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棵小桃树课文原文
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但却终没有写就一个字来。是我太爱怜它吗?是我爱怜得无所谓了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怪缘故儿,只是常常自个儿忏悔,自个儿安慰,说:“我是该给它写点什么了呢。”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儿地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儿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了,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上回来,带给了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都认真起来,全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肯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蓄着我的梦。
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一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扫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儿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因为它长的太不是地方,谁也不再理会,惹人费神的倒是那些盆景儿。爷爷是喜欢服侍花的,在我们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春天花事一盛,远近的人都来赞赏,爷爷便每天一早喊我们从屋里一盆一盆端出来,一晚又一盆一盆端进去;却从来不想到我的小桃树。它却默默地长上来了。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儿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儿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了上了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儿便再没有去思想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奶奶也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家里人等我不及,奶奶已经下葬了。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垒一垒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儿,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开了花了,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我曾去看过终南山下的夹竹桃花,也去领略过马嵬坡前的水蜜桃花,那花儿开得火灼灼的,可我的小桃树儿,一颗“仙桃”的种子,却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
花幸好并没有立即谢去,就那么一树,孤孤地开在墙角。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我不禁有些颤抖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的奶奶。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些了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第2篇:《一棵小桃树》读后感800字
在我们眼里作者描写的是一颗“没出息”、“不美”、样子也“猥琐”的小桃树,可在作者眼中它是他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也是另一个作者。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小桃树”,它或许是一棵高耸的白杨,也或许是一株小蒲公英。
说起来,蒲公英跟我很有缘。每次我去田野时,首先入眼的是一片一片蒲公英,而不是一棵高大耀眼的白杨,或是斑驳的灌木。
读医药学的都知道,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有多种营养成分,可食用、可药用,有化热毒、消肿的功效,明明只是一株随处可见的花,却有这么多作用,可真得令人赞叹。
蒲公英开花后,种子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都还有那么多精力重新来过,重新孕育生命,重新待它开花,重新等它飞走。说实话蒲公英跟我挺像的,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因为我长得不出众,身材一般般,家庭背景一般般,是放在一堆人里再也找不到的那位。我一开始以“学霸”的成绩,成功吸引了各科老师的眼光。第二次考试直接让人“大跌眼镜”立马原形毕露,我的成绩像坐过山车一样,从最高点直接跌到最低点,反反复复,好像永远逃不过这个死循环。我丝毫不慌不忙地重新整装待发,从这个起点前往下一个草原。
我的老师曾问过我,以后想干什么。我说,我以后要成为某个科学领域的栋梁之才。老师听后平静地说;“很高兴能听到你的想法。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以后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很少。大多只是平庸的普通人。”他看了看远方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蒲公英平庸卑微,却可以药用,又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地,你都能整装待发......”
在追梦的道路上,我如同一个蒲公英,如同它一样平庸,却怀有不平庸的梦。因此无言之间,我们有了不可诉说的缘。
第3篇:一棵小桃树读后感
读完贾平凹先生的《一颗小桃树》,我不禁想起了我与奶奶的桂花树。
奶奶虽然学识不广,但我学的基本汉字却都是她教我的。
小时候的我不爱读书写字,唯独喜爱奶奶后院的那颗桂花树。每到读书写字时,我便像只飞翔的鸟儿上蹿下跳,根本静不下心来。奶奶知道我喜欢她的桂花,便抓住了我的"小尾巴"—在写完字之后都会摘一朵桂花夹在我的小本子里。
那是金秋的一个午后,奶奶正悠闲地躺在藤椅上休息。整个院子都是桂花的香气,正所谓"桂花香气传十里"。我迫不及待的跑到奶奶身边,急切地说道:"奶奶快别睡了,教我写字好不好哩?"奶奶一脸慈祥:"好好好,今天教你写‘奶奶’这两个字好不好啊?"
一阵微风吹来,桂花随风飘落,在天空中飞舞,像是在展示它们那美丽的身姿。慢慢地、它们飘落到了土地上,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写完字后,奶奶摘下一朵桂花夹在我的书里,桂花香气瞬时扑面而来。奶奶说,要像桂花一样朴实无华,坚守本性。
桂花从不会像其他花一样怒放枝头,她只会默默地散发着清香,她不会像其他花一样娇艳无比,她只会一簇一簇的做好她的本分。她更不会像其他花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她只会接受风雨的滋润,顽强的抵抗给她生命带来危险的东西,我喜欢她的朴素。
去年疫情奶奶被查出肺癌,经过多方周转才得以好转,我与她语音,她说她把桂花树照料得很好。
贾平凹的小桃树与他身世相符,我的桂花树陪我成长。我揣着桂花走过这一路,每至艰苦之时,桂花香气总是围绕在我身边,激励我前进,让我不要放弃,继续奔跑,怀着赤子之心,带着桂花香气的寄托。
第4篇:一棵小桃树读后感600字
读完这篇文章,我被其中浓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作者通过写小桃树非凡的经历,道出了一段人生经历和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文中,小桃树作为“仙桃”的梦的精灵,不仅没有像作者想象的那样枝繁叶茂、灼灼其华,反而是以脆弱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她“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刻即会断了去”,没有出息。再加上人们的不关心,甚至被猪拱过一次。面对这样悲惨的生活环境,她没有放弃,仍与命运作斗争、不服输。到最后,高大的枝头上虽只有一个待放的花骨朵来安慰作者那快已破灭的希望,但这也足以表现出她的坚强。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人们欠了她太多太多!但她仍然不屈不挠,用绽放的花朵回报了人们。
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也会害怕、伤心、彷徨,如果我们像小桃树一样坚强,怎么会有过不去的坎呢?!
小桃树又是“我”对奶奶的思念化身。小时候,奶奶给“我”吃“仙桃”,帮我种桃树;长大了,仍是奶奶在一直帮助“我”照看她。但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小桃树依旧成长着,越发的旺盛了。而爱“我”的奶奶却已经不在了,“我”睹物思人,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聆听着作者细切的话语,我仿佛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就像一只孤独的花苞在寒风中绽开!那棵小桃树不就是作者自己的缩影吗?
我们很幸运,因为有父母、老师、同学们爱的陪伴;我们还很年轻,每个人心中的梦想就像“小桃树”一样脆弱。但我们一定要坚信,在爱的陪伴下,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春天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继而是一个个饱满成熟的“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