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800字
刚考完试,妈妈就送给我一本书,那就是《宝葫芦的秘密》。
我是一个一贯不喜欢看书的人,但我捧着这本书看着看着,越发觉得它很有趣,也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甚至读得爱不释手。当我读到“宝葫芦现身”这个片段时,觉得这个宝葫芦太神奇了,无所不能——你头脑里想什么,它就能变出什么来!书中主人公王葆饿了时,王葆还没有出声,宝葫芦早就知道了,于是它随便一说,就变出了许多吃的,有小笼包、汉堡包、黄金糕、饼干、玉米、炸薯条……宝葫芦就像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想做什么事只要有宝葫芦什么都不要烦了,包您心想事成。我多么想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宝葫芦呀!
渐渐地,宝葫芦对王葆的帮助越来越多,就像一个无所不能的保姆,王葆也越来越依赖他了。但宝葫芦常常不明白人类语言的意思,所以总是闯祸:害得王葆从河里钓了一条金鱼,让他下棋的时候真的吃了棋子。更有甚者,王葆考试时,自己一题不做,依赖于宝葫芦的帮助,可宝葫芦调换了王葆与苏鸣凤的试卷,让师生都远离了王葆。看到这儿时,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便打消了拥有宝葫芦的想法。主人公王葆也没有令我失望,他把宝葫芦扔进了水里,暗想:唉,我自己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夺得游泳比赛的冠军。
自此以后,王葆每天坚持预习功课,一放学就苦练游泳。比赛那天,他拼命地游,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帮助小组夺得了冠军。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中也有“宝葫芦”,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尤其当我写作文时,我会不停地问:妈妈,作文题目该怎么定?开头怎么写呀?中间的内容怎么写?爸爸,结尾又该怎么写呢?这时,我的“宝葫芦”就会一句一句地教我写,好多次我的作文成了班级里的范文,我充满着喜悦,同时还有许多的愧疚,因为这毕竟不是我一个人独立写的,所以每次考试写作文时,我都会非常紧张。尤其是这次老师推荐了我参加南京市好家长杯现场作文比赛。得到消息后,我不是惊喜而是恐慌,但我不敢跟老师说。我一直跟爸爸说:“万一遇到一个我不会写的怎么办?”爸妈总是鼓励我说:“没关系,相信自己一定能写出来。”比赛的那一天,来到陌生的学校,我一个人拿着准考证一步三回头地走进考场,心里始终不能平静,毕竟还是心中没底气呀!最终本次比赛,我获得了市级三等奖,虽然奖次不高,但我依然很高兴,因为这完全是自己的成绩。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平时的学习、生活等不能过多地依赖父母或他人,否则我们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感到不够自信,甚至会临阵脱逃。
我特别喜欢书中刘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凡事都需要努力。”我想,刘老师的话中也许就包含着宝葫芦的秘密,这个秘密应该就是“自立方能自强”!
电影《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400字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我们来到影院找到位子坐好,电影就开始了。
这部电影的作者是张天翼,主要是讲一个名叫王葆的男孩,他整天梦想着拥有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它能满足王葆的所有心愿,随时随地让他心想事成。
有一天,一个同学笑他不会钓鱼,他生气了,独自一人去河边散步,突然从河里跳出一个宝葫芦,它知道了王葆的心事,就给他变出了一个铁桶和许多美丽的金鱼,王葆高兴极了。以后,他就让这个宝葫芦替他做算术题,做模型。但是麻烦却随之而来,图书组的画报变进了他的书包里,家里也多了自行车,花盆,收音机等物品,在考试中,别人的试卷也变成了他的。因此,他不得不编造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护宝葫芦,他痛恨宝葫芦,把它丢进山里,就生气地离开了。
在一次游泳比赛里,王葆凭自己的实力,为小组赢的了荣誉。他非常想念宝葫芦,于是,踏青带着金牌来到山里找到了宝葫芦,这时宝葫芦正要离开,王葆把他得冠军的事告诉了宝葫芦,并拿金牌给它看。宝葫芦就伤心的离开了,因为王葆已经不需要它了。他对宝葫芦大喊:"你一定要回来呀!"这部电影就接近了尾声,王葆也成为了一名勤劳的小学生。
我们做人要勤劳,不能学王葆这种偷懒的作风,如果你肯动脑筋,什么事也都是小事一桩!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450字
【第1篇】
你知道宝葫芦吗?那可是个宝贝,得到它,你想要什么就会来什么。张天翼爷爷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就讲了这么个宝葫芦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葆钓到了此等宝物,宝葫芦认他作主人,能实现主人的愿望,给王葆帮了许多忙,但都是些“倒忙”。
说起这些故事来,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王葆下棋时,为了赢得胜利,想吃掉对手的“马”,结果宝葫芦施展法力,糊里糊涂就把棋子喂到了王葆嘴里,王葆一不小心,还真把嘴巴里的“马”吃进肚里;《科学画报》失窃案,王葆虽然利用宝葫芦得到了他最想看的书,但时刻提心吊胆,生怕被同学发现;他的朋友杨栓儿尽管不知道宝葫芦的事,却认为王葆的东西来路不正,这也让王葆心惊肉跳;考试的时候更是有意思,宝葫芦为了好好帮助王葆,更是进行了大转移,把同学苏鸣凤的试卷作为王葆的卷子交了上去,却不管两人的字体相差十万八千里……,这一系列的帮忙,王葆发现宝葫芦经常把他弄得狼狈不堪,时常陷入尴尬境地。王葆开始品尝到丧失生活主动权的滋味,开始明白不劳而获根本就不幸福,开始认识到富有“魔力”的宝葫芦不是什么“宝贝”,而是地地道道的“害人精”,王葆终于下定决心与之决裂……幸好,这只是王葆的南柯一梦!
《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在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正如老师告诉我们的,习近平爷爷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也说到了“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作为学生来说,更不能存在侥幸和偷懒的心理,只有一点一滴地不懈努力,学好知识,才能收获最美最甜的果实!
【第2篇】
我有许多课外书,其中,最喜欢《宝葫芦的秘密》作者张天翼,中国现代作家,学名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张天翼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担任中央文学讲习副主任等职称,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有一天,他无意中得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有了这个宝葫芦,不管王葆要什么,宝葫芦都能帮他实现。可是慢慢地,王葆发现宝葫芦没有分辨能力,给他带来很多麻烦。而且宝葫芦变出的东西都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让王葆感到无地自容,最终决定说出真相,放弃宝葫芦。我要变勤劳,一切东西都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这本书有许多好而优美的语言,例如:这实在不像个摇柄,倒像个人――站在游泳池边刚要往下跳的姿势,作者用宝葫芦来帮王葆实现一系列愿望,里面还有许多拟人的、描写形象的、比喻的句子,把故事比喻的很美很美。
我读了这本书深有感触。做人要勤劳,勤劳为无价之宝。世界上任何一种东西都不会凭空冒出来,而需要有人用辛勤的劳动去创造。只有靠自己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成果。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
周日,在阳光的沐浴下,我看完了一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
这本书篇幅较短。全书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讲述了一名学生王葆钓上一个宝葫芦,并利用那个宝葫芦成为特殊人,过上什么都不用自己做,坐享其成的“幸福生活”。后来,王葆知道了宝葫芦只会偷后,将宝葫芦的秘密公布于众。最后,他发现只是一场梦。
书中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渴望家人团聚,很有原则,但又有点任性,极好面子,自以为谦虚,常因此丢弃原则,有点爱出风头的人。在他享受宝葫芦带给他的便利时,他的心理是矛盾的。既希望让所有人都知道、认为宝葫芦“偷”来的东西是他的、或者是他做的,又不希望大家刨根问底,以防暴露宝葫芦的秘密。然而,当他知道宝葫芦给他的一切都是偷来的,他立即将宝葫芦摔进河里,用尽各种方法分离宝葫芦……最后,他将宝葫芦的秘密公开了。
由此可见,王葆虽然爱出风头但他有原则,虽然成天想着不劳而获,但真正这样做时却退宿了,因为他知道不可以偷。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无非就这几点:一、传说终究是传说,是虚假的,是不可能存在的。二、要认清现实,不能感觉不劳而获是可行的,要学会自力更生。三、要诚实,不能撒谎,谎言只会越来越多。
但在现实中能做到以上几点的可谓是少之又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江湖骗子层出不穷,各种邪教妖言惑众;代驾、代考、替考一条龙服务到位;为了骗钱,几种谎言一起上,最后带着巨款满世界跑;深更半夜,甚至熬夜到通宵,只为研究彩票,希望撞上大奖……
在生活中,亦是如此。明明没有做好或做不到,却偏偏说做好了,能完成,可最后事情败露,恨不得找个洞跳下。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而是找个人帮忙、代替。既爱出风头,却又没有能力和计划去实现,只会幻想,最后还是一场空。
不劳而获易,自力更生难;撒谎简单,圆谎很难;做白日梦太简单,但付诸行动配以计划却是难上加难。但是请记住一句古话:“有志者,事竟成。”哪怕迷了路,即使像王葆一样迷途知返,也是好的。
向目标奋斗吧!赶快用汗水和心血谱写自己的梦想,为青春抹上色彩,告别不劳而获和欺骗,做一个诚实善良、理想远大、脚踏实地的好少年吧!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
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买书,我买了一本《宝葫芦的秘密》。我特喜欢这本书,一下子就看完了。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王葆,他是一个好吃零食,爱幻想的孩子。从小奶奶就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他也很想要一个宝葫芦,连做梦都梦到自己得到一个宝葫芦。这样就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这天,王葆终于美梦成真了,在钓鱼的时候真的钓上了一个宝葫芦。从此,他想要什么有什么。他想吃好吃的,面前立刻出现他最爱吃的东西。写作业时他想立刻写完,谁知作业真的写完了。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就在他的房间里出现。真是个神奇的宝葫芦!从此,他就高枕无忧,让宝葫芦代他学习、写作业、做模型……让同学们刮目相看。王葆开始是乐滋滋的,可他慢慢地发现,他有了宝葫芦,不但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反而多了不少麻烦和苦恼。比如:他和同学下棋,他想把马吃掉,结果那个马的棋子就飞到了他嘴里。终于在一次数学考试时,宝葫芦使用魔法时不仅把苏鸣凤试卷上的答案全部转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试卷上,而且把试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转移给了王葆,这让王葆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原来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不是它变的,它是偷取了别人的东西。王葆逐渐认识到宝葫芦不是个好东西,他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双手,于是便把宝葫芦给扔了。
读了这一本书,我联想到了自己学习书法,写一幅作品,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过关,有时两节课都不能写过一个字,真让人泄气。书法老师很严厉,说必须写过一个字才能回家。有时会写到晚上十一点,甚至十二点。我有一次就偷偷拿老师写的样版,想蒙混过关,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狠狠地被批评了一顿。这让我懂得了只有通过自己的付出才能换来成功的结果。学习是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书法学习,我的书法有了长进,多次获得了书法比赛的奖励。
同学们,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超越,只有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看完《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后,我对王葆的宝葫芦羡慕不已。
刚巧,姐姐送给我一只毛绒小熊,我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宝熊”。因为我梦想着有一天,它也能像 “宝葫芦”一样,变成一个能说会道、无所不能的小精灵!每天晚上,小宝熊静静地躺在我的枕边,陪我聊天、睡觉,我还常常跟它说我的小秘密呢!
暑假里,我报名参加了市里的钢琴比赛。比赛曲目有很多难点,练了好长时间还是不会弹。于是,我悄悄地把苦恼告诉了小宝熊。晚上做梦时,小宝熊突然开口了,只听它用清脆的声音说道:“我的小主人,你不要着急,再过几天我就能变成小精灵了。到时候施点小魔法,就能让你十指如飞,弹任何曲子都能不练而熟!”我真是高兴坏了,并答应小宝熊不会将此事告诉任何人。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时间就锁上门,躺在小宝熊旁边,催促它赶紧变成小精灵。可是一连七天,它还是老样子,一动不动。去老师那里回琴的时候,由于进度慢、熟练度不够,还被老师批评了。
我很生气,于是想从《宝葫芦的秘密》中找出些让它变精灵的线索。读着读着,我发现书中的王葆最终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宝葫芦的帮忙才取得游泳冠军的!我只顾关注宝葫芦的神奇,却忽视了王葆的努力与奋斗!
离钢琴比赛只剩两星期了,我发誓一定要凭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于是,每天一大早,我就坐在钢琴前练习两小时,手酸了,屁股坐疼了,稍作休息再继续练,有时一个难的句断要反复练习四五十遍……两个星期下来,我不但熟练地弹出了曲子,而且在曲子的节奏、情感表达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比赛那天,我把小宝熊也带去了。进入赛场时,妈妈抱着小宝熊等候在门口。最终,我获得了市级比赛的二等奖!
我终于明白了:读书,除了读懂内容,还需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
点评:读了《宝葫芦的秘密》,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么一个无所不能的精灵呢?小作者也不例外,遇到困难,他希望小宝熊也能帮他一把。但是,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他只关注了宝葫芦的神奇,却忽视了王葆的教训!幸亏还不晚,最终小作者成功了!同时,他也明白了“读书,除了读懂内容,还需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带着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表面的文字,另一双眼睛看文字背后的内涵。
【第2篇】
你是否知道,曾有一人因为宝葫芦幸福满满;你可能不曾知道,那个人在发现宝葫芦的秘密后是多么气急败坏。就有这样一本书,它诠释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真理。
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叫王葆,因为天天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以至于他也想拥有宝葫芦。谁知,周日那天,他恰巧钓到了一个宝葫芦。于是,他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是舒适的生活也有个尽头。因为一次考试,宝葫芦拿别人的卷子给王葆,王葆也在那时候发现了宝葫芦的本事:偷!这个发现让王葆气急败坏,于是想要毁掉宝葫芦。可是,各种破坏宝葫芦的方法都用上了,可没一个管用。王葆一气之下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了大家,而说完之后发现这只是一个梦。
王葆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干什么不能不劳而获,天上不会掉馅饼。每天做白日梦,还不如脚踏实地,扎扎实实走自己的路。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以前经历过的事:
有一天,作业出乎意料地多。我便存了偷懒之心。放学辅导课结束,我问一位留下来写作业的同学:“你英语写完没?”她点点头。“给我看看吧。”我“央求”道。“好吧。”她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快点。”我心中大为得意,美滋滋地想:终于可以减轻一些作业负担啦!十几分钟过后,我把卷子还给那位同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妈妈突然说要检查我的作业,让猝不及防的我吓了一跳。无奈之下,我只好把作业递给妈妈。半个小时后,妈妈叫我过去。“给我讲讲这道题。你到底理不理解它为什么选B ?”我一惊,本能地望向妈妈的脸色,看她是不是在开玩笑。不过,妈妈一脸严肃,寻不出一丝耐人寻味的表情。“唔……那个,因为……嗯……”闻言,妈妈紧锁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唉……”反正赖着也没用,还不如承认了吧,“我……我是抄的。”听我解释完,妈妈轻声说:“不劳而获的人,大都不会有好结果。”
我豁然开朗,终于明白:即使真的不劳而获,天降横财,那也只是巧合,远没有自己走得扎实。
“脚踏实地,不做白日梦”,这是我的感言。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50字
我最近看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觉得非常神奇有趣。
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从小一直听他奶奶讲有关宝葫芦的故事,所以他很希望自己也有一个神奇有魔力的宝葫芦。有一天,王葆做了一个梦,梦见同学喊他去钓鱼,结果他什么鱼都没钓到,却钓到一个宝葫芦。王葆让宝葫芦给他变什么,宝葫芦就能变出什么。一次数学考试,王葆有几题不会做,宝葫芦就把别人的试卷变成他的。结果,老师发现试卷上的字不是他的,就狠狠批评他一顿。王葆觉得很委屈,就把宝葫芦的秘密泄露了出去,让宝葫芦再也不能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看了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一个人,千万不能只想着偷懒,希望别人的帮助。无论你做什么,都想别人来帮你,这样你就会越来越懒。最后,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变成一个废人。凡事都要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成果。不能不劳而获,不能为了一时的快乐和享受,不去劳动。妈妈经常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一定要靠自己,父母也有老的一天,不能一辈子都靠别人,自己有本事才行。”是的,妈妈说的真对,我要努力学习,多掌握几项本领,长大以后,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工作、生活。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像王葆那样抛弃"宝葫芦"——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最近,我看了一本蕴涵深刻哲理的书,张天翼爷爷写的《宝葫芦的秘密》。
记得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书中的剧情深深吸引了:本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个普通的少先队员,可是有一天,他去河边钓鱼时,却钓出了一个可以实现他愿望的宝葫芦。之后,他用这个宝葫芦变出了很多东西,吃的、玩的,应有尽有,过上了“要什么来什么,想什么有什么”的快乐生活。可是,好景不长,王葆渐渐发现了宝葫芦给他带来了麻烦:因为他不能透露宝葫芦的秘密,就只能说谎骗人,比如宝葫芦变出来的花,只能骗人说是同学临时放在家里的;那些变出来的雕像和模型,也骗说是自己做的……王葆还发现宝葫芦不是凭空就能变出东西,而是从别的地方偷偷搬过来的。他再三思考后,把秘密告诉了大家,抛弃了“宝葫芦”,结束了这种说谎骗人、不劳而获的生活。
看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我明白了两点:首先,人必须要诚实,不能说谎骗人,王葆原来总是骗人,把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说成是自己做的,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可是后来王葆改了,他又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同学们又喜欢他了。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记得那一次,我去好朋友的生日聚会,一不小心弄坏了他手机的屏幕,后来他责问是谁碰坏时,我也没敢承认。但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深深地了解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好友道了歉,好友见我态度诚恳,于是就原谅了我。在我们与人的交际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诚实,讲诚信。
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王葆总是依赖宝葫芦,但结果总是让他出洋象。他最后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也没有不努力就能获得的成功。以前,我在学习上总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在生活上,总是叫父母帮我做我应该做的事情。现在我看了这本书以后,在学习上我不再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而是自己自主学习,在生活中我做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后,还帮家长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让父母再操心,现在我已经学会了洗衣服、洗碗,连妈妈也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是个刻苦学习、勤劳的好孩子了。
通过这本书,我深深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错误,如今,我努力抛弃自己的“宝葫芦”,不做说谎的小人和不劳而获的寄生虫,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长大以后,争当祖国的栋梁!
【第2篇】
炎炎暑期里,我如饥似渴的拜读了著名作家张天翼的一本童话故事,叫作《宝葫芦的秘密》,文中有一句描写金鱼的语句特别生动形象,我恍如真的看到了那只可爱美丽的金鱼:“有两条身上铺满了一点点白的,好像镶上了珍珠。”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捧腹大笑,可也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
主人公王葆是初一学生有一天,他去池塘练习钓鱼,练了很久都没钓到一只。可当他想离开放弃时,忽然,钓丝动了,王葆一抬,钓上来一个绿里透黄的小葫芦。王葆跟这个会讲话的神奇葫芦交谈了一回儿,得知这个葫芦不是一般的葫芦,是个宝葫芦。这葫芦能知人心,王葆想要啥,就能给啥。渐渐地,王葆从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懒惰贪婪的坏孩子。当他被葫芦害了一次又一次,知道了自己动手的好处,于是又变回了那个好孩子。
我再想想自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天依赖父母,却从不自己动手。有一次,妈妈叫我将书桌打理一下,书呀、作业本呀,文具呀一桌子乱七八糟,我却死皮赖脸的不做,妈妈出于溺爱吧,懒得纠结了,三下五除二就拾掇好了。就这样,懒得我长一身肉,体育不达标,成绩不起色,还担心日后高血压等三高呢。主人公王葆是一面镜子,我懂得了人要勤锻炼,勤思考。就像一首儿歌里说的那样:“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所以现在逢年过节,我都自己动手为同学、老师、亲朋好友做贺卡,当我看到自己的作品,虽不算完美,却带着浓浓的情意的劳动成果时,由衷地感到自己动手,吃穿不愁,人勤地不懒的意思。
我要勤动手,不老依赖别人,要独立,做个勤奋的好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只有坚持“手脑并用”,才能更好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350字
“丑小鸭”拥有“宝葫芦”
————观《宝葫芦的秘密》有感
今天学校组织看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是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影片的结尾让我印象最深刻:从王葆扔掉宝葫芦发奋的那一刻,便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坚持体育锻炼,最后取得了好成绩。看到这里我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了,我为王葆感到高兴,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能够独立的生活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也有此回想起《丑小鸭》的故事。丑小鸭刚一生下,因为长得很丑,人们和动物们都不喜欢它。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它成了一只美丽的、在蓝天上自由翱翔的天鹅。
丑小鸭变天鹅,靠的正是自己的努力,《丑小鸭》的故事,同样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要怕自己笨,只要用心去学去做,就一定能成功的。
我常常梦想着将来,也许我长大了可以当个医生,发明一种药,病人吃了就会好;也许我长大了会发明一种衣服,人们穿着它就会飞起来;也许我长大了会发明一种笔,笔上有灯,晚上写字就方便了;也许我长大了会到月球上去造天堂……无论将来我干什么,都要通过“努力”才能做成。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宝葫芦,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只要踏踏实实学习,一步一个脚印踩清楚,“丑小鸭”一定能拥有真正的“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宝葫芦的秘密》?”对!最近,我读了一本这样的书,它就像是一本魔法书,让我时时刻刻都想看,上学的路上看,放学的路上也看,就连上厕所的时候我还在看。今天,就让我带你们去领略一下这本书的风采吧!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开心的,是激动的,是期待的,带着这样的心情,我翻开了第一页,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一串串生动的文字,便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心中的期待又浓了几分。我又翻开了第二页,一个个搞笑、有趣、疑惑的故事,看得我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懊恼不已,一会儿激动,一会儿惊讶,此刻,我的好奇心已经上升到了极点,我带着这样的心情又翻开了下一页,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看得我目不转睛,越看越入迷,不知不觉中,我都看了一大半儿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王葆的小男孩,偶然间,得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从此之后,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想要什么,便有什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可是这宝葫芦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例如:有一次数学考试,这是王葆最头疼的问题,在考试中,王葆不停的请求宝葫芦帮他变出答案,可是一直没有反应,直到快要交卷的时候,一个叫苏鸣凤的女生,她的试卷竟然不见了!她可是全班最优秀的学生,反而王葆原来的白卷变成了一百分的试卷。“呀!”看到这,我竟失声喊道,“你想要的东西,全……全都是……是宝葫芦偷……偷来的!”我不敢相信,原来这就是宝葫芦的秘密?神通广大的宝葫芦竟然是一个可恶的“盗贼”,我揉揉眼睛,再仔细看了看,千真万确!“宝葫芦!你怎么可以这样!”这时,王葆生气的把它重重的往地上一砸,现在,就连我也想把宝葫芦扔掉!如果我拥有宝葫芦,我一定好好让它改过自新,让它变成一个诚实、善良的葫芦!诚实,就是考试不作弊;诚实,就是偷吃了糖,也要勇敢的说出来;诚实,就是要有一颗敢于面对的心……
看完后,我轻轻地合上了书,但脸上的惊讶还在,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感到很欣慰,再仔细回想前面的内容,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为梦想付出了汗水,才会无愧于心!
这,是一本好书!
【第2篇】
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宝葫芦的秘密》,一回到家,我就拿起书来看,书里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王葆在去钓鱼的途中捡到一个宝葫芦,王葆只要念头一动,就能利用宝葫芦变出很多的东西,宝葫芦说这个秘密不能告诉别人,不然它就失灵了,但是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如:不能下棋,因为他只要一想吃掉对方的棋子,棋子就会立马飞到他的嘴里,他还不能和同学们打牌,因为他只要一想对方的王牌,立马就会跑到他的手中,虽然有了宝葫芦王葆特别幸福,但是以后他却不能再和同学们一起玩了。在一次考试中,王葆偶然发现宝葫芦是拿别人的东西来给自己,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家,大家都笑了起来,突然,王葆醒了,原来是做了个梦啊!
读完《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是王葆同学做的一场美梦,我也想有一个宝葫芦,有了宝葫芦,我可以变出机器人来做家务,变出好多生活和学习用品……但是读完书后,我却明白了:宝葫芦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成果都要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才能丰衣足食。我们还是要学好文化知识,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学好本领,靠自己劳动来赚钱。
虽然宝葫芦这个传说是美好的,但是不能只想着天上掉馅饼,就像社会上有一些人,好吃懒做,天天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想让钱自动到家里来,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也不能通过歪门邪道来挣钱,就像那些卖毒品的人、通过高科技骗钱的人、小偷……他们这是触犯了法律,通过歪门邪道来赚钱,这是不行的。总之汇成一句话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读《宝葫芦的秘密》有感600字
我无意中翻开这本书时,我就被它深深的迷住了。
我轻轻地合上这本书时,我就有满肚子的话要说。
主人公王葆的这一番经历可算是又惊又险。其实王葆并不是个坏孩子,他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可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很懒,幻想着有一种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说实话,我也曾经幻想过,但王葆的思想不对,他认为只要能让他不动脑筋,不费劲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在书中多次讲到了这一方面的事。比如一次数学考试,有题目不会,脑筋动都不需要动动,用着宝葫芦一算,马上就好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残酷。天上可不会白白掉下一张大馅饼,世界上所有的事都要付出代价的。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话,那这本领也只有宝葫芦有了,可谁也不知道的是,宝葫芦所变出来的东西都是从人家那儿偷来的被蒙在鼓里的王葆从此的生活可容易多了要什么有什么。但很快就为这幸福生活苦恼起来。又得知这些东西都是偷来的,一气之下把宝葫芦砸呀,烧呀,不想再看见这个宝葫芦。
在读的其中,有一段我读了很多遍,因为戏剧性的转折就在这里开始——
我只知道我自己有这么一种特殊的幸福,要什么有什么,可我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反正这是宝葫芦的事:它有的是魔力,难道还变不出玩意儿来?
可是,原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这!——嗯,可那怎么说得通呢!”
我忽然感觉这个世界上的事简直太奇怪,太不合理了。
宝葫芦说:“怎么,你是不是嫌这些东西还不够好?我还可以挑更好的来。”
“滚你的!”我大叫一声,把宝葫芦一踢,它就滚了七八尺远。
我越想越火,有追上去指着它的鼻子——不是鼻子,是它的蒂头:“你你!——”
这一小段把王葆的心理情绪从喜欢到讨厌描写的淋漓尽致,是啊,谁喜欢偷来的东西,要我来,宁愿不要了这个宝葫芦,也要用实力得来自己想要的东西。读到最后一页,那么惊险的经历原来是一场梦,但我突然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本好书,结局不管如何,都是一本好书,虽然这只是一场梦,但我认为值了……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50字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350字
寒假里,我读了《宝葫芦的秘密》,作者张天翼。
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个爱吃零食又爱幻想,成天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宝葫芦,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得一切。
这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一个宝葫芦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把他当成主人。王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过上了心想事成的好日子。但是宝葫芦总是毫无原则地为王葆变出他心中所想的一切。这不仅没给王葆带来快乐,反而给他添了不少烦恼。王葆鼓足勇气向家人和朋友说出了宝葫芦的秘密,虽然抛弃了梦寐以求的宝贝,过上了平凡的生活,但生活的很踏实。
我也曾幻想过拥有这样的宝葫芦。记得有一次我的作业没写完,那个时候天又冷又黑,作业还有一大堆,我多想拥有一个帮我写作业的宝葫芦啊,这样我就不用操心作业的问题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认识到生活中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妈妈说这本书还被拍成电影了呢,我一定找来看看。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700字
我从不把活着和对生活的期待混为一谈。我对生命无所期待。我没有预先想过要什么。生活本身就够激动人心的了。
我读过一本书叫《宝葫芦的秘密》,讲的是一个叫王葆的小学生,他喜欢吃零食,爱幻想,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神通广大,他帮王葆变出鱼,各种零食,玩具,还给他做模型,换试卷.......王葆从此变成了“闲人”,自己不做任何事情,宝葫芦简直是万能的宝贝。王葆感觉自己的世界变的完美,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接二连三的麻烦随之而来。王葆一次次出丑,尴尬,更让他伤心的是朋友,家人对他的误解——甚至连杨栓儿都瞧不起他的行为。有时候,王葆自己也感觉良心不安,朋友对他的关心,爱护,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实在对不住大伙儿。、
后来,王葆实在无法忍受宝葫芦的自作主张,随意侵占别人成果行为,把宝葫芦抛弃了。最后,王葆发现只是做了个梦,他明白不劳而获,不动脑筋,凡是依靠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他决心做一个好学生。
其实在学习生活中我也有和王葆一样的经历。我希望我有一个三头六臂的机器人,帮我写作业,帮我穿衣服,帮我收拾书包.......这样多舒服啊!生活中我不会系鞋带,就让妈妈帮我系,在体育课上,我鞋带开了,妈妈不在,就乱系一统,结果摔了个大马趴;学习中,只要遇到不会的题目,就问妈妈,到了考试的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我发现难的题目我一个都不会。
我想,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因为如果只靠别人,我们会逐渐变得小懒惰,依赖,迟钝.....这样我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学习,生活了,还要被别人嘲笑,误会。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勤动手,在学习中开阔思维,勤于思考,做个勤学好问的好孩子。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200字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它非常有趣,我特别喜欢。我总是笑得前仰后合。
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富有幻想的少年王葆。有一天,王葆去钓鱼,可是他却钓上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从此以后王葆想要什么,宝葫芦就给他“变出”什么,哪怕只是心动了一下。他不用再辛苦地做作业了,再也不用为考试而发愁了。可是,王葆一点也不开心,因为宝葫芦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这让他不得不躲着熟人,甚至不敢去学校,不敢回家。当王葆意识到这个神奇的宝葫芦给他带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偷来的、这个宝葫芦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时,便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这个宝葫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不是现成的,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只有自己去辛勤劳动,才会创造出真正的幸福。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600字
平日在家,爸爸妈妈就管我叫“小书虫”,说走哪里都会见我抱着书在“啃”,有时候紧皱眉头,有时候哈哈大笑,有时候又莫名其妙地捶胸顿足,简直是走火入魔了。只要拿到喜欢的书本,我就像饥渴了好久的孩子碰到了甘甜的山泉,一头扎进去,尽情畅饮。
这学期我“啃”了好多书,有《最后的古寺神佛》《宝葫芦的秘密》、《列那狐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数《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了。
这本书描写一个叫王葆的孩子,在一次钓鱼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他心花怒放,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儿了。因为他如愿以偿地成为“要什么有什么的人”,果真宝葫芦为王葆带来了美丽的金鱼,美味可口的食物、心爱的书……
刚“啃”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好羡慕小主人公王葆,还情不自禁地想:要是我也像他那样拥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宝葫芦该多好啊!
可渐渐地,我的想法渐渐地改变了。因为我发现王葆一直沉浸在坐享其成的快乐中,直到有一天发现宝葫芦为他带来的名贵的花,崭新的自行车,花不完的钱……这些东西都是偷别人的,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得到的。就连数学考试的试卷都是宝葫芦偷了其他成绩好的同学试卷写上了“王葆”的名字。让他遭到了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庆幸的是,王葆逐渐意识到,宝葫芦不是什么“宝贝”,而是彻头彻尾的“害人精”。
最终,他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了大家,并下定决心与宝葫芦决裂。读到这里,我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啃”完这书,我发现自己身上也有王葆的影子,也会幻想:如果有个魔法棒变个一模一样的我每天帮我完成作业,代替我挨妈妈的批评;得到我最爱的巧克力和芭比公主,那真的是太爽了!可是看到王葆的经历中,我懂得: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自己并不会感到快乐。只有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成功,自己才会感到踏实和快乐。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书“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