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秋园》有感1200字

读《秋园》有感12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1 22:53:12

读《秋园》有感7月9日在《人物》专访见到了这篇文章《外婆在厨房写作》,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另一位范雨素。读完之后,当即下单《秋园》,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小书。作者杨本芬的《秋园》讲述了母亲秋园的一生和女儿之骅的故事,在战乱纷飞,饥饿不堪,困顿劳作,居无定所的岁月里,母女两代人始终不忘对家庭的责任感,不忘对知识的渴求心。平静的文字里隐含着生活的苦难与馈赠,在这背后是举步维艰,是惊涛骇浪,更是隐忍坚强。

秋园一生颠沛流离。童年在洛阳私塾读过一年书,出嫁时向对方提出要继续读书(虽然没有实现)。丈夫杨仁受是国民党参军处上校参谋,婚后他们随政府定居南京,秋园参加妇女补习班。当他们再次跟随政府迁往重庆时,在汉口码头,仁受禁不住对家乡老父的惦念,下船回到湘阴,从此远离仕途。为补贴家用,秋园担任小学教师。孩子越来越多,生计越来越难,除了教书,秋园还要替人做缝缝补补的活计。土改复查,仁受被改划为旧官吏,成为公敌,全家受尽欺凌。孩子们跟着母亲去讨饭,尝遍艰辛。尽管这样,秋园还是鼓励女儿去考学校。日子难熬,带着两个儿子去洛阳投奔哥哥,但也找不到事做。返回途中,被湖南老乡带到湖北,靠做衣服为生,为避免被清理出去,她改嫁到一位干部家中,一呆二十年,经历丧子之痛,直到丈夫去世,才重返湘阴。女儿之骅又是另一番经历。为了让秋园安心教书,她只能在家带弟妹做杂事。终于在十二岁那年,之骅终于上学了,以后之骅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突击队,考取了工业学校。除了上课,就是去图书馆看书。学校停办,学生一律回原籍。之骅决定“跑”,再不能回乡下。她用仅有的钱买票到了宜春,去工地做苦工,上了半工半读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之后被下放成为知识青年,和当地青年结婚生子。

小说故事节奏明快,情节不拖沓,但细节也是令人百感交集。家里再穷,不忘教养。当讨饭讨到一户旧识,对方请吃饭,面对满桌子的饭菜,秋园对之骅说,“妈妈晓得你好想吃,好想吃也不能做出一副饿相。这不是在自己家里,吃饭时定要斯文一些,先不要夹好菜,好菜要等别人喊我们才能吃。特别是那钵鸡,不要用筷子去捞……”仁受是秋园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小说里的第一男配角。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受过不错的教育,有仁爱之心,对于百姓的困难,总是竭尽己能,捐物施钱,最后家徒四壁。而他所受的几乎都是难,贫困、欺骗、打骂、关押、饥饿。最大的收获就是贤惠的妻子与懂事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在女儿之骅最后一次恳求读书的时候,他突然从灶屋里出来,手上拎了把菜刀,扑通一声跪在之骅面前,把菜刀往脖子上一搁,说:“明年再不送你读书,你就用这把菜刀把爸爸杀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当看到女儿忍不了饥饿去偷谷子,他摸着之骅的头说:“爸爸不怪你,可下不为例,还是名声要紧啊!”也是这样一个男人,在吃饭时,一反往日的温文尔雅,变得恶形恶状:不怕丑地发出惊人的咀嚼声,眼睛一红,脖子一伸,喉咙里又是一声惊人的咕咚声,吃完还贪婪地望着饭钵,伸出舌头舔了又舔。最终,饥饿夺走了这个一生仁厚、从不打骂孩子的父亲的命,遗言只留下半句。

小说里的人物,好像没有特别的反抗精神,如兵桃、子恒、小泉。他们都非常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善良、淳朴,逆来顺受,不曾抱怨,随遇而安。我不禁想起一段杨朱说过的话(大意):顺从命运的安排不加抗拒的人又何必追求长寿、名誉、显贵、富足呢?这样的人,内心有平安。外在世界没有任何事物威胁到他,没有事物与他为敌。他们的命运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着。即便面对死亡,秋园的态度依然是“不是日子不好过,是不耐烦活了”。她把死神都攥在手里。

无论历经何种困境,秋园和之骅母女都不曾忘记上学,虽然她们这一生总是想上学而不得,但她们从来都不曾放弃。这是从泥土里滚出来的倔强,从血水里泡出来的坚毅,从饥饿里流出来的挣扎,从困顿里浮出来的勇气。后来,之骅的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写下这些文字,作者也许能见到。我想告诉她,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它令人感受到了泪水的咸湿,热血的涌动,和无奈之后的顽强。这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而是一枚劳顿飘零却始终不乏追求的生活印章。又及:在阅读这本书,以及完成这篇读后感的过程里,我的脑海中不停显现出另一对母女。女儿是我未曾谋面的书友,对于她们我不曾有更多的了解。但是通过照片,我看到了八十多岁的娘亲,在腿伤初愈后阅读的身影,通过照片,我也见到了女儿重拾青年时代的借书卡,走进图书馆的姿态。也把这篇文字献给她们!

书友娘家后院的桔子树,青色的,青涩的……生命初绽的时刻。

推荐信息

  • 《动物庄园》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5

    《动物庄园》读后感这是我花了7天时间,带大家共读的一本书,印象深刻,意义非凡!拿破仑: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就预示着它的不同凡响,同时别忘了它是庄园唯一一头种猪。斯诺鲍:名字译为雪球,预示它开始很渺小,但会越滚越大!可是很不幸,在越滚越大的同时它也越滚越远了!斯奎拉:名字译为尖叫者,说明它的作用发挥在嘴上

  •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5

    《习惯的力量》读后感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如果能发现自己的习惯模式,我们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什么?又是如何养成的?作者告诉我们习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自动化回路,是大脑的一种省力机制。习惯的影响无处不在,个人,企业,团队等等。各种各样习惯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如果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每个人都

  • 《一年四辈子》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5

    《一年四辈子》读后感每个人都是孤岛,每个人都无比孤独。然而,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学习的本质也是对话。工作的本质还是对话。与内在心灵,与人,与万事万物,乃至与整个世界的对话。因此,一切学问都是心学。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以及与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没有分别。每个人都不够感谢自己,甚至不够尊重自己,每个人

  • 那不勒斯四部曲《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6

    《新名字的故事》读后感《新名字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两个女孩16-19岁的故事,一个嫁人成为人妇之后遭遇爱情,另一个坚持学业同时憧憬爱情。即使你没有看过讲述她们出身以及童年的第一部,也可以单独看这部。《新名字的故事》估计取意莉拉的婚后名字以及埃莱娜成为作家的新笔名,秉承第一部细致心

  •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1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6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那不勒斯四部曲之第三部,一如一盘意大利面,一口气嗦到底,咦,我读到第四部的某一段了,就像抬头看到对面一位可人与你对望……相当意大利的爱情故事:婚姻,事业,屁都不是,唯有爱情。狗血、混乱的情感与男女关系,如同在美丽的地中海风情,听着欢悦的旋律,放飞自

  •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6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还没来得及说“我没什么时间读小说,只计划一个月读一本的”,我不到一周就读完了两本。一本书不好评,也许看完主人公这一生才能定论一个人的所得所失。琐碎的细节让我惊奇,一个人的回忆能如此细致?感情之丰富如同涓涓河流,却毫无乏味之感。作者也刻意的避免用&ldquo

  •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6

    不动笔墨,不读书当我们读完一段话,一首诗,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如何让其中体会到的感悟,看法,情感等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上的养分?这样其中的内容才能尽可能转化成精神生活中的养分,才会更有利于我们去品味生活,去成长。简单回顾一下自己曾经读过文章因为吃的不透,对其中内容情感吸收的非常少,可能

  • 《意林》读后感200字范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6

    《意林》读后感200字范文意林读后感放假前的某一天,我还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快乐学习阶段中,我荣幸得到了一本非常美丽的杂志《意林》,这本杂志就像春姑娘一样,有着勃勃生机;这本书里面丰富多彩的故事就像那争奇斗艳的花朵;我每天都被这些花朵滋润着,慢慢地,我从这些花朵里面增长了许多知识。还可以让让每个小读者尽

  • 《热爱生命》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7

    《热爱生命》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是美国杰克.伦敦写的一本《热爱生命》,这本书很感人。主要讲了:一个美国的淘金者在返回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阔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他衣衫褴褛,而且他的腿受伤了,他只蹒跚地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艰苦地前行

  •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1:07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读后感如果说是父母和老师授予了我知识,教会了我做人,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会了我一种精神,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做在逆境中成长,令我受益匪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到成为一个忠于革命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一,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