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14:30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的书我涉猎很少,我觉得我的年纪与阅历还不足以支撑我去看哲学,这一学期学校推荐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且每天规定了页数,打卡;我一开始还是很不愿意读的;但强迫自己读了之后是另外一种感受。在读学校推荐的《哲学与人生》的过程中,就常常扪心自问;在读完《哲学与人生》之后,觉得不得不写点什么,一直就有东西从心底里想流露。但觉得我等之辈去对大师之作指指点点,是何等的不自量力,但转念一想,读后感,只是写给自己的记忆,是和以后的我分享此时的我的感受,总不能让大师的作品白白的在我眼前划过。

在读了《哲学与人生》之前,看过一段傅先生给学生讲课的视频,就觉得傅先生讲的特别平和,但内容的确让人触动。也许草草听一听觉得没什么,很快就从思绪中划走;但如果深思,却觉得有很多令人深省的问题,不得不让人越发思考。所以读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想能从本书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心灵答案。

当打开这本书,发现好像内容和书名有些不搭,更像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书,像是傅先生将一幅长长的人物画卷慢慢的在你眼前打开,让总多的哲学大师(熟知的中国哲学家和不太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从你面前缓缓走过。当你已经习惯,沉浸在这幅画卷中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古人已经一一走过,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背影,最后是傅先生在讲他的“多元与融合”,在讲他的“身·心·灵”。

哲学,让我这个理科生也能看得懂,把思维的模式和心里的感受写的让大家可以简单的体会,这种哲学是我第一次遇到的。

正如书中所言,我一直以为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是拗口的长句加上难懂的逻辑,是“哲人之学”。哲学,与我等凡人何干?

看完这本《哲学与人生》,才知道我的粗浅,也才痛恨众多所谓的哲学人士的误人子弟。

其实哲学是“哲人解读凡人感受之学”,而这种感受只是略略高于生活,能给凡人深思和启示,能让凡人带着思考和追求活在这个世界上。

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哲学,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哲学,自己所生活世界的哲学。人为何而活,哲学给出很多答案,本书没有给出答案,傅先生却一直在用行动证明着什么。也许,每个人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有顿悟的感觉,但那时已无法交流。

对《哲学与人生》这本书而言,都只不过是哲学通知教育中的一朵浪花,但这朵浪花却让我产生了对哲学的浓浓兴趣,也许这就是这朵浪花起到的作用。天空中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哲学(Philosophy),这个字源于希腊文,是由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字所合成的,意思是“爱智”爱好智慧。哲学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既能为一切知识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任何一门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图书馆里面编号“(1)”的就是哲学类,它在传统思想中代表一个总和的、整体的学问。就这点来说,哲学确实有它特别的地方。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人类天性有一种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是从事哲学思维,它像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

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凡事保持好奇。避免被集体潜意识影响催眠,这样才能让自己重新出发。

哲学的思维:理性的反思。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思考能够让一个人找到生命中转弯的机会。

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智慧”有两点特色:“完整”与“根本”。

所谓完整,代表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所谓根本,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这些都属于根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在生活里也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所以需要以开放的心胸准备接触智慧。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要在不疑处有疑”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掌握整体观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将更为圆融。当然,我们年轻的时候未必喜欢圆融,甚至觉得那样好像没有什么个性,说任何话都四平八稳,想要面面俱到。然而,年龄与经验增加之后会发现,人生很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方面来考量,才不至于钻牛角尖。

确立价值取向,“取向”的英文是orientation,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定位”,二是“方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定位),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方向),这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人生经由不断的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指,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有一定的原则,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不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力求知行合一,学了知识要利用起来,不用学再多也没用。

思想方法:逻辑-思考的规则

概念:任何可以想得出来的名词,都称为概念,区别概念和意向。

判断:两个以上的概念结合在一起,会形成“判断”。A=B,总共分为四种:全称肯定、特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否定。全称与特称均针对主词而言,全称即“所有”、“全部”,特称即“有些”、“某一些”。

推论:推论就是从既有的判断推衍出新的判断。分为三种类型:直接推论、三段论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两难推理。

语言分析:发挥表达的效应,表达需要具有明确、一致、普遍这三项条件

现象学:现象学是辨物的策略

胡塞尔的现象学:描述法,自由想像法,地平线法

打破的假象有四种:

种族假象:把人类种族的需求,当作惟一的判断标准,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

洞穴假象:这是指每个人都好像是井底之蛙,思考受到限制人虽然无法避免自己的限制,但是知道这些限制,就可以减少被限制的程度

市场假象:代表思考中混杂着许多传言或道听途.

剧场假象:指有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这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许多人一旦接受一套哲学或一种宗教信仰,就好像接受一出舞台剧,全套搬演出来,从此以后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这就叫做剧场假象。

4)诠释学-阅读的途径

不要从传统或个人的角度阅读,而是要看文本(文章本身写作的方式)角度来阅读。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与个人经验。

推荐信息

  •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19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体会“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

  • 了不起的匠人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19

    了不起的匠人读后感所谓匠心,就是不惧枯燥和漫长;所谓匠人,就是一生只专注一件事。匠人匠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匠人精神,我理解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到极致。这本书介绍了十五位来自亚洲各地的传统手工艺人及其他们承载的手工技艺,在展现传统手工艺之美的同时,细腻、真挚地描绘了他

  • 《生活十讲》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19

    《生活十讲》读后感==阅读完《孤独六讲》和《品质四讲》,就接着看了《生活十讲》,每一本都很精彩,每一本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经过了作者的叙述,思考,读者看到的却是高于生活的人生历练。==全书从生活的十个方面进行阐述:新价值、新官学、新伦理、新信仰、谈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每一

  • 《活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0

    《活着》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1.《活着》读后感===============《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

  • 《狗尾巴草》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0

    《狗尾巴草》读后感当《狗尾巴草》还在高燕的手中摇曳的时候,我就打定主意要撷取一枝,先睹为快。看到她发的朋友圈说书印好了,我马上和她联系,拿到了书,一口气读完,这么好的书,哪能停得下来呢。和高燕的相识,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我因腿伤在老家养病,早饭后坐在上房前的台阶下晒太阳,旁边放着手机,突然叮咚一声

  • 《地下121天》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0

    《地下121天》读后感看到《地下121天》你肯定不会陌生,作者笔中的史雷克瘦小、懦弱、胆小且近视,但因他是书中的主人公,所以他一生注定不凡。虽然他自身弱小,但却在地铁里的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洞穴中靠卖报纸,扫垃圾维持生计。不知不觉整整过了121天,他居住的洞穴还是被发现了,他在地下住了121天!

  •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0

    《叶甫盖尼奥涅金》读后感《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作品中的主人公奥涅金出生于俄国落没的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个很有才华的贵族青年,他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有自己对于社会的看法,他厌倦了成天周旋于舞会、宴会和剧场以及女人之中的生活,伯父的去世使他得到了一笔巨大的遗产,他来到乡

  •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1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0

    《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易遥啊易遥,你真是个傻孩子啊。这么悲惨的命运,我看着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如刀割一般的疼。你怎么能够这么悲剧呢?我好伤心。理智的想,所以她的悲剧就是又一个爱上大帅哥却没有后盾的孩子啊。你下辈子千万不要再重复这样的生活了。请你好好自爱,好好学习,投胎到一个幸福的家庭吧。对不起,我看哭

  • 《终身成长》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1

    《终身成长》读后感最早知道这本书,是从樊登老师那儿获得的认知,今年五月有幸读到,收获很大。有这样一个例子,区分“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早上起来出门,发现特别倒霉,车上被警察贴条了,到了办公室发现迟到了,又被老板骂了一顿,跟别人开会又发生了争执,

  • 《断头女王》-斯蒂芬·茨威格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50:21

    《断头女王》-斯蒂芬·茨威格读后感最开始想读这本书,算是因为网上挺火的一句话。“她那时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最后,整本书看完了,也没有找到这句话,以为只是翻译版本不同的原因。直到,刚刚搜索了一下,才知道那句话是出自于《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