国着名小说家、预言家——凡尔纳的豪情杰作。凡尔纳1828年出生于法国南特,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底旅行》等。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接二连三的海难事件震惊了全世界,阿龙纳斯教授和助手康塞尔

  • 《昆虫记》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2/20 15:06:27

    我感觉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内容写得非常具体、生动、有趣,尤其是第六本的“蔬菜大食客——菜粉蝶”,这种蝴蝶我还没有见过呢!法布尔把菜粉蝶的一生进行了非常详略的描写。这本书化费了我一小时的阅读,写书的作者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编辑,作都法布尔把菜粉蝶的话都说出来了,我想他一定是经历了好多时间去观察外面的小动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