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孔融让梨的启示
可能是受天气的影响,今天午睡我感到睡意全无。其他同学也一样,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我想,教室里这么大的动静,一定会引起值日老师的注意。
“咚、咚、咚”二楼走廊上传来老师的脚步声。我赶紧伏在桌面装睡。接着,老师迅速走进教室,把几个玩糊涂了的同学逮个正着。老师批评并警告他们不许再闹。
教室里终于安静下来。越是安静越是没有睡意。我便找出一本书,随手翻看。我被书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吸引住了。
孔融四岁的时候,爸爸拿了一些梨子回家,叫孔融与几个哥哥分着吃,孔融把大梨子分给别人,自己留下最小的梨子。爸爸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在全家是最小的,应该吃最小的梨子。后来,爸爸带着孔融去亲戚家玩,亲戚家有两个小表弟。爸爸又拿出三个梨子叫孔融和表弟三人分吃,孔融仍然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爸爸问他:“上次在家里你是最小的,所以你拿最小的梨子;这次你在三个孩子当中是最大的,为什么也拿最小的梨子呢?”孔融说:“做表哥的照顾年幼的小表弟是理所当然的事。”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到非常脸红。
回想去年暑假,舅舅家孩子——我的小表弟到我家来玩。妈妈拿出我最喜欢吃的荔枝招待小表弟。谁知小表弟一边剥一边吃,一口一个,不一会就把荔枝吃光了。
我看到垃圾篓子里都是荔枝壳儿,心里生闷气。小表弟喊我一起去玩,我也不理他;我一个人跑到楼上书房里关起门来假装看书。妈妈喊我,我也假装没听见。
爸爸回家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爸爸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哪里接受爸爸这么严厉的批评呢?我一鼓作气跑到屋后桑叶地里躲起来。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仿佛听到奶奶喊我回家吃饭。可是我却迷迷糊糊睡着了。
这一睡险些惹出极大的麻烦。一家人屋前屋后到处找我,怎么也找不着。爸爸打电话问邻居、问同事,是否看到了我;妈妈在群里发信息问亲戚、问同学,没有得到我的行踪。正当爸爸妈妈着急打算报警的时候,我醒过来了,我急忙跑回家,才知道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回想这件事,再对照今天看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羞愧万分。
我在家里也是最小的。每次吃好东西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让我先挑,而我每次都是挑选最大的、最好的。当我去亲戚家,我在小朋友当中是最大的时候,我又觉得我这个老大应该吃最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不下那么多。我一直都是这样心安理得的想着,从来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礼貌相让”,更不知道好东西应该“与人分享”。
今天看到《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明白了以前这样做,既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又是极端不礼貌的行为。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学会将心比心。时时事事处处替别人着想,把利益让给别人,把吃亏留给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
第2篇:孔融让梨读后感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故事书,叫做《孔融让梨》。
这本书讲述的是:古时候一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把大的都让给哥哥弟弟们。他的这种懂得谦让和分享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中,一本好看的书,如果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着看,我会觉得更加有趣精彩了。
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也要懂得分享和谦让。有一天,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其中一个伙伴哭了,我们大家一起哄他开心,让他别哭,把好玩的玩具都让给他玩。最后,我们都玩的很开心!
兄弟姐妹之间,也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能光顾着自己开心。有一天,我在哥哥家里玩游戏机。我一直连赢,让哥哥很失落。舅舅发现原来是哥哥的手柄没有我的好用,于是我和哥哥交换了手柄,哥哥开始连赢,虽然我一直输,但是我们笑的很开心,我也玩的很开心!
我一定要继续做一个懂得谦让,懂得分享,懂得为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潘家承)
第3篇:孔融让梨的故事
东汉时期,在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