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作文450字
科学非常奇妙,当你成功完成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时,这种感觉会更强烈。
昨天下午,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要做一个名称叫“醋会吹气球”的科学实验。看这个题目,我很纳闷,醋能吹气球吗?我带着一肚子疑惑,按照老师的指导开始做实验。
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五十毫升白醋、一个气球、一些面粉,还有一个空瓶子。首先,将白醋倒入空瓶子里,接着,把面粉装进气球中。然后,把气球口绷在瓶口上,气球中的面粉慢慢掉进醋里。咦!怎么没反应。真纳闷。十几秒过去了,气球还是空瘪瘪的,我觉得自己快要泄气了。这次实验是不是就要宣告失败了啊。
科学老师看到我一脸焦急,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仔细观察瓶子里有什么变化,耐心再等等。”我点了点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瓶子,我发现面粉在白醋中溶解的时候,醋里会冒出小气泡,面粉完全融入醋里,小气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天啊,气球竟然吹起来了!
我高兴地去请老师来看,老师笑着走过来说:“你觉得很神奇吗?其实这是因为白醋和面粉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气体,气球把出口堵住,气体不能出来,就全都跑进气球里,所以气球就被吹起来了。”
科学可真奇妙。
科学实验作文600字
吹不倒的小纸桥
科学实验课到了,老师常带着我们在课上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或科学小制作。如豆芽发芽、太阳能热水器、生态瓶等。今天看他满脸神秘的样子,我猜老师肯定又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了,太好了!
只见老师拿出了一张卡纸,三下两下就折出了一座小纸桥,然后把纸桥往桌上一放,往黑板上写了五个大字“大力吹纸桥”。我心中真好奇:为什么要“大力”吹纸桥呢?于是高高举起了手,希望可以上去试试。
老师问:“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肺活量最大?”那当然是小吕了,他在体检时,肺活量吹出了六千多的好成绩。于是老师把他请上台,说了规则——只能从桥的正面吹,不可以往上面、下面和侧面吹。小吕鼓起了腮帮子使劲吹,纸桥只是晃了几下,没有倒。大家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底看出了一丝震惊。我们给小吕喊起了加油,可他还是没能吹倒。
看我们一脸的不相信,老师又请上了小杨。小杨是管乐团中的萨克斯手,不但肺活量大,还善于控制气息。我认为他肯定能吹倒。可结果是小杨脸都涨红了,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成功。就像有一种魔力支持着小桥一直稳固不倒。女孩子们也想试试,老师请了篮球高手甜甜。只见她吹得面红耳赤,用尽全身力气也没有吹倒,只能皱着眉头走了下来。
老师让我们讨论一下,大家一下就炸开了锅,可是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请老师揭开谜底。原来,从桥的正面吹气时,因为空气的流动,桥面上方的空气压力比桥面下方的大,所以小纸桥吹不倒。
这个实验我联想到了爸爸告诉我的话,生活中有许多人十分怕压力,适当的压力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锻炼我们脚踏实地,让我们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有时科学中的原理和生活中的道理是相通的。
科学实验作文800字
古有诗仙李白,今有酒仙老唐,唐老师的“烈焰酒精实验”那可不是一般的高!
那天,唐老师把我们这群在下课时间疯玩的“孙悟空”们召唤回来。我一进教室就看见实验桌上摆着台电磁炉和三瓶不同的酒,唐老师手里还拿着一个打火机,我们都特别好奇。
实验开始了,唐老师先把白酒倒进锅里,用电磁炉加热。顿时一股酒精味扑鼻而来,呛得前排的同学直掩鼻子。锅里的酒不断地冒泡,没啥稀奇的,老师到底要搞什么名堂?难道是要“煮酒论英雄”吗?我心里犯嘀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啦!”唐老师拿着打火机大声地吆喝着。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只见他在锅边缘点了一下火,火焰便迫不及待地往上爬,火苗猖狂地跳起舞来,同学们吓得哇哇大叫。没想到唐老师一关掉电磁炉,火焰就渐渐灭了。代替尖叫声的是重重疑问,唐老师告诉我们,这种现象是因为白酒里有可以燃烧的酒精。
“你们觉得红酒和啤酒会不会燃烧呢?”唐老师又摆出魔术师般的神态,指着另外两瓶酒卖关子。
“会!”有几个同学斩钉截铁地叫嚷着,也有人小声地说“不会”。我觉得啤酒不会燃烧,因为我爸经常喝啤酒,而且一喝就是十几瓶,要是会燃烧,他的肚子岂不是成了大火炉啦!我正纳闷时,唐老师又将红酒倒入锅里,打算为我们解开谜团。
等红酒滚烫起来的时候,唐老师再次点火。瞬间,熊熊烈火在锅里飞檐走壁,“哦!哦!”我们都会意地喊起来。接下来试验啤酒,加热后的啤酒像疯了似的,泡沫如柱,拦也拦不住,竟然蹿出锅外,唐老师的打火机打了许多次火,也不见一个火星子。同样是酒,白酒和红酒都会燃烧,啤酒为什么不会呢?
唐老师揭晓谜底了。原来,白酒和红酒含有的酒精高达20%以上,已经到了可以燃烧的水平;而啤酒的酒精只有5%左右,是烧不起来的。唐老师还告诉我们,酒的用处可多啦,小到取暖、怡情,大到医疗、工农业生产……他还顺便为我们普及了一下中国的酒文化:三国煮酒论英雄,水浒英雄靠酒拉帮结派,红楼品酒吟诗作画……
科学实验真奇妙啊!我们要在科学实验中,寻找奇迹。
科学实验课作文500字
平常喝奶茶时的小吸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但你知道这么细小的软管却能发挥出大大的能量吗?11月24日下午,一场“小吸管,大能量”的科学实验课在萧山日报社的9楼会议室举行,20多位小记者从中得到了答案。
课堂上,首先由水晶老师对“小吸管,大能量”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介绍,随后按4人一组进行分组,比赛哪个组制作的小吸管支架支撑起的书本数量最多。拿到小吸管后,每个组的小记者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动起手来制作。此时的课堂上少了一些往日活动的热闹场景,却多了一些对小吸管研究与探讨的气氛。
我和另外三个女生分在了第二组,一开始我们很慌乱,在制作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这时水晶老师过来指导了,经过一番道理讲解后,我们顿时领悟到其中的原因了。于是,我们分工合作,两个人负责做三角体支架,两个人负责用来加固,根据“小吸管,大能量”实验原理进行制作。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作品,的成功支撑了两本书的重量,并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一根根如此软小的吸管组合在一起竟能发挥出这么大的能量,这次“小吸管,大能量”实验活动让我更加明白:科学知识虽然无比深奥,但是只要动手参与实验,就能掌握其中的原理。
科学实验作文800字
我们以前做过很多种实验,比如“鸡蛋浮起”,“水中电灯”等等。我们今天做的却是“纸张大力士”的实验。
今天的作文课上,黄老师问我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大力士吗?”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大力士是很强壮的;有的说大力士是可以举起常人举不起的东西。可是老师又来卖关子了:“今天我们要来了解的是纸张大力士,你们信吗?”
实验开始了,第一轮的名字叫“小试牛刀”。我们拿出两本书,将每本书分成两份,再相互交叉在一起,然后把两本书分开。我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书,微微一拉,书就出来了。我心想:这么简单,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真是不自量力,这还叫大力士?
想着,又开始了第二轮。老师叫我们把每本书分成四份,夹在一起,我双手捏住书,稍微一用力,书又被我给拉开了,我轻视地看了它一眼,它安安稳稳地躺在那,好像什么事没发生过一样,我心想:不管你有多厉害,哼,还不是我的手下败将。
第三轮开始,老师叫我们将两本书一页一页地翻开,再夹在一起。灯光照在书本上,书发出“哗哗”的翻页声,我轻轻用两指一捏,扯着书往后退,什么?它居然没动?难道它还跟我耍小脾气?我伸出双手,用力一拉,书又开了,我想:你就算这样,你还不是输了?
过了一会儿,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把书拉开。于是,老师把一些还没分开的书拿到了讲台上,老师叫我们班的两位大力士:林智宇和李翱翔,只见他们大步流星,得意洋洋地走上了讲台,眉毛还高高在上。老师把书递给了他们,只见他们咬紧牙关,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好像使出了吃奶的劲。过了一会儿,这眼前的一幕,让我们下巴都快惊掉了。李翱翔被林智宇拖到了门口,李翱翔眉毛紧紧皱在一起,眼睛里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于是,黄老师到了李翱翔那边伸出了援手。这时,黄老师仿佛是李翱翔的救命稻草,不一会儿,林智宇就被他们慢慢地拖着向前移动。看到这副情景,让我想起了运输带上的货物。黄老师又说:“还有谁想来试试?”“老师,我!”这时,刘宇姣自告奋勇地回答,刘宇姣加入到了林智宇的队伍,他们的力量不相上下,一个个都面红耳赤。终于,经过了几个回合的“较量”后,书被拔了出来。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有些同学喊出了答案:“是摩擦力。”原来书页与书页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书页越多,产生的摩擦力就越大,书就越难被拔出。原来,是我小看它了,我以为它只是一点微薄的力量,可是,事实证明它并不是,没想到小小的两本书,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力量,需要四个人才能把它拉开,我顿时对它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但是只要学会团结,将单个的力量累积起来,就会变得很强大。
科学实验课作文400字
今天我们上了科学实验课,我觉得这堂课特别有意思,还能动手做实验。
我们做实验的用品有:小车、摩擦力测量器、钩码,老师他别会讲课,她不直接讲摩擦力,而是转着弯讲,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一进这个教室我最不愿意听到的声音出来了,谁能告诉我是什么声音。”老师讲完,同学们都踊跃举手,老师叫了一个同学,那个同学说:“是噪音。”然后老师又问:“是什么产生的噪音。”底下就有同学说是摩擦力,然后老师就给我们说:“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摩擦力。”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知识以后,就让我们做实验了,先从组长开始,用摩擦力测量器的钩子,勾住小车,然后用匀速拉小车,看看是几牛,牛是摩擦力的单位,我们开始拉了,组长对我们说是0。2牛,然后我们依次拉了一下,都是0。2牛,然后老师又让我们做两次实验,第一次是把小车平着放,我们实验的结果是0。2牛,第二次是把小车竖着放,我们的实验结果还是0。2牛,所以我们得出了结论,物品的重量不变,不管怎样放,它的摩擦力一样的。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我们学到了知识,也能动手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