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难中磨练自己作文800字
钢铁经过千百次的锤击变得坚不可摧;松柏经过狂风的怒号长得曲折多姿;瓷器经过沙石的摩擦呈得光滑精美。磨难,即是在苦难中的磨练,使得我们的生活充盈,精神丰富,人格完整。
出生于德国的世界级的作曲家贝多芬,他的音乐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他的一生中却有数次磨难。贝多芬有一个音乐家父亲,他从小练琴,童年是在钢琴的乐声和父亲的鞭责中度过的。后来,他患病,双耳失聪,著名的音乐家却再听不见自己弹奏出的优美琴声。但是,疾病和苦难并没有打败他,在痛苦的时时伴随下,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孕育出伟大的旋律,奉献了篇篇辉煌的乐章。
德国有作曲家贝多芬,西班牙有作家塞万提斯。
没落贵族塞万提斯家境贫寒,从小便跟随父亲四处奔波。他二十二岁那年参军,在海战里左手致残,后来被俘为奴,历尽艰难却还是蒙冤入狱。塞万提斯的一生悲惨凄苦,然而这些悲苦却磨砺了他的意志。他吃过苦,受过伤,绝望过,焦虑过,却以顽强的精神与毅力挺了过来,用这些苦磨练己身,创造不朽。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他提笔写下了《堂吉诃德》这部不朽之作。
正如徐特立所言:“有困境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格林尼亚因破产立志,获诺贝尔化学奖;米勒陷入贫穷绝望而表达了美和淳朴;高尔基在皮鞭下思痛习作,成为著名作家。有无数的名人伟人是从苦难中磨练出来的。他们历经沧桑与悲痛,这些苦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功课,一种教育。他们勇敢地利用了这些苦难,让他们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
磨难创造辉煌,磨难成就奇迹。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磨难把人逼至死角,人的求生欲望迫使人把自身的潜力最大化。“当苦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是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警句。那些一飞冲天的人便是勇敢面对,战胜磨难的人,而那些倒地不起的,便是心志不够坚定,逃避现实的人。
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总会比旁人更坚强,因为这类人比普通人受过更多的伤,有皮肉之痛的同时也刺激着精神。“有了精神上的痛苦,肉体的痛苦变得不足道了;但因为精神的痛苦是肉眼看不见的,倒反不容易得到人家的同情。”所以,他们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强打起精神,使得自己如钢铁般坚强,如松柏般坚韧,如陶瓷般光滑。
苏格拉底曾说:“患难及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人在苦难中磨练己身,这即是磨难的意义。我们需要直面磨难,正视磨难,最终抗住磨难,战胜磨难,成就更好的自我。
在苦难中成长作文800字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用生命和心血书写的一部经典之作,主人公孙少平是陕北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的孩子,他平凡的世界里充满了苦难,但苦难使他坚强,坚强使他在苦难中成长,使他平凡的世界里也有了辉煌的人生。
贫穷让孙少平倍加珍惜能上高中求学的机会,但贫穷也让孙少平有了一颗要强的心,每次吃饭的时候,他等人都走了才走过去拿那两个让自己羞耻却能勉强填饱肚子的黑馒头,紧张地盛别人剩下的饭菜,找一个没人的地方默默吃起来,虽然难以下咽,但孙少平却很满足因为他知道家里的情况比他的情况更糟糕,满足使孙少平感到幸福。
孙少平在学校里,有时,他边吃饭边看书,十分刻苦,书成了他的精神食粮,书籍让他得到了快乐,当他得到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时,他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看了一个晚上,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坚强感动了孙少平,他经常到老师家掏烟囱挣钱。自己勤工俭学,不接受别人的给予,不依赖家庭,也不依赖别人,学习让孙少平快乐。学习让孙少平快乐坚强,学习让孙少平成长。
孙少平毕业以后,回家教书,他努力做一个好老师,可后来学校被撤销了,孙少平就开始种地,早出晚归,十分劳累,但他没有抱怨,他也想出去闯世界,但他知道自己不能走,因为家里困难,需要他,他懂得感恩,知道孝顺,责任让孙少平懂得忍受,懂得承担。
后来,家里条件好了,他出门打工,去闯自己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也很无奈。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住得环境很差。住得是一个敞开的窑洞,又脏又臭,又吵又闹,晚上还有不同声调的呼噜声,还有人在他旁边上厕所。不光如此,打工时还有工头为难他,下雨天让别人躲雨,让他干活,还不让他吃饭,但困难没有把他压倒,他依然真诚地去面对每一个人。一次炸药炸山时,他用身体扑在工头的身上,救了工头一命,他用善良感化了别人,用善良赢得了尊重。
孙少平的拼搏努力,终于让他得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尽管那是一份又脏又累,又十分危险的挖煤工作,但他认为有了工作就有了价值,所以他十分珍惜。开始他很穷,穷的连一套行李都没有,睡在光板床上,后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挣下了钱,一些富家子弟不劳动,变得越来越穷,为了吃饱饭,不得不向孙少平卖东西,孙少平赢得了财富,赢得了尊严。劳动让孙少平有了财富,有了尊严,有了快乐。
孙少平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坚强,用坚强的毅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平凡的世界有了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