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800字

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9 08:12:17

【第1篇】

柯南道尔的著名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主人公福尔摩斯那正义、智慧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很多人眼中,他是19世纪英国的卫法者,所有的罪犯在他的缜密推理下都是无法可逃,正直是他的代名词。但是他所侦破的很多案件中,在没有惊动警方的情况下,对一些“正义的复仇”,他却是颇为宽容。

在《冒险史》中的“博斯科姆比溪谷奇案”中,老约翰特纳为了自己的女儿,杀死了作恶多端的老麦卡锡,福尔摩斯知道真相,但却没有向法庭提出,从而让凶手和死者的儿女能够在一起和睦相处并喜结良缘。又如“米尔沃顿”中的那位贵族妇女,为了不让米尔沃顿破坏更多女子的家庭,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丈夫报仇,她杀死了米尔沃顿,福尔摩斯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阻止杀人也没有帮助警察调察。还有“魔鬼脚跟案”、“格兰奇庄园案”……在众多情与法的冲突中,福尔摩斯似乎总是站在“情”的一边。

《孟子·告子》有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是非之心,智也。”或许有人会认为福尔摩斯作为一名侦探,一名正义的法律卫士,不应将私人感情带入案件中,否则会导致不公平的事发生,但正是这种“情重于法”的表现,体现了人性中不灭的正义的光辉,这是更高层次的正义,高于法律的正义之心,使福尔摩斯的形象更加高大。

情与法的话题,由来已久。人们常说“法不容情”,似乎一切感情——无论是正义或非正义,在冰冷的法律面前都是无用。中国有著名传说人物白素贞与许仙的“情”与法海所代表的天规法令,远有美国的一位老人为养活孙子而偷取面包被送上法庭……法律总是严苛的,但人情也总是宽容的。鲁迅先生面对雷峰塔的倒塌而写下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来歌颂自由爱情的最终胜利;美国的州长为老人捐款交上罚款,并且自我检讨对民生的关心不够。在他们的心中,法固然重要,但情融于法也未尝不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情与法的冲突中,选择情也未必违反了公理与正义,更何况福尔摩斯所经历的那些案件中,死者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在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的19世纪,公平并不仅仅掌握在法官手里。当然,我写此文的目的,并非宣扬徇情枉法,我只想说明,有时法律的天平应向正义之情倾斜罢了。

在“博斯科姆比溪谷奇案”的未尾,有这样一段话:凶手和死者的儿女最终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在曾经的岁月里,他们的生活里出现过阴霾,或许正是为了让不知情的人们能平静幸福地生活下去,在福尔摩斯的心里,情与法的天平自有倾斜的一边。

【第2篇】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确如此,想做大事的人何其多,愿意把事做细的却很少。但实际上,一个细节可能决定了一件事的成功与失败。读了《福尔摩斯探案集》,我深受启发。

在《斑点带子》中,福尔摩斯注意到斯托纳小姐右手手套里露出的半截回程票和左袖子上新溅的泥点,如此小的细节,我们都忽视的,福尔摩斯却注意到了,并帮助他顺利破案。在《黄面人》案子中,芒罗先生遗落的烟斗,引起了福尔摩斯的注意,他根据烟嘴的牙齿印和烟斗左侧烧过的痕迹,判断出芒罗的身份和健康状况。如果这个烟斗在我们手里,或许我们只会感叹做工的精细,却未必注意到烟斗上的小细节。福尔摩斯的成功,不仅仅缘于他的聪明冷静,更多地取决于他从不放过蛛丝马迹。他从许多人都忽视的细节中,仔细分析,反复推敲,最终使难破的案子得以侦破。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也说:“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细察其纹理”造就了沈复的万古流芳,又何尝不是将福尔摩斯推向辉煌的那股力?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14岁的华盛顿,将“别人讲话不插嘴,注意说话者,不用手指敲打东西……”等一个个别人未必在意的小细节写在日记本上,照着去做,并将这些细节亲切地称为“成长维生素”。这些细节更像一把戒尺,度量出一个人素质品德的高低。我想,华盛顿的辉煌离不开这一个个小细节,如果没有这些小细节为华盛顿的成功打下基础,哪里会有华盛顿最后的荣光?

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创始人,一个治理着几十家公司,开发生产了几十个品种饮料的企业家,每天处理的事务何其繁杂,他却连矿泉水瓶身瓶口有几道螺纹,甚至瓶盖上有几个齿都了如指掌,你知道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吗?是细节成就了他的辉煌!

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你所忽略的细节,说不定是为你的机遇埋下的伏笔,为你的人生留下的部首偏旁。不放过细节的人更清楚地知道怎样走向成功,因为他对通往成功路上的细节了如指掌。

细节决定成败,点滴成就辉煌。细节是浩瀚天空里的北斗星,指引着成功的方向;细节是无尽沙漠中的一眼清泉,为成功注入无尽的力量;细节是时空长河的一只精灵,将转瞬即逝凝为永恒。请抓住细节吧,谱写我们人生的辉煌!

【第3篇】

子曾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福尔摩斯身上印证了这一点。

记得在“黄面人”一案中,他因外出散步而差点失去破案机会时那恼怒气愤的神情,而在后来求助者再次出现时他那眼眸带笑自信满满的样子,这些都透露出他对破案的喜爱。正如孔子说,他已经把破案当成了兴趣,怎么可能有不破之案呢?正是因为他对事业的热爱才促进了他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对破案的兴趣才促使他成为时代英雄。

耳边似乎又回响起了那首《老男孩》,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些草根明星的朴素模样,正是他们对音乐的爱好,促使他们唱出了天籁般的声音;正是他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使他们登上了自己的舞台,成就了朴素而又华美的明星梦。正是那句“我喜欢”才突破了那万千苦难,成就了万人瞩目的明星。

子曾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福尔摩斯身上我看到了。因为对破案的喜爱,他不顾生命危险,亲自乔装上阵跟随嫌疑人,因为他对侦查事业的执着追求,他不眠不休只为那一点蛛丝马迹。

似乎又看到了那个风雨无阻的身影,因为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他不顾家人和孩子的反对只身来到乡村,只为了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他不怕苦不怕累。由一开始的厌恶到最后的喜欢,正是因为他对教学的热爱才促就了孩子们的学习梦。只因为那句“我已喜欢”,留下了孩子们那纯真、无邪的笑脸。因为喜欢,他不怕苦不怕累;因为爱,他甘愿受苦;因为兴趣,他成为教师楷模。又想起那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驾着马车四处传播仁政思想的老者。他不怕长沮、桀溺的讥刺,同众生一起变革,为的是那“仁”的思想,为的是那百姓的安乐。正是因为对“仁”的喜爱,他不辞劳苦、不怕打击;正是对“仁”的执着,他成为万代传颂的智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现在的青少年有几人真把学习当做兴趣?牛顿因兴趣发现了万有引力;刘翔因为兴趣几次打破世界纪录;爱因斯坦因为兴趣提出了相对论……正是他们对爱好的执着追求才有了伟大成就,而现在的青少年只为着考上大学一个劲地逼着自己努力拼搏。可是好像很多人并不知道,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学得更好,只有有了兴趣才能够有新的突破。子曾曰,“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有了兴趣,才能登上成功的阶梯。

学习的兴趣,你有吗?

【第4篇】

《韩非子·说林上》曰:“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细枝末节有时也许可以反映出更深的事实。在《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神探福尔摩斯正是凭借着自己对细节的关注和理解,经过缜密的推理,最终破获了一起起令众多警察都束手无策的案件。是细节,造就了福尔摩斯的成功。

对福尔摩斯来说,他断案如神的本领并不仅仅取决于聪明的大脑,而是那些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例如,在“金边夹鼻眼镜”案中,福尔摩斯注意到考瑞斯教授饭量突然增加,从而判断出书房里还有一个人,并因此侦破了案件。而华生和霍普斯警长却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即使福尔摩斯提醒过他们。

在古代著作《淮南子·说山训》中有这样一句话:“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如果将这句话用在福尔摩斯身上,那便是“见一细节而知案件之内情”。

把握细节,不仅在侦探破案时有用,在社会生活中同样作用巨大。几百年前,比萨的一所天主教堂里,一名做礼拜的学生看着天花板时突然发现,天花板上的灯的摆动虽然越来越弱,摆动的距离也越来越短,但每次摆动所需时间却是一样的。他根据这一细节,找到了摆的规律,后世根据这个规律制造出了钟表。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从灯的摆动这个不起眼的现象中,发现了通向更广阔的的物理世界的大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细节的积累让人们从很普通的小事中发现隐藏的事实或是道理。如果说最后的成功是一栋雄伟的高楼,那么无数的细节就是这栋大楼的基石。鲁迅先生在写作时曾经专门将“摘腊梅花”改为“折腊梅花”,只是因为他认为梅花紧贴枝干,只有“折”才能获得花。也正是诸如此类的细节让鲁迅先生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使我们在读到鲁迅先生的文章时,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就是那个身处在上个世纪的某个庭院,于冰天雪地中,笑折一枝含苞待放的腊梅的人。细节造就了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非凡成就。

一位教育家说:“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动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一种征兆。”细节决定着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让我们关注细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

推荐信息

  • 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7

    【第1篇】我读完了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笑猫的好朋友杜真子、马小跳送来产房、食物的帮助下,笑猫的老婆虎皮猫在冬天里平平安安的生下了四只又调皮又可爱的小猫。第一只小猫胖头胖脸,所以叫它叫胖头;第二只小猫温柔善良又美丽,所以叫它叫二丫;第三只小猫最淘气最可爱,也是四只小猫中唯一会笑的猫,所以叫三宝;

  • 蓝色的兔耳朵草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在我的书柜里,有许多各色各样的书,《少年百科大全》《绿野仙踪》《八十天环绕地球》等许多许多的书,都是我的最爱,但是,我看的次数最多,也最喜欢的一本书,要数《蓝色的兔耳朵草》了。《蓝色的兔耳朵草》主要的内容是笑猫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心爱的虎皮猫,但是,由于虎皮猫因为在钟塔里敲钟耳朵聋了,笑猫想治好虎

  • 读《笑猫日记》有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第1篇】我读过一本叫《笑猫日记》的书,书中的主人公笑猫和皮皮猫让人学到了只要心中有爱,奇迹是会出现的!这本书内容是这样的:笑猫心爱的皮皮猫耳朵被钟声震聋了,于是笑猫的朋友老老鼠告诉他,往西有一座蓝山,蓝山上有一种蓝色的兔耳朵草,可以治好皮皮猫的耳朵;通往蓝山的道路危机四伏,可是笑猫却不害怕。他通过

  • 《女神》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第1篇】“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这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的开篇语,亦是整首诗内容的概括。为作者谱写一曲时代的颂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香木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正直之士的象征。无论是屈原的

  • 《女神》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第1篇】有人说《女神》充满了个性,也有人说《女神》充满了反抗精神,还有人说《女神》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可我却喜欢其中洋溢的年少轻狂。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开展,就像星星之火却引起全中国形成一片火海,不仅烧遍了中华大地,也烧到了异国游子的身旁,在日本学医的青年郭沫若也积极响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据

  • 秘密花园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第1篇】玛丽是一个没有父母关爱下长大的孩子,更不幸的是一场灾难让玛丽的父母去世了。接着玛丽被莫德劳太太接到了舅舅家住。可怜的小玛丽啊!她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听说克兰文太太(玛丽的舅妈)是个大美人,可惜很早就去世了。在克兰文太太生前,克兰文先生(玛丽的舅舅)为克兰文太太建了个美丽花香的大花园。克兰

  • 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8

    【第1篇】《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中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本是《小猫们出生在秘密山洞》这本书,所以这个暑假我又细细品味了一遍。在一个寒冷的严冬里,笑猫和虎皮猫的孩子出生了。老大是胖头,他胖头胖脸;老二是二丫,她和虎皮猫长得一样温柔、高贵;老三是三宝,他最淘气,也最活泼,是四只小猫中唯一会笑的一只;老四是

  • 秘密花园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9

    【第1篇】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蛮横自私,皮肤发黄的小女孩玛丽,她发现了一座荒芜人烟的花园,那座秘密花园为什么禁止入内?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变得如此健壮?让我来给你讲讲吧!玛丽因无依无靠要投奔她遥远的姑父,经过一路艰辛到了姑父家就听到仆人玛莎说这里有一所禁止入内封闭十年的花园,好奇心促使她特别想进入花园一

  • 《雷雨》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9

    【第1篇】在《雷雨》中,不断地对命运发出质疑和恐惧的是鲁侍萍——这个苦命的劳动妇女。——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怎么会?--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我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好不公平的天哪!——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

  • 秘密花园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9

    【第1篇】《秘密花园》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玛丽的小女孩从小脾气暴躁、依赖保姆。在一次瘟疫中,她成了孤儿,被送到了姑父家里。在这里,她交上了许多朋友并发现了秘密花园。因为这些原因,人见人厌的小女孩玛丽变得性格开朗、阳光活泼。我们不能学习改变前的玛丽,而要像改变后的玛丽一样,乐观向上,充满希望。这本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