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大全>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450字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450字

所属分类: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2025-05-02 00:07:05

【第1篇】

前几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名叫《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的书。我一开始不太喜欢读这本书的,因为我觉得历史书一般都比较枯燥无味,但从我真正走入书中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它。这本书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看到书中的故事,人物和场景就像3D电影般浮现在我的眼前。从此我对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了,除了睡觉和写作业外,一有时间,总会不自觉地拿起它。

我最喜欢《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里的第六册,第六册里我最喜欢的是谪仙诗人李白和颜真卿的故事。

谪仙诗人李白讲的是:李白从小就学习诗和剑,他的诗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他因才华出众曾得到皇帝的赏识。一天,皇帝和杨贵妃去游玩,看到景色宜人,就请李白作诗一首。李白刚刚饮完酒,他醉熏熏地赋诗《清平调》三首,将杨贵妃的美貌和娇艳的牡丹花融为一体,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看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就出现这样一幅画面:李白醉熏熏地站在花园中,一摇三晃,手执毛笔,挥洒自如,皇帝和贵妃站在他的旁边,看着诗卷,不住地点头称赞。

颜真卿的故事讲的是:皇帝派颜真卿去劝降叛军李希烈,但李希烈向来生性凶残,颜真卿虽然知道自己可能一去无回,许多人也劝他不要去,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李希烈不但不听劝告,反而让颜真卿投降,否则就杀死他。颜真卿宁死不屈,结果被李希烈用绳子勒死了。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断地在眼眶中打转,我仿佛看到颜真卿站在刑场上,大义凛然,毫不畏惧。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真是太好看了,让我入了迷,我一有时间就拿起书看。这本书在台湾畅销了30多年,刘墉、罗兰、林清玄等很多的名家都倾力推荐这本书。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我不知道的历史,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建议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2篇】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题目是《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有教益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让我接受到了真正的历史教育。

走进《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本书,心灵得到了净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奋斗精神与节操,震撼了我的心灵。

当我读到“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时,我真为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所感动。“廉颇是赵国大将,战功赫赫。可他看到蔺相如的官位比自己高,心里不服气,事事跟蔺相如过不去。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以先公后私的胸怀不跟廉颇一般见识。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作为,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与蔺相如精诚团结,保卫赵国。”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在生活中,我应该具有蔺相如宽阔的胸怀,也应该具有廉颇知错改错的精神。记得有一次,我与同学因为一件小事闹矛盾,我不听老师劝解,放学后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应该因为一点小事而闹不和。应该具有廉颇知错改错的精神,时刻找出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真是一本好书。这本书从历史开启了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懂得了热爱自己的民族,懂得了民族英雄的苦境与成就,懂得了中华儿女应当为国家奋斗,为国家操劳,为国家付出自己的才华。

【第3篇】

在寒假里,我读完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的第四册,这本书讲述的是隋,唐的历史故事。

隋朝是处心积虑的杨坚抢到了皇位,为隋文帝,自从他建立隋朝以来,实行了许多良好的措施。如:实行中央集权,加强地方控制;改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隋文帝有五个儿子,太子杨勇性好奢侈,宠爱姬妾惹得文帝夫妇不悦,这为二儿子杨广造就了机会,狡诈的杨广利用计谋,使文帝废掉太子杨勇,改立他为太子,后杀父篡位,为隋炀帝。

隋炀帝是个爱花钱玩乐的人,想到江都,不顾百姓的疾苦,开了一条大运河。不准大臣报盗窃之事,盗贼越来越多,遇到荒年,人们没有东西可吃,只好互吃人肉。隋炀帝的残暴,引起了全国民众的不满,宫里的大臣造反,用他的丝巾将他勒死。

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为人正直,宽宏大量,知人善任,能提拔人才,在他临朝的二十三年之中,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君臣之和睦,民生之富裕,文治武功之鼎盛。

我佩服李世民的机智勇敢,痛恨隋炀帝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古代人的好品德,让我们一起来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吧!

【第4篇】

推荐之前,先说题外话,昨天让学生根据测试情况写作业,少部分学生两天的作业比上个星期一星期的作业还多,我怕家长有意见,昨天在博客上啰嗦一番。今年放学时,只有三个没有完成,其他提前完成任务。首先感谢家长没有给我扣帽子,从中我也能感受到家长的态度变化。近期整理三、四年级的教学笔记,发现我一直存在这样的妄念:希望全班100%的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学习,从而达到学生、老师、家长都轻负高效的目标。100%?可能吗?家长、老师都互相信任对方,相信都是为了学生好,即使做得不恰当,也没有恶意。六年的时间,我们也许能创造一个100%。

再次感谢!无限欣慰!我不怕家长提意见,只要坦诚相待,期盼家长多提建议。

昨天收到朋友寄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一、五册,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今天上午上课立马推荐给学生,下午就有学生说家长已上网订书。网上打折后280元,价格不低啊。但比起马小跳之流,这是有益学生一生的书。近期我到新华书店二楼买了很多演义的历史故事。我两周教完课本,期末前还要复习课本,已经把课本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了,如果不是要考试的课本,我不会用如此长的时间去教学。因为要想真正学扎实汉语,靠的是大量阅读,而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在课本那么小小的空间里无论怎么教都不会学好汉语。我自己的阅读也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前段时间读了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刘邦和项羽》,整本书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观点——刘邦擅长任用人才是打败项羽的原因外,书中还反复说项羽出生于盛产稻米的楚国,他一直流动作战,而刘邦总是据守粮仓。我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刘邦出生于逐渐贫瘠的关中大地,竟然把自己囫囵吞枣的阅读所得告诉学生。再读《楚国八百年》,才知道陈胜、刘邦、项羽都是楚国人,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竟然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于是我读了两本厚书,记扎实了一个小知识:刘邦、项羽都是楚国人。再比如,我和学生反复理顺:西周定都哪里?东周定都哪里?读到汉史时再问西汉、东汉的首都;学到唐史时自然还是强调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学到两晋时,还要强调西晋定都洛阳,东晋定都建康,和前面的西、东两首都不一样。很多知识都是在不同的文章中,不同的书中反复阅读才能牢固记忆于脑中的。所以各位老师、各位家长,把反复学课本当做“基础扎实”是不是钻牛角尖了。当然了,全国上下数十年都把课本当圣经,像我这样进行海量阅读更容易被众人看做钻牛角尖。众人皆醉我独醒,狂!但是事实。

从11月初开始,我们班在学《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是我第二次教这本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上届学生2005年学习时买的就是盗版书。现在盗版也买不到了,曾打电话问出版社,他们没有再版的意向。我就萌发自已编写五千年的妄想,很显然,我缺乏深厚的历史知识和阅读文言文的功底,没有能力做成这件事,但心里总是蠢蠢欲动,所以案头放了数本《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时间就翻看比较。

对众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我的感触最深。因为近期,我们班由学生轮流讲课,要求五分钟左右讲清楚一个故事,语言简练,还要抓住重点,尽可能引用原文中的精彩语言。学生很难达到这个要求,除了五年级小学生的概括能力尚欠缺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千年故事人物关系复杂,小学生自己不容易理顺清楚。在三年级时,我们班学过一套四本的《成语故事》,三年级小学生理解成语故事的难点也是理不清人物关系。很多人以为成语故事容易学,那要看是什么成语故事,容易理解的是“补天浴日”这样的神话类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郑人买履”这样的童话、寓言类的成语故事,而历史类的成语故事小孩子很难读懂,老师也很难讲出趣味,因为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加上时间、空间的变化,把人都绕晕了。

前段时间收到过一本吴姐姐的宣传材料,没有看出好在哪里。今天拿到一本书一翻,立刻就有感觉了。对学生的阅读障碍,我搞了十多年大量阅读教学,观察了两届一百多个学生的阅读过程,自以为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们学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分上中下三本,近期学完第一本,比之前期学的唐诗、宋词,学生自读的热情要高很多,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正巧这时候看到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于是动员学生买,当然买不买家长说了算。我打算或者借学生的,或者上网购一套,这两本下次见到我们前任校长时给他,他到了一处新建学校,图书馆正准备配书,我曾建议他不要三本五本地配书,要一下子配齐几十本,够一个班学生共同阅读。有了《吴姐姐》垫底,明年再学中、下两册五千年就轻松多了。如果学生买得多,我也会和他们把15本《吴姐姐》历史故事理顺一遍。比如第五册从52《感业寺中的邂逅》一直到100页《老年才俊张柬之》,都是讲武则天的故事,用一节课就能学完。当然,这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学生不用老师提要求就一定会自已提前读的,因为每一篇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果用于班级共读,老师要做的就是邦学生前后联系理清一个个历史阶段的脉络。

推荐信息

  • 桂河大桥影评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3

    电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矜持,儒雅,认真,做事情讲究原则的英国绅士军官尼尔森上校。分析尼尔森这个人物得从两部分进行剖析。首先,当斋藤要求战俘军官也参加筑桥劳动的时候。尼尔森上校拿出了《日内瓦公约》,而斋藤根本就不予理睬,在他的心目中他们都是囚犯,战俘就是战俘,没有战士该应有的权利,日内瓦公约是属于懦夫的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3

    【第1篇】读了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我认识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纯粹是金钱关系的本质。一封来自美洲的书信,改变了昔日被逐出家门的“流氓”、“坏蛋”的于勒的形象,他成了全家人翘首盼归的“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了,使原本因家境拮据而无人垂青的二姐终于有了求婚者

  • 《背包十年》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4

    【第1篇】《背包十年》读后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职业旅行者周游世界的经历,书的作者是小鹏,也就是那个职业旅行者,他一连辞掉十份工作,借了一个背包就出发了,一走就是十年,他的足迹布满全世界。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人人都有梦想,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实现。小鹏去过的地方中我最喜欢丽江,因为我也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4

    【第1篇】《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我”一家人在去哲赛尔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态情形。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思考,在当今的社会里,这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4

    【第1篇】中国人接触莫泊桑,大多数从《我的叔叔于勒》开始,它被选入初中教材,凡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有机会读到它。这篇小说的确很浅近,适合少年阅读。但是老师在讲解时过多的强调了批判,强调了金钱对亲情的腐蚀,却忽略了小说中温情的一面。约瑟夫是最大的亮点,这个孩子美好人性的萌动是小说中最有力的一笔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35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4

    【第1篇】每一段历史都蕴涵着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现在,让我们打开这个知识大宝库,去领悟隋唐时代中的道理吧!隋唐时代,我认为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或懂得道理的有:隋炀帝、宇文化及、唐太宗。隋炀帝的故事有何道理?听一听吧:炀帝开运河、造凤船、乘龙舟游江南。在宫中沉湎于美色,吃酒吃肉,搜剐民脂,提高税收……但不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4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科幻小说。描写了主人公福克先生和朋友打赌,自己在八十天内环游一周,朋友们都不相信,如果一旦输了,福克先生将会倾家荡产。然而,就在这种压力下,福克先生并没有退缩,他以坚定的意志,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自信,克服了种种自然和人为的障碍,终于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3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5

    【第1篇】读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心中有太多太多说不出的感触。文章讲述了一个有关于金钱的故事。法国有两个亲兄弟,哥哥叫菲利普,弟弟叫于勒。年轻的弟弟无所事事又爱惹祸,给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哥嫂都很讨厌他。于是他便到了美洲生活。当他的哥哥听说他在美洲发了财后,于勒在他哥嫂心目中的地位就改变了很

  •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5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5

    这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是《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非常好看,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环游地球应该非常简单,只要坐飞机就行了。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想法就有所改变了,我才知道在100多年前环游地球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这个故事发生在1872年的英国伦敦,福克是一位非常神秘的绅士。他和朋友打赌说自己能

  •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读后感400字

    读后感大全时间:2023/11/8 11:44:15

    【第1篇】《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是由吴碧涵编写的,主要记载了中国自古以来发生的事。其中我对张核销这个历史人物很感兴趣。张仪是魏国人,因为口才非常好,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所以到昭阳家里做门客,最后到了秦国帮助秦王,在秦国是他成功的化解了“六国合纵”攻打秦国的危机,并且凭他过人才出使各国,各上击破,帮助秦