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1000字
最近有幸拜读了畅销书作家博多·舍费尔的《财务自由之路》,不同于《小狗钱钱》理财知识与童话故事相结合的形式,《财务自由之路》中自我分析的测试更有助于我们剖析自己的财务状况,从而更好地应用作者给予我们的建议。这本书逻辑清晰,娓娓道来,让我学习到了不少关于理财的知识。
全书共14章。前三章列举了变得富有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章说明了为什么没有更多人变得富有;第五章阐述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概念;第六、七章介绍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债务和如何快速提高收入;而第八章以如何留存金钱展开;第九、十、十一章讲述了如何“饲养”金钱;十二章和十三章告诉我们如何详细规划财务目标以及找到合适的教练;十四章介绍了如何享用你的金钱。
接下来我将从如何应对债务、增加收入和储蓄三个方面总结自己学到的经验。
1.如何应对债务
作者认为债务一般产生于某个人想要避免眼下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放弃产生的痛苦从而购买了太多不重要也无法负担的东西。简而言之就是为了一时的快乐购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商品。这种情况导致许多人债台高筑。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债务呢?
(1)改变自己的信仰,也就是改变自己从狂热购物获取快乐的想法。购买商品时先考虑是否是生活必需品或者它是否是目前自己必须用到的物品,只有理智地消费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2)将自己的支出分类罗列出来。这可以使我们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支出,从而做出合适的预算规划。
(3)为自己限定每月支出的最高限额和收入的最低限额
2.如何增加收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到节流,还要做到开源。因而增加收入对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事情。
(1)展示自己的强项。公司雇佣员工是因为看中了你本身的能力和价值。因此展示自己的强项,告诉领导者你能创造的价值以及附加价值才能争取到更好的报酬。
(2)对自己进行深造。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习是我们生存必不可少的技能,一旦我们放弃学习,放弃深造就有可能被时代抛下。而如果我们多一项技能,就能多一份竞争力,多增加一份收入的可能。
(3)寻找其他收入来源。多收入来源的情况逐渐普遍。迫于许多压力,大家逐渐寻找副业以增加收入来源,比如当一个网络写手或者做一个视频博主。
3.养成储蓄的习惯
许多人认为现在要享受生活,储蓄意味着将受到限制。但是我认为储蓄是在保护自己,为自己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在未来的生活中会出现哪些意外,因而未雨绸缪,增加储蓄是在保护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养成储蓄的习惯,做好储蓄计划。(蔡丽媛)
第2篇: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1000字
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纠正读者的观点:正确认识金钱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喜欢钱、想要获得更多收入并不是一个不对的观点……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启示是对于自己的自信与责任的承担:把责任推给了别人,同时也会把权力给了别人。
如果我们总是说这不是我的责任,那么我们就会永远期待别人做改变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那么我们就会自己行动来实现目标。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哪个比较容易呢?
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恐惧,踏出舒适圈,勇敢地去做尝试。应该追求卓越,不是追求完美。因为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不去做就会停滞不前;不要害怕犯错,在一次次的行动中追求卓越。
成功之终极秘密:刻不容缓地去做。
在储蓄上,作者提出了一个先储蓄后消费的观点:我们首先应该给自己发一份工资,至少拿出收入的10%储蓄,实际上我们的钱少了10%用起来可能完全感受不到差别。
如果我们加薪了,为了避免支出跟着水涨船高,可以将收入增加的部分拿出50%储蓄,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能稍稍提升,同时储蓄水平也增加了。
文章中对“投资”和“投机”两个概念作了区分:投资是投入之后马上会开始产生收益,而投机只有在卖出时才能获得收益。不过这不代表不能投机,只是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第二部介绍了与就业、工作有关的话题,尽量找到自己热爱且擅长的领域,如果没有办法实现,那么也要热爱工作,投入工作。最终的目标是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这样才能赚得更多,这个领域如果是我热爱的,那当然最好了。
在不久以前,我还是浑浑噩噩的,我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寄托,工作在我眼中就是一个赚钱的工具而已。可是当我开始决定运营这个公众号时,我发现我终于找到了我热爱的东西,我喜欢写作、喜欢看书,运营这个公众号是做我喜欢的事情。
当然我还是会去工作,在我没有能力靠我热爱的东西养活我之前,我依然会努力工作。但是不一样的是,我现在有了一片可以仰望的星空,未来可期。
第三部讲述了一些投资工具以及该如何分配自己的资金在这些上面。
作者鼓励读者购买基金分散风险,并且倡导一个长期投资的观念:长期来看经济是发展的,资产也会是升值的。很重要的一个提示是:千万不要碰自己不懂的东西。
在投资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在食品公司工作,那么自然会对自己的公司、对这个行业有一些见解,那么就可以选择这些我们了解的行业来进行投资。
在进行高风险投资时,可以通过观察历史走势,在低价时买入,制定一个收益率目标(50%或者更多),目标达到时,可以至少把本金收回,至于到了什么时候要收回全部资金我并没有看懂,以及如何做到靠收益生活的同时使资产继续增值我也没有看懂(恐怕我有生之年也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书还需要多读几遍。
第3篇:《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
近日读完了“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作者:博多.舍费尔,他也是“小狗钱钱”的作者。有人可能会说,你又在宣扬心灵鸡汤,这是一本洗脑书。
但从这本书中我有不同的体会,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的理财,也可以取得相对的成功。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在做决定的时候为什么犹豫不决,大多数时候是不是因为财务不自由?
对于所有人的财富自由之路都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财务保障,第二段是财务安全,第三段是财务自由。
第一阶段财务保障阶段,我们一定要留足10个月左右的必须花费,以备不时之需,假如你家庭每个月的日常消费在5000元左右,那你要准备5万元左右。
第二阶段是财务安全阶段,这个阶段你要积累足够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息足够能保证你现在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假如你现在的生活水平是在每个月消费15,000元左右,那么要为储备15000*150(月)=2,250,000的资金而努力。
第三个阶段是财务自由阶段,这个阶段的你主要考虑的是不是要换大房子,买二套房或者换车等其他的一些大的消费品,根据书中测算财务自由所需要的费用大概是财务安全手续费用的4倍。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财务自由,但是如果我们有财务自由的理念,我们就可以更早的做好财富规划,时刻为着财富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书中的一些理念还在我头脑中激荡: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结交积极向上的人、不为问题找借口,只为问题找答案,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第4篇:财务自由之路的读后感600字
大约在10年前读过博多-舍费尔所著的《财务自由之路》,最近,读完了这本书的第二部,还是有不少的收获。概括一下,有三个核心概念值得反思和应用。
第一,选择你的角色。这里的角色并非指具体的工作种类,而是指以什么样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书中提出五种身份,分别是雇员、自由职业者、专家、企业家、投资家。博多-舍费尔积极倡导成为专家、企业家、投资家这三种身份中的一种,因为这些身份更易获得财富,更易拥有自由。《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也提出过类似的理论,他将工作分为四个象限,分别是雇员、自由职业者、企业主、投资者。博多-舍费尔加了一个专家身份,确实也有些道理,尽管专家仍多是以雇员身份工作,但相比雇员,拥有更明显的竞争力,也更容易做出产品,实现向企业主的转变。尽管企业主、投资者可以更加容易获得财务自由,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好消息是,即使你一辈子是雇员,只要不断增加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价值创造,仍然可以通过将雇员身份挣得的钱投入到资本市场,用钱生钱,从而实现财务自由。
第二,分配你的时间。我们大部分人将工作时间全部都投入到工作本身,然而,这样就是只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了。博多-舍费尔提出要把工作时间分为三份,一份用来处理日常工作,一份用来学习,一份用来定位。学习,大家都明白。定位,就是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不论是雇员、自由职业者、专家,还是企业家、投资家,都需要不断地反思定位,不断确定、优化、调整自身的竞争优势。
第三,寻找你的领域。不论身处哪个身份,要获得成功和真正的幸福,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域,一个能将你的爱好与能力结合的职业。能力,使你能够取得成功;爱好,使你能够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第5篇: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最早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大学,第1次阅读的时候感觉被震惊到了,还在读书会上分享了下,结果得来的是老师一句“畅销书”而已的评价。这次是第2次阅读,看完的感觉是:“嗯,果然是一本畅销书,同样的观点被作者编排了3本书,哈哈哈哈”。两次阅读感受反映的是认知在发生改变。重新打开这本书,是因为最近想学习点投资(内心OS:靠工资靠不来啊)。以下写一写本书带给我的触动点吧!
目标:至少8%-12%的理财收益
40:40:20原则保证财务安全
40%的资金以低风险的方式持有(目前货币型基金是4%-5%的收益率,扛扛通货膨胀)。
40%的资金投入风险适度的投资项目中,长期持有,在“平均成本收益”的作用下,风险会得以极大降低(股票型基金/股票)。
20%的资金可考虑投入风险较高的项目(冒险型基金等,千万不能用于高风险或是投机性质的项目)。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去评估投资比例。对于我来说,暂时接受30%的资金投入风险适中的投资项目,诸如股票型基金。现在我的理财偏于保守了,牺牲了一部分收益率。
经营自己
努力地工作并不代表你真的很努力!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正如作者所言:“在当今信息时代,输家指的是那些继续依赖国家和他们的雇主的人,赢家指的是自己承担责任的人。这是受害者社会和责任者社会。”不要认为稳定的工作真的稳定,君不见奋斗几十年做到企业高管的人被裁员?已经没有一辈子的铁饭碗了。
建议:
1.丰年的时候多存点钱,备着饥年给以自己正常的生活;2.在别人抢了你的饭碗前先打碎自己的饭碗,你的保障就蕴藏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中,蕴藏在成长中,简单地说,就是蕴藏在转变中。(就算失业了不代表你没有事情做,要比上班更努力地提升自己;不要只为了雇主打工);3.更多的赚钱的渠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责任
前面阅读的几本书,印象深刻的是不要责怪别人(责怪了别人也不会认,多想点做什么解决问题)。
这本书里面讲了个故事,一个盗贼归案的时候,怪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没有好的教育,造成了他现在的问题。恰好他有个双胞胎的哥哥,很成功,哥哥对原生环境的回答是,都已经这样了,我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想着自己怎么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以上说的都是责任在于己而非别人,知难行易的一点,在这点上我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修炼!
资产or负债
作者建议,汽车等消费型产品不应该超过你2个月的收入,住房不应该超过你4年的收入。
资产还是负债的判断依据是从你口袋里面掏出钱来,还是说把钱放在口袋里面。购买房子,是花出去了一笔资金,向银行借钱,每个月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投资是把房子卖出去了,并获得了一笔收益。这样看来,自有住房就是一笔负债/消费了。
而汽车作为消费品,更是不断地贬值,外加各类随之而来的消费费用。
下金蛋的鹅
总而言之,如何通往财务自由之路呢?你要想清楚,对你来说,下金蛋的鹅是什么?是你自己,是你存有的钱。
想清楚了这一点后,想办法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如何增加存款,减少消费,通过存款&复利的作用,不断地增加财富。
第6篇: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600字
很早就知道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个道理,但对于如何理财,尤其是在没有任何初始资金的状况下理财,的确会让人产生迷茫。
“钱只会留在那些为之付出努力的人身边”,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财富才能离你越来越近。
这本书的作者从负债累累,到赚到第一桶金,拥有满意的财富,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最初的认真工作,努力赚钱,延迟满足,增加储蓄外,还有一颗充满自律与毅力的心。
对于初始的财富积累,开源节流一样都不能少。开源让你始终处于获取财富的状态,节流让你的银行存款得以增加,以保障财富安全。
作者是崇尚储蓄的,最起码是保障个人财务安全的储蓄,也就是储蓄能够保障你有生之年的所有支出。
将排出必要开支后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存起来,并且在不发生重大事件时不再动用存款,是进行个人财富积累有效的手段。现在很多人都不存钱,等到真正需要钱的时候,钱从哪里来呢?
剩余的收入,就可以按照比例进行其他的投资和理财,比如股票、基金、债券等。相较于把赌注压在同一个篮子里,不如去分散风险,以保障投资收益。
于个人而言,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首先就是要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在面对消费诱惑时能抵抗得住。其次就需要找到好的教练,去认真学习专业理财知识,盲目的理财或者投资是危险的。最后需要创建一个能够保障财务安全的账户,非到危机时刻不去动用。如此,我们应该会获得财务自由吧。
于家庭而言,提高理财能力,能够让家人、孩子过得更幸福。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家庭也创建一个账户,这个账户在家庭遇到危机时候,能够轻松的帮你度过难关。所以理财也是人生的一件重要的事情!
生活始终向前行进,我们努力培养理财能力,或许就会让自己成为离财富更近的人。当我们用财富帮助更多人时,也是离自己内心更近的人。
第7篇: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600字
财富不会从天而降,但你可以通过制定一个长期计划,使自己获得财富保障,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
【财富】
01坚持储蓄
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小狗钱钱》中也提到了储蓄的重要性。关于储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月从净收入中提取10%存入“鹅”账户,雷打不动。
02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开源,即增加收入,比如让自己成为不可获取的人才,增加新的收入来源。节流,即减少负债。即便是有负债的情况,也要有“鹅”账户,哪怕只是存进去一分钱。
03模仿榜样
找到模仿的榜样,学习有钱人的思维,定一个大目标,然后去实现它。
【工作】
04做到最好
成功人士并不是把不寻常的事情做好,他们只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得特别好。反观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接电话时的语气是否让人舒服,被问责时是否有耐心解释,处理问题时是否做到换位思考。如果这些小事都没有做好,别人怎么会把大事情交给你。
05多做一步
职场很残酷,如果你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为何要养你?即使是螺丝钉的岗位,同样也可以想办法为公司创造价值。
给领导汇报工作时多做一步,比如领导要数据,那你能不能再多想一步,不光是整理出数据,连数据报告也帮领导做了。凡事想在领导前面,要给领导选择题,而不是判断题或填空题。
06坚持进步
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有证书的傍身,也要打磨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快速分析,快速总结,快速表达能力。
主动去学习公司的新业务,拥有快速掌握新业务的能力,你就是老板眼中的“红人”。
【练习】
每天提醒自己,根据新规则去练习:
07制定练习计划,比如“微习惯练习”、“30天计划”等。
08一丝不苟地去执行;
09对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哪部分做得好,哪部分有待改进,从中找出问题;
10进行经验总结,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并迭代出新的练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