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作文550字
我家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家风。说它“不平凡”,并不是说我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它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逾越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家是幸福的港湾,而家风就是港湾的航道,没有航道就会错综复杂;家是缤纷的花园,家风就是花园的沃土,没有沃土就没有芬芳的花朵。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每个成员之间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而这样的幸福源于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家父母已经把饭菜都做好了,等着我回来吃饭。每次看到热腾腾的饭菜,我总觉得做饭特别容易简单,否则为什么每次进到家门后,总会吃到热腾腾的饭菜。我不止一次的跟妈妈说做饭很简单,我也想试试,而且我一定会做的很棒,以后我做给你们吃。终于有一天妈妈肯教我炒菜,还是我最喜欢的“西红柿炒鸡蛋”,我兴奋到不行。但是妈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教我做的时候,我才体会到,做饭真的不容易。原来做好一道菜需要这么多的步骤,还要记住要放什么调料,放调料还不能放太多或者太少。这时我想:“原来每道菜都不简单,而父母却能把每一道菜都做的非常好吃,那要记住多少东西和配料啊!”
我终于知道原来父母真的很辛苦,不管挣钱养家,还是洗衣做饭,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百善孝为先,以后我会努力学习更多的生活技能来孝敬我的父母,多为他们分担一些,让他们能歇息一下。
家风故事作文800字
家风如一杯酒,清香甘冽;家风如一壶茶,醇厚芬芳;家风如一朵花,馨香扑鼻;家风如一张画,连城之璧。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家有三风:善良之风,孝顺之风,勤俭之风。
我家的善良之风。妈妈常说:“善良是心灵的灯盏,能引导迷路的孩子前行”前年的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春天服饰里给我买了一件新毛衣,然后又去超市买了一些零食。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跟我年龄相仿的孩子,不过跟我不同的是他患有小儿麻痹症,当时的他穿的破破烂烂的,还在马路边上到处乞讨。我看他好可怜,正准备给他分点零食吃,妈妈却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把口袋里仅有的二百多元钱递给了那个孩子,还把给我买的零食和毛衣都给了他,并对他说:“孩子,买车票回家吧,别让爸爸妈妈担心啦,家里再穷,也是家。”我记得当时那孩子哭的好伤心,直对着妈妈鞠躬说:“谢谢,谢谢”,后来,我在街上再也没见过那个孩子,我想他一定是回家和爸爸妈妈幸福的在一起了。
我家的孝顺之风。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必备的传统美德。在家里,我孝顺我的爸爸妈妈,每天,我会在课余时间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力的活,晚上给他们捶捶背,倒点热水泡泡脚。我孝敬我的爸妈是因为他们的言传身教,多年来,爸妈十几年如一日的孝敬爷爷奶奶,记得奶奶生病住院时,爸爸妈妈衣不解带的侍奉在病床前,他们是远亲近邻们公认的好儿子,好儿媳。
我家的勤俭之风。我们家勤俭节约的宗旨是:该花的钱一份都不能少花,不该花的钱一份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买学习用具或者课外书籍,妈妈总是给我足够的钱,让我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在我看见同学新买的玩具羡慕的眼神时,妈妈教育我: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些钱可以给你买好几箱特仑苏了,别和同学比吃穿玩,要比比学习。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我的心灵。父母给我留下了这么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一定会努力的将我家的家风世世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家风故事作文1000字
习主席在十八大的时候就提出了“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勤奋”。
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时逢中秋节,难得爸爸回来陪我过节。我和爸爸、妈妈正在露台上赏月、数着天上的繁星,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打断。原来是奶奶突然脑中风,送去厦门第一医院急救。只看爸爸妈妈刷地站起来,立刻往外走,爸爸一边走一边说我刚从家里回来不是都好好的,怎么突然这样。然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去厦门照顾奶奶。因发现及时和照顾细致,奶奶很快就痊愈出院了。当时爸爸的工作单位在福州,尽管我很小不懂得大道理,可是他常常告诉我就是不想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他申请调回了漳州。
爸爸和妈妈不管有多忙,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固定的时间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打电话问候他们。例如:“今天身体怎么样?”“有出去散步吗?走路要注意安全。”“天气很热,太阳大不要出去,不然会中暑。”“天冷了,要穿暖和。”“爸,少抽烟,抽烟对身体不好。”“爸,不要喝太多的酒,醉酒伤身”等等。记得小时候玩性大,放暑假回老家,外曾祖父年老走路不稳,在他走路的时候,我拿起一根长竹杆从他脚缝里穿过去,然后扫来扫去,差点把外曾祖父弄摔了。那次被爸爸严肃地批评教育,并且非常正儿八经地告诉我什么是“尊老”,何为“孝”。爸妈时常教育我和表弟:“在家也好,出门在外也好,一定要尊老爱幼,大的要让小的,要孝顺长辈,不能没大没小,做事要有分寸,体贴和主动照顾长辈。孝顺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要代代传承。”年小的我对爸爸的话虽似懂非懂,但我已记忆深刻。从那以后,只要回老家,我都会扶着外曾祖父上下台阶,陪他去散步,照顾他。坐公交车遇到年老的我也懂得主动让坐。
放假回老家,爷爷常告诉我“勤能补拙”,他会要求我每天早上6:30起床晨读,然后要去小花园浇花和菜,边浇边背诵古诗词。还要写阅读训练,甚至于教我写硬笔、毛笔,每天都要练一页的硬笔。每当我不乐意外加偷懒时,爷爷就会苦口婆心地告诫我,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任何时候都不要松懈,勤奋的人更令人尊重。当时我不懂,如今,也渐渐明白了爷爷的用心。是的,勤奋是每时每刻,而不是一时兴起。
这就是我的家风,感谢我的亲人他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他们美好的品德温暖了我。今后,无论我身在何地,都将这些美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