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600字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读后感6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3 20:38:05

【第1篇】

冬天的天空,高高的。读完《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书,陷入了深思。

回想起彦彦小时候经常会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对我温柔一点?我会理直气壮地对她说:妈妈这样做是爱你的。此刻回想起这句话觉得很苍白无力。显然,我对孩子使用了家长的绝对权威,只要冠以“爱你”之名,妈妈怎么做都是毋庸置疑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对你产生敬畏,不会对你敞开心扉。

读完这本书,我尝试一次蹲下来的姿势和彦彦说话,我发现即使是略带严厉的语言也变得温柔一点了,和孩子眼神交流也有惯常的居高临下的“俯视”变成了四目相对的“平视”,我们顺利结束了一次愉快的交流。

然而,蹲下来不止于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心态,一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态度。沟通是双向的,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交流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将这个尊重揉入日常亲子教育的点点滴滴中去的呢?尊重的“尊”加个足字旁就变成了“蹲”,显然尊重孩子要求我们家长放低姿态,更加主动地与孩子沟通。这种姿态与心态,能够帮助孩子消除对家长的绝对敬畏,敞开心扉,更准确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仅能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还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包容和尊重,很多时候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作为父母,生活的种种压力难免有时候会让我们对孩子失去耐心,喜欢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然而身教永远重于言传。这让我想起了一次,因为一些琐事心情略烦躁,女儿的水杯被我胳膊一碰打翻了,洒了一地,女儿说:“妈妈,水杯打翻了。”我说:“谁让你把水杯放到身后的,你看洒了一地!”女儿委屈地看着我。现在想来,其实我有两种选择,一是如上所述呵斥女儿,二是,放低姿态,跟女儿道歉:“对不起,妈妈把你的水杯打翻了,给你重新倒一杯。”也许女儿就会开心地说:“没关系,妈妈!”知错认错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不能仅仅用于孩子,同样要反思自身,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

记得中学时代读过《傅雷家书》,很难想象上世纪50年代的家庭在教育子女时,就会与孩子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去指责,教育孩子的同时永远在深刻反思、检讨自己,彼此像知心朋友一样相互学习探讨,我想最理想的亲子关系大概莫过于此吧?

孩子的成长不是瞬间,而是时间。我想我们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信心、平等之心去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陪她沐浴阳光、陪她经历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2篇】

之前,我对我们家孩子的定义就是:不听话、不懂事。明明都是为了他好,可是他从来不领情;当你训斥他时,他要么就是大声地反驳,要么就是一句话不说软抗到底,每到这时我都有一种深深的吃力不讨好的无奈感,总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却不能得到孩子的回应?为什么他就不能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前段时间,经老师推荐,阅读了亲子专家杨谨所写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一书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是我们枉顾了孩子的天性,只想着用父母的权威去掌控孩子的人生,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有他的眼界和想法,他有他的情绪和诉求。

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不明白我想要说什么;不是孩子不肯做,而是不懂应该怎么做;不是孩子不感恩,而是我所给予的也许不是孩子想要的……因为我已经习惯用成年人的思维去衡量评判孩子的言行,用我自己的所谓经验去否定孩子的想象和尝试,却不知在无意中将孩子越推越远。现在想来,如果我是孩子,当每天都有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指手划脚,并在耳边喋喋不休时,我想我的反应只会更强烈、更抵触吧。

和孩子交流后,我发现孩子所需要的爱真的很简单,就是一种“蹲”下来的爱,这种爱需要我们家长蹲下自己的身体,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去探索他的内心,用孩子的情绪去感应他的诉求,通过物理距离的缩短,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向孩子展现一种平等、尊重、理解与接纳的姿态。

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我们就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明白孩子为什么要这样想或那样做;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我们就能更加心平气和、轻声细语地与孩子谈心交流;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就能找到孩子与成年人的差距,真正包容孩子无心犯下的错误;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才能成为孩子需要的小伙伴,当他们开心时能搂住我们的脖子尽情分享喜悦,伤心时能趴在我们肩头放声大哭,成功时能摸到我们灿烂的笑脸,失败时能得到我们温暖的怀抱。试想,在这样一种平等、宽松、温暖、民主的环境里,你还怕说出的话孩子不愿听吗?你还怕孩子不能体会自己的心情吗?你还怕孩子不愿意尝试着努力和改变吗?

推荐信息

  • 亲子阅读《我会安排时间》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我会安排时间》是中国第一套儿童时间管理训练丛书的一部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引导孩子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区分轻重缓急,懂取舍;下册主要引导孩子对更长远的目标进行计划和安排,逻辑性和计划性更强。两本书通过图文并茂的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启发孩子正确的时间观,从而实现合理、有规划的人生。当这本书放在小

  • 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接到陈老师的任务,写一篇《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刚拿到这本书时有点诧异,因为书的版权页注明是儿童中篇小说,真是有点别样呢(以我们的这个年龄来看这本书)。然而,通篇看完之后感觉立刻不一样了---作者程玮,写的这么自然,这么有可读性,如此吸引人,秉承了教育的初心,质朴而感人,诚大手笔也!作品主人公一老一

  • 《幸福是粒小青豆》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第1篇】从生活片段中撷取最美的一朵,从点滴情节中绽放微型故事,在微型故事中诠释生活道理,在生活道理中蕴含丝丝温暖,这就是《幸福是粒小青豆》给我最深的感受,与我同读的女儿也在不断受着熏陶。《最美的天使》中新转来的学生小朱臣,将自己的愿望深深埋在心底,为了给班上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每人一个“爱心”,他一刀

  •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感谢老师发来的链接,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有这么一套“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一一《我会安排时间》,非常适合7一10岁小朋友阅读。我家有个小拖拉,今年整7岁了。每天起床总要赖一会,穿衣服找各种理由说自己不会穿,总要我帮着穿;写字速度很慢,一笔不到位,总用橡皮擦;一幅画总要老半天,做什么都会拖拖拉拉,就连刷个牙

  • 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自从学校有了亲子阅读这一活动后,我有幸和孩子一起看了这本由旅德作家陈玮写的《亲爱的爱丽丝》这篇作品。刚开始孩子知道我要读她喜欢的读物时显得无比兴奋,而对我来说也挺新鲜,因为好久没看儿童读物了。当我读完这本书后,真心要感谢这位作家,因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好书,不仅适合青少年也适合成年人,它的最可贵之

  • 《幸福是粒小青豆》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第1篇】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当然也是我最亲密的伙伴。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一本很感人的作品——《幸福是粒小青豆》。这本书的作者是陈振林,他写了学校,商店,家庭等各个地方所发生的小事情,但就是从这些平时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中透入出了人们最基本的品质。记得在第二篇中,《握手》这个故事,

  • 《我会安排时间》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经过一个寒假回老家过年悠闲、松散的生活,新学期刚开学的女儿做任何事都显得漫不经心、不慌不忙的。我催促在嘴上,急在心里:快点完成作业,快点看书,快点洗漱,快点吃饭……没完没了的“快点”,女儿不耐烦,我也快急疯了,一切都不能够在应在的轨道上,怎么办?班主任唐老师送来了“及时雨”——《我会安排时间》,一本

  • 《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6

    【第1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和儿子一起读了《亲爱的爱丽丝》这本书。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如此地沉下心来读一本儿童文学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书信的起源以及小小的书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本书主要讲了暑假中,小米兰和娜塔丽、爱丽丝等人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比如那个窗前的小脚印,还有娜塔丽给米兰解梦,以及一大群中国孩

  • 《小狐狸阿权》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7

    最近我和妈妈读了一本书,是日本名作家新美南吉的代表作《小狐狸阿权》。这本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两篇故事是《小狐狸阿权》和《小狐狸买手套》。《小狐狸阿权》描写的是一个叫阿权的小狐狸,它很淘气,把兵十家的鳗鱼偷走了。过了几天,兵十的母亲死了。阿权以为是自己偷走了鳗鱼,兵十母亲才死的,就决定赎罪,每天给给兵十送

  • 《时间小管家训练宝典》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36:27

    【第1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尽管道理很明白,但是我们很多的小朋友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时间观念。作为家长的大人肯定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可是,我们也许吼也吼过了,骂也骂过了。估计很多的时候见效并非很大。毕竟孩子天性的好动,让他们总会时刻找准时机地玩,而不是有条理地统筹规划,先学习先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