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方方武汉日记读后感

方方武汉日记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2:37:01

方方武汉日记读后感

我是一个在武汉土生土长的90后。今年元月23日的时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当身边所有人都为自己的家人和武汉这座城市的安危担心的时候,一场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战争拉开了序幕,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卫自己的家园。那段时间我不太敢看新闻,每一条信息都过于揪心,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明天武汉一定要好起来,哪怕只有一点点。疫情逐渐平息下来之后,我在大学老师的朋友圈中发现了作家方方写的日记,心里突然产生了一种好笑夹杂着愤怒的感觉。既然方方女士还自称作家,那对于她写的东西,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做出一点评论也算是专业对口,更何况这也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第一,方方并不能代表武汉人,事实上她也不了解武汉人。武汉市拥有一千多万人口,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多万居民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方方可以代表得了的,所以持有方方代替武汉市民发声观点的朋友可以消停了。这一千多万的人口,在这个自媒体如此普及的时代,已经有许许多多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这个春天发生的事情。不信的话大家可以打开微博、抖音或者其他社交平台,武汉居民对于疫情的记录可谓是丰富多彩的。大家根本不需要一个作家站出来,为大家发声,这是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福利。

武汉人没有什么不敢说的,需要他人代言。楚人“不服周”,勇敢是这个城市的基因,在这座城市居民的血液里流淌千年。武汉人当初驯服了长江发展了码头贸易使得汉口汉阳成为了商业重镇,辛亥革命武昌打出了第一枪,三镇人民勇敢起来不畏天地,怎么会有想说的话不敢说,假他人之口的道理?事实上疫情初期,李克强总理来到武汉视察,就有年轻人在给总理派活:“您喊武汉,我们喊加油!”而后在总理的带领下,所有人一起高喊“武汉加油”,这才是勇敢而乐观的武汉人。在面对疫情中采购困难、社区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时候,武汉嫂子开口就骂,条理清晰且字字珠玑,等着别人发声?那才是不痛快。所以,无论方方女士写了什么东西,都是一个人的发言,不能代表这座城市,若有荣耀自然归她所有,锅也请扔给她,说她代表了武汉市千千万万人发声,脸未免过于大。

方方也不了解武汉人,纵然她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武汉的地方,但在日记中把武汉市描述得过于凄惨哀怨,她实际上是不了解武汉人的。如果武汉真的如她日记中那般持续愁云惨淡,这座城怕是没有驻扎在长江边的胆量,早就屈服于洪水滔天。前文说过,武汉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勇敢的基因,在疫情降临之时,我们确实有过惊慌,承受了痛苦,但是稍后无数普通人就挺身而出,化作英雄保卫我们自己的家园。这是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自己的家,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躲进小楼成一统,谁来保护我们的家园?洪水来了武汉人冲向河堤,日寇攻击武汉人奔赴战场,面对病毒武汉人依旧站了出来,毫不退缩。哪有时间凄凄惨惨戚戚?和死神搏斗,只能全力以赴迎头相撞。把时间过多地停留在悲伤和恐慌,就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勇敢的武汉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第二,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纵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依旧赢取了战役的胜利。胜利就是事实,绝非方方所言“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武汉市的新增病例逐渐减少直到零!在医护人员的细致工作下,许许多多的病人走出了医院走出了方舱,回归正常生活。在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武汉居民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四月八日随着江汉关和黄鹤楼的钟声响起,武汉重启了!这就是胜利,是在全国人民的援助下,在所有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下,来之不易的胜利。方方一句轻轻飘飘的“没有胜利”,抹杀了多少人的付出和喜悦。

钟南山院士曾在接受采访时曾经留下了眼泪,他听闻武汉的街头老百姓都在唱国歌。这是真实的事情,好几天武汉的各个小区都在合唱国歌,唱的是《义勇军进行曲》给予我们的信念。我们和家人,和邻居站在一起,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给予彼此力量。新冠病毒是新型未知病毒,没有人真正了解这个凶残的敌人,但是站在一起,就可以化恐惧为勇气,开始新的战斗。在敌人面前,我们绝不束手待毙。医护人员披上白衣,在真实的世界里做着神话里天使的工作;基层工作者与家人暂别,为了更多人更长久的安宁,暂时的危险和辛苦都在所不辞;志愿者走街串巷,一步一个脚印,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在这个被按下暂停键后寂静大城市中,他们的身影格外醒目,告诉所有人,不要怕,英雄就在人间。武汉重启是武汉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和努力换回的来之不易的胜利,是铁一般的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抹杀。我们所有人不屈不挠,相信人定胜天,没有人可以用失败来定义武汉人面对灾难的精神底色。

第三,方方自称人本主义,但其行文则未必。人本主义,是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武汉市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是多么地重要。只要活着,一切都有希望,不是陈词滥调,而是肺腑之言。或许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可是只要生命继续,所有的不如意都会过去,而有的人再也没有这个机会。现在,我们又看到了春暖花开,但是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那个冬天。我现在格外珍惜生命,就是因为疫情让我了解到生命的脆弱;我现在格外敬畏生命,也是因为明白了生命的不易,有无数人与死神作战才能换来我们的安然无恙。人本主义自然要敬畏生命,但是方方不,在没有确定消息的时候宣布援鄂护士的死亡,被指出错误后,勉为其难,“那就道个歉”。中国人将生死之事看得很重要,不敢妄下断言,而方方却在公开平台断言他人生死,是对生命的漠视。不要为她开脱她只是听他人说,生死之事岂能道听途说?更何况她中伤的是湖北人民的恩人,说错了亦不肯端正地道歉,顾而言其他再三为自己辩解,或许在方方女士眼中,自己的名誉或许大过他人性命。要知道,对于帮助过湖北和武汉的逆行英雄,大多数武汉人对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能祝愿好人一生顺遂,千杯万盏我先醉,相约来年花开时。

而方方呢,对待湖北的恩人,就是这样轻率而不负责任。我不认为她是人本主义,有感激之情,事实上,我认为她也不爱武汉人民。如果她有一点点对武汉的眷恋,对武汉人民的热爱,就不会把武汉人民承受的天灾混淆成人祸,给予外界攻击这座城市的话柄,不会恶狠狠地说:“武汉人,你们你们背负的不仅仅是灾难,你们还将背负耻辱。”勇敢而无畏的人民哪里来的耻辱?我们抹掉眼泪忽视伤痕,不屈不挠战斗到今天,怎么在方方这个人本主义的作家眼里,背负了耻辱?她对待守护生命的英雄的态度,实在和人本主义相差甚远。

最后,我想聊聊方方这个人。她是一个作家,在各个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都有两句话提及。当然现在她健在,当代人不写当代史,我们不好用文学史的观点评论她和其作品。但是她最近写的日记却真的没有一个作家应有的水准,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词,逻辑不通什么事就要扯上文革,什么极左啊余孽啊扣帽子啊打棍子,这些词在我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人看来陌生且好笑,也不知道方方经历了什么,似乎心里对十年浩劫恋恋不忘,内心像是得到了被迫害妄想症,仿佛和她有不同意见的人就是想打倒她。

恕我直言,她就是一个带着傲慢与偏见的老太太,犯不着有人想打倒她。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打倒她,我们年轻人没有这个闲心,反正这个时间终将是我们的,早就开眼看世界的90后对即将淘汰的旧事物是非常宽容的,客观规律摆在那里,所有人都有局限性,不必苛责。但是我们还是年轻气盛的,有抹黑我们就是要澄清,有指责我们就是要申辩,心中不忿我们就是要说,扣在我们头上的锅一定要奉还。但是我们还是对事不对人,没有人要针对方方这个人,只有人针对方方说的话。

方方阿姨,您真没有必要做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姿态,因为没有“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依据,这种姿态狰狞可笑。您千万别自比鲁迅先生,这是登月碰瓷,鲁迅先生对年轻人格外友好,对整个民族爱得深沉。无论谁写中国文学史,鲁迅先生可是说不尽的,要占好几个章节。

还有啊,无论您对武汉市抱有怎样的感情,喝了几十年长江水,吃了几十年热干面,做人说话,还是讲点胃口的好。

作者:江萌

推荐信息

  • 读后感怎么写?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5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后,把自己的具体感受和想法写下来。读后感因为强调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需要的是作者的归纳和联系能力,但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所以读后感对他们来说是最难的一种作文文体。那么小学生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呢?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

  • 《影响力》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影响力》读后感这是一本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作者是【美】罗博特.西奥迪尼讲述的社会一些成功的社会心理学现象,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验解释了这一现象,并从中找到了成功的因素并告诉我们该如何应用和堤防。作者从影响力的武器、互惠原则、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感、个人的喜好、权威以及事物的稀缺性来详细介绍。从中我们可

  •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总体上这部分读得有点无聊,平平无奇的叙述,毫无高潮所谓的跌宕起伏,但让我陷入深思。外公年事已高活动不便的那几年,谁都不愿拖上个累赘。大家凑钱,让最近的舅舅照顾,而舅舅除了每日端来饭食外,就没有再多的关心了。我常想,外公他整日躺卧在床上,定是很孤独吧,他会不会在想念已故的外婆呢

  • 《谁的成长不是险死还生》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谁的成长不是险死还生》读后感第一次读老雾的作品是《我不过低配的人生》,感觉还是认知方面的一个全新感受,在网上看到这本书,觉得很不错,在再三斟酌以后还是买了回来,总的来说,不枉我念念不忘。书籍里面引用了很多古代经典故事与现实事情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他的观点。书内有对金钱的关系,有人际关系的

  • 《寻羊冒险记》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寻羊冒险记》读后感村上春树先生是我喜欢的日本作家之一,在此之前,也读过许多他的作品了,如《挪威的森林》、《天黑以后》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等。和我喜欢的另一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文字不一样的是,我总是能在村上春树先生的文字里联想到初春的早晨里,微风吹拂,偶尔一声惊雷。或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最温柔

  •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2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胡适的母亲就是个情绪管理能力特别强的人,几乎不和一起生活的胡适的那几个嫂子生气,但也会有她的处理这些情况的招。所以胡适的生活中几乎是没有敌人的,他能够接受身边的所有人。胡适的妈妈教育他的时候都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教育,人多的时候不教育,因为那可能就是发泄自己的情绪了。胡适从小就接受

  •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生命是什么》读后感生命起源有两种,45亿年前产生地球,经过7亿年,38亿年前,一种无机物的化学反应产生了RNA,然后慢慢地产生古菌、细菌、真核细胞。一种是外星陨石带着这些菌进入地球。第三种就是外星人打造的放入了地球。当然第三种是我猜的。无生命的东西可以产生出有生命的东西,但是人类至今还没能够打造出

  •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6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我一直以为人最大

  •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7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1,聪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比如11岁到17岁,有着一生中最糟的人生经历。人生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更多地受到你的受欢迎程度的影响。2,至于学校,不过是这个虚假环境(郊区)关住牲口的围栏。表面上,学校的使命是教育儿童。事实上,学校的真正目的是把儿童都关在同一个地方,以便大人们白天

  • 《皮埃尔·居里传》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9:47

    《皮埃尔·居里传》读后感皮埃尔出生于1859年,比67年的居里夫人大8岁。他的成长环境也是不错的,家里是个科学世家,父母都是搞科研的。对后期的成长很有影响。皮埃尔喜欢大自然,喜欢乡间,喜欢在老家的感觉。喜欢远足,出去探索大自然。但是身体不怎么好,容易没力气。锻炼身体还是很重要的,从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