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汪曾祺《人间有味》有感1200字

读汪曾祺《人间有味》有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4 10:46:44

读汪曾祺《人间有味》有感

从二月中旬进入叙事者群,悠忽间,我参与阅读和写作已经有三个月了。二月份共读的是方华局长的《做有温度的教育》,三月份共读的是傅佩荣教授译解的《大学》和《中庸》,四月份共读的是汪曾祺先生的《人间有味》。初读《人间有味》第一辑“四方美食”,只觉得作者是个资深“吃货”,看着他介绍昆明的一些名菜,如“过桥米线”、“培养正气”的汽锅鸡;东月楼的锅贴乌鱼、酱鸡腿;映时春的油淋鸡、雪花蛋、桂花蛋;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护国路白汤羊肉;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甬道街的红烧鸡……真是看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恨这昆明离得太远,不然非得跑去好好吃一顿。这样一位“资深吃货”,到底是何许人也?然后就找“度娘”: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怪不得书中多出提到老舍、沈从文等名家。《人间有味》这本书前面的两部分写的都是地方美食、特色小吃,让我感受到作者汪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沉醉,不由地就想起大文豪苏东坡。同样是文人,诗词歌赋精妙;同样爱美食,生活处处真性情。据说“东坡肉”“羊蝎子”都是苏大学士发明的。汪曾祺先生说:“一个文艺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一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否则是个损失。”当然,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我们知道,一盘好菜应该是色、香、味、意、形、养六者的结合体。而要做出这样一盘菜,就要关注做菜的整个过程备菜要细,炒菜要活,品菜要慢。做菜过程中,人的心思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培养,欲望得到满足,心情得到愉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心思也得到了锻炼,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欲望也得到了满足,心情也得到了愉悦。做菜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吃菜,更重要的是做菜的过程。好课的乐趣也不仅仅在授课的效果上,更主要的是在过程的体验上。好课强调的不只是老师教的如何,更主要的是学生学得怎么样。上课和做菜,尽管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真性情的人都热爱生活。我的音乐老师郑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她带领我走进了音乐的殿堂。郑老师不仅教学优秀,桃李满天下,更难得的是做得一手好菜。记得正月里,老师总会喊上我们几位离她近的徒儿到家中小聚,然后夫妻俩齐上阵,水里游的,山上跑的,栅栏边飞的,菜地里长的,经过老师的烹饪均是色香味俱佳,让我们手不释“筷”。郑老师还说,上课也像做菜一样,同样的内容,设计的程序不同,教学的手段不同,学生们的兴趣就不一样,课堂效果肯定不同;同样的原材料,制作的方法不同,添加的佐料不同,做出的口味就不一样,那么食客们的感受和反响肯定不同。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陈璞也说:优秀教师为什么要会烧菜?首先,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然是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人,而烧菜就是平凡而无法回避的生活。其次,用日常的食材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恰如教学设计一般,其实是对整体设计思维和想象力的锻炼,也是把审美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当遇到这样无法外出吃饭的时候,起码还可以自给自足。左手琴棋诗画,右手烟火凡尘,有时惘然彷徨,有时欣然大笑,这就是人生!我个人从不追求美食、美味,生活上比较简单,只是觉得每日三餐能够饱腹即可。虽然谈不上“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会做大餐,但是日常生活的饭菜还是能经营的。像我做的“丝瓜鸡蛋肉片汤”就是儿子的最爱。话说回来应该源于“懒”!因为但凡为了口福,必然需要跑腿采购新鲜的原材料,然后一番拣、掐、洗、涮,刀工、火候,一样都不能怠慢,等煮熟起锅,摆上桌必然色香味俱全,然后一伙人风卷残云,一桌子光盘。随即又是收拾一厨房的锅碗瓢盆,这样一番折腾少不了三小时。估计吃那美食也就十来分钟。这样一对比,我总觉得划不来,吃点什么不好,只要能填饱肚子。这么说来,我是个缺乏生活情趣的人。但是我也并不讨厌厨房,讨厌做饭,只是觉得生活中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做,如果把时间总是浪费在一日三餐上面,难免有点奢侈。但是按陈璞老师的意思,如果一位老师不会搭配菜肴就不会设计教材内容;不会烹饪菜肴就上不出精彩的课堂。所以要想当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不能只会弹琴唱歌,还得学会做菜,把不同的原材料怎么搭配,怎样加工,怎样烹饪才能成为一盘人人喜爱的菜肴?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我会朝着名师们指导的方向努力!

推荐信息

  • 读《人间有味》有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4

    读《人间有味》有感《易·系辞》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几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乾道以平易显示其智慧,坤道以简约展现其功能;平易容易使人明白,简约容易使人顺从;易知的东西容易使

  • 《夏洛的网​》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5

    《夏洛的网》读后感500字《夏洛的网》写的是一只蜘蛛和一头小猪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故事,原本一只不幸的小猪威尔伯在小姑娘弗恩的关照下,逃过了弗恩爸爸的斧头下,可是威尔伯慢慢长大了,弗恩妈妈把威尔伯卖给了朱曼克先生。住在仓库的威尔伯非常孤单,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就在这个时候蜘蛛夏洛出现了。从此以后夏洛变

  • 《思考人生》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5

    《思考人生》读后感思考是门艺术,它有自己的目的、标准、原理、法则、策略和防范措施,同时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艺术,因为我所做的每一件重要的事都被自己的思维习惯影响着。但,何为艺术?文中哈钦森的观点是:“狭窄的街道,破旧的工作室,混乱的生活,对地方艺术的大肆宣传都是伪艺术的表现,这都不是真正的

  • 读《思考的艺术》有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5

    读《思考的艺术》有感寒假期间阅读了《思考的艺术》这本书。书中主要讲的是教人如何思考,如何做一个有观点和善于独辟蹊径的人。作者在书中提到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与具体的智商关系也不是很大,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通过后天实践进行培养。全书围绕思考的含义,创造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以及有效

  • 读《人间有味》有感20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5

    读《人间有味》有感刚拿到汪老的《人间有味》时,先是被精致的封面打动,淡淡的草绿色封面上映衬着的莴苣(看外观有点像)、大蒜、樱桃和蚂蚱,让人嗅到了满满的生活气息。那句“日日有小暖,至未在人间”又让我品味到一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在平凡的生活中探寻世间的美好。迫不及待地读了第一章,心里

  • 《大国战疫》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5

    《大国战疫》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大国战疫》读后感【篇1】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被打断,各行各业也面临极大困难。这既是一场全国人民对抗疫情的战役,也是一场用实干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大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守住初心、汇聚民心、坚定信心才能打

  • 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6

    读书,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阳光明媚的午后,一杯清茶,一段音乐,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独自一人,于神清气闲中,静静畅游在思想的海洋里,从中体味生活的哲理,是件既惬意又幸福的事。然而,这样的幸福,现在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享用了。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

  • 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6

    杰克·韦尔奇自传读后感杰克·韦尔奇(JackWelch,1935年11月19日-2020年3月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市,1960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加入通用电气塑胶事业部;1971年底,韦尔奇成为通用化学与冶金事业部总经理,并不断晋升。

  • 《混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6

    《混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上次更新还是因为2019年五月份被某个剧触发了。毕业之后忙着适应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一直处于一种欲言又止的状态。各类琐碎的事情有点消磨我的耐心,很久没有完整地追剧和看书了。《霍乱时期的爱情》我一直想看,在学校时候参加水木读书的活动还给这一本投票了,但没有中奖。再一次想起这本书是

  • 《飞花逐月》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36

    《飞花逐月》读后感从整体来看,《飞花逐月》应该算是卧龙生笔下最精彩的武侠小说了。卧龙生是个高产的武侠作家,但是他的小说大多平平无奇,只是中庸之作,在我看来,卧龙生最好看的两部小说一是《天龙甲》,另一部就是《飞花逐月》。卧龙生武侠小说的特点之一,就是对配角塑造的非常成功,像本书中的常九、张岚这两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