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彼得·潘》读后感800字

《彼得·潘》读后感80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17:39:48

【第1篇】

达林先生和孩子们的激烈冲突,最终导致孩子们的离家出走,源于达林先生哄迈克尔吃药不守信用。

当迈克尔不想吃药时,达林先生责备迈克尔说:“要像个男子汉,迈克尔。”他自以为他一生吃药从来都很勇敢,其实他最怕吃药。达林太太去给迈克尔拿了一块巧克力,达林先生认为,这是不坚定的表现。

“迈克尔,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吃药一声也不哼,我只是说:‘谢谢你们,慈爱的父母亲,谢谢你们给我药吃,让我的病快点好。’……要是我没有把药瓶子弄丢了,迈克尔,我现在就做个样子给你看。”

其实,药瓶子并没有丢,温迪知道药瓶在哪儿,她找出了爸爸的药瓶。可是这位可爱的爸爸又和迈克尔就谁先吃药的问题发生争执。温迪想到一条绝妙的计策:“干吗不两个同时吃呢?”温迪数着,一,二,三,迈克尔吃下了他的药,可是达林先生却把他的药藏到背后了。最后他还捉弄和迁怒狗保姆娜娜。

三个孩子望着达林先生的那种眼神,真是怪可怕的,就像他们不佩服他似的。是的,父亲的高大形象,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诚信乃立身之本!诚信教育,从娃娃抓起!诚信教育,从父母对孩子言而有信开始。

想起中国古代最典型的事例——曾子“杀猪立信”的故事。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傍晚,妈妈回来了,却说自己的承诺是哄孩子玩儿的。曾子知道了,二话没说,他拿着刀径直奔向猪圈。曾子严肃地说:“你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现在有不少同学,不想跑操就捂肚子,想上街就说有病,上课迟到说自行车掉了链子,想上厕所就说闹肚子,上课玩手机说自己上网查资料,考试时用手机作弊传递答案,考分不好时会说答题卡涂错了……

想想有没有家长的责任?家长欺骗孩子的次数有多少?是不是每次都会有理由,有原因,有苦衷?仅仅因为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一点来讲,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格外重要。父母要坚守诚信,言必信,行必果。

同时,为了做到言而有信,就要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弟子规》中说:“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讲的也是不要轻易承诺这个道理。这里不轻易承诺主要指那些不合适的承诺,如果答应了,做吧,明明是错的;不做吧,又违背了诺言。这很难办!

【第2篇】

总觉得外国的母亲和中国的母亲有不小的区别,但是,外国的母亲到底是什么样子,外国的母亲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却并不清楚,当然也就不清楚中国母亲和外国母亲有何共同之处。近日读了英国作家詹姆斯·巴瑞的童话小说《彼得·潘》,好像外国母亲的优点逐渐清晰,我试着写下来,也许可以作为中国的母亲和准母亲们的借鉴。

好母亲是勤劳的。达林太太每天给孩子们洗完了澡,又给他们唱歌,直到他们溜进了梦乡,“她于是静静地坐在火炉旁,缝起衣裳来”。当然,从这个细节,我们还看出这位好母亲任劳任怨,活泼乐观,心态平和。火爆脾气的母亲,一般来讲,就不太合格了。她的女儿温迪继承了妈妈的优点,温迪也是一个优秀的准母亲。在孩子们睡觉之前,“还来得及讲完灰姑娘的故事”;会在孩子们上床睡觉之后给孩子们补袜子,做衣服,“在膝盖的地方做成双层,那儿磨损得厉害”。

好母亲总会整理孩子们的心思。说白了,就是了解孩子的心思,进而给孩子正确的导引。达林太太每天晚上都会整理孩子们的心思。当孩子们清早起来之后,“临睡时揣着的那些顽皮念头和坏脾气都给叠得小小的,压在你心思的底层。而在上面,平平整整摆着你的那些美好念头,等你去穿戴打扮起来。”中国的那些整天忙着挣钱或者忙着打麻将而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对孩子进行适时地指导的母亲(包括父亲),应该好好反省反省。

好母亲总是会主动维护父亲的尊严。当达林先生觉得狗保姆娜娜不大佩服他时,达林太太急忙说:“我知道,他可佩服你了,乔治。”然后就示意孩子们要特别敬重父亲。好母亲总会提醒孩子们:“孩子们,我听见你们父亲的脚步声了,他喜欢你们到门口去迎接他。”一个有权威的父亲,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更有利于家庭秩序的维护。达林太太有事总会和达林先生商量,不像我们中国的许多母亲,不知道树立父亲的榜样,甚至经常喜欢在孩子面前打击父亲。好像证明父亲是笨蛋和无能是中国母亲的责任似的。(当然,反过来,优秀的父亲也一定会维护母亲的形象。)好母亲遇到问题,不是推脱责任,而是主动承担。当他们得知孩子们离家出走后,达林太太没有埋怨丈夫,而是自我检讨:“要是那天我不去赴二十七号的晚会就好了。……都怪我太爱参加晚会了,乔治。”好母亲同时一定是好妻子,她的丈夫焦躁时,他会像对待孩子一样安抚他。达林先生系不好领带时,“我来试试看,亲爱的。”达林太太用她那双灵巧的手给他系上领结。好母亲甚至还会为父亲弹一曲钢琴曲,让父亲安然入睡。父亲犯错误时,好母亲总是不忘小声提醒。父亲对孩子们粗暴不讲理,“乔治,乔治,”达林太太悄声说,“别忘了我告诉你的那个男孩的事。”

好母亲会对孩子体贴入微,会让孩子知道母亲爱他;好母亲会让孩子按时休息,哪怕他们玩得多么起劲;好母亲与父亲相爱,不离不弃,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好母亲总给犯错的孩子留一扇窗,等着孩子有一天飞回来……

【第3篇】

我们每个人都会长大,这是由于时间法则的强大。但时间能改变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我们仍可以保持一颗永未长大的心。《彼得·潘》讲的就是一个永不长大的小孩子——彼得的故事。

彼得生活在永无岛,那是一个你相信它,它就存在的地方,是孩子们梦中的乐园,是童心的象征。小说的一系列故事就在永无岛上发生。它也成了我心中的圣地,与我那正渐渐远去的无邪童年一起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里。

当我读到永无岛的时候,百感交集,那些童年的记忆碎片慢慢地在我的脑海中汇聚。那是我快乐无忧的童年啊,那是我一去不返的童心啊。我感到深深地悲哀,为现在痛苦多虑的自己悲哀,为自己抛下自由快乐的轻装,背上沉重压抑的现实包袱悲哀,为自己的无知悲哀。

同时,永无岛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向往,那种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对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我以为那种生活将永远成为我的过去时的时候;在我以为我就这样一直屈于现实生活下去的时候;在我以为我已甘于成为观众,失去在童真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彼得进入了我的生活,永无岛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们就像甘甜的泉水,为我这个在炽热的沙漠中爬行的旅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它们让我那颗因缺乏童真而已近乎麻木的心复活了。我似乎感觉到了它们对我的呼唤。

那个永远长不大,满口乳牙的彼得,用他的行动,向我发出加入他们永无岛的邀请。他是快乐的,因为即使是冒险,在他眼中也是一场场游戏;他是有责任心,有爱心的,当他听完温迪给他讲的故事后就想立刻飞回去讲给孩子们听;他是英勇的,为救印第安公主虎莲,他直面海盗船长胡克;同时他又是无私的,他本有机会杀了胡克,却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他让温迪一人坐风筝逃走,自己独自留在礁湖上……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他在显示着他可以邀请我的资本吗?

彼得最吸引我的就是他认为假装的和真的就是一回事,那是童年的游戏,是展开的想象的翅膀,而不是虚伪。我向来讨厌虚伪,但无奈的现实正让我不断地去接受它,甚至要将我同化。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我十分反感,相比之下,彼得率直得没心没肺更让我十分喜欢。

温迪逐渐长大后,失去了飞的能力。我们也正不断地在长大,但只要我们仍保持丰富的想象力,保持一颗单纯美好的心,就能摆脱沉重的身躯,避开世俗的纷扰,让小仙子永远伴随着我们。让彼得永在,让永无岛永存。

【第4篇】

所有的孩子都知道,小孩子都是要长大的,除了特殊的那一个。他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是一个径自进入永远可以是一个孩子、永远可以霸道、胡乱作为、肆意冒险的世界的孩子。他就是彼得·潘。

在彼得·潘的世界里,假即是真。即使他假装吃饭,你也能看出他是真的长胖了。所以你永远也不会搞清他们是真的在吃东西还是只做出吃饭的样子。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彼得·潘那会儿的兴致;即使他是真的把食物吃下去了,你也能看出,这只是他游戏的一部分。而他这么做,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孩子。

孩子的世界并不像大人想像的那样无法无天,他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待遇。当彼得·潘和残暴凶狠的胡克船长在岩石上战斗时,彼得拿着刀正要插到胡克身上时,他却突然发现这是不公平的争斗,因为他自己站在岩石高处,于是伸手想拉胡克上来。你能说彼得·潘无法无天吗?

在彼得·潘的故事里,还有一个我喜欢的人物,那就是温迪,她在乌有岛的孩子们当中扮演母亲角色,令孩子们喜欢的是她会讲故事,孩子们从来没听过故事!她不像彼得·潘一样拥有孩子王的领袖风范,但她的温柔、智慧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实在需要一个母亲,有一个会讲故事的母亲是小孩子最幸福的事了,连胡克船长率领的海盗们也来和孩子们争夺这个会讲故事的母亲。彼得·潘也是如此,但当他得知和温迪在一起回家并留下来待在达林家会长成一个大人时,永远不想长不的念头使他离开了。

还记得小丁当吗?就是那个对彼得·潘甘愿付出一切,对温迪却屡下毒手的小仙女。小仙女的身体太小太小,小到不能同时容纳两种感情,所以小丁当才会成为一个拥有两张脸皮的小仙女。这多么像小孩子呀,小孩子不是经常因为不会隐藏感情而惹麻烦吗?但是等到他学会了这些,他就不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他已经长大了。

“第二个路口向右转,然后一直走,直到天亮。”这是去乌有岛的路。让我们飞出窗户,飞向那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岛屿吧。或许等我们长大了,回想童年,你就会发现:彼得·潘是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的。

推荐信息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4

    【第1篇】“他走上堤岸以后,又回过头望着许多飞越大海的鸟群,所有的鸟都出发引诱的叫声,只有一群大雁在他还能看见的时候一直默不作声地向前飞着,直到消失在远方。它们排列均匀,队形整齐,速度轻快,振翅强健有力。男孩对飞走的鸟无比留念,他视乎盼望再次变成能够跟随一群大雁飞越陆地和海洋的大拇指。“这就是《骑鹅

  • 会唱歌的猫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4

    《会唱歌的猫》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杨红樱写的。主要讲了:笑猫和虎皮猫的女儿二丫为了帮助聋哑老人卖报,而努力像一只会说话的鹩哥学说一句话,还把嗓子练哑了的事。最后二丫终于学会了一句话,每天都来帮助聋哑老人。过了一段时间,在一次圣诞节夜晚,二丫梦到了圣诞老人,圣诞老人把她带到了医院的一个房间,看见了一位

  • 虎皮猫你在哪里读后感2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4

    【第1篇】我读了《虎皮猫,你在哪里》这本书,我感动得差一点就要哭了。这本书写了笑猫找不到他心爱的虎皮猫了,便和绿毛龟一起去找,却因这件事让自己的腿折了,可是,笑猫坚持去找,在钟塔那里找到了虎皮猫,可是虎皮猫已经聋了,笑猫把她带到家,在她旁边说了好多话,奇迹发生了,虎皮猫能听见了,笑猫心想:“这一定是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关于《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不得不说其丰富而大胆的想象令人惊叹,并且惊叹之余总能引发人们的无数感想,无怪乎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给予其“是最伟大的一本文学作品,它可与歌德的《浮士德》、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相提并论”的崇高赞誉。书名中的吹牛大王即为男爵敏豪森,在书中敏豪森男爵智斗大

  • 虎皮猫你在哪里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这本书讲的是笑猫发现虎皮猫不见了,就请老老鼠的子孙们帮忙四处寻找虎皮猫。历尽艰辛,终于有了一条线索,笑猫就立即请老老鼠他们带他一起去寻找虎皮猫,在高高的烟囱上看见了那只虎皮猫。笑猫不顾危险上了烟囱,却发现不是他的虎皮猫,不幸被那只虎皮猫撞了一下,一个筋斗从烟囱上掉了下来,摔断了腿。但是笑猫

  •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4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是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名字叫《幸福的鸭子》。书中的主人公,也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这是一只幸福的鸭子,它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它的内心世界。它也许并不算漂亮,但它心地善良、待人真诚,因此它在别人眼里变得可爱而美丽;它的嗓子也并不好,

  • 《吹牛大王历险记》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尊敬的敏豪森男爵:很遗憾,书读到最后,你带着微笑,留下光荣,轰轰烈烈地离开了,永远地离开了。你的全世界的朋友都在为你的辞世流泪呢,我们大家哭过的土地从龟裂变成了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草原。我很荣幸能成为你广大朋友中的一员,更荣幸能代表大家在你的葬礼上为你致辞。回顾你的一生,奇遇种种也险遇种种

  • 《捣蛋鬼日记》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我爱上学,就像鸟儿爱着雨,不管多累,老师严厉,我也绝不会放弃……”歌曲唱得多好,可我们学生又有几个是真的心甘情愿去上学呢?我们只是每天重复一件事情,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童年该有的乐趣。中国的小学生在奥数等一些难题领域远远超过外国同龄学生,但在想象力方面却又远远不及,是什么扼杀了中国小学生的想

  •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第1篇】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幸福的鸭子》。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来到了张达乡下外婆的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名叫麻花儿的女鸭子。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的快乐歌声,他们每个人心中的

  • 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8:45

    为什么说这本书有趣呢?那是因为这本书里有一只活了大约一千万年的大乌龟,这只大乌龟可以闻出孩子味儿。就因为能闻到孩子味儿,所以它才能活这么久。可是现在城市里的孩子几乎都失去了孩子味儿,只有马小跳和他的伙伴们有孩子味儿,大乌闻着味儿就可以找到他们。乌龟在天没亮时,可以穿墙而过;向人吐一口气,就可以让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