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日记》读后感350字
国庆长假期间,我在家里读了一本书,叫《马燕日记》。
马燕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孩子,她家住在宁夏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她家的房子是一间砖头小房子,床几乎占了房子的一半。马燕的家里还有爸爸、妈妈以及两个弟弟。他们这么多人平时就挤在这一张床上吃饭、睡觉。他们不吃早饭,中午就啃一个馒头,偶尔吃一次晚饭。
马燕家到学校的路程是20多公里,要走四五个小时,这条路又长又险、人烟稀少。遇到恶劣天气,孩子们经常是趟着雨水、冒着寒风回到家,两脚会肿得很大。马燕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马燕非常热爱学习,可是她家里非常贫穷,没有钱交学费。妈妈想尽一切办法,向别人借钱为她凑学费上了五年级。后来因为没有钱还是辍学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法国记者韩石把马燕的日记整理后在法国出版。从此马燕有了版税,她用版税帮助自己和家乡的女童继续上学。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马燕是个好学上进、坚持不懈、善良、孝顺的好学生。我们的生活环境比她好很多,却没有好好珍惜。我们应当向她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马燕日记》读后感400字
《马燕日记》讲述的是在我国宁夏山区有一个女孩,名叫马燕,在上学时,因家里贫困被迫辍学,梦想重返课堂,并在日记里记述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她的日记中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求学欲望,不得不认着命运摆布,而离开心爱校园的无奈;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一切希望,直到韩叔叔和何阿姨走进了她的生活,资助她上学,她重返校园的梦想才得以实现。
在她的其中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2003年11月6日,星期四,寒冷的狂风呼呼地吹个不停,爸爸冒着寒风给我送馍来了,爸爸脸冻得通红,身上满是冰冷的白雪,头发已是冰条,手冻得不能动,看到此情景,我流下了眼泪……爸爸要相信女儿,不会是您失望,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马燕面对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她更珍惜现在已拥有的一切,她发誓要用自己的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亲,让自己成为父亲的骄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她每天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虽然马燕在写这些日记时还是一名小学生,但是她的每篇日记都是感人肺腑、字字戳心。读完马燕的日记,让我禁不住联想到自己,当我们还在为父母未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发脾气时,马燕却在想着更重要的事:“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爸爸妈妈付出的辛苦就是为了让我和弟弟们有一个比他们好的生活。”作为与马燕有着同样年龄的小学生,我决心要向马燕同学学习,学习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学习她懂得感恩之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马燕日记》读后感300字
寒假里,我读到了一本《马燕日记》,原来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女同学写的普通的日记,但是读完之后,我感到了心灵的震撼……
马燕,宁夏山区的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女孩子,但是又是最不普通最不平凡的坚强的女生。上学时,母亲生病,家里很困难,有时侯不得不退学,让她的两个弟弟上学,有时上学时她经常被同学欺负,非常的伤心难过。在学校的时候只吃饭而没有菜吃,因为她没有钱,回到家以后,她还要帮妈妈做饭洗衣服,有时还要到农田里帮爸爸妈妈做农活。她的父亲因为要供养三个孩子,他努力地在外干活,非常劳累,但是马燕很听话,无论妈妈怎么对待她,她都能体谅妈妈,因为在她眼中,父母是劳累的,为了自己的子女,他们什么都能付出。
马燕的学校距离家有20多公里,她从来不坐车,都是自己走着去,因为一元钱的车票对于她来说实在太贵了。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她每天都坚持步行上学,因为她的内心有强烈的渴望—我要读书!她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因为她知道,如果不上学读书,她一辈子的眼泪都流不干!
我赞赏她努力的劲头,我赞赏她坚持的韧性,我赞赏她勤劳的双手,我赞赏她娟秀的字迹,我赞赏她对家人的爱。想到我自己,上学期期末复习过程中,我因为感冒头疼就请假,因为手指破了皮就停止练琴,遇到一点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我就想到了退缩。而马燕,无论是多少大的困难放在她的面前,她永远都是乐观的克服,勇敢的面对,生活的苦难给了她希望和力量,给了她坚强的目标。我向大家郑重推荐这本书,它一定能让你心灵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